娘子关泉

平定县娘子关镇境内泉水

娘子关泉,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桃河温河交汇处附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由32个泉水组成泉群,出露标高360~392米,属侵蚀构造下降泉,泉域面积4667平方公里。含水介质以中奥陶统灰岩为主,岩溶裂隙发育。最大流量为15.75立方米/秒(1964年),最小为9.59立方米/秒(1984年);平均流量为12.04立方米/秒。由于泉域面积大,含水层厚度大,故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泉水排泄量十分稳定,为标准的稳定型大泉。

位置境域
出露位置
娘子关泉(群),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从西塔堰至苇泽关(娘子关)桃河与温河交汇处附近(桃河、温河及绵河河谷内)。由32个泉水组成泉群,出露标高360~392米(一说标高372米至392米),属侵蚀构造下降泉,泉域面积4667平方公里(一说3600平方公里)。含水介质以中奥陶统灰岩为主,岩溶裂隙发育。主要以上升泉的形式由溶洞及溶蚀裂隙内涌出地表。
泉域范围
泉域分布范围包括阳泉市的平定、盂县、城郊,阳泉地区的榆次、寿阳、昔阳、盂县、盂县,太原市的南郊区等市(县、区)。
南段:奥陶系下统及寒武系下统构成隔水边界,该边界北端以东为寒武系可溶岩组成的东固壁泉域。边界走向由北向南,由昔阳西回-白羊峪-盂县阳曲山(2059米)-盂县沐池-北天池。
中段:西回以北至苇泽关断层南端,成为娘子关泉域与河北省威州泉域的地下分水岭边界。泉水出露带以苇泽关断层为边界。
北段:由北向南由盂县的崔家庄-苇泽关断层北端。为娘子关泉域盂县阴山河与威州黑砚水河及神水泉河的地表分水岭,南端为地下分水岭。
东段:蚍蜉垴至磁盒尖,构成泉域与滹沱河干流水系的地表分水岭,为阻水边界。中段:神泉至蚍蜉垴,为兴道泉与娘子关两泉域的地下分水岭。
西北段:为寺家坪-张家河北东向的断褶带及太原东山背斜轴部,亦为地表分水岭。由东北至西南自盂县神泉-寿阳黄岭北-沿太原市与阳泉行政界-杨家峪-郝庄,西南段与兰村泉域水源保护区为界。
为地表出露二、三叠系砂页岩,灰岩深埋1000~1200米以下,构成隔水边界。
西北段:由西至东自郝庄-榆次鸣谦北-寿阳段庄-瑶头。
中段:为海河(清漳河东源)与黄河(潇河)两大水系分水岭。由北向南自瑶头-昔阳柳林背-盂县庙沟西-白万山-榆次市人头山。
西南段:为清漳河西源与浊漳河北源的地表分水岭,亦为盂县、盂县与榆社县的行政边界。由北向南自人头山-盂县菜榆垴-盂县刘家岭-东沟底。
青草堙以北,盂县城以南,为地下分水岭边界。由西向东自东沟底-河神堙北-北天池,以南属新安泉域。
上述各边界圈定的泉域范围面积7217平方公里,其中裸露可溶泉2282平方公里。按地(市)行政区域为:阳泉市2430平方公里,阳泉地区4688平方公里,太原市99平方公里。
泉域重点保护区范围
泉水集中排泄带保护范围:西自温河下董寨以下河谷,桃河西武庄以下河谷,东至两河汇流后的绵河河谷苇泽关断层之间泉水出露带。河流渗漏保护范围,桃河自西向东由赛平区白羊墅、乱流至西武庄河谷,河流长约30公里。温河自西向东由温池巨城至下董寨,河流长约30公里,以上保护区约86.5平方公里。
主要泉组
娘子关泉群,11个主要的泉口为:坡底泉、程家春、坡西泉、五龙泉、石板磨泉、滚泉、河北村泉、桥墩泉、禁区泉、水帘洞泉和苇泽关泉。另《平定县志》载有:隆煌坪泉口,由村东口流经娘子关全村后,注入绵河;娘子关瀑布以及西塔堰村泉口、城西村泉口、河北村泉口等。
水帘洞泉,古称悬泉,亦称妒女泉,由于该泉出露后形成瀑布俗称“娘子关瀑布”。清光绪《山西通志》载:“[女石](同妒)女泉,出(平定)州东北八十里董卓垒东,平地突起,大如车轮,下赴绝涧,所云承天悬泉也,也称冶河源”。在“(平定)州东九十里,源出绵山,一名毕发水,一名阜浆水,亦名[女石]女泉,上有[女石]女祠,俗以为介子推妹也,泉色青碧”。“今泉突起平地,下赴绝涧,悬流千尺,谓之水帘洞,东北入直隶井陉界,为冶河之上源”(《读史方舆纪》卷四十)。位于娘子关城堡东北300米处的半崖上,泉水最大流量达每秒3.2立方米,泉口海拔385.6米,高于绵河谷地35米多,泉水汹涌而出,流人绵河河谷,形成了美丽壮观的瀑布,历史上许多名人游览该泉,写下了赞颂悬泉的诗赋。历史上因上游干旱少雨,曾多次断流,由于上游深井采水较多,泉水流量减少。
五龙泉,又名大海眼,位于娘子关城堡西300米磨河滩村,泉流量达每秒1.7~2.1立方米,泉水经五个石雕龙头口中流人池中,向东流出,过五龙桥,汇入绵河。当地人曾发现泉水中有水獭。
苇泽关泉,也叫谷突泉,位于娘子关村东,泉水流量达每秒1.2~1.8立方米,泉水翻滚而出,顺西北经该村居民庭院及水磨坊流入绵河峡谷,形成了“水上人家”的独特风光。泉口处曾建有龙王庙,娘子关提水工程指挥部拆除后,建筑了办公楼。
地质成因
在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中,各类岩层的孔隙、裂隙空间接受降雨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构成了一系列含水岩系,为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创造了良好环境。
娘子关泉,属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出露。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主要分布于阳泉市境内中南部。分布面积2493平方公里。其中的中、上寒武统岩溶含水层零星分布于盂县中部、东部及平定县东南部。因岩溶裂隙不甚发育,补给条件差,故含水微弱,单井涌水量10~56立方米/日,最大泉水流量58升/秒。境内中奥陶统出露广泛,其地表节理裂隙发育,为降水入渗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其地下岩层发育以溶蚀裂隙、蜂窝状溶孔为主,并有少量溶洞,为岩溶水的贮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上述岩溶水由盂县、市区、昔阳县向娘子关泉作辐射运动。补供区的含水性极不均匀:丰水处多在裂隙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其他地段含水微弱。汇流区岩溶一般发育,补给条件好,含水丰富,钻孔涌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排泄区的岩溶水是沿着岩溶管道汇集的,因此一般地带含水也较微弱,钻孔涌水量小于300立方米/日。
娘子关泉水的成因:泉群下游苇泽关、地都间逆断层的阻水作用是泉群在此出露的主要因素。侵蚀作用的影响明显。泉群四周环山,处于深切河谷中,从坡底、城西、五龙泉组的勘探和开发资料中得知,在揭穿的深120米范围内,有垂向大于10米的大型溶洞发育,洞内被碎石、砾石和棕红色粘土充填;另外,在泉口处有深达8~10米,直径大于254毫米的垂直溶洞(或溶蚀加宽裂缝)发育,地表观测水帘洞、石板磨和苇泽关的谷突泉皆具有后一特征。
大型岩溶泉群是区域地下水的排泄中心。它的补给范围和补给条件与区域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的发育有直接关系。娘子关泉群地段,属太行山背斜西翼,沁水盆地东北部,泉区西部广大的补给地区,裂隙岩溶发育的石灰岩地层普遍裸露,形成了大气降雨渗入补给的良好条件,因之广大地区地表径流不发育。控制全区的桃河与温河,河水潜入地下,补给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水。由于区域西高东低,和华北平原总排泄基准面的影响,加之区域东南及北部分布着前寒武系的不透水层,拦截了地下水向东南及北运动,使区域石灰岩裂隙岩溶水能与地层产生逆向的由西向东及东北径流。娘子关地区恰位于此径流的咽喉地段,加上河谷深切和下游苇泽关逆断层的阻水作用,使区域石灰岩裂隙岩溶水于此集中排泄,成为区域地下水的一个主要排泄中心。
水文特征
流量
娘子关泉,总计流量9.2~17.2立方米/秒,其中隆煌坪泉口流量最大,为2200升/秒;西塔堰泉口流量最小,为100升/秒。最大流量为15.75立方米/秒(1964年),最小为9.59立方米/秒(1984年);平均流量为12.04立方米/秒。由于泉域面积大,含水层厚度大,故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泉水排泄量十分稳定,为标准的稳定型大泉。
总排量
由于大气降水的入渗是地下水形成和补给的主要来源,所以大气降水的丰、枯对地下水有很大影响,丰水年份地下水数量就大,枯水年份地下水数量就小。如在1956~1990年的35年中,1956年是丰水年,娘子关泉排泄量达4.08亿立方米;1984年为枯水年,娘子关泉的排泄量仅为2.98亿立方米,前者为后者的1.37倍。
水温水质
温河与桃河在娘子关汇合后为绵河。位于绵河地段诸泉的水温、水质基本一致;但自桃河至绵河各泉组水温有着由低变高,水质有着由简单变复杂的变化规律,而两河交汇段为这种变化的过渡地段。
泉水水温、水质的不同,反映了地下水补给及循环深度的差异。根据区域资料得知,桃河中上游(岩会村以上)的水质与坡底村及绵河河谷诸泉相近,说明娘子关泉群主要由西及西北地区补给,而桃河下游西武庄至城西段诸泉,则由桃河南岸山区补给。
水系构成
娘子关泉,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支流滹沱河支流冶河支流绵河水系。绵河,有南北二源:北源为温河,南源为桃河。两河在平定县娘子关镇河滩村西合流后称绵河。向东汇娘子关诸泉水,在娘子关村东北1公里处出境,进入河北省井陉县境,与甘陶河合流为冶河,然后注入滹沱河。阳泉市境内长度为5公里,清水流量12.04立方米/秒,洪水流量2.6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4.63亿立方米。
历史文化
传说
妒女祠,又称娘子庙,故址位于娘子关城堡东北侧悬泉旁边,是为祭祀春秋时期晋国名士介子推之妹所立。关于妒女其人其事,《平定州志》记载:“妒女,介子推妹也”。金代诗人元好问在其诗《游承天悬泉》的注中考证说:“平定土俗,传介子推被焚,其妹介山氏耻兄要君,积薪自焚,号妒女”。妒女祠历史久远,始建年代无考。祠中有唐朝大历年问李谨所撰《妒神颂》碑,由此有1200多年的历史,古祠今已不存。《妒神颂》碑现存山西省博物馆。
妒女之所以受到历代人们的称颂,功在移风易俗。据史载,介子推焚于绵山之后,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号令百姓冬至寒食。妒女了解到百姓因“寒食”而生活凄苦,率先反其道而行之,冬至之后,积薪举火,以易其俗,所以,人们建祠来纪念她。
关于妒女祠的传说,还有崇尚俭朴,不喜华丽盛服的故事,人们不能穿华丽的服装经过这里,否则,会招致风雨。引自《唐书·狄仁杰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高宗幸汾阳宫,并州长史李冲元以道出妒女祠,盛服过者致风雨之变,更加卒数万改驰道。狄仁杰谏日:‘天子行幸,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避耶’!帝壮之日:‘真丈夫哉’,遂止其役。是日天甚霁皎”。可见,“盛服过者致风雨之变”的传说并非真有其事,或许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勤俭朴素的崇尚。
诗词
娘子关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山明水秀,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千百年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和军政要员,他们或饱览娘子关山水,或率将统兵谋略攻防,无论是畅游之余,还是战争间息,都为娘子关独特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留下众多的诗词文章。
金·元好问
诗人爱山爱彻骨,十月重来犯冰雪。
悬流百里行不前,但觉飞湍醒毛发。
闲闲老仙仙去久,石壁姓名苔藓滑。
此翁可是六一翁,四十三年如电抹。
并州之山水所湫,骇浪几轰山石裂。
只知晋阳城西天下稀,娘子关头更奇嵌。
周南留滞何敢叹,投老天教探禹穴。
君不见管涔汾源大如轮,平泉丈八玻璃盆!
不知承天此水何所本,乃与浼渎争雄尊。
平泉突出随崩奔,汹如颓波射天门。
太初元气未凝结,更欲何处留胚晖。
素虬腾掷翠蛟舞,衮衮后出皆鲸鲲。
雷车怒击冰雹散,石峡峻滑苍烟屯。
凭崖下视心魄动,自愧气衰笔老胜概。
过眼无由吞!
少东水帘亦潇洒,珠啡一一明朝暾。
阳龙暗滋瑶草活,磐石自与莲汤温。
神祠水之浒,仪卫盛官府!
颇怪祠前碑,稽考失莽卤。
吾闻尹革台骀宣,汾洮障大泽。
自是生有自,来归有所假。
而自经沟渎,便可尸祝之。
祀典纷纷果何取?子胥鼓浪怒未泄,
精卫衔薪心独苦。
楚臣百问天不酬,肯以诞幻虚花惊聋瞽。
自有宇庙有此水,此水绵绵流万古。
人言主者介山氏,且道未有介山之前谁复主!
山深地古自是有神物,不假灵真谁敢侮。
裨官小说出闾巷,社鼓村萧走翁妪。
当时大历十才子,争遣李诬谗陋语。
石林六月清无暑,人家青红湿窗户。
射鹿有场鱼有浦,好筑糟台俯洲渚。
瓮面椰瓢挹膏乳,醉扶红袖别吴歌,
风雨不忧惊妒女。
明·乔宇
石围沙堰绿渠开,万斛泉源出地来。
引岸田园资灌溉,傍山林壑映潆洄。
兰亭暂拟流觞去,汾水还思鼓棹回。
共说仙踪多古洞,犹闻夜夜响风雷。
明·乔宇
翠岩悬溜俯溪千,背叠冰花雪未残。
石乳香风云液润,珠帘光映水晶寒。
濯缨应取尘无染,饮淡元知性所安。
焉得结茅常近此,杖藜携酒日相看。
冈头形势接绵山,为爱悬泉数往还。
石乳下通沧海底,浪花高叠翠岩间。
千寻岣嵝留仙迹,一掬清冷解病彦。
四十年来羁俗驾,水边赢得老来闲。
郭沫若
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
茫茫大野银锄阵,叠叠崇山铁轨通。
回顾陡惊溶碧玉,倒流将见吸长虹。
坡地二十六万亩,跨过长江待望中。
治理开发
水力利用
娘子关泉群流量大,水质清澈。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守关驻军提供了便利,唐代古碑记载:“水碾成而永逸……军井达而当闲……。”水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娘子关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利用泉水、河流为农业和日常生活服务。从挖渠引水到使用挑杆、辘轳、水车提水,以及大量兴建机电灌站扩大水浇地面积,娘子关人引水灌溉农田,粮食丰产,被誉为“北方小江南”;以水为动力的水磨、水碾,不仅为当地人民利用,而且四邻八乡的人也不远数十里,来这里碾米、磨面,到民国初期,已成为方圆百坡底养鱼场里闻名的粮食加工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力量,架设灌溉机械,开山凿洞,修渠铺管,引水上山,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不断在水利上有新的发展,兴办水电站,发展水产养殖业,开辟水上旅游项目,娘子关水还被提引到阳泉市、平定县、井陉县(河北省),用于这些地方的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还在娘子关投资兴办了大型发电厂——娘子关发电厂,将电力输送到京、津、唐地区,现正积极准备二期改造,
娘子关一带的群众利用泉水、河流的落差,以水为动力,建造水碾、水磨加工粮食,历史悠久,从唐代到明、清、民国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娘子关形成了一个水磨、水碾加工粮油的重要基地。清光绪八年《平定州志》载:“州东九十里娘子关下磨河滩有水磨,夫水资灌溉,通舟楫,而粤、楚、豫章、闽、浙间溪流湍急,多堰水激机,设水磨、水碾,更有简车代桔槔,兹亦间有此,固水利之一端也。”
娘子关的水磨、水碾主要给平定县东部、南部的槐树铺东面、柏井和北部的岔口、巨城、岩会等地加工粮食,阳泉工矿业发展起来后,娘子关的水磨经营者,从河北省的井陉、获鹿、石家庄等地购进小麦,加工成面粉,供给阳泉的粮商出售。
民国10年(1921年)前后,娘子关的水磨有增盛源、协聚成、玉和源、福星荣、一心成、积源成等6户较大的水磨作坊,每家雇用5至10人,各立字号,各有自己的经营渠道,有时也联合经营。每盘水磨昼夜开动,加工小麦250公斤以上。
娘子关的水磨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一是娘子关村龙王庙至绵河河谷,在泉水流经的地带,最多时有24盘水磨;二是在磨河滩五龙泉至绵河地带,最多时有十余盘水磨。河磨在城西、坡底、磨河滩、娘子关村的桃河、温河、绵河两岸都有分布,最多时达20多盘。而水碾仅在磨河滩、坡底村、娘子关村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磨、水碾尚有存在,据统计,2000年时娘子关镇坡底、河滩、河北、娘子关等村仍有河磨、水磨盘,水辗已不存。
调水工程
娘子关提引水工程,是山西省属重点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属民办公助性质。主要工程包括泵站、渠系、输变电等三大部分。设计总规模为7级8站,总扬程684米,装机51台,总容量38760千瓦,提水流量3立方米/秒。渠系包括集泉引水渠、总干渠、西干渠及南干渠,总长81公里。兴建变电站3座,改扩建变电站1处。1977年6月15日破土动工。历经8年,打通隧洞100段,长23公里,于1985年4月第一期工程竣工,同年6月,娘子关泉水攀上绵山顶,飞奔青龙峰,穿过柏井隧洞,越过上庄倒虹,成功地注入平定县城北三岔口渠尾调节池。第一期工程共计投工498万个,完成总工程量219.5万立方米,累计总投资4587万元。
水电开发
水帘洞电站,是平定县境第一座水电站,位于娘子关水帘洞下侧,1957年由驻地部队修建。这座水电站利用泉水下泄的自然水能,装机发电容量74千瓦。1987年1月26日,因泉水断流而停产。
亨德厚水电站,位于娘子关村亨德厚商号旁,由驻地部队技术员刘宝库帮助设计,196年建成投产。该站利用娘子关村“谷突泉”、“水谷洞”两泉在村中汇流后下泄的自然水能,装机发电容量40千瓦。因站址选择不当,加之技术和管理不善,运行两年多报废。
河北水电站,建于绵河左岸河北村,利用河北泉水下泄的自然水能,由驻地部队技术员帮助设计,于1964年10月建成投产,装机发电容量115千瓦。因技术力量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运行近三年后报废。
旅游开发
1992年以前,由于旅游业尚未形成规模,娘子关镇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镇政府直接管理,有一名政府领导分管此项工作,1985年,曾聘清华大学的专家、技术人员,对娘子关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做出了规划设计。1986年,利用上级的专项扶持资金和维护资金,对宿将楼进行了整修、加固。1992年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为了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成立了娘子关旅游公司,在原电石二厂旧址内办公,有管理人员、工作人员10余人,1994年迁至五龙泉公园东北角的一座小院内,有人员近20人。公司成立以来,筹措资金,对张果老洞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形成了一处新的旅游景点,配套、完善了旅游景点管理,并组织培训导游人员,方便游客游览。
旅游线路至娘子关旅游,乘坐火车或汽车到达地点多为娘子关车站,根据娘子关旅游景点的分布,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条线路;一是火车站(为旧式建筑)——五龙泉公园——娘子关城堡一水帘洞瀑布——平阳湖——水上人家——娘子关民宅、古街,这是最为红火的线路;二是火车站——五龙泉公园——正太铁路铁桥——点将台——张果老洞;三是火车站——坡底村关帝庙、养鱼场——老君庙——西兵营——崇岩寺。这些线路中尚有许多景观有待开发。
与娘子关泉有关的景点主要有:
五龙泉公园,位于娘子关火车站东侧,因园内有五龙泉而得名。五龙泉有五个出水口,出水流量最大时每秒1.7~2.1立方米,泉水从石雕龙口喷涌而出,气势壮观,常年不息。
五龙泉公园占地10余亩,园内建有观海亭、葫芦池、游泳池、戏水池、画廊、看景台等,画廊中各种壁画五彩纷呈,还写有清朝末年平定知州密昌樨的诗句:“清绝绵泉水,临流当自斟,欲澄民俗洁,先濯使君心”。
五龙泉在以前叫大海眼,传说此处可能通海。日军占领娘子关后,辟为游泳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年有所建设,修筑了园墙,配套建筑了亭、台,砖券拱形门楼,南侧墙壁上绘有娘子关主要景观的图画,并配有诗词,园内碧波荡漾,水喷涌如注,是游览、休息、娱乐的理想场所。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王谦曾到此视察,题写了园名。
水帘洞瀑布,通常叫娘子关瀑布,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外300多米,高度为385米的地方是娘子关著名景观,其泉名悬泉。《平定州志》记载:“悬泉,泽发水之源也。平地突起,下临绝涧,悬流百尺,故名。”悬泉喷涌的泉水夹带着雪白的浪花从30多米高的山崖飞泻直下,形成一个宽10余米,落差30多米的悬泉瀑布。散缕似珠,如帘倒挂。在瀑布的半山崖中有一溶洞,名叫水帘洞。水帘洞瀑布蔚为壮观,从河谷仰望,飞流直下,跌宕峡谷,又被半山突出的峭崖撕裂成无数激流,浪花飞溅,水雾迷漫,如霜似雪,寒气逼人,水声轰鸣,震耳欲聋。历代名人到此浏览,多有诗词留世。金代诗人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曰:“平泉突出随崩奔,汹如颓波射天门。太初元气未凝结,更欲何处当胚晖,素蚪腾掷翠蛟舞,衮衮后出皆鲸鲲。雷车怒击冰雹散,石峡峻滑苍烟屯。”明代乔宇、苗蕃都有诗咏水帘洞瀑布。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在《过娘子关》诗中写道:“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瀑布对面石崖有李天瑞书:珠帘飞虹。
“水上人家”景点,指苇泽关泉,位于娘子关村东,泉水顺西北经该村居民庭院及水磨坊流入绵河峡谷,形成了“水上人家”的独特风光。泉口处曾建有龙王庙,娘子关提水工程指挥部拆除后,建筑了办公楼。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