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贻

孔子的第76代嫡孙

孔令贻(1872-1919),字谷孙,号燕庭,孔子的第76代嫡孙。1877年袭衍圣公,1898年孔令贻奉谕为翰林院侍讲,并正式主持府务。1892年署理四氏学学务。1907年奉旨稽查山东学务。1913年中华民国封衍圣公。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组织“筹安会”,孔令贻为“名誉理事”,袁称帝后,加封孔令贻“郡王”衔。1919年春,进京为前清废帝溥仪祝寿,蒙赏紫禁城骑马。同年秋再次赴京为继配陶氏之父陶式送殡,突发背疽,于11月8日在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病逝。

生平经历
光绪任职
1888年(光绪十四年),受“陛见”,赐御书“斯文在兹”匾额及“福”、“寿”二字, 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朱子全书》各1部以及绢笺、笔墨、文绮等。在京期间与吏部右侍郎孙毓汶之女结婚。1889年(光绪十五年),奉谕为翰林院侍讲,正式主持衍圣公府府务。1892年(光绪十八年),署理四氏学堂学务。
抵制洋务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西方传教士欲在曲阜古泮池兴建教堂,他与知县及地方士绅协力,在古泮池北岸建起“文昌祠”以抵制传教士。1904年(光绪三十年),津浦铁路线路勘测中,欲由歇马亭经孔林西直达邹县,他以“破坏圣脉”、“震动圣墓“为由,奏请朝廷批准,使铁路线改道兖州。同年,被山东巡抚保鑫饭立四氏师范学堂总理,他“亲身在堂,督率教习”,还将衍圣公府捐纳功名的巨款及曲阜60户族人所集钱2万余千文,于全县16社各设初等小学堂1所,城内设高等小学堂1所。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奉旨稽查山东学务。他自认负有“改良校务,尊崇正学之责”,先后到济南、泰安、兖州、济宁、莱州、胶州、登州、青州六府二直隶州视察。随行杂役等经费“均自行发价,概不骚扰。沿途只要公馆1所、灯油茶水,余毋庸供给。”周历各郡县,对师生教、学,细加观览,“随时示以改良之法”,“诲以明人伦崇正学,期有合于立人达人之旨”。次年春因丁母忧,离职守孝。
民国初年
民国初年,地方上拟推举其为国会议员,坚辞不就。1912年2月,袁世凯窃任临时大总统,他上书恭贺。是年,在他的倡议和资助下,曲阜县兴办了接种牛痘的防疫机构。次年,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准予衍圣公仍旧膺受前代荣典、祀典,并颁给“一等嘉禾章、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他积极参与“筹安会”活动,被推选为“名誉理事”,并任教育界请愿团理事长,代表教育界劝袁称帝。袁复辟后,加封其“郡王”衔。洪宪帝制失败后,康有为提出“孔教为中国之基础” ,孔令贻即发出“请定孔教为国教”的通电。1917年7月,张勋拥戴前清废帝溥仪复辟,他发贺电称是“日月重光”、“普天同庆”,并准备好巨款在曲阜为张勋建“生祠”,还撰写了“生祠启”,后因张勋复辟失败作罢。1919年,入京为废帝溥仪祝寿,被赏赐“紫禁城骑马”。
离世
同年秋,再次赴京,为继配陶氏之父陶式送殡,突发背疽,医治无效,11月8日病逝于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个人爱好
他能诗,善画,工书。
世系一览
50世祖燧人氏(配华胥氏
49世祖伏羲(配女娲
48世祖少典
47世祖黄帝姬轩辕
46世祖少昊(又名玄嚣
45世祖蟜极
44世祖帝喾(姬夋/姬夒/姬夔)
43世祖(一作卨,商部族首任首领)
42世祖昭明(商部族首领)
41世祖相土(商部族首领)
40世祖昌若(商部族首领)
39世祖曹圉(商部族首领)
38世祖(商部族首领)
37世祖王亥(又名振,王恒之兄,商部族首领)
36世祖上甲微(简称微,商部族首领)
35世祖报乙(商部族首领)
34世祖报丙(商部族首领)
33世祖报丁(商部族首领)
32世祖主壬(一作示壬,商部族首领)
31世祖主癸(一作示癸,商部族首领)
30世祖商王成汤(子天乙,又名子履,商朝开国君主,原为部族首领
29世祖商太子太丁(子丁,又名子以跌)
28世祖商王太甲(子至)
27世祖商王太庚(子辩)
26世祖商王太戊(子伷)
25世祖商王仲丁(子庄)
24世祖商王祖乙(子滕)
23世祖商王祖辛(子旦)
22世祖商王祖丁(子新)
21世祖商王小乙(子敛)
20世祖商王武丁(子昭)
19世祖商王祖甲(子载)
18世祖商王康丁(子嚣)
17世祖商王武乙(子瞿)
16世祖商王文丁(子托)
15世祖商王帝乙(子羡)
14世祖微仲(又称宋微仲,本名子衍,商王帝乙之子,周朝时期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宋国第二任君主)
13世祖宋公稽(子稽)
12世祖宋丁公(子申)
11世祖宋前湣公(子共)
10世祖弗父何(子何)
9世祖宋父周(子周)
8世祖世子胜(子胜)
7世祖正考父(子正)
6世祖孔父嘉(子嘉)
5世祖木金父(子木)
4世祖(高祖)祁父(子祁)
3世祖(曾祖)防叔(子防,孔姓族人称他为“孔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国,故孔氏为鲁人也)
2世祖(祖父)伯夏(
1世祖(父亲)叔梁纥孔姓族人称之为“”)
始祖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汉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称至圣”、“文圣”;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卒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他首改“子姓”“孔姓”,是真正的孔姓始祖
2代(儿子)孔鲤
3代(孙子)孔伋
4代(曾孙)孔白
5代(玄孙)孔求
6代孔箕
7代孔穿
8代孔谦(又名孔慎、孔顺)
9代孔腾(汉高祖刘邦孔腾为奉祀君,孔子后代始有封号)、孔鲋、孔树
10代孔忠孔腾子)
11代孔武孔忠长子)、孔安国孔忠次子)
12代孔延年(孔武子)
13代孔霸(孔延年子,被汉元帝封为褒成侯,孔子后裔再获封号)
14代孔福孔霸长子,被汉成帝封为殷绍嘉侯)、孔捷孔霸子)、孔喜孔霸子)、孔光孔霸子)
15代孔房孔福子,褒成侯)、孔永孔捷子)、孔放孔光子)
16代孔均(原名孔莽,孔房子,褒成侯)
17代孔志,褒成侯
18代孔损,褒亭侯
19代孔曜,奉圣亭侯
20代孔完孔曜长子,褒成侯,无子)、孔赞孔曜次子)
21代孔羡孔赞子),宗圣侯
22代孔震,奉圣亭侯
23代孔嶷,奉圣亭侯
24代孔抚,奉圣亭侯
25代孔懿,奉圣亭侯
26代孔鲜,奉圣亭侯
27代孔乘,崇圣大夫
31代孔长孙,恭圣侯
32代孔嗣悊(孔长孙次子、孔英悊之弟,绍圣侯)
33代孔德伦,褒圣侯
34代孔崇基,褒圣侯
35代孔璲之,初封褒圣侯,后改封文宣公(为历史上的首任文宣公)兼兖州长史
36代孔萱,文宣公
37代孔齐卿,文宣公
38代孔惟晊,文宣公
39代孔策,文宣公
40代孔振,文宣公
41代孔昭俭,文宣公
43代孔仁玉(中兴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44代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45代孔延世孔宜长子,孔延泽之兄,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孔延泽(孔宜次子)
46代孔圣祐(孔延世子,文宣公兼知曲阜县事,无子)
【注】以下文字中姓名加黑者为受封衍圣公等世袭职位者
46代衍圣公孔宗愿〔孔延泽子、孔圣祐从弟,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孔圣祐三十五岁卒,无子,孔宗愿袭爵文宣公,授国子监主簿,知仙源县事(宋代曲阜县曾改为仙源县,今属山东省)。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直集贤院,曾上书申明历代对孔子及其嫡裔封号的混乱状况,建议革唐代之失误,法汉代之旧制,改至圣文宣王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获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衍圣公。孔子嫡长孙衍圣公之封号,从此相沿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持续880年(公元1055年—1935年)〕
47代奉圣公孔若蒙孔宗愿长子,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袭封衍圣公,兼曲阜县主簿。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将爵号改为“奉圣公”,专主祀事〕、孔若虚〔孔宗愿次子,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废掉孔若蒙的爵位,由其弟孔若虚(字公实)袭封奉圣公〕、孔若愚(孔宗愿第三子)
48代衍圣公孔端友孔若蒙长子,1104年(崇宁三年),被授为朝奉郎直秘阁、袭封奉圣公,勾管祀事。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1110年)复改封孔端友为衍圣公。1128年(建炎二年)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下,因宋朝的济南知州长刘豫叛宋,形势急转直下,孔端友在从父孔传的支持下,除留胞弟孔端操留守阙里林庙外,遂恭负传家宝“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唐吴道子绘孔子佩剑图”和“至圣文宣王庙朱印”等,率近支族人端木、瓒等南渡,成为南宗的开创者〕、孔端操(孔若蒙次子)、孔端立(孔若愚子)
49代衍圣公孔璠〔孔端操次子,1128年(宋朝建炎二年)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下,宋朝的济南知州长刘豫叛宋,金国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下诏,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建立“伪齐”政权,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今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区。九月九日正式成立刘豫伪齐政权。十一月,废用天会年号,改用阜昌年号,并以天会八年(即1130年)十一月十三日后为阜昌元年。伪齐阜昌三年(1132年),补迪功郎,袭封衍圣公,主管祀事,成为北宗衍圣公的继承人。金国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熙宗废伪齐。金国天眷三年(1140年),金熙宗诏求孔子后,加孔璠承奉郎,袭封衍圣公,主奉祀事〕、孔玠〔孔端操长子,南宗。1132年(绍兴二年)夏随宋室南渡浙江衢州的衍圣公孔端友逝世,孔端友无子,同年,以孔端友胞弟孔端操长子孔玠袭封为衍圣公〕、孔琥(孔端立子)
50代衍圣公孔拯孔璠长子)、孔摠(又名孔詌,孔璠次子)、孔搢(孔玠子,南宗)、孔拂(孔琥子)
51代衍圣公孔元措孔摠长子)、孔元用(孔拂次子)、孔文远(孔搢子,南宗)、孔元紘(一作孔元綋,孔摠次子)、孔元孝(孔拂长子)
52代衍圣公孔之全孔元用子)、孔万春(孔文远子,南宗)、孔之厚(孔元孝子)、孔之固(孔元紘子)
53代衍圣公孔浈〔孔之固子,元宪宗元年(1251年)袭封衍圣公,后(1252年)被人告称乃驱口贱民李姓所生,因而被夺爵,此后衍圣公之爵中断达43年之久,直到元贞元年(1295年)孔治被元成宗封衍圣公为止〕、孔治孔之全子。孔浈被废爵后,曲阜没有衍圣公,孔治代管祭祀事三十余年。元贞元年(1295年),元成宗诏令孔治为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孔洙〔孔万春子,南宗。1241年(宋淳祐元年),授承奉郎、袭封衍圣公。1276年(宋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宋恭帝降元。1282年(至元十九年)秋,元世祖诏命衢州第六代衍圣公(孔子53世嫡长孙)孔洙赴京,令他载爵去曲阜奉祀。孔洙以先祖庐墓在衢州,且衢州已建家庙,不忍举家北上为由,愿意让爵给曲阜族弟孔治。元世祖同意了孔洙的请求,称赞他“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便改封他为国子监祭酒,提举浙东道学校事。从此,南宗不再有衍圣公的封爵,此封爵仅北宗所有,孔洙为南宗末代衍圣公〕、孔浣(孔之厚子)
54代衍圣公孔思诚孔治子)、孔思晦(孔浣子)、孔思许(孔津子,孔之言孙,孔仁玉的第11世孙,南宗
55代衍圣公孔克坚孔思晦子)、孔克忠(孔思俊子,孔洙孙,南宗
56代衍圣公孔希学孔克坚子)、孔希路(孔克忠子,南宗
57代衍圣公孔讷孔希学子)、孔议(孔希路子,南宗
58代衍圣公孔公鉴(孔讷子)、孔公诚(孔议子,南宗
59代衍圣公孔彦缙(孔公鉴子)、孔彦绳〔孔公诚子,南宗。1505年(弘治十八年),衢州知府沈杰向明孝宗朱祐樘上疏,称:“衢州圣庙,自孔洙让爵之后,衣冠礼仪,猥同氓庶。今访得洙六世孙孔彦绳(孔子第59世嫡长孙),请授于官,俾主祭事。”沈杰还奏请孝宗下诏减轻孔家祭田税赋,孝宗准奏。次年,即1506年(正德元年)接位的武宗朱厚照秉承先皇旨意,封孔彦绳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钦定子孙世袭。这样,衢州孔子后裔在失去爵位224年之后,又得到了封号。从此,“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的爵位,由孔彦绳的子孙世袭下去〕
60代衍圣公孔承庆孔彦缙子)、孔承美(孔彦绳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1代衍圣公孔宏绪(原名孔弘绪,孔承庆长子)、孔宏泰(原名孔弘泰,孔承庆次子)、孔宏章(原名孔弘章,孔承美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2代衍圣公孔闻韶孔宏绪子)、孔闻音(孔宏章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3代衍圣公孔贞干孔闻韶长子)、孔贞宁(孔闻韶次子、孔尚坦之父)、孔贞运(孔闻音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代衍圣公孔尚贤孔贞干子,生有二子:孔胤椿、孔胤桂,皆无子早夭)、孔尚乾(孔贞运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5代衍圣公孔衍植(原名孔胤植,孔尚坦子)、孔衍桢(原名孔胤桢,孔尚乾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6代衍圣公孔兴燮孔衍植子)、孔兴燫(孔衍桢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7代衍圣公孔毓圻孔兴燮子)、孔毓垣(孔兴燫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代衍圣公孔传铎孔毓圻子)、孔传锦(孔毓垣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9代衍圣公孔继濩孔传铎子)、孔继涛)孔传锦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代衍圣公孔广棨孔继濩子)、孔广杓(孔继涛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1代衍圣公孔昭焕孔广棨子)、孔昭烜(孔广杓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2代衍圣公孔宪培孔昭焕长子,孔宪增之兄,无子)、孔宪坤(孔昭烜子,南宗,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3代衍圣公孔庆镕(孔宪增子,过继孔宪培,1794年袭爵)、孔庆仪〔孔宪型子,孔传锦的第5世孙,南宗。同治三年(1864年)承袭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二年(1913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颁布《崇圣典例》,改南宗五经博士孔庆仪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世袭〕
74代衍圣公孔繁灏孔庆镕子)、孔繁豪孔庆仪子,孔繁英之兄,无子,南宗。1923年冬,孔庆仪去世,其子孔繁豪袭任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北伐后,孔繁豪仍任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享简任官的职位及待遇,约比照司长级,视特任官官阶为低,与孟子“亚圣”、颜子“复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奉祀官同等级)
75代衍圣公孔祥珂孔繁灏子)、孔祥楷〔孔繁英子,过继孔繁豪,南宗。1944年10月,孔繁豪去世,无子,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乃以其二弟孔繁英长子孔祥楷受封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6日,国民政府失去对衢州的统治,孔祥楷未随国民政府迁台,南宗奉祀官世职遂废。孔祥楷健在,现为中国浙江省政协委员、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任〕
76代衍圣公孔令贻〔孔祥珂子,清光绪三年(1877年)承袭衍圣公,民国二年(1913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颁布《崇圣典例》,保留衍圣公爵位,仍由北宗的前清衍圣公孔令贻袭爵,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77代衍圣公孔德成(孔令贻子,母王氏夫人,1920年2月23日出生,出生百日后,奉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徐世昌大总统令,承袭衍圣公爵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北伐后,孔德成有感于世袭衍圣公爵位不宜存于民国,遂于1935年主动请求政府撤销爵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以为道统不可废,乃改衍圣公作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特任官的职位及待遇,相当于部长,故而孔德成为历史上的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的孙女孙琪芳为妻;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孔德成随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孔庙,历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兼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商周青铜彝器、三礼、金文的综合研究等课程;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50分在台湾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详辞世,享年八十九岁,安葬在台湾的新北市三峡区龙泉公墓)
78代孔维益孔德成子,早卒,未袭封)
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孔维益子,2009年9月25日正式袭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特任官待遇)
80代孔佑仁孔垂长子,2006年元旦生于台湾)
81代之后的辈分: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资料来源于《孔子家谱》、《孔子世家谱》)
孔令贻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环林路东侧。封土东西13米,南北9米,高2.8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孔子七十六代孙袭封衍圣公墓燕庭先生之墓”。碑雕麦穗额、龙边,前设石雕供案、石鼎、帛池、酒池各一件。孔令贻墓在1966年为孔林首批被破坏的坟墓之一,后修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