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慧,女,博士,宁夏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植物生理生态、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化学计量、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1999.09–2003.07, 宁夏大学,获园艺专业,农学学士学位
2003.09–2008.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生态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2011: 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1– 2017: 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2018–: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研究员
其中2013.11-2014.11 赴新墨西哥大学生物系做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
《Journal of Arid L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Catena》、《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
植物生理生态
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化学计量、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学术成果
承担项目
[1]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荒漠草原沙漠化对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项目编号:31260125),2013.1~2016.12,54.0万元;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退化荒漠草原有毒植物功能性状及养分利用策略对放牧干扰的响应”,(项目编号:31000214),2011. 1~2013. 12,21.0万元;
[3] 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退化荒漠草原毒杂草生物量资源分配及叶性状对放牧干扰的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20106401120001),2011. 1~2013. 12,3.6万元;
[4] 主持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柳人工种群生长及土壤水分动态”(项目编号:NZ0910),2009. 7~2011. 12,4.0万元;
[5]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放牧制度对半干旱区草地生产力形成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30960075),2010. 1~2012. 12, 40.0万元;
[6] 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973前期专项)“北方农牧交错典型脆弱区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及驱动力研究”,(项目编号:2009CB42630),2009. 1~2011. 12, 70.0万元;
[7] 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荒漠草原区农牧复合生态系统构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项目编号:2011BAC07B03),2011. 1-2014. 12, 615.0万元;
科研成果
论文
[1] An H, G Q, Li.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grazing o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in the desert grassland. 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2014, 62:361-373(SCI, IF=0.554, 通讯作者)
[2] Liu R T, Zhu F, An H, Yosef Steinberger. 2014. Effect of naturally vs manually managed restoration on ground-dwelling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a desertified regi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3:545–552 (SCI, IF=3.041)
[3] An H, Z.P Shangguan. Leaf stoichiometric trait and specific leaf area of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econdary success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 2010, 58(1):103-113(SCI, IF=0.554)
[4] An H, Z.P Shangguan. Specific leaf area, leaf nitrogen content and photosynthetic acclimation in Trifolium repens L. seedlings growing at different irradiances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Photosynthetica, 2008, 46(1):143-147(SCI, IF=1.007)
[5] An H, Z.P Shangguan. Generality of leaf traits relationships of dominant species along the secondary success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2, 11(7):1624-1631
[6] 安慧. 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形态可塑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11):116~121(一级学报, 通讯作者)
[7] 安慧,李国旗. 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3):705~712(一级学报, 通讯作者)
[8] 安慧,徐坤. 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土壤性状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3, 22(4):35~42(核心, 通讯作者)
[9] 安慧. 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植物叶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11): 2991~2996(一级学报, 通讯作者)
[10] 安慧, 王俊波, 安钰. 灌丛密度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柳生长及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1) :197~203(核心).
[11] 安慧,安钰.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柳灌丛土壤水分及水量平衡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9): 2247~2252(一级学报).
[12] 安慧, 杨新国, 刘秉儒, 李学斌, 何秀珍, 宋乃平. 荒漠草原区弃耕地植被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土壤养分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2): 3145~3149(一级学报)
[13] 杨新国, 宋乃平, 刘秉儒, 安慧, 何秀珍. 荒漠草原绿洲化过程中灌溉玉米地土壤夏季盐渍化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4):94~99(一级学报)
[14] 安慧, 上官周平. 光照强度和氮水平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9, 29(11):6017~6024(一级学报)
[15] 杜忠毓,安慧,文志林,王 波,张馨文.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对增水和增氮的响应.生态学报, 2021, 41(6):1-12(一级学报)
[16] 李学斌, 陈林, 李国旗, 安慧. 干旱半干旱地区围栏封育对甘草群落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3, 33(13):3995~4001 (一级学报)
[17] 李学斌, 陈林, 李国旗, 安慧. 中国甘草资源的生态分布及其繁殖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4):718~722(核心)
[18] 刘秉儒, 杨新国, 宋乃平, 安慧. 干旱风沙带生态移民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成效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2):226~229(核心)
[19] 李学斌, 赵志锋, 陈林, 安慧, 李国旗, 刘秉儒. 宁夏甘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生态经济, 2012, 12:132~135(核心)
[20] 方楷, 宋乃平, 魏乐, 安慧. 不同放牧制度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2, 21(5):12~22(核心)
[21] 方楷, 宋乃平, 魏乐, 安慧. 荒漠草原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和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分异. 干旱区研究, 2012, 29(4):641~647(核心)
[22] 方楷, 宋乃平, 魏乐, 安慧. 围栏封育对荒漠草地群落结构和品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2, 29(3):459~464(核心)
[23] 方楷, 宋乃平, 魏乐, 安慧. 宁夏盐池荒漠草原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生态学杂志, 2011, 30(12):2719~2725(核心)
[24] 杨新国, 刘秉儒, 安慧, 宋乃平. 荒漠-绿洲交错带扬黄新灌区土地退化防治的模式与机制. 生态经济, 2011, 9:166~170(核心)
[25] 杨新国, 宋乃平, 刘秉儒, 安慧. 宁夏贺兰山东麓扬黄新灌区土壤质量的演变.
宁夏大学学报, 2012, 33(1):112~115(核心)
[26] 安慧, 上官周平. 密度对刺槐幼苗生物量及异速生长模式的影响. 林业科学,2008, 44(3): 151~155 (一级学报)
[27] 韦兰英, 安慧, 上官周平. 刺槐叶片可塑生长的密度依赖性.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9):1856~1861(核心)
[28] 王凯博, 陈美玲, 秦娟, 刘勇, 安慧, 上官周平. 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10):2089~2096(核心)
[29] 安慧, 上官周平. 根域限制和氮素水平对连翘幼苗生长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7, 27(4):1323~1332 (一级学报)
[30] 安慧, 上官周平. 黄土高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6):1175~1180 (一级学报)
[31] 安慧, 韦兰英, 刘勇, 上官周平.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林细根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4):611~619 (一级学报)
[32] 安慧, 上官周平. 植物氮素循环过程及其根域调控机制.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1):83~88(核心)
获奖
[1] 安慧, 上官周平. “白三叶幼苗光合作用、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对光照强度和氮水平的适应机制”, 获第十届宁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9年
[2] 安慧, 上官周平.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比叶面积和化学计量特征”, 第十一届宁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1年
会议报告
[1] An H, Zhouping Shangguan.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fine root of artificial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Betula platyphylla forests and soil nutrient resource in Hilly Loess Regions[C].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中国, 陕西), 口头报告, 2006年9月
[2] 安慧, 上官周平. 白三叶光合特性、比叶面积及叶N含量对光照和养分的响应[C].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河北, 石家庄), 墙报, 2007年8月
[1] 杜忠毓,安慧,薛昱婷,等.便携式控水浇水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201821933392.7.
[2] 杜忠毓,安慧,闫思华.施肥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202020477964.6
[3] 安慧,唐庄生,安钰. 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植被和土壤退化机制[M]. 科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