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Indoor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Engineer),是能解决室内环境治理产品的质量和相关技术问题,处理环保相关事务;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及时准确提供检测结果并给仪器拟定操作指引和日常维护保养的专业技术人员。
发展情况
2020年1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2020年8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儋州市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我市新建校舍室内环境治理的建议文中提到:认真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2020年8月1日实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简称《标准》)及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学校新建校舍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通知》,大力推进我市新建校舍室内环境整治工作。
2015年9月10号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文中提到:根据美国环保总团的调查,室内空气污染常常是室外空气污染的2-3倍,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达100倍,约有68%的人体疾病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因此,创造优良的室内环境已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愿望。
文件通知
2023年4月28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发布《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关于开展人员能力验证工作(第四批)的通知》,面向社会正式开展人员能力验证工作。其中包含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能力验证。
行业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室内环境污染开始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高达八九成的装修两年内的居民楼、写字楼室内环境污染指标严重超标。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的甲醛、苯、二甲苯等,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罹患的白血病等,已被证实与装修污染有关。
进入新世纪,我国对日益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格外重视,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室内环境治理行业由此迅速发展。
发展前景
室内环境污染早已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认为“第三代环境污染”,室内环境治理在国外起步较早,并形成了一定规模,行业管理规范,发展较为成熟,其室内环境治理更讲究居住、使用的舒适性。据有关专家估计,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持续提高和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室内环境治理的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如能加强对该行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本职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可观。
主要职责
内容一
(1)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负责对企业的室内环境进行评估和监测,使用各种专业设备和技术,检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照明条件等,并分析评估结果,确定潜在的环境问题和改进方向;
(2)参与企业室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室内环境改善方案,包括空气流通系统设计、噪音控制方案、照明系统优化等,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质量。
(3)负责识别和管理室内环境的污染源,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改进工艺、更换材料、优化设备使用等,以减少或消除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4)负责治理工程的实施和管理,与相关供应商和承包商合作,监督和指导室内环境治理项目的进行,确保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安装,并确保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5)了解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企业在室内环境管理方面遵守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协助企业进行环境合规性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证企业在合规方面的正常运营;
(6)向企业员工提供环境保护和室内环境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员工了解室内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操作和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管理能力;
(7)监督和评估室内环境治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定期检查室内环境质量,与企业管理层沟通,了解客户反馈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理措施,确保室内环境的持续改善;
(8)识别和评估企业室内环境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通过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减少室内环境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影响,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二
(1)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与客户合作,提供环境咨询和评估服务,收集客户的需求和相关信息,了解客户的室内环境管理目标和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环境监测,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照明条件等,并向客户提供详尽的评估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2)根据评估结果和客户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理方案,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室内空气净化、噪音控制、照明优化等方面的措施,治理方案旨在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满足客户的需求;
(3)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解答客户对治理方案的疑问,提供专业建议,并解释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协助客户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并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治理方案的正确实施;
(4)负责监督治理方案的实施和质量控制,与相关供应商和承包商协调工作,确保设备安装和施工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监测治理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5)向客户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客户的环境意识和管理能力,传授室内环境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供操作指南和使用说明,帮助客户正确使用和维护治理设备,确保长期的环境管理效果;
(6)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定期与客户进行会议和进展报告,了解客户的反馈和需求,解决问题,确保客户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服务。
面向人群
1.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研究工作的相关人员;
2.从事室内环境研究,环境检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工作;
3.室内装修、施工、装修设计等从业人员;
4.从事室内环保及产品开发,或进行室内环境工程规划相关单位;
5.政府机关单位环境治理相关负责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室内环境治理工作的各类人员。
知识能力要求
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需深入理解室内环境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理论,熟悉各类室内污染物的特性、来源和影响,具备室内环境检测和评估的技能,掌握室内环境治理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能够全面分析和评估室内环境问题,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并确保室内环境达到健康与安全的标准。任职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应当参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的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培训并通过验证。
参考标准
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是依据人员能力验证规则,规则编制参考了《合格评定能力验证的通用要求》(ISO/IEC17043)、《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ISO13528)中的全部或部分条款,既保证了规则体系的规范化,又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水平及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进行动态分析,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行业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人员培养培训和验证的需求。
工作原则
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工作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以用为本、多元评价的原则,实现“专业学习-能力验证-精准诊断-靶向训练-持续学习”的“PDCA”循环,着力提升人员从业素质和能力,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支撑。
验证流程
参加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需向指定的单位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培养培训,经过培养培训学时达标者,可获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颁发的《学时证明》,凭借《学时证明》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人员能力验证综合服务平台参加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考试。
培养培训
(一)专业学习
包括:在线学习、现场培训等,以普法宣贯、知识更新、理论教学、案例分析等为重点内容。
(二)实践学习
包括:现场操作、师徒传帮带等,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内容。
考核方式
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一般分为线上考试或现场考核,鼓励采取线上方式。人员能力验证工作采取线上统一考试,参训学员登录人员能力验证综合服务平台进行线上考核。考生信息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在线完成学员信息填报、考试、电子试卷管理等工作。
考核时间
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测验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4次考试,分别安排在3月份、6月份、9月份、12月份的第四个周六,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分值占比
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培养培训及能力考核的主要考试题型分为四类。其中,单选题(20题,20分);多选题(10题,20分);判断题(10题,10分);问答题(3题,50分),总分100分。
考核结果
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
人员能力验证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具体按照《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规则》进行确定,不合格者需重新报名下季度“人员能力验证”考核,重新缴纳考试费用,人员能力验证成绩考核合格后可取得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证书》。
结果应用
(一)能力提升
应建立培训培养和能力验证结果反馈和改进机制,为人员能力提升提供精准靶向改进建议和持续学习建议。
(二)鼓励采信
应积极协调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鼓励其采信人员能力验证结果,持续营造良好用人环境。
(三)行业建议
人员能力验证组织部门应根据人员培训培养及能力验证总体情况,开展行业从业人员质量分析,为提供整体从业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证书颁发
经培养培训学时达标并人员能力验证考试合格者,由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颁发《室内环境治理工程师》人员能力验证证书,并可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官网查询验证。
验证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正司级
事业单位 ,是国家层面从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研究的科研机构和智库型机构,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政策理论、学术研究、监管辅助、标准研究、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为主要职责。
验证优势
1.从求职者角度来看,人员能力验证首先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其次,通过培养培训后对参训人员进行能力验证并分析其验证结果,可提高参训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对自己能力水平有清晰的认知,有助于求职者就业以及对后续职业发展的规划;
2.从行业和企业角度来看,人员能力验证工作的开展将会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岗位合格者,不仅能通过大数据对该行业的专业水平做一个全面评估,还能解决本行业“招人难”的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从国家角度来看,人员能力验证工作响应“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集培养培训和能力验证为一体,培养人才、成就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增添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