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地处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支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高校,全国文明校园。
校区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坐落在桂林市雁山新城区。
雁山镇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追根溯源,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
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就创办于雁山。雁山镇云集了中科院
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
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艺术学院桂林分校、桂林旅游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农校等多家科研机构及高校,人文优势日趋彰显。同时,新校区东临桂林至
阳朔的黄金旅游通道,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光游客的目光,这也将为学校搭起走向世界的金桥,为学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地理优势。
根据桂林市的
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雁山新城区将作为桂林市
重点建设发展方向,雁山被定位为“充分体现现代
教育理念,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新型城市”, 它必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建设,可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
社会化服务。雁山新城全新的现代规划理念,更给广西师大高起点建设开放型有特色的现代化高校校园奠定基础,使新校区规划建设能依托地方资源和政府支援,将学校发展溶入桂林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 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建设背景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省属
重点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始建于1932年的
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址位于
桂林西林公园(即现
雁山公园)。在过去70多年的岁月中,
代代师大人薪火相传,创造了无数辉煌,为广西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特别是
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几度调整,校址多次搬迁,学校有王城(
靖江王城)、育才两个校区,占地1080亩。随着全国科教事业的迅猛发展,学校按照广西
高等教育的“
十五”发展规划要求,抢抓发展机遇,扩大办学空间,实现了学校发展新跨越。但是由于连年扩招,
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原有
教学设施已处于
饱和状态,特别是日益拥挤的校园面积越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在王城校区是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单位,育才校区周边已没有足够的办学发展用地可以征用之下,经过充分考察研究,学校决定以外延扩展方式,异地新建校区。结合桂林市城市规划,决定选择在雁山新城区建设雁山校区。
规划原则
按照广西师大“以本科为本,适度发展
本科教育,大力发展
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办学思路,雁山校区定位为包含全校绝大部分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 、博士生以及学校行政机关在内的主校区。经过5—7年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雁山校区建设成为布 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建筑新颖、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21世纪现代化的 、生态的、花园式的校园。因此,雁山校区的建设应牢牢把握当前高校建设发展趋向,充分体现高校校 园从机械的
功能空间到以人为本的区域互动;从严谨的学院空间到绿色的开放环境;从单纯的知识校园到多元的
文化生活社区的
新理念。通过校区建筑与
环境建设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互动性原则
为适应
现代教育整体化
发展趋势,体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及边缘学 科生长,新校区规划力求使基础教学集中布置,同时注意相近学院的相对集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科建 设与发展,而且便于校区分期建设与搬迁。
开放性原则
随着社会走向
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目标面向现 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学校由原来的封闭教育转为向社会
开放式教育,办学层次的多样化,资源 (软件)开放与设施(硬件)开放,学校与社会
共享资源,生活设施走向社会及社会机制引入校园,使 学校开放为必然趋势,雁山校区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社会开放、空间开放、内外开放的特点,为日后扩大校际、校区交流、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综合办学效益打下良好基础。
人文性原则
21世纪的学校应该是一个人文化的校园,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以学术为本的校园
核心价值在宽松、和谐、自由、休闲的校园 环境中得到充分体现,使学校的历史传统及文化意蕴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扬。同时,校园应与自然和平共生,雁山校区背靠大岭,内淌相思江,要保护好水面、山体等
自然资源,安排足够的体育运动场和
园林绿化面积,创造一个舒适、优美而又具现代化并有自然气息的校园
人文环境。
实用性原则
新校区规划建设要因地制宜,疏密得当,顺应地形,尊重自然,把 握大学校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用经济、方便、有效的原则组合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在用地布局、设 施布点上强化各功能区的组团概念,力图塑造一个有
时代特征又实用可行、环境优美、如诗如画的校园 环境。
校区特色
校园的中心位置上设计了一个中央生态公园,以景观作为校园的特色标志,四周教学楼围绕生态公园而立,建筑掩映在丛丛绿林和泛泛碧波之 中,更能表达楼在水中,景在校中的浪漫
山水意境,使校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化校园。
校园内部
道路系统基本骨架由一轴三横二纵一内环组成。学 校东西向两校门连接中央生态公园,是校园景观轴,也是师生活动人流的主要交往通道。三横二纵一内 环将校园道路组成网络状,避免了主环路交通压力过大,增强每个建筑群落的畅通性。校园四周共设八 个出入口,东大门面临桂阳公路,可作为景观、礼仪性出口;西面一个、北面二个次大门直面雁山城区 规划大道,应为主要交通出入口。所有的主要大门和校园重要建筑均布置在网络化规划的节点及终点上 ,凸现清晰的规划结构,增强了规划的可控制性和实用性。
环境塑造
(一) 自然景观利用
新建校区坐落在雁山北面,场地多为
缓坡丘陵,植被良好,校园内有相思江及
古桂柳运河流经,河水常年不干,暴雨迅落。环境设计中充分发掘和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因势利导,略施人工,引其深入蓄 水造景,江河边围堤筑坝,夹岸植以
垂柳,树下设石桌石凳,供师生学习、散步、交往、小憩。建筑应借优美 山峦秀色,依山赋形、随形应势而筑,溶入青山绿水之间。规划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保护好山岭的 现状绿化,不必一律推平。
校园环境的质量取决于校园各种空间的质量 。建筑和建筑群是构成校园空间的主体,雁山校区建筑以不超过六层为宜,局部标志性建筑可以相对高 矗,图书馆为九层,其高大雄伟的形象将成为校园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各教学楼的内部,以及教学楼之 间的空间设开放式的
廊道和庭院,为教学之余提供过渡性的场地,营造开放、宜人的交流空间。建筑单 体围合的庭院
分合有度,远近相宜,既方便了学生户外联系、学习交往,又保持了人性化的环境尺度和 富有园林意味的空间肌理。校园几大功能区组团内各单体建筑既有独特的个性化设计,又有组团建筑群 之间内在的统一风格。
(三) 绿化系统规划
雁山校区绿化系统在尊 重和利用基地
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充分保持原有的生态和地形
地貌特征,并加以整合和强化,
校园绿化 率达55%。绿化系统以中央生态公园为核心,通过水体、林带以及校园东南角的生物园绿地向校外雁山 脚延伸,融于整个雁山风景保护区的大系统中,向内则以
庭院绿化、组团绿化、
开放空间绿化、道路绿 化、校区周边绿化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在完善景观立面的同时,形成绿意无穷的视 觉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空间轮廓和
节奏感。
高校校园的总体
规划设计在学校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建设一所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大学,必须有科学的总体 规划,因为总体规划反映了办学的方向、学校发展的规模和建设模式;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学校建设的综 合布局,展示了学校发展的前景。它是指导学校建设的纲领和蓝图。规划设计优秀的校园有利于创造良 好的教学、科研、
生活环境,促进
学术交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广西师范大学雁山 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能立足于桂林、雁山和学校自身的特点,吸取和借鉴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大学新校 区规划建设的有益经验,以他山之石,用以攻玉,把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规划建设成现代化、生态化 、花园式的校园。
功能布局
雁山校区以一 轴三横二纵一环为规划骨架,按规划要求划分为六个
功能分区:
(一)校前区
学校东大门面临
桂阳公路,其入口两侧布置 校行政办公大楼、对外交流中心、研究生院等组群建筑构成校前区,该区是学校行政中心及对外窗口, 是
校园建筑与环境建筑的重点,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办学层次和
校园风格。总体设计应突出 庄重、严谨、大气,富有理性而又朝气蓬勃,由宽敞的入口、雄伟的校门、靓丽的路桥以及纵深200多米 的绿化广场形成的一条景观带,既是学校的一大标志,又是来访者韵味无限、驻足流连的景点。
(二)教学中心区
教学区位于校园
中轴线南北两面,中心位置是图书馆,北面为文科教学楼组团,南面为理科教学楼组团,组团之 间形成围合的
生态公园,再通过水面、绿化共同构成错落有致、物景相溶的
空间形态。教学中心区的教 学、实验、行政、图书信息等建筑是学校的主题建筑,特别是位于中心位置的图书馆,将以其傲视群雄 的体量,极富特色的
建筑造型,色彩鲜艳的
视觉感受,无可争辩地成为校区最强有力的
标志性建筑。另 外,将教学区置于校园中心,有利于直接向周边学生生活区和
体育运动区辐射和连通,避免了人行、车 行交叉,路径便捷,往返方便。
(三)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由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
生活福利用房组成,布置在教 学区的南、北、西面,分为三个组团,每个组团容纳学生10000余人,是学生生活区的理想规模。学生区 人员高度聚集,活动时间较长,规划以创造方便的生活条件和富有朝气的
活动空间为目的,从满足学生 生活、社交、休闲等方面得到完善和统一。在小区内设置各种生活设施和课外活动场所。小区位置既毗 邻教学区又靠近城市马路,方便学生上课,同时也方便外出交往,而且尽可能使学生不穿越和少干扰教 学区和
行政办公区。
(四)体育运动区
体育
运动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在教学区与学生区之间形成区域体 育运动区。一期体育运动区布置在该期学生生活区东西两侧;二、三期则位于该期学生生活区之间,均 与学生宿舍相连,可满足普通学生日常健身娱乐的要求。针对
体育学院学生上课和训练的体育中心位于 校园的西北角自成一区,并由
体育馆、游泳馆、标准体育场等组成,面向雁山城区规划主干道。除了校 内开展
体育运动会外,考虑到对外开放
体育设施,让学校体育设施与社会共享,使其能够更多地服务于 城市和社会。
(五)教师生活区
规划教师生活区位于校园南部,背靠雁山,面对相思江,依山傍水 ,错落有致,一江之隔与教学区遥遥相望,通过小桥,又与校园紧紧相连。而且南面靠近雁山新城规划 道路,造就一个相对独立,便于管理又连通城市的
住宅小区。规划尽可能地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依山赋 形
建设小区建筑。居住区风格明快、自然、休闲、宁静。区内除了各种教工住宅、
专家别墅外,还为教 职工设置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和
医疗保健设施,如
教工食堂、
综合商店、医院、幼儿园、教工
活动室、网 球场、
高尔夫练习场、中心绿地及沿江修建休闲小花园等。
(六)附属中学区
附中新校区用于高中部办学。办学层次为国家级
示范性高中,规划到2010年办学规模为5000人。附属中学位于校园西南角,用地200亩,西面临规划中的城区马路。考虑到附中相对独立的
管理模式,将其主入口放置于西面, 同时将体育运动场地置于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既利于上课也利于学生日常健身娱乐。校园北面为
静区,放置图书馆、艺术楼等标志性建筑。学生及单身教工生活区布置在运动场的东面,相对独立又便于管理。
学校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学校现有27个二级学院(含
独立学院——漓江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18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16500余人,博士生71人,各类
硕士研究生(不含
研究生班学员)5300余人,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200多人,函授、进修生等10000余人。建校近80年来,学校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近20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