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开发是连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连锁总部必须制订一套操作规范,内容包括:(1)安排开店流程。如寻找店铺,商圈调查,投资评估,店铺租购,营业条件准备,开业前营销策划,开业后业绩评估等。(2)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总部的开发部对店铺开发负有主要责任,其他各部门须有良好的配合。(3)操作规则及表单的制作。如工程发包作业准则,厂商登记调查表,工程招标记录表,工程发包通知单,店铺开发总流程表以及部门别、项目别工作计划等。
原则
开发策略实质上是指连锁企业在店铺开发前提出的原则性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选择符合连锁企业的
发展战略和
品牌战略、
竞争战略。
◆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开店布点。最好请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分析,制定展店布点规划。
◆做好
财务规划。这里面要充分考虑
佣金、押金、
租金、
订金、赔偿金等问题。
◆依法、认真签订房产使用权等多类合同。前面“五金”的问题要充分讨论。如
房地产的使用权使用者有权处理,
合同中允许签约者转让和拥有优先承租续约权、购买权。
◆城市开发规划对店铺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认真研究当地人民的民俗文化与开店业务的关系。
◆充分考虑物流配送的问题。
◆认真研究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与开店密度的关系。
意义
任何零售企业的店铺开发都是从业态的选择与
定位开始的,业态的定位又是以选择什么样的
目标顾客为基础的,所以说业态的选择定位过程实际是目标市场的定位过程。
所谓“业态”,是指
商业服务于某一顾客群体的店铺经营形态。业态是现代商业在店铺上的经营形态,它与传统商业的业种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业态是根据“如何销售”来划分
零售业的,而业种则是根据“
销售什么”来划分零售业的。前者是在细分目标市场、确定顾客目标的基础上来开展商品经营的;而后者则是在先确定经营什么种类的商品基础上,一般对顾客对象不加以区分,即面向所有人。
为什么店铺开发从业态的选择开始,以选择自己的目标顾客为首要依据?这是由于市场成千上万的
消费者有干差万别的
消费需求,任何一个
零售企业都难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
需求。店铺的规模可以宏大,
商品可以繁多,但不可能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都包容其中,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事实上,每一个店铺都有一定的市场范围,都有自己特定的
消费群体。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要求,
商业企业在开发店铺时科学地进行
市场细分,有效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是零售企业进入市场、立足市场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
营销战略,目标市场定位发生错误了,店铺就不能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就不能长期立足于市场,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零售企业店铺地址的选择是店铺开发的另一重要因素。店铺开发有别于生产企业产品的
市场开发。生产企业在对
产品、
价格、
渠道(分销地点)和
促销一起研究时,并不把渠道视为首要的因素。这是由生产企业营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生产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产品的性质决定渠道的选择。有了好的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对销售地点进行广泛的选择。而对于零售企业来讲,选择店址的投资是长期的和固定的重要投资,不像生产企业营销那样可以灵活进行变动。店址选择的重要性还在于,店铺地理位置的优劣是能否把消费者吸引来店的首要因素。只有良好的店址,才能有一定购买力的支持,才能便利消费者前往购物。由此可见,良好的店址足以提高企业的销售力和
获利能力。天时不如地利,零售企业应用科学方法,认真地进行店址的选择。
店铺开发还必须考虑店铺的经营特色问题。零售企业的市场定位与生产企业有所不同。生产企业的市场定位一般是对自己所生产的
产品定位,而零售企业的市场定位则是对店铺的经营特色定位。也就是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分析
竞争对手的
经营状况,确定自己的
经营方针和独特的
经营方式,让消费者能够认识和感触到本店铺经营的个性和特色所在。
应该说,店铺的经营特色越突出,
个性越鲜明,就越能取悦消费者。可见,正确的市场定位才能增强
企业竞争力,使自己处于十分有利的竞争位置上。
理论
店铺开发是企业重要的营销决策。店铺开发是零售企业开拓市场、进行目标市场定位的主要形式之一。店铺的开发要比
工业企业产品的开发复杂一些,尤其是店铺地址的选择,所作的经济技术分析要求较高。为此,这种
可行性分析不仅要以营销理论作为指导,还要运用投资理论。根据店铺开发
实训教学要求整理为以下理论内容,要求在此项实训中全面、
准确地加以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市场细分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细分的依据是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市场细分必须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进行,这里所说的标准,是指形成消费者产生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消费者的生理特征、文化素养、
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性格的不同,使其
消费需要产生了差别。
市场细分就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认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差异,有助于企业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由相似需求的消费者组成的消费群体,即小市场。
在进行市场细分时,应该遵守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可衡量性。要求市场细分的标准是明确的,细分处理的不同子市场之间有明显不同的需求差异。
(2)可进入性。所选择的细分市场企业能够足以有能力有效地进入。
(3)可盈利性。细分出的市场能够使企业获得足够的
利润,才有开发的
价值。
在正确选择目标市场的基础上才能采取相应的营销组合,制定有效的
产品策略、
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
促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的
营销目标。
选择目标市场,首先要对细分出来的主要的子市场进行评估。细分市场评估的内容有:市场潜量评估、企业资源评估、竞争优势评估、获利状况评估。
对选入的目标市场如何进入?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产品的特点、市场的特点、产品的寿命周期和竞争对手的
市场策略来选择三种进入策略:
无差异营销策略、差异营销策略和集中营销策略。
企业在选定目标市场后,还要确定本企业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
竞争地位,这就是产品定位。产品定位的实质是通过创造和体现产品的特色,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正确的产品定位有利于企业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制定营销的
营销组合策略,更好地为目标市场服务。
企业在产品定位时,应根据自己的
资源条件、营销能力,针对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选择好定位策略。
市场定位策略有:
(1)
迎头定位,或称挑战性定位方式。它把市场位置定在较强竞争对手附近,而且在档次上和价位上还略高于对手,显然要想在市场上居于支配地位,与强手“对着干”。这种定位应具备这样的条件:
商场要有很强的
竞争能力、有利的
进货渠道、良好的服务手段,物资设备要高于或不亚于竞争者;在此位置上能争取足够的
目标消费者。
(2)分享定位。企业虽然也把市场位置定在较强竞争对手附近,但在档次和价位上略低于对手,其目的是分享对手的目标消费者。这种定位的方式所要求的条件是:竞争对手产品的档次和价位过高,有对其不利的
舆论;在其周围还有收入水平略低的消费者群;本企业的营销条件略逊于对方。(3)补缺定位,或称
避强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的风险较小,能够迅速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这种定位方式应具备的条件是:在此位置上必须有利可图;该市场范围内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本商场的货源与该市场的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相符。
(4)
重新定位。当以上3种定位不适当,商场销售不佳,或由于
市场格局的变化,本商场处于不利的位置时,就要进行重新定位。具体说,当出现下列情况时,
百货商场要进行重新定位:周边其他商场销售额上升,本商场销售额下降;新的消费风尚形成,本商场已不能适应现行的消费需求;新的消费群体在本商场的商圈内已经形成,其消费需求尚未满足。
程序
这是项目分析的初始阶段,也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资料收集可以分成两大块,即第一手资料收集和第二手资料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主要是对店铺商圈分析所进行的实地调查。
第二手资料的收集包括查找有关店铺业态发展的经济文献、
统计报表、销售报表、
财务报表、
经营计划等。资料收集既要包括对现状资料的收集,又要包括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因为对历史资料的了解可以看出事物变化发展的轨迹,有助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收集到的各种店铺开发资料要进行系统整理,予以客观分析。通过分析,从繁杂的
材料、数据中把握住店铺开发环境的真实状况。为店铺开发的各种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
这是项目分析的关键阶段,它决定了项目开发的成功与否。因为项目开发的核心内容就是体现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上。
店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对店铺目标市场选择的分析;对店铺地址选择的分析;对店铺经营损益的分析;对店铺市场定位的分析。店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要强调实事求是,切实可行,这是项目分析的基本原则。
店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对店铺开发涉及的客观环境做出科学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保证项目投资的有效性。这一步骤是项目分析报告所做的结论部分。它是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代表着项目报告人对前面整体分析的总结性意见,并对此项目的立项与否表明自己的
态度。分析结论是供决策所用的重要依据,是整个项目分析报告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