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

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

康保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属阴山穹折带,俗称“坝上高原”。东界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东北靠正镶白旗,北与西北部与化德县相邻,西与西南部和商都县毗邻,南与河北省张北县接壤,东南与沽源县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336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康保县总人口26.96万,农业人口24.4万人。

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期,约一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属旧石器文化晚期,人类体质进化的晚期智人阶段。
远古传说时期,据上古时期的书籍记载,古将中国依山川大势划分为九州(非行政区划)地域,冀州为九州之首,地域十分广阔。这里囊括了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地方,是尧、舜、禹时期先民活动的中心地带。据传夏、商及西周均沿袭了上古九州的划分。其地向北直抵塞外阴山下,康保境域有阴山支脉横贯全县,故属冀州。
夏,属冀州。
商,属冀州,为鬼方活动区。鬼方乃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部落,远自商、周,下至春秋,与中原一些王国有战争,但亦有交往,并互通婚姻,周以后不见于记载。  
西周,仍属冀州,仍为鬼方活动区。
春秋,为东胡等游牧部落活动区。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南邻燕国,公元前279年为燕将秦开所破,北退千余里。其后,燕国沿北部边界修筑长城,置上谷郡。康保地域属之。
战国,属燕国上谷郡北境。战国后期,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后东进,康保地域为匈奴游牧地。
秦,为匈奴游牧地。
西汉,属幽州上谷郡。汉初,高帝刘邦北征失败,被迫跟匈奴和亲,划分疆界,实为匈奴帝国左贤王管辖之地。武帝时北击匈奴,大破之。复归汉,属幽州上谷郡。
东汉,初为上谷郡北境。为了避免匈奴的杀略,光武帝刘秀弃上谷郡女祁县(今赤城县南部雕鄂一带)北境900余里,包括康保地域。徙上谷等郡吏民六万余口于居庸、恒山以东。匈奴左贤王部得以转居塞内。康保县境复属匈奴。
东汉永元三年(91年),汉军大破北匈奴于今阿尔泰山,北单于率兵西走,南匈奴归汉,康保属南匈奴所辖之地。后乌恒兴起,据有上谷、代郡,康保为乌恒校尉所治地(乌桓本东胡之一部。西汉武帝时,霍去病击匈奴左地,乘此将乌桓迁到上谷、鱼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并设护乌桓校尉。)。
东汉桓帝时,鲜卑首领檀石槐统一各部,立牙帐于弹汗山(今河北省尚义县大青山),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檀石槐把这些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康保县境属其西部。
三国,北方为曹操所建之魏国,辖十一州。康保地域属幽州(今北京市延庆区)之北境。康保地域实为乌桓、鲜卑等民族活动地和游牧区。
西晋,康保地域为拓跋鲜卑活动地和游牧区(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
东晋十六国时期,当东晋偏安于江南时,北方陷于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康保地域先属鲜卑部建立的代国。后公元407年属拓跋部所建北魏政权之上谷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初,为拱卫首都平城(今大同),在北部沿边设六个军事据点,外御柔然,内制高车,称六镇。初期康保地域为高车、丁零人活动地区,后属北魏怀荒镇(驻今张北县)防地。北魏亡后,康保先属东魏幽州地,后属北齐北燕州之北境。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后为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势力范围。
隋代,为突厥活动区。
唐代,地属突厥地域,隶属单于都护府(唐朝建立的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管理北方边疆的重要机构),下辖的桑干都督府。后为室韦、契丹等民族活动区。
五代十国,契丹活动区,后为契丹族所建之辽国领地。
辽代,辽分为上京、中京、南京、西京、东京5道。康保地域属辽西京道奉圣州管辖,治所在永兴(今涿鹿县)。
金代,金承辽制,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康保前属西京路,恒州威远军节度使地(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后置西京路抚州镇宁军节度使地(治所在今张北县城),康保为其辖地。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后为蒙古势力范围。
元代,属直隶中书省隆兴路。皇庆元年(1312年)10月,改为兴和路,路的治所在高原(今张北县),宝昌州所辖。对于蒙古始终视为根据地,不肯放弃,而察北一带草原,亦于此时渐渐开发。
明代,隶属京师大宁都司,初为开平卫之兴和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张北城)治地,永乐二十年(1422年)后,为鞑靼诸部落驻牧地。明季为蒙古察哈尔部游牧地。崇祯六年(1633年)后,为后金势力范围。
清代,属直隶省口北道。清朝参照满洲八旗建制,将蒙古察哈尔部编为左、右两翼,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清政府先后在察哈尔又设置了商都牧群、牛羊群、左翼牧群、有翼牧群四大牧群。康保地域系东翼四旗、西翼正黄半旗游牧地。随着汉族移民人数的增长,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管理,设置了管理汉民的机构厅。雍正二年(1724年)7月,设置张家口理事同知厅,主要处理汉民与蒙人之间交涉、诉讼等事件。光绪七年(1881年),改张家口厅为抚民同知,康保地域属之,为镶黄旗牧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式允许蒙古王公放荒招垦,自此蒙人始肯自动开放牧地,招来汉人。与汉族移民继续北进相对应,蒙古牧民不断北移,赶着牛羊向未垦地迁徙。
正黄旗牛羊群(相似特别区)第一次迁移在乾隆年间,由殷子川移至三、四台(在张北境内)西南地方(在今康保县邓油坊一带)。第二次迁移在光绪三十二年,迁至明安牛羊群,后改为牧场(今康保县明安滩一带)。第三次迁移在民国六年(1917年),迁至正镶白旗东南地方(今康保县境内黄城子一带)。
民国元年(1912年),仍袭清制,为直隶省口北道统辖,康保境域属口北三厅之张家口厅(今张北县)。民国二年(1913年)6月,废府州,成立察哈尔特别区,置都统辖各旗县,同年7月置兴和道辖各县,康保为张北、商都二县地方。民国三年(1914年),改张家口厅(清光绪年间移至于张北县城)为张北县,康保地域之南部属之。
1993年6月,张家口地区和张家口市合并为张家口市,实行市管县,辖康保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由张北、商都两县析置康保招垦设治局,驻今康保镇。将张北县之马连渠克公、商都牧群等地和原察哈尔部左翼四旗及右翼正镶黄旗东半旗牧地划归康保没治局。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改设康保招垦设治局为康保县,仍属察哈尔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17日,察哈尔特别区撤销,设立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康保县属之。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月,日本进攻热河,威胁冀察,同年5月间占领了康保县。同年5月26日,在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冯玉祥、方振武和吉鸿昌将军(共产党员)等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同年6月20日,同盟军挥师北进,同年6月22日收复康保县,23日由康保县移师东进。遂由国民党康保警备司令阮玄武占领。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在嘉卜寺设置化德设治局,将康保县西部及西北部划给化德县设治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察哈尔事变,日军土肥原和秦德纯(察哈尔省民政厅长)协定,长城以北宋哲元(国民党二十九军)撤退。28日日本关东军协同伪满州国蒙古军(司令李守信)侵占康保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28日,日、伪在归绥(由绥远改)成立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下辖察哈尔盟的康保县。同年11月21日,日本侵略者将“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合并为“蒙疆联合委员会”,辖康保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1日,改“蒙疆联合委员会”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首府张家口,定当年为成吉思汗纪元七百三十四年。以上伪“政府”均辖察哈尔盟的康保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日宣战。12日苏军普列耶夫上将指挥苏、蒙联军进入察北。15日,日本天皇定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22日,康保县第一次解放,解民倒悬。察北骑兵支队在方诚、吴广义的率领二挺进康保城,共产党正式接管,建立康保县人民政府,驻今康保镇,属冀察区十九专区。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恢复了察哈尔省建制,同年12月康保县改属察哈尔省察北专区(第七专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国民党背信弃义,挑起第二次国内战争,向共产党占领的解放区大举进攻。同年11月11日,中共康保县委、县政府、县大队等党政机关实行战略转移,撤离县城,以内蒙古大草原为依托,游击康保南部,创建北方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12日,国民党傅作义部十四纵队和骑五旅一部以及曹凯、宋殿元队伍占领康保县城,统治全县,隶属国民党察哈尔省。形成了国共两党的两套政权,共产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养精蓄锐,发展力量,迎接解放。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中共察哈尔省撤销,察北专区并入冀热察行政公署,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康保县属之。9月中共察北地委将康保、商都、化德三县合并为商化康联合社,驻正镶白旗张盖湾。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著名平津战役打响后,26日,国民党曹凯团、董尚清团、宋殿元团,又在察北人民解放军连连取胜下逃遁。同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十一师、十六师协同商化康联合县武工队一起入城,占领国民党军政机关和仓库要地。康保县获得第二次解放,救民于苦难之中。从此结束了国共两党的两套政权,为共产党执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5日,冀热察区和北岳区合并,成立察哈尔省。撤销商化康联合县,恢复康保县制,县人民政府迁回康保镇,属察哈尔省察北专区。
1952年11月15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将察哈尔省撤销,原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合并,改为张家口专区,康保县属之,划归河北省。
1954年6月16日,康保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康保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
1958年11月29日,康保县并入张北县。
1959年5月,张家口专区与张家口市合并,称张家口市。辖张北县,康保区域属之。
1961年5月15日,张家口市与张家口专区分设;从张北县以原辖区划出康保县,恢复县制,仍属张家口专区。
1967年,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辖康保县。同年12月28日,成立康保县革命委员会,原康保县人民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撤销。
1982年9月14日,建立康保县人民政府,原县革命委员会撤销。
1993年6月,张家口地区和张家口市合并为张家口市,实行市管县,辖康保县。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康保县辖7个镇、8个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有326个行政村,585个自然村,县治驻康保镇永安大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康保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属阴山穹折带,俗称“坝上高原”。介于东经114°110'~114°56',北纬41°25'~42°08'之间。东界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东北靠正镶白旗,北与西北部与化德县相邻,西与西南部和商都县毗邻,南与河北省张北县接壤,东南与沽源县相连。东西宽62千米,南北长80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3365平方千米。
地质
康保县的山地、丘陵、熔岩台地、平原等地貌形态,是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经过多种地质作用,进行着大地构造运动,并多次产生地层升降而形成的,且仍在继续发展和演变之中。早在太古代和早元古代(距今约45亿至20亿年前),康保县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受五台运动影响,地面隆起于海面之上,成为地台阶段,发展到元古代,海水自东向西重新侵入该区境内成为海洋。到元古代末期发生了吕梁运动,海侵范围退至深断裂一线。晚古生代,岩浆活动较强烈,该区绝大多数超基性岩均属该期产物。至中生代的白垩纪(距今约1.3亿年前),地貌轮廓大体定型。中生代该区遭受风化剥蚀,火山活动频繁,不少火山陆续喷发,各火山口相继形成了孤立的盆地,到新生代第三纪末(距今约2至3百万年前),康保县的地貌已和目前接近。直至新生代未发生海侵,一直为大陆环境。新生代该区不断发生基性火山活动,形成了厚度大于450米的玄武岩熔岩被,火山活动为宁静式。新生代中期,火山活动停息,形成湖相沉积,厚度约70余米。进入新生代晚期,再度发生基性火山活动,形成新的玄武岩熔岩被,也是该区主要的成煤期。
地形地貌
康保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阴山余脉横贯全县。地貌类型齐全,但地貌单元排列井然有序,自东北向西南呈阶梯式排列逐级下降。东从镶黄旗山起,西经庙湾子山、人头山,直至阿淖山一线,构成全境分水岭,向北向南逐渐形成低山丘陵和缓坡丘陵地形。丘陵地区无高山峻岭,山头秃圆,山坡平缓,山间广布谷地、盆地。南部广大地区为波状平原,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岗梁、平滩和盆地相间分布,在低洼积水处形成星罗棋布的浅碟形内陆湖泊(水淖)。
气候
康保县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2°C,无霜期92天,年均降水量354.2毫米,蒸发量1772.6毫米。
水文
康保县属内陆河水系,降水量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82毫米。全境无常年性河流,水网不发育,仅有几条季节性河流,是河北省唯一的无常年性河流县。季节性河流,按地表水流流向,可分为南北两大流域。北部流域面积主要有张玉声河、后照阳河河、西五福堂河、西沟河4条季节性河流。南部流域主要有毛胡庆河、二颜河、三台坊河、三老虎河、张纪河、大二棚河6条季节性河。
土壤
康保县土壤,从山地到洼地依次为栗钙土和发育面积不大的斑块状草甸土、盐土3个土类。在3大土类中,可分出栗钙土、草甸栗钙土、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内陆盐土5个亚类,43个土属,106个土种。
植被
康保县植被,属于半干旱草原类型。草场分为2类7组19型。两类即干草原类和低湿草甸类。人工植被上,植栽的树种主要是杨树,其次是榆树、柳树和杏树、云杉、落叶松、桦树、果树也有零星分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康保县水资源年总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可开采量)8401万立方米,保证率50%时可利用量2731.2万立方米,总需水量2389.0万立方米,总需水量占可利用量的87.5%,占可开采量的52%。
土地资源
康保县土壤总面积50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9.2%。
生物资源
康保县野生植物约有61科、204属、357种。其中主要的有:菊科28属、59种,禾本科23属、46种,豆科10属、27种,藜科9属、21种,蔷薇科8属、22种,石竹科8属、18种。人工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羊、猪、兔、狗、猫,个别地方饲养的有貂、鹿、络子。禽种有:火鸡、鸡、鸭、鹅等。
人口
截至2020年,康保县总人口26.96万,农业人口24.4万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满族5个民族。
根据张家口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康保县常住人口为138205人。
截至2021年,康保县总人口26.96万,农业人口24.4万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康保县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比为37.6:30.8:3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060元。
2021年,康保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同比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63.8亿元,同比增长2.6%;全部财政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7亿元,同比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527元和13985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3.1%。
第一产业
2020年,康保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3亿元,增长8.6%。其中,种植业产值23.0亿元,增长3.5%;养殖业产值20.4亿元,增长20.0%。粮食产量13.2万吨,下降2.3%;油料产量3.0万吨,增长2.3%。蔬菜产量36.2万吨,下降33.2%。猪、牛、羊的存栏分别增长5.5%、52.5%和4.3%,猪的出栏下降21.4%,牛、羊的出栏增长62.8%和13.5%。肉类总产量4.5万吨,增长8.9%;牛奶产量5.4万吨,增长12.0%。
2021年,康保县完成压减水浇地2万亩,关停机井262眼,建成8600亩高标准节水农田。年均油料总产量达3万余吨。2022年,油料作物谋划种植27.99万亩,包括胡麻8.29万亩,菜籽8.06万亩,葵花11.65万亩。
第二产业
2020年,康保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9.7%。其中,可再生能源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10.1%,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0.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9.1亿元,增长7.9%。
2021年,康保县智天工项目开工建设,京能等5个项目光电并网总规模达到383万千瓦。
第三产业
2020年,康保县服务业增加19.4亿元,增长3.0%,较三季度回升2.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分别为增加值1.9亿元、1.4亿元、1.9亿元和11.3亿元,分别增长4.9%、9.8%、5.0%和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加值为2.0亿元、0.8亿元,分别下降0.1%和14.4%。
2021年,康保县实施35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年计划投资32.2亿元,实际完成44.6亿元。
交通运输
二秦高速公路、510国道、511国道穿过康保县。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21年,康保县国家牧场景区、卧龙图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建成完工,康保二人台文化传播中心成为传承弘扬二人台、文化惠民的新阵地。
2021年,康保县组织开展“相约冬奥--扛红旗、当先锋”专项行动,举行迎冬奥宣誓,开展志愿服务,编印冬奥知识100问,在全县营造起迎冬奥浓厚氛围。建设冬奥主题广场。
教育事业
2021年,康保县出台《深化教育改革工作方案》,投入2600多万元,用于教育教学补助和奖励,全力重振康保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2021年,康保县实施35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年计划投资32.2亿元,实际完成44.6亿元。
医疗卫生
2021年,康保县中医院传染病楼完成改扩建,照阳河等3所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建成投用,积极与北京、省市医疗机构合作,构建起远程医疗体系。
社会保障
2021年,康保县为3万多人次报销住院费用2.2亿元,为8.8万人次报销门诊慢特病费用3000多万元,发放城乡低保1亿元,发放各类就业补贴1029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265。
风景名胜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康保县城南1.3千米处,总面积368.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20公顷,是一处生态系统保护完好的天然高原湖泊湿地,伴有部分沼泽湿地,在河北省坝上高原地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公园内有野生维管植物210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22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遗鸥、金雕、大鸨,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小天鹅、灰鹤、黄嘴白鹭、草原雕等。
著名人物
燕旺林
燕旺林,1964年11月出生,河北康保人,198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河北省九次党代会代表,十一届市委委员。
王秉清
王秉清,男,1957年8月生,河北康保人,中共党员,1982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副书记、厅长。
王爱文
王爱文,男,汉族,1962年10月生,河北康保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康保县,因城南有一水淖,蒙语“康巴诺尔”,意即美丽的湖泊,康保名取“康巴”之谐音。
荣誉称号
2010年,康保县入选河北省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
2013年,康保县荣获“中国杂粮杂豆之乡”。
2020年,康保县入选2019年河北省洁净城市。
2021年2月,康保县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2年1月,康保县入选2017~2020年度平安河北建设示范县(市、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