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二世(Konrad II,Kaiser,约990年—1039年6月4日)法兰克尼亚的首位罗马人民的国王(1024年9月8日—1039年6月4日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027年3月26日—1039年6月4日在位)。当萨克森王朝绝嗣后,他于1024年当选为国王,开始了法兰克尼亚王朝在德国的统治。
简介
康拉德二世曾任
罗马人民的国王、
意大利国王和
罗马帝国皇帝。他是
奥托一世女婿、
洛林公爵红发康拉德的曾孙,
施派尔伯爵亨利的儿子。1024年9月被德意志贵族选举为国王,开创了萨利安王朝。1026年在米兰加冕意大利国王,1027年,约翰十九世为其加冕。1028年起,康拉德二世开始对入侵
奥得河流域的波兰人用兵,至1032年,波兰国王不得不放弃自封的国王头衔,改称波兰公爵,并退出了奥得河流域。1032年,
勃艮第国王(当时勃艮第称王)鲁道夫三世去世,1034年,康拉德二世入侵勃艮第,夺取了大部分勃艮第领地。
生平
康拉德二世是施佩耶尔伯爵
亨利的儿子。按母系来看他与
萨克森王朝有亲属关系。他由
沃尔姆斯主教抚养长大。当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亨利二世于1024年无嗣而终后,他当选为国王,并于当年9月8日在
美因茨加冕。
康拉德二世继续
萨克森王朝抑制德意志诸侯的政策。他在与诸侯的斗争中争取小封侯的支持,帮助他们不被
大封建主所欺凌。1037年康拉德二世在意大利颁布所谓“封地法”,规定贵族的
采邑为世袭,以免大领主肆意兼并小领主的领地。这些积极的措施保证了王权的加强。康拉德二世并利用由皇帝任命主教和
修道院院长的传统做法(所谓
主教叙任权),巩固王室对教会的有效控制。
1028年,康拉德二世趁波兰国内发生动乱之机,从波兰国王
梅什科二世手中夺取了上卢日策。
1032年,
阿尔勒国王鲁道夫三世死后无嗣,他把自己的王国(包括早先形成的两个独立的
勃艮第王国,由于上勃艮第国王
鲁道夫二世933年与
普罗旺斯统治者于格的政治交易,后来都归鲁道夫二世统治)遗赠给了康拉德二世。到1034年,康拉德二世已经压服所有反对者,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这个王国的面积相当大,它几乎包括了当代法国东南部的大部分领土,以及
瑞士西部,
弗朗什孔泰和
多菲内两块法国主要
封建领地。不过它并不包括较小的
勃艮第公国(由法国卡佩王室的一个分支统治)。康拉德二世把它转给了自己的儿子
亨利(即后来的
亨利三世)作为
采邑。
1039年,康拉德二世病逝于
乌德勒支(在当代的荷兰)。
大事记
1024年9月 康拉德国王在美茵茨加冕之后在
亚琛被抬上
查理大帝的宝座1024年9月21日
科隆大主教皮尔格里姆在科隆为王后吉泽拉加冕
1024年圣诞节
萨克森贵族在
康拉德国王确认他们的老权利之后,在
明登向康拉德国王宣誓效忠
1024年 美茵茨大主教阿里博就任意大利中书令
1025年年底 康拉德国王经萨克森、
巴伐利亚、东
法兰克尼亚和施瓦本的骑马巡视活动结束
1025年 伦巴底诸侯建议由法兰西国王
罗贝尔二世任意大利国王,但以米兰大主教阿里伯特为首的伦巴底高级教士在
康斯坦茨向康拉德国王宣誓效忠
1025年 年轻的施瓦本公爵恩斯特、小康拉德、韦尔夫伯爵和洛林的佛利德里希公爵的一次谋反,因为佛利德里希和恩斯特被征服而失败
1025年圣诞节 洛林诸侯臣服康拉德国王
1025年 波兰公爵波列斯拉夫“侵犯康拉德国王的权利”加冕称王但不久逝世
1025年
康拉德国王在
萨克森接受了斯拉夫诸侯的进贡,并接受斯拉夫诸侯使者的请求派遣援军反对波列斯拉夫之子米耶什科
1025年 康拉德国王没有和美茵茨大主教商议也没有经过他同意就任命
沃尔姆斯的阿策肖为主教
1026年2月 康拉德国王的儿子
亨利在得到诸侯同意后被指定为国王,康拉德国王外出时的摄政权交给了小亨利的教师奥格斯堡主教布隆,然后
康拉德国王起程前往意大利
1026年 康拉德国王在米兰接受
伦巴底王冠,因为他没能占领
帕维亚,皇帝
亨利二世死后那里的国王行宫被破坏。拉文纳也发生了反对德意志驻军的叛乱,国王两次穿过
波河平原试图通过开庭裁决恢复国内秩序,最后国王用破坏城堡、毁坏农田、封锁特辛的方法终于迫使帕维亚投降伦巴底和图斯齐恩两藩侯也臣服国王,国王颁布了彻底赦免的法令
1027年3月26日 国王康拉德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九加冕为皇帝,出席加冕典礼的不仅有和康拉德结盟的丹麦国王
克努特和
勃艮第国王鲁道夫,还有七十名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高级教士和许多诸侯
1027年 因一张牛皮而激起的冲突演变为
德意志人和罗马人之间的损失惨重的战斗
1027年 皇帝
康拉德在南意大利接受了
萨莱诺、贝内文托和又被潘杜尔夫四世依靠希腊人的帮助而占领的
卡普亚的诸侯的宣誓效忠,但没有干涉业已存在的状况
1027年 皇帝康拉德在意大利期间恩斯特公爵、韦尔夫伯爵和其他密谋者曾攻击为
亨利国王摄政的
奥格斯堡主教
布隆,但由于恩斯特公爵的封臣拒绝听从命令去反对皇帝,公爵和其他诸侯被迫向皇帝屈服,他们被逮捕
1027年夏天
勃艮第国王
鲁道夫和皇帝康拉德及其继承人亨利在
巴塞尔会见,他们把此前鲁道夫和亨利皇帝的
斯特拉斯堡条约和美茵茨条约延期。而此前他对皇帝的反抗已经他的侄女吉泽拉皇后战胜,
1027年7月
巴伐利亚公爵
卢森堡的亨利逝世,经诸侯同意此前已被指为国王的皇子亨利作为
亨利公爵的继承人被授予
巴伐利亚公国1027年 皇帝康拉德和教皇约翰十九一起违背威尼斯的利益将格拉多作为封地授予阿奎莱亚宗主教
1027年 皇帝康拉德用宗教会议决议的方式撤消了过去美茵茨大主教对哈默施泰茵的奥托和伊尔明嘉德的判决,从这是起美茵茨大主教放弃了对文书的干预
1028年4月14日 复活节星期日已经被指定为国王的皇子
亨利在
亚琛由
科隆大主教皮尔梅里姆加冕为国王,科隆大主教的加冕权是经过教皇
利奥九世书面确认的
1028年 波兰国王波列斯拉夫之子米耶什科在萨克森东部进行了劫掠和残酷的屠杀
1028年 皇帝
康拉德把战争中受到严重侵袭的
蔡茨主教区迁回
瑙姆堡。
1028年 皇帝的继子施瓦本公爵恩斯特被收回封地
1029年 国王亨利开始由佛赖辛主教埃吉尔伯特负责监护
1029年 皇帝康拉德从
马格德堡以东南的莱茨考出发攻击波兰国王米耶什科,但皇家军队在沼泽地带遭到重大损失,只能放弃包围鲍岑,无功而返,而东边区藩侯蒂特玛尔之死则招致了米耶什科对
易北河和
萨勒河之间的再次侵袭。在波兰国内米耶什科的兄弟借助俄罗斯人和他争夺统治权
1029年 由隐士贡特尔促成的同皇帝康拉德结盟共同反对波兰的波希米亚公爵乌达尔里希之子布雷蒂斯拉夫得到了莫拉维亚
1030年 皇帝的继子已被剥夺封地的施瓦本公爵恩斯特被诸侯决议宣布为不受法律保护,因为他拒绝发誓负责追捕他受到谴责的封臣屈堡的维尔纳,不久在恩斯特战斗中丧生
1031年 皇帝康拉德在短期内对波兰作战
1031年 由边界争端引起的帝国和匈牙利之间的损失巨大的战争,以年轻的国王
亨利,以
巴伐利亚公爵的身份在诸侯的建议下独立缔结和约而告终,他把菲沙和莱塔之间的一块土地割让给匈牙利国王,条约得到了皇帝的承认
1031年 美茵茨大主教阿里博死于前往罗马朝圣的途中,吉泽拉皇后的亲戚传教士巴尔多继任美茵茨大主教,原本由他兼管的意大利
中书省交给了科隆大主教皮尔格里姆,以后这一职务一直由科隆大主教担任,
1032年 皇帝康拉德再次对波兰作战
1032年9月5日
勃艮第国王
鲁道夫三世逝世,临死前国王鲁道夫把
勃艮第王国的王冠和权利象征物交给了“鲁道夫国王的
封君和
亨利二世的继承人”正在
萨克森作战的,康拉德皇帝
1032年冬天 康拉德皇帝离开萨克森向彼德林根进军
1033年2月2日 康拉德皇帝在彼德林根经北勃艮第权贵选举和加冕为勃艮第国王,在
苏黎世胡姆伯特—魏斯汉德伯爵(后来的萨瓦家族的祖先)及其亲属和勃艮第最后一位国王的遗孀向加冕为勃艮第国王的康拉德皇帝和他的儿子
亨利宣誓效忠
1033年5月 康拉德皇帝和法兰西国王
亨利一世在马斯河畔的德维尔会晤,亨利承认
康拉德占有
勃艮第,两位君主联合反对香巴尼的奥多
1033年7月 皇帝康拉德和波兰国王在
梅泽堡缔结和约,米耶什科放弃他了的国王象征物只保留波兰的部分领土
1033年盛夏 皇帝康拉德挥师洛林强迫破坏了图尔主教区的奥多屈服
1033年 戈泽洛公爵开始掌管上下洛林
1034年 由于香巴尼
伯爵奥多不遵守诺言不让出
勃艮第并再次在图尔劫掠,康拉德皇帝率领一支大军直抵罗纳河,胡姆伯特伯爵和一支由米兰的阿里伯特和图斯齐恩的伯尼法斯伯爵率领的意大利军队在那里迎接他,奥多为避免决战而逃之夭夭
1034年8月1日 (圣彼德锁链纪念日)皇帝康拉德戴着王冠走进日内瓦的彼德大教堂,以后纪念间康拉德在
普罗旺斯的统治权也得到承认,但他和鲁道夫一样很少行使这一权利
1034年 波兰公爵米耶什科逝世,他死后敌视德意志和基督教的人们反对他的妻子、
奥托二世的外孙女里尚查及她周围的人,因此她带着她的儿子卡齐米尔逃到德意志,以后的内战破坏了波兰及其基督教文化,帝国东部边境的危险解除了
1034年 波希米亚公爵乌达尔里希逝世,公爵此前获得莫拉维亚的儿子布雷蒂斯拉夫继任公爵,他宣誓效忠皇帝康拉德并给皇帝提供武力援助
1034年 皇帝和伦巴底诸侯家庭建立了联系其中特别是米兰的于格伯爵所属的奥特贝尔廷家族(埃斯特)
1035年 在30年代初爆发的
萨克森人和卢迪茨人的边界争端中,虽然
萨克森人遭受重大损失,但皇帝
康拉德在韦尔本举行的神意裁决却对卢迪茨人有利,使他们免遭惩罚,但这样的裁决却没能保证和平,卢迪茨人不久攻陷韦尔本城堡,摧毁了当地的教堂和基督教圣迹,使皇帝在波希米亚人的支持下发动战争,并残酷惩罚了卢迪茨人
1035年 皇帝康拉德在
班贝格宫廷裁判会上向诸侯们建议剥夺克恩藤的阿达尔贝罗公爵的法律保护并剥夺他的封地,理由是他和匈牙利人
克罗地亚人勾结叛国,但包括以
巴伐利亚公爵身份参加会议的国王
亨利在内的诸侯们都拒绝合作,只是因为皇帝下跪垂泪请求实现他的愿望,公爵才被缺席判处叛国罪,失去公国和克恩藤边区以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同他的儿子一起被流放,兰巴赫的阿诺尔德得到了卡兰坦尼亚边区及所属的
伯爵领地即后来的施蒂里亚。
1036年 小康拉德得到了他的父亲和祖父所有的公国
1036年 皇帝
康拉德再次进攻卢迪茨人并强迫他们交纳更多的贡税
1036年 皇帝康拉德的继子施瓦本的
赫尔曼四世根据妻子
都灵的阿德尔海德的继承权在其岳父死后得到了都灵边区,康拉德皇帝在授予公爵封地时遵循继承的原则,在授予伯爵封地时也遵循继承权的原则,以利用诸侯的封臣的继承权抑制诸侯
封君的专权,这一时期伯爵们开始按照他们的城堡为自己命名,这是伯爵地位世袭的一个明显标志
1036年 特里布尔宗教会议作出决议,使教区居民有义务在主教主持的地区宗教会议上为自己辩护,禁止出让教会财产买卖圣坛和圣油
1037年 皇帝康拉德应发生冲突的米兰大主教阿里伯特和反对大主教的管区主教和世俗诸侯之请,进入意大利
1037年 皇帝进入意大利米兰发生骚动,当皇帝的法庭以叛国罪审判米兰大主教阿里伯特时,他逃脱了拘捕,逃往他的党羽占领的米兰,皇帝和他的使臣们在伦巴底和罗马尼阿保障了和平但没能占领米兰
1037年5月28日 皇帝康拉德在军营里颁布了封地法“保障所有封地持有者的地产、反对任意和非法取代”并保证“所有封地的继承权”。每个封地拥有者将来只可能经过审判程序在他的
封君面前失去他的封地。
1037年 皇帝靠封地法不仅争取到高级贵族,也争取到双重封臣。米兰大主教阿里伯特被罢黜任命了继任者,其他三名主教被捕,是根据一个诸侯会议的决议而不是根据宗教法庭的决议,年轻的国王不同意这样作
1037年 香巴尼伯爵奥多在
巴尔要塞附近经过激烈战斗被戈泽洛公爵率领的大队人马击毙,皇帝对
勃艮第的统治得到了保障
1037年圣诞节 帕尔玛市民发动了反对皇帝和
他们的城市统治者的帕尔玛主教的起义,起义给军队和城市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本尼迪克九世教皇遵照皇帝的要求把米兰大主教阿里伯特驱逐出教会也没能制服米兰的反抗
1037年
卡普亚的潘杜尔夫驱逐了他的大主教,占领了
蒙特卡西诺和加埃塔,
诺曼人的头领赖努尔夫和他结盟在
那不勒斯以北的迪拉沃罗建造阿韦萨城堡,萨莱诺、
贝内文托和那不勒斯的诸侯依靠其他诺曼军队也对潘杜尔夫无可奈何,希腊军队驻扎在
西西里没有插手此事。潘杜尔夫拒绝了皇帝的使节关于交还
修道院田产释放俘虏的要求
1038年春天 康拉德皇帝率领军队直抵
特洛伊城下,占领了
蒙特卡西诺指派一个
德意志人下阿尔泰希的里歇尔为修道院长,
1038年
圣灵降临节 康拉德皇帝在占领的
卡普亚加冕潘杜尔夫被废黜,
萨莱诺的魏玛被封在卡普亚,阿韦萨的赖奴壤土夫臣服于皇帝,一支诺曼雇佣军随着赖努尔夫定居下来
1038年夏天 皇帝的军队因为南意大利的气候而遭到损失年轻的皇后贡希尔德和皇帝的继子施瓦本公爵赫尔曼四世都在南意大利逝世,皇帝被迫退回北方,且没能制服米兰,此后一批意大利骑士和诸侯每年都攻击米兰而米兰人则用一支在饰有基督十字架的旗车指挥下的人民军迎战
1038年 皇帝回到德意志,国王
亨利以施瓦本的
赫尔曼二世的外孙的身份得到施瓦本公国,在
索洛图恩帝国议会会议上又得到了
勃艮第国王的王位
1038年 奥托—奥塞洛总督的儿子彼德继承了叔父匈牙利国王
斯蒂芬的王位,但不久就因为不公正而被匈牙利诸侯驱逐,匈牙利诸侯拥立了本族的阿巴(萨米尔)试图稳固王位的阿巴率领三支军队入侵多瑙河畔的帝国领土
1039年 国王亨利把归还的克恩腾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1039年 皇帝康拉德逝世,国王亨利护送皇帝的遗体到施佩耶尔,安葬在
施佩耶尔大教堂墓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