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政论集》是中华书局出版图书。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晚晴戊戌年间变法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康有为在其一生中写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与魅力的政论文。本书选录了康有为的重要政论、奏稿、函电、序跋和部分专著,是研究康有为思想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一、本书编选资料,以康有为在1816年从
朱次琦受“
经世之学”以后,至
1927年逝世前的政论文为主,带有政治主张的
演说辞、
通电、函札、
诗文以及重要专著的序跋或主要章节也酌予选录。
二、本书编选资料,以单篇论文为主,主要结合康有为思想活动,按照不同历史阶段,分三卷编选:1877年前~1898年9月为第一卷;1898年10月~1911年10月为第二卷;1911年10月~1927年为第三卷。
三、本书编选资料,基本按照撰作或发表先后叙次编排,一律注明来源,发表刊期,
手稿、
抄件也附志藏所。
四、本书编选资料,凡有撰著时可稽,或经推敲大体可以确定的,一律以
撰著时间为序;如果撰时不详,而系录时发表在报刊上的,则按照报刊出版年月编次。如有不见于报刊而又暂时无法查究写作时间,或虽载报刊而发表较晚,难于肯定写作时间的,则注明约撰何时或暂按出版年月编次。
五、本书编选资料,一般都据最初
刊载时的版本录入,采用原有
标题;偶有原无示题的,则根据内容酌加。
目录
前言
编辑说明
上册
卷 一
(1877年前~1898年9月)
秋登越王台(1880年)
游
扬州,久经
兵燹,
名园尽毁,
繁华无睹,
怆然赋诗(
1882年)
星海自京还,话
京华旧游,而崔夔典编修沦谢矣!夔典闻吾将复入京,扫室以待,追念
厚意,伤旧
感怀(
1885年)
8月十四夜香港观灯(1887年)
苦蚊行(1888年)
上书不达,谣谗高张,沈乙、黄仲皆劝勿谈
国事,乃却扫汗漫舫以
金石碑版
自娱,著《
广艺舟双楫》成,浩然有归志(1888年)
门灾告警请行实政而答
天戒折(代屠仁守作,1889年1月17日后)
出都留别诸公(1889年)
与曾侯书(1889年)
屠梅君
侍御谢宫归,索诗为别,敬赋
六章(1889年)
自都归乡,黄季度别驾以诗慰问,奉次原韵(1890年初)
门人
陈千秋、
曹泰、
梁启超、
韩文举、
徐勤、
梁朝杰、陈和泽、林奎、王觉任、
麦孟华初来
草堂问学,示
诸子(1891年)
京师晋阳寺下车伤足,陈简持庶常、
黄生孝廉为吾裹药,赋谢(1894年
6月)
致叶衍兰书(1894年10月前)
桂学答问序(1894年)
桂学答问(1894年)
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1894年冬)
上元夕,桂垣藩署黄植庭方伯丈招观灯,即座口占——桂垣灯火灿熳,云龙数十,舞队数百,
京师、吾
粤所无也。然是时
日本破凤皇城(二首选一,1895年2月9日)
变则通通则久论(1895年春)
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2日)
东事战败,联
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次日美使田贝索稿,为人传钞,刻遍天下,题曰《
公车上书记》。是时主和者为
军机大臣孙毓汶,众怒甚,孙畏不朝,遂
辞位(1895年)
上清帝第三书(1895年5月29日)
上清帝第四书(1895年6月30日)
割台行成后,与陈次亮郎中炽、沈乙
刑部曾植、丁叔衡
编修立钧、王幼霞侍御鹏运、袁慰庭
观察世凯、沈子封编修曾桐、文道希
学士廷式、张巽之编修孝谦、徐菊人编修世昌、张君立刑部权、杨叔峤中书锐同开
强学会于京师,以为
政党嚆矢,士夫云从。
御史褚成博与
大学士徐桐恶而议劾,有夜走告劝解散者。是时袁、徐先出天津练兵,
同志夜饯观剧,适演十二金牌召还
岳武穆事,举座咸欷,李玉坡
大理至泣下。
即席赋此呈诸公。未几,余亦告归,留门人梁启超任之(1895年9月)
乙未出都作(1895年9月)
丙申腊再入
桂林,除夕泊舟小杰度岁(1897年1月)
丁酉四月,携门人龙积之、龙赞侯、龙左臣、
汤觉顿、
王中等十余人,骑马游龙隐岩,摩抚党人碑,刻跋题名其下(1897年5月)
礼运注序(1897年)
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1月29日)
上清帝第七书(1898年1月底)
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考序(1898年1月底)
附 保国会章程京师保国会第一集演说(1898年4月17日)
胶旅割后,各国索地,吾与各省
志士开会自保,末乃合全国
士大夫开保国会,集者数千人 累被飞章,散会谢客,
门可罗雀矣(1898年4月)
请定国是而明赏罚折(代
杨深秀拟,1898年6月1日)
请派游学日本折(代杨深秀拟,1898年6月1日)
请派近支王公游历折(代杨深秀拟,1898年6月1日)
请开局译日本书折(代杨深秀拟,1898年6月1日)
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1898年6月)
请讲明国是正定方针折(代
宋伯鲁拟,1898年6月17日)
请改
八股为
策论折(代宋伯鲁拟,1898年6月17日)
请催举
经济特科片(代宋伯鲁拟,1898年6月17日)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1898年6月17日)
请停弓刀石武试改设兵校折(1898年6月17、18日)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1898年6月19日)
请尊
孔圣为
国教立教部教会以
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19日)
请废八股以育人才折(代徐致靖拟,1898年6月22日)
奏请经济岁举归并
正科并各省岁科试迅即改试策论折(1898年6月30日)
请废八股勿为所摇片(代宋伯鲁拟,1898年6日30日)
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1898年6月)
请饬各省改书院
淫祠为学堂折(1898年7月3日后)
请
酌定各项考试策论文体以一风气而育人才折(代徐致靖拟,1898年7月6日)
请裁
绿营放旗兵改
营勇为
巡警仿
德日而练兵折(1898年7月15日前)
奏改
时务报为
官报折(代宋伯鲁拟,1898年7月17日)
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折(1898年8月9日)
请定
立宪开国会折(代
内阁学士阔普通武1898年8月)
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1898年8月)
谢赏编书银两乞预定开国会期并先选才
议政许民上书事折(1898年8月20日)
请开
农学堂地质局以兴农殖民而富国本折(1898年8月21日前)
请开制度局议行新政折(1898年8月30日前)
请废
漕运改以漕款筑
铁路折(1898年8月30日前)
请计全局筹巨款以行新政筑铁路起海
陆军折(1898年9月5日后)
卷 二
(1898年10月~1911年10月)
(1898年11月)
已亥元旦与
王照、
梁启超、
罗普、
欧榘甲望阔行礼口占(1899年2月10日)
湖村先生以
宝刀及张非文集见赠赋谢(1899年2月20日)
答山本宪君(1899年3月2日)
佐佐友房君以所撰
战袍日记见赠(1899年3月12日)
读
日本松阴先生幽室文稿题其上(1899年3月22日)
闻意索
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
浙江有感(1899年3月)
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梁任甫、韩树园、徐君勉、罗孝高、罗伯雅、梁元理(
1899年3月)
西游之前一夕,木堂、羯南、矧川、松崎、湖村、藻洲、中西、柏原、
宫崎、平山及小航、卓如同于明夷阁,即席占此(1899年4月1日)
上巳后4日与东洲兄游
温哥华园泊睹樱花思东国旧游并送东洲兄还国遍示东国故人正
樱花大放时也(1899年4月16日)
游域多利温哥华二埠记(1899年4月16日)
己亥六月十三日,与
义士李福基、冯秀石及子俊卿、徐为经、骆月湖、刘康恒等创立
保皇会,二十八日至域多利
中华会馆率邦人祝圣寿,龙旗摇,观者如云,湾高华与二埠同日举行,海北祝嘏 自此始也(1899年7月20日)
九月二十四夜,至
马关,泊船二日,即
李相国议和立约遇刺地也,有指
相国驻节处者,伤怀久之(1899年10月)
己亥十二月二十七日,偕梁铁君、汤觉顿同富侄赴星坡,海舟除夕,听西女鼓琴,时有伪嗣之变,震荡余怀,
君国身世,忧心惨惨,百忧咸集(1900年1月)
附 保救大清皇帝会例
7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1900年7~8月)
庚子8月5日阅报录京变事(1900年8月)
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
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1900年8月)
驳后党张之洞于荫霖伪示(1900年10月)
阅报闻禁中皆成茂草矣(1900年)
闻和议成,而
东三省别有密约割与俄,各直省人士纷纷力争(
1901年)
答南
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摘录,1902年春)
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
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摘录,1900年春)
论语注序(1902年4月24日)
六哀诗(1902年10月2日)
大同书(选录,1902年)
大同书成题词(1902年)
欧洲十一国游记序(1904年12月22日)
布告百七十余埠会众丁未新年元旦举大庆典告蒇,保皇会改为
国民宪政会文(1906年10月21日)
海外亚美欧非澳五洲二百埠中华宪政会
侨民公上请愿书(1907年)
光绪帝上宾请讨贼哀启(190八年11月以后)
戊申除夕祭
先帝后望海独立思旧感怀(1909年
1月)
德宗景皇帝百日丧毕剃发,哀痛无时,感赋(
1909年)
辛亥夏来日本须磨,居任甫双涛园,筑小楼卜弓临海,名日天风海涛楼,室成,与任甫、觉顿乐之,兼寄若海索和(
1911年)
下册
卷 三
(1911年10月――1927年)
救亡论(选录,1911年11月)
辛亥腊游箱根与梁任甫书(1912年2月)
辛亥除夕前6日在日本箱根环翠楼阅报适看玉帘泷还感赋(1912年2月)
中华救国论(1912年6月)
孔教会序二(1912年10月7日)
废省论(选录,1912年冬)
大借债驳议(1912年12月)
不忍杂志序(1912年12月22日)
送三水徐勤君勉应侨选议员归国序(1913年2月3日)
中国学会报题词(1913年2月11日)
忧问一(摘录 1913年2月)
忧问二(摘录,1913年4月)
刊布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题词(1913年3月21日)
中国以何方救危论(1913年3月)
议院政府无干预民俗说(1913年3月)
拟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发凡(摘录 1913年3月22日)
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4月)
保存中国名迹古器说(1913年4月)
孤愤语一(1913年4月)
无政府(1913年5月)
蓄乱(1913年5月)
忘耻(1913年5月)
无祷(1913年5月)
孤愤语二(1913年5月)
国会叹(1913年6月)
问吾四万万国民得民权平等自由乎(1913年7月)
呜呼噫嘻吾不幸而言中(1913年7月)
中国颠危误在全法
欧美而尽弃
国粹说(1913年7、8月)
乱后罪言(1913年11月)
致北京孔教会电(1913年11月)
复总统电二(1913年11月)
复总统电三(1913年11月)
中国还魂论(1913年11月)
广东国报发刊词(1914年2月2日)
致江徐鲁浙赣鄂湘七将军电(1916年4月9日)
致美总领事劝美商勿借款袁世凯书(1916年4月22日)
致北京电(1916年7月6日)
杭垣演说纪(1916年7月12日)
在浙之演说(1916年7月中旬)
莅华严大学校演说(1916年7月26日)
致北京书(1916年9月20日)
致北京电(1916年9月)
致黎元洪段祺瑞电(1916年11月14日)
致北京电(1917年3月13日)
致张勋函(1917年3月17日)
致张勋函(1917年4月3日)
致黎元洪段祺瑞电(1917年4月5、6日)
复段祺瑞书(1917年5月24~25日)
春秋笔削微言大义考题词及跋(1917年8月)
续撰不忍杂志自序(1917年10月)
不幸而言中不听则国亡序(1917年11月)
共和平议(选录,1917年12月)
戊戌轮舟中绝笔书及戊午跋后(1918年7~9月)
复和平期成会电(1918年11月14日)
促南北速议和以应欧洲和局电(1918年12月28日)
致徐总统论焚土电(1919年1月14日)
致陆使议和书(1919年1月15日)
请诛国贼救学生电(1919年5月6日)
电犬养木堂转达日本
内阁撤兵交还文(1919年8月)
致徐总统电(1920年2月19日)
陕西第二次讲演(1923年11月15日)
陕西孔教会讲演(1923年11月17日)
诸天讲自序(1926年)
追述
戊戌变法经过并向
溥仪谢恩折(1927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