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

埃及首都及最大城市

开罗(阿拉伯语:قـــاهــرة‎;英语:Cairo),是埃及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非洲阿拉伯世界最大城市。城市位于埃及的东北部尼罗河三角洲的南端,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和交通中心。开罗由开罗省吉萨省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开罗古城(Historic Cairo)
入选时间:1979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地理位置:N30°03′00″ E31°15′ 39.996″
遗产面积:523.66 ha
遗产编号:89
遗产描述
开罗地处尼罗河三角洲上游,是埃及的首都。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Greater Cairo)。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最大的城市。开罗伊斯兰古城位于现代开罗的东部,被现代化的商业地区所环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开罗古城建于10世纪,有许多古老著名的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市场和喷泉,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开罗在14世纪达到鼎盛。开罗伊斯兰古城以卡利利市场为中心,向南北两方扩展,包括艾资哈尔清真寺萨拉丁城堡等著名伊斯兰古迹。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开罗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城市之一,隐没在现代城区中,有着著名的清真寺、伊斯兰学校、土耳其浴室以及喷泉。开罗建于公元10世纪,后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新中心,于1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
遗产介绍
开罗古城,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千米处,北距地中海200千米,东部是阿拉伯沙漠,有铁路通向苏伊士城;西面是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北面是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南面是富饶的尼罗河谷地。是人类文明四大发源地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突出重要地位。
开罗作为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中心,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所在地。
开罗历史
名城开罗,有五千年连续不断的历史,也是北非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作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中世纪时曾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军事要塞。
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作为首都,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中世纪时曾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军事要塞。开罗的前身是福斯塔特城,641年由阿拉伯人创建。开罗的伊斯兰历史始于公元64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去世之后的第十年,当时的名称是弗斯塔德,阿拉伯人军队入侵埃及击败驻守在这里的东罗马军队后进入这座非洲古城﹐建造了第一座清真寺阿慕尔·本·阿绥大清真寺。969年,从突尼斯入侵的一支伊斯兰人在其北建立了一个长方形新城——曼苏里耶城。伊斯兰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穆伊兹派遣大将昭海尔领兵攻入这座古城,并且法蒂玛王朝迁都到此,开始了大规模建设,其中有许多至今仍保留完好的大清真寺。973~974年,法蒂米德哈罗定都于此并更名开罗(阿拉伯语为胜利的意思)。1179年萨拉丁王朝时期得到扩展,公元1169年统治了埃及二百多年的法蒂玛王朝被阿尤布王朝所代替。1260年再次改朝换代,在埃及建立起文化兴盛的马木留克王朝,并成为马穆鲁克王朝的首都,修建了大量建筑物,有的保存至今,成为埃及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1517年,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兴起,建立起军事力量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入侵占领了埃及,开罗成为省会,开罗开始衰落,直到十八世纪西方人入侵。这些伊斯兰的朝代都给开罗留下了永志记忆的历史文物文化建设。十八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1798年法国国王拿破仑率领的侵略军对埃及的入侵标志着伊斯兰世界遭受西方侵略和殖民的开始,法国入侵者遭到以穆罕默德·阿里领导的埃及人民顽强抗战,于1801年被赶出埃及,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定都于此。但是1867年,新兴的欧洲工业大国英国以更为强大的军队攻入开罗,使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53年才彻底退出。近代城市建设始于19世纪30年代。伊斯梅尔下令在中世纪旧城以西兴建欧洲式样的新城,使开罗西方化。战后崛起的美国,沿着旧殖民主义的老路进入埃及,实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开罗是所有这些入侵者的桥头堡。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伙同英法对埃及展开武装侵略,使得开罗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后经过修整,开罗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20世纪以后,人口激增,城区迅速扩展,工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等也得到迅速发展。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伙同英法对埃及展开武装侵略,使得开罗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后经过修整,开罗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古埃及人的“城市之母”
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黑拉”,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南部。开罗因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漫步街头,可见各种肤色的人。本地人,宽袍大袖、俨然古风。在某些街区,偶尔还可见到骑着毛驴放牧的村姑,未免新奇。这也许是旧开罗的缩影或古开罗的残迹,但无伤大雅,历史的车轮,仍带着这座名城,向着更现代化的道路前进。全国主要公路和铁路在此交会,与国内各大城市往来方便,同时傍依尼罗河这一水运要道。
开罗概况
一千四百年来,开罗一直都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任何一个入侵者都必须尊重那里的伊斯兰文化和感情才能存在,因此,开罗是伊斯兰古代文化和建筑保存最好的一个城市。历代代表性的建筑和清真寺都受到统治者的维修和保护。例如建于公元970年的艾资哈尔大清真寺,如今仍旧保留原来的雄伟风貌,庭院宽畅,厅殿环绕,有13个高台,9座大门,5座高高的尖塔,有浓厚的北非和古代阿拉伯伊斯兰风格。这座清真寺从开始建立日起,就是一处伊斯兰研究和教育的学术机构,后来发展成世界第一的伊斯兰大学,艾资哈尔大学。这所大学到现代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伊斯兰高等学府,容纳在校生几十万。这所大学最为骄傲的是图书馆,一千多年来,藏书不断增加,没有受到过严重损害和破坏,各种类型的古籍珍藏保存完好﹐是世界最大的伊斯兰知识和文化宝库。
现今开罗人口9,278,441,其中流动人口二百万,来自开罗周围以及全国各地,到此临时居住、上学、经商和做工。
开罗现有八百多座清真寺,建于不同时期和年代,因此,建筑形式和清真寺附属的宣礼塔也代表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征。根据历史学家和城市规划局的统计,全市共有历史古迹和著名古建筑622处﹐都是与古代伊斯兰文化有关宫廷寺院与古代文教建筑。开罗市内有许多闻名于伊斯兰世界的古老大清真寺,除了阿慕尔清真寺艾资哈尔清真寺外,还有赛义德·宰纳卜清真寺,侯赛因清真寺,苏丹哈桑清真寺,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都属于世界珍奇文物建筑。
开罗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名符其实的伊斯兰博物院,到处都有历代伊斯兰王朝的建筑标志和艺术精品展示在市内路边,例如旅游者必到之处汗‧哈利利市场。保持五百年前的伊斯兰市场原貌。在那里,人们可以见到中东最传统的手工艺品作坊,如铜器、铁器、金银首饰和装饰品,彩色玻璃、编织、皮革制品以及伊斯兰世界的各国地毯。作坊里的老师傅和学徒工仍旧以古代老传统传授技艺和制作工艺品,当场出售,现钱交易。
二百多年来,西方一直企图以开罗为起点,进行殖民化改造,打开伊斯兰世界的缺口,例如法国占领后,立即取消埃及的伊斯兰传统法制,强制推行法国的拿破仑法;英国殖民时期,伦敦政府对埃及进行了全面西方化改造,对所有知识分子和伊斯兰学者进行西方教育,强制实行英国体制的度量衡和货币;美国接管埃及之后,一方面用武力和美援对埃及政府威吓利诱,另一方面推行美国的可口可乐文化,在开罗建立“美国大学”与艾资哈尔大学的伊斯兰教育对抗,争夺穆斯林年青一代。
美国认为,在穆斯林国家建立“美国大学”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到处推广,在穆斯林的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所开罗模式的美国大学,投入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吸引穆斯林青年精英,培养他们成为国内特殊阶层和西方的代理人。这二百年来,西方人也加入了开罗的城市建设行列,建造了许多西方式的政府大楼、别墅和洋房,显示西方文化的强大。开罗是中东最现代化的城市,埃及政府对古代伊斯兰文化和建筑保护的同时也增建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如摩天大楼高速公路、现代化商场和购物中心。开罗人最感到头痛的是现代化带来的交通堵塞城市污染
2021年12月,埃及将政府迁往新行政首都,是在开罗以东沙漠地带规划的一座新首都,占地约700平方公里,预计转移约650万人口以及政府机关和外国使馆。
经济
开罗每年创造了埃及1/3的国民生产总值,许多埃及国民都选择在开罗寻找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开罗也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到此参观游览。
工业
开罗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工业高度集中。制造业产值占全国近半数。纺织工业尤其是棉纺工业占重要地位。传统工艺品很有特色。开罗的石油化工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发达。城南的卫星城赫勒万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为一新兴的重工业区。
农业
除了特有的农作物种植如洋葱、芝麻之外,这里的棉布等纺织品贸易业也很繁荣。
教育
有上千所各类普通学校技术学校。尼罗河西岸的开罗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备齐全。此外还有爱资哈尔大学、爱因沙姆斯大学、美国大学赫勒万大学等。
交通
概况
市内交通以地铁、电车、汽车为主。东郊建有现代化国际机场,辟有近百条国内外航线。开罗的交通比较混乱。
航空
开罗国际机场埃及的国际航班进港口,位于开罗市东北方25公里处,坐车约45至60分钟即可到达。开罗市内的949路与27路公交车都可到达机场,而机场大厅内提供的喷气式公共汽车,与之相比则更为快速、舒适,并且价格合理。
开罗机场包括了1号、2号两个航站大楼;一号航站则为埃及航空的国际及国内线专用提供起降服务,较新的二号航站大楼则主要供国际班机起降。
2019年11月29日,埃及航空开通杭州直飞开罗航线。该航线由埃及航空787–9梦想客机执飞,每周运营两班,飞行时间约11小时。
公路
由开罗至亚历山大,可在开罗机场、赫利奥波利斯的伊斯梅利亚广场、尼罗河希尔顿饭店附近的塔瑞尔广场和开罗谢拉顿饭店附近的吉萨广场、塔瑞尔广场搭乘客车。
开罗拉美西斯广场周围也有多个长途车站,广场附近的库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北非地区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围有3个古老的城区,两侧电视大楼、教堂、市政建筑和饭店高高士专用车厢为女乘客提供方便,而每个出站口出所设有的自动滚梯和和上下电梯为行人提供了不少方便。开拉里车站有到三角洲、运河城、上埃及法尤姆红海等地的客车,而广场以东25公里左右,有到达西奈的西奈车站。此外,在开罗的爱资哈尔车站可乘坐到达内部绿洲的客车,而塔瑞尔广场还有开往马特鲁的客车。
地铁
开罗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当属地铁了,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地铁算是开罗交通体系中的特例了。开罗地铁总长度已达到77.9千米。
在每个地铁站中都会有表现埃及法老时代文明的壁画,地铁站所售的车票为磁卡车票,车票本身价格相当于人民币1元,而具体价格则要根据行程而定。地铁中设有若干节的女性专用车厢。
开罗地铁极尽人性化,让人们在对开罗交通大失所望之后会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文化
开罗市内还有1869年为庆祝苏伊士运河通航而建的歌剧院所在地剧院广场和苏莱曼帕夏广场。苏莱曼帕夏广场和尼罗河之间是解放广场,广场内的花坛草坪清新明艳。附近有宏伟的埃及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现代开罗最明显的标志是高约187米的开罗塔,从这里可以俯瞰全城。
开罗是一座文化名城,它的高等学校闻名于世,成千上万的埃及青年在这里攻读,还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这里有著名的开罗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501–550段)、艾因沙姆斯大学、古老的艾资哈尔大学等。这些高等学府为埃及、中东地区和非洲培养了大批人才。
开罗是一座国际旅游城市。埃及政府决定在离开罗不远的“十月六日城”建立娱乐城,还将在红海沿岸和卢克索等地建立旅游村,在阿斯旺建立旅游治疗中心和野生动物园,以各种服务吸引游客。开罗夏天气温为17℃–42℃,冬天为5℃–33℃,昼夜温差大,容易中暑,游客要小心防范。
开罗市政建设在不断发展,如今开罗机场已同市区连成一片,形成新城区——纳赛尔城,人们称之为“新开罗”。新城区纵深几十公里的范围内,矗立着拔地而起的建筑群,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国际博览会建筑群,作为中东专区最大的展览会场,每年春季都要在这里举行国际博览会,人们预料,新城区不久将会成为埃及的又一经济中心
开罗是阿拉伯电影世界的中心,出现过尤瑟夫·夏因、默罕默德·纳扎尔这样的电影大师,素有中东好莱坞之称。每年11月下旬在开罗举办的开罗国际电影节,是阿拉伯世界影响深远的第七艺术盛会。
美食
开罗的香酥嫩全羊香气四溢、酥香可口,十分有名。埃及的饮料摊位是一大特色。小镇中也有饮料摊,刚刚榨出的天然果汁。
旅游
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她由开罗省吉萨省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开罗城西有大量建于20世纪初的欧洲风格的建筑,城东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为主。在开罗,随处可见的建筑物是宣礼塔。在阿拉伯语中,宣礼塔称之为“弥沾恩”,指宣礼员站着呼唤人们祈祷的地方。
从公元7世纪起,随着伊斯兰教在西亚、非洲一带广泛传播,清真寺建筑艺术不断发展,宣礼塔也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式样,成为清真寺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成为开罗城区的一大靓点。西方化市中心外围有3个古老的城区,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内有开罗大部分历史名胜,如释伯尔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旧城和尼罗河岸之间为伊斯梅里亚、卡斯安尼尔和花园城3个商业住宅区。卡斯安尼尔桥一带有开罗的橱窗之喻。主要交通干线科尼奇大街与尼罗河平行,两侧电视大楼、教堂、市政建筑和饭店高高耸立。
在开罗,建于19世纪的古城区和尼罗河岸之间的过渡区有国家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与阿布丁宫博物馆等。都市区东沿有大片陵墓区,号称死人城。因各处形成时期不同,其建筑风格迥异。最古老地区多2~4层砖、灰木结构建筑;19世纪所建地区因受当时西方文化影响,多为装饰华丽的欧洲式石建筑,其中尤以前萨卡基尼宫最为知名;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层住宅楼,亦有带花园的高墙低矮别墅。市区西南矗立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胡夫金字塔挺胸是百姓创造的骄傲,狮身人面像表露出对中国柏拉图曾在此从事研究)标志的尖塔;尼罗河西岸新建优雅的希尔顿饭店引人瞩目。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
开罗大学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备齐全。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公里为便利的交通工具当数地铁了,与其他的交通工具相比,地铁可算是开罗交通体系中的特例了。
在每个地铁站中都会有表现埃及法老时代文明的壁画,地铁站所售的车票为磁卡车票,车票本身价格仅相当于人民币1元,而具体价格则要根据行程而定。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坐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六世纪的历史文物25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博物馆分为二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几十间展室中。该馆中的许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像、纯金制作的宫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重242磅的图坦卡蒙纯金面具和棺椁,其做工之精细令人赞叹。
藏品在10万件以上,在介绍埃及文化、特别是在介绍法老时期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大多是石头: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难以胜数。这是埃及的史书,也是一部“石头记”。
开罗塔
开罗塔高187米。登上这座现代化建筑,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大大小小清真寺的拱顶,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纵横交错,气势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还有那白帆点点,飘若玉带的大河,荡漾入海,不舍昼夜。
金字塔群及狮身人面像
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公里,即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在寸草不生,遍地黄沙的平野上,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气势宏伟,向游人展示着墓主昔日的威仪。埃及共发现金字塔公元前2690年左右,现高146米多;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计算精密。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斯”,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身长73米,有21米多高,脸足有5米宽。据说它的头是按照法老哈夫拉的样子雕的。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克司像雄伟壮观,它表情肃穆,凝视远方。如果来到了狮身人面像,千万要等到晚上再走,日落之后这里会有声光表演,那代表了古埃及悠久历史的回想。
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和埃及等九国,全长6695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可航行水道长约3000公里。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两岸形成3–16公里宽的河谷,到开罗后分成两条支流,注入地中海。埃及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
这块地方原是法蒂玛王朝后裔的墓地,公元14世纪,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汗哈利里以法蒂玛王朝是叛教者无权建墓地为由下令拆毁墓地,并出资在此建起一个里市场。它已成为开罗古老文化和东方伊斯兰色彩的一个象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开罗的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时期船只修造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泛舟河上,可游览两岸旖旎风光,又可观赏船上著名的东方舞表演。
汗哈里里市场
汗·哈利里市场位于开罗市中心地带(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许多店铺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市场道路狭窄,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店铺,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它埃及传统手工艺品,素以店面古朴、货物齐全深受外国游客市场旁边有著名的艾兹哈尔清真寺和侯赛因清真寺,可参观。
友好城市
希腊:雅典
意大利:罗马
巴西:圣保罗
韩国:首尔
德国:斯图加特
突尼斯:突尼斯市
日本:东京
德国:汉堡
葡萄牙:里斯本
英国:伦敦
西班牙:马德里
俄罗斯:莫斯科
中国:北京
美国:纽约
法国:巴黎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