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明末江阴隐士

李寄(1619.12-1690),明末江阴隐士,字介立,号由里山人,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儿子。

人物生平
《江阴县志》卷18《人物行谊传》载:“母周氏,徐祖宏妾,方孕而嫡嫁之,以育于李氏,故名李寄,又以介两姓,历两朝,故名李介立。性颖异好学,少应郡试拔第一。既而悔曰:‘奈何以文字干荣哉!’弃去奉母居定山,终身不娶。母卒,隐由里山之山居庵,号由里山人。”李寄母嫡嫁于云亭敔山湾旺湾小李家村一李姓家。后李家败落,养父又死,其母则偕同介立移居敔川湾双林庵内。李寄边读书、坐馆、撰文、写诗,边侍奉母亲。母死后,他孤身一人,移居花山南麓九里禅院旁的山居庵,过着清贫艰难的生活。当清军高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进入江阴城,江阴义民在陈明遇阎应元等率领下抗清时,李寄在城东积极组织援助,时时关注着战事,在得知江阴义民喋血81天而告失败的消息后,他悲愤至极,绝食于花山顶上,幸被乡人发现救回才免于一死。此后则隐居于花山山居庵,埋头整理编辑其父的《徐霞客游记》。他得悉其父的游记手稿因战乱而流失于宜兴,便扶杖徒步专程去求取。又据《江上诗钞》卷53载:“《邑志隐逸传》字介立……隐由里山之山居庵,绝意仕进,不受权贵赠遗。陆次云得其诗甚重之。年七十二卒于钓台村。由挚友夏宝忠葬之于山居庵旁。著有《天香阁文集》7卷,《天香阁外集》1卷《历代后监》120卷、《历代兵鉴随笔》16卷、《舆图集要》40卷、《奏志摘录》3卷、《艺圃存稿》6卷,《诗》24卷。
奉养母亲时期
李寄童年时乡人就称其“性素颖异,少负奇才”。史书记载他“不经师授,博学能文”。李寄懂事后从母亲处了解自己身世,体谅母亲苦心,凭入塾时打下的一点基础,自己刻苦攻读,执着追求。从他自己所撰和他人所写的众多著述中,就有他背负借到的一卷卷书籍回家,不久又背负一卷卷书籍外出调换的记载。
在少年时期,李寄曾作过回归徐家的尝试。史载:“少长,欲旋里,族勿能收。” 宗族礼法是难以容忍被逐的人归宗认祖的。自此,他不再存此奢望。母亲被逐出徐家的遭遇,节衣缩食栽培自己的艰辛生活,年少的李寄是刻骨铭心的。到他18岁时,他的才名和学识已为乡人所折服。他已无法再一心读书,他必须自食其力,赡养母亲。这一年,他到周庄楼下村名门望族的葛家当了塾师。此后,他先后在定山、绮山、由里山一带设过塾,教授了众多门徒。历经16年,他过着边授课,边读书,边著述,边结友,边奉养母亲的生涯。
1644年,李寄听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朱明皇朝覆灭,出于当时读书人普遍的正统思想,他“徒步走留都,上《平贼十策》”,为南京的南明小王朝献计。然而那些王爷、达官贵人是看不起一介布衣的,对他的“平贼”谋略更是不屑一顾。当得知清兵入关,农民起义军败走,朱明皇朝已回天无力,他登上由里山,痛哭而返。江阴抗清失败,他即着手搜集抗清烈士事迹,整理成10余篇,后收入他的《天香阁随笔》中。李寄在事隔10年后获知,江阴东门外周家场有位秀才叫周新所,当年在守城失败后投定山虎跑泉殉难,为黉塔湾庵僧打捞安葬。李寄特意请庵僧将自己领至周墓,揖拜悼念。他后来终身不愿出仕于清,清军屠城惨景和抗清义士的铮铮风骨,无疑对他起了决定性影响。
在设塾期间,他结交了不少附近寺庵的僧人为朋友,其中不乏会吟唱之僧。且那时江阴多能诗善文之士,李寄早已名声在外,慕名而来与李寄切磋诗文者也多,你吟我和,李寄诗作也多,仅他在定山居住期间的诗作,后来就编定为《谷口集》一卷。
李寄僻居山野,一生没有结婚,靠课徒养母糊口,生活十分清苦。有时,甚至没有换洗的衣裤。江阴人赵曦明在《桑梓见闻》中记述道:“尝有人闻其名而访之,见一人坐松树下,询之,即李介立也。而不能起,盖止有一裤,方濯晒树上,待其干也。”隆冬时节,没有棉衣,常常卧床不起。生病无钱求医问药,只能让其自然痊愈。买不起茶叶,就从山上拾一点松毛松果,燃松枝煎汤代茶。朋友来了,也只能采摘野生的黄花菜佐酒。李寄酷爱读书,但买不起书,他就向朋友借书来读。有的大部头书卷帙繁重,李寄背负着往来于山道上,乐此不疲。虽然生活艰难,李寄却不肯阿附权贵。在户部当官的张静涵慕名来访,李寄得到消息,越墙走入山中,避而不见。寒冬腊月,友人曹志云特制衣袍赠送给李寄,被他谢绝。
1652年,李寄母亲周氏去世,安葬在由里山山居庵侧。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他母亲去世前一二年,他参加了一次让他终生后悔的科举考试。这就是应常州府8县童子试。郡守是祖星岳。祖星岳很爱才,对李寄的应试文章大加推崇,将李寄选拔为这次童子试所录秀才的第一名。据史料记载,应试后李寄就自责,说他懊悔“奈何以文字干荣哉!”,“遂不复就院试。”祖星岳为李寄不参加院试而深为惋惜,专门赠送了一部《廿一史》。
远游时期
李寄进入少年时,已听到父亲远游的故事,设法借读到父亲西游时所撰的一些文章抄本。广读博览又使他拓宽了胸怀,早早便立下学其父远游秦中,射猎贺兰太白的志向。但受“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影响,终于未能成行。
顺治十年(1653),已升迁关中、湖襄作官的祖星岳得知李寄母亲已经亡故,正孜孜以求圆少年时远游的夙愿,便派人送上游资,邀李寄到他任职的地方游历。对祖星岳来讲,仍抱有借此打动李寄应试做官、为清廷效劳的想法。按照传统,李寄原该守制墓侧,可是李对祖星岳的邀约难以拒绝,有此支助可以了却夙愿。李寄洒泪告别母亲墓地,便经镇江、南京、皖口,去江西,入洞庭湖,经湘江到长沙,赴九江,登庐山,抵武昌汉阳,游黄鹤楼。这年秋,由汉水至河南过冬。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经涡河入淮,由淮入江,再由江右入浙,沿途过鄱阳湖进饶江,经安仁贵溪弋阳、广信、玉山等地,最后由常山溪沿衢江而下,再经兰溪富春江,谒严先生祠。当年秋天回到江阴,正式由定山迁到由里山山居庵定居。两年中,李寄同他的父亲那样,沿途作了不少记录,留下了大量诗作。定居后即自加整理,分别归入《晴川》、《鸣蝉》等诗集。
顺治十二年(1655),李寄又游江右。这次为时不长,当年即回江阴。顺治十三年(1656)春,李寄又应祖星岳之邀,由运河北上,渡京口(今镇江),入高邮湖洪泽湖,经盱眙入淮,途中访问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他从河南由陆路经鄢陵许昌、,过汝州(今临汝),自内埠渡伊水,西行越熊耳山,过函谷关入潼关,两上华山,遍历上方峰、千尺幢、莲花峰、北斗峰等名胜,实现了他少时攀登五岳之一华山的愿望。这年夏天抵达西安,因病停留今陕西三原,自冬至第二年春一直在此度过。病余游邻近胜迹,与友唱和甚多。顺治十四年(1657),李寄在游历三原、泾阳之后,经河南、安徽,在仲夏时节回到江阴由里山,将寄寓的山居庵僧楼标名为“秀峰阁”。当年秋,将两年游秦诗作编为《听雨》集。
李寄在顺治十五年(1658)经常熟、苏州游浙江,当年回归。第二年经原路再游浙江。这两年出游,得友人和门人支助,又有友人相伴,所以游兴极高,所经常熟、杭州、萧山、绍兴等处,吟咏了很多诗文。后来他将两年游浙和在江阴境内探友访胜的作品收入《孤筇》、《息影》集。
从顺治七年(1650)起至顺治十六年(1659)止,是李寄的出游期,共出游6次。人们据此称他有“乃父风”。这几年也是他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心情最舒畅的时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李寄的诗集据《昆仑山樵传》有《停车》、《春》、《谷口》、《附游》、《偕隐》、《晴川》、《鸣蝉》、《听雨》、《孤筇》、《息影》、《搔首》、《一笑》诸集共24卷。今除《搔首》、《一笑》等3集未见外,连同散见于《天香阁随笔》的诗篇,共存诗320多首。其中,《停车》、《春》、《谷口》、《附游》、《偕隐》、《晴川》、《鸣蝉》诸集见《江上诗钞》卷53,《听雨》、《孤筇》、《息影》3集存诗以《李介立诗钞》存诗略全。
著述时期
1660年起到1676年,是李寄潜心搜集前人资料,加以整理创作,著述最旺盛的时期。
李寄通晓天文地理,对星象、地舆变化观察既细,收集也多,每有见闻,都加记述收录,为后人研究当时自然现象留下了不少宝贵资料。
这期间,是李寄与江阴文友和他的学生来往最频繁的阶段。他的寓所慕名来访者不绝,唱和酬答,赠诗题序,情深意切。李寄交友标准中,排除了地方官吏、富豪士绅。连常州司马、江阴县令等来访,也一概避而不见。
李寄在这10多年中,花大量精力搜觅、收集、整理他前代和同时代人散佚的诗、书、画,连同自己部分著述,于1675年最终编定《天香阁随笔》共8卷。天香阁原在由里山九莲禅院,季芝昌《九日游由里山九莲禅院》诗云:“天香颓阁空怀古,云影归山喜放晴。”《天香阁随笔》杂记明末清初佚事,以南明王朝为多。乙酉(1645)江阴民众守城抗清时,李寄正值青年,居住在城外,书中所记有关守城的文字,都是李寄当时的耳闻目击之事。咸丰二年(1852),南海伍崇曜通过他人在羊城书肆得到《天香阁随笔》抄本,读后觉得随笔“杂记鼎革间琐事,及遗闻佚事”,将之删削成《天香阁随笔》2卷,附《天香阁集》1卷,列入《粤雅堂丛书》刊印。伍氏认为,“内如备载万元吉《筹军录序》全文、《暨将赴滁阳上疏》、《疆事不堪再坏疏》等,均足补史乘之缺。其他野史,也未及详载。又如吴三桂伎陈元事,与钮玉樵《觚賸》,及各说部互异,亦足以备参考。”
李寄凭借自己拥有的藏书和借阅的大量书籍,经多年不懈的采集撷取,考证筛选,编纂成浩繁的《历代兵鉴》120卷,《历代兵鉴随笔》16卷,和与之配套的《舆图集要》40卷。可惜这些著作均已散佚,仅有他写的《兵鉴自序》一文传世。
整理游记
李寄步入花甲之年时,着手整理父亲游记残稿,并正在设法寻觅游记其它几种抄本,打算在自己有生之年里,编辑出一部较完整的《徐霞客游记》,以慰老父在天之灵。
徐霞客在崇祯十四年(1641)逝世时,生前所写西行日记尚末整理成集。他在弥留之际曾托家中塾师季会明辑订,并嘱徐仲昭协助刻印。季会明不负重托,经遍搜游稿遗佚,补正修订,因地分集,于崇祯十五年(1642)腊月编成《徐霞客西游记》,为游记最早抄本。清顺治二年(1645)江阴守城抗清,遭兵燹之灾,徐门又遭遇奴变,徐霞客长子徐屺、侄徐虞卿遇难,季会明整理的这部游记和《徐霞客诗集》均遭劫毁或散佚,但还有一部分季会明整理的游记稿本,以及徐霞客带回来的大理石标本在徐屺之子徐建极手中。后来,山东刘果督学江南,刘读过钱谦益的《初学集》,仰慕徐霞客,特访问霞客之孙徐建极,索记游之书。徐建极便将残存的霞客游记稿本及大理石送给刘果。刘果不久丁忧回原籍山东,霞客游记稿本从此没了下落。
李寄最早读到的,是一部重新整理的游记,但已非原件,早被传抄者涂改得而面目全非,他还是随手抄录誊真,视作珍宝,将之置于案头。游记被传抄者你借我抄,抄者又各自牵强附会,迭加删改,更是残缺失真。康熙三十三年(1683),李寄已65岁,他在再次整理游记抄本时,看到季会明加的一份按语中,提及第一部《徐霞客西游记》全集只有宜兴庠生曹骏甫处才有抄本,立即托人到宜兴打听,得知18年前曹骏甫所抄抄本已辗转到宜兴史夏隆处。他喜出望外,便扶杖徒步到宜兴,拜访已73岁的史夏隆,觅到了游记最早抄本。李寄如获珍宝,将稿本带回江阴由里山。
此后几年,李寄在山居庵秀峰阁将宜兴所得抄本和自己手头几种抄本互相对照,结合平时自己搜集到的游记资料,加以校勘、补充、订正。他得自宜兴史氏的抄本虽仅4册,尚非全稿,但已是当时仅有的可供参校的本子了。李寄从中补得《游太华山日记》、《游颜洞记》、《盘江考》三文。他还要“从日影中照出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成书。”李寄经历了许多艰辛,终于辑录成一部相对完整的《徐霞客游记》,人们称之为李介立本。300多年来,《徐霞客游记》出现了数十种抄本,研究《徐霞客游记》的“徐学”界,历来都把“李介立本”视为“诸本之祖”。
李寄整理编定《徐霞客游记》脱稿时,已是70高龄。年老体弱,加心力交瘁,已是重病缠身。他投奔友人夏世名,临终之际对夏世名说:“不要为我准备棺材。你家屋后有个旧水车筒,截为两段,一半垫,一半盖,用以藏我的尸体就足够了。”1690年,李寄病逝,终年72岁。夏世名没有按照李寄的话去做,而是按照礼节为李寄举办丧事,将他葬在由里山母墓之侧。李寄的生前著述、诗稿、书籍,也由门人陈其忠收藏。我们能见到的李寄部分著作,就是后人从陈氏处访得,得以流传下来的。
继李寄之后,杨名时、陈泓又先后对《徐霞客游记》作过校雠。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镇根据李介立整理本将《徐霞客游记》刊刻成书,正式出版。此时,距徐霞客逝世已135年,李寄逝世也已86年。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