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明代官员

李松(1525年-1598年),字子节,别号小峰,大城县东陈村人,父李淮为明嘉靖年间河南鄢陵主簿。李松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加之天资聪颖,两三岁便识字。5岁时母亲病逝,由继母王氏抚养,百般疼爱,父亲看到说:小孩子不要惯,让他读书知上进。于是父亲成了他的启蒙老师。

李松少时
李松的父亲李淮,为岁贡生,经考试后授职河南开封府鄢陵县主簿,在光绪二十二年重修的《大城县志》上有传,称他“慷慨有大略”,“刚方有节,文武兼全,能以经术为治术”。据李松墓志,李松5岁时,生母缴氏去世,继母王氏对他视同己出,“保护甚至”。李松少时“警悟不群”,父李淮颇感惊异,素来器重,对李松继母王氏说:“这个孩子天赋很高,不能被别的孩子所干扰,我要亲自督导他的功课。”因此,李松少时的经术学业全仰父亲的教诲,没有拜师学习,二十岁进学成为生员(即俗称考中秀才)。
主要事迹
清廉刚正
李松考中进士之后,初次做官是任浙江归安县知县,据光绪《大城县志》《李松传》记述,李松为官“严明清介”。一次,监察御史巡按浙江,考察当地官员,立“清”、“廉”、“贪”、“酷”四块牌子,要求被考核官员自审政绩,立于各牌之下。一时间,接受考察的官员争相趋往“清”字、“廉”字牌,只有李松独自站到了“酷”字牌下。御史十分诧异,诘问缘故,李松答道:“卑职读圣贤书,承蒙皇上恩典成为进士,颇知自爱,贪则断不敢为,而清、廉自认为尚不能做到,归安豪门势族非严厉不能整治,酷有时是有的。”御史为之感动,异常惊奇,秘嘱缉捕豪绅势力。李松墓志也有记述:“初授归安令,持节甚苦,以爱惠得民心。独请谒不行,即权贵家以事居间,公盛气待之,不为礼。以此诸权贵家不能无缺望,争媒蘖其短……”李松刚直不阿,拒绝地方豪绅势力的拉拢收买,从而触怒了他们,结果遭到他们的竞相诬陷,几乎断送了仕途。对此,在《明世宗实录》“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庚戌”条里可以看到相关的记载,称李松“著酷声”,“峻急过之,而廉不如”,从而被下于“巡按御史问奏”。最终李松被贬职,改任河南邓州判官。虽经此挫折,李松仍秉持节操,墓志称李松“苦节如初”,光绪《大城县志》《李松传》称其:“正直之气不以微官故少贬”,不久便擢升滕县知县,又进入工部、兵部担任部曹
镇守辽东
纵观李松一生宦途,真正建功立业是在辽东。李松自隆庆五年(1571)九月任辽东宁前兵备佥事,至万历十三年(1585)六月以后因继母去世从辽东巡抚任上回籍丁忧,前后在辽东任职至少十二年(据《明穆宗实录》和冯子履《贺小峰李公擢宁前兵备佥事序》,隆庆五年九月李松任辽东宁前兵备佥事,官职全称为整饬辽东宁前兵备山东按察司佥事。据《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三年五月,李松加兵部左侍郎衔,继续担任辽东巡抚。当年六月,前蓟州兵备副使顾养谦任辽东巡抚,说明李松此时已经卸任。又据《王太淑人谕祭文》,万历十三年十月,皇帝遣官谕祭李松继母王氏,并且墓志中提到李松“以继母丧归”,说明李松此时已回籍丁忧。按上述起止时间计算,前后近十四周年,故墓志、光绪《大城县志》说他“在辽十二年”、“辛勤十有二载”可能有误,除非李松在前后担任山东按察使和右布政使两个省级官职时离开过辽东一段时间)。李松在辽东任职期间,主要功绩是整修了从铁厂堡到虹螺山段的辽西边墙,遏制打击了东部蒙古各部和女真各部的侵扰和内犯。
始自正统二年(1437),终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朝为了防御东部蒙古和女真各部的侵扰、内犯,确保辽东汉族地区的安全生产,巩固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建成了西起山海关,东至鸭绿江,全长约1118公里的明代辽东长城(明时亦称“边墙”)。辽东边墙包括辽西边墙、辽河流域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三大部分。辽西边墙,从山海关外附近的铁场堡(今绥中县境内)到广宁(今北镇)。正统七年(1442年)在辽东巡抚王翱、都指挥佥事毕恭两人的共同策划下修筑,主要是为了防御蒙古兀良哈对辽东地区的寇扰。在李松墓志中提到“遂出为辽东兵备佥事,时虏数躏辽左,镇城空虚,滋不支。公至,周视形胜,规画便宜,拓虹螺山为内地,凿山筑边墙,遥接山海关,连亘八十余里。曰:‘此辽数世利也。’墙既成,边人始有固志。”李松任辽东兵备佥事时的隆庆五年(1571)距离辽西边墙修筑完成的正统七年(1442)已经过了近130年,“因建筑过程中边吏偷工减料,经年失修和蒙古部族的毁墙等缘故,边墙残损严重。”所以李松的修筑应该是一种重新整修,对安定边民的生活,保障生产,防御外族,消除边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此,在《明神宗实录》里可以找到多处相关记载,时间自万历元年(1573)至万历十年(1582),职务由兵备(佥事)到按察使,涵盖了李松升任辽东巡抚前,督建辽西边墙的全部历程,兹罗列于下:
其一,万历元年七月丙申条:
“兵部又覆阅视侍郎汪道昆奏:阅过辽东全镇修完城堡……,得报巡抚张学颜、总兵李成梁、兵备李松、参将马文龙等各升赏有差。”
其二,万历三年五月己酉条:
“先是,阅视蓟辽侍郎汪道昆、刘应节等累有修筑宁前一带台墙之议……。至是,总督侍郎杨兆复议……,且言宜允任宁前副使李松以重,责成于是。部议覆听焉。”
表明了上级官员对李松赞赏有加,上报兵部,要求对李松委以重任,负责宁前一带台墙的修筑。
其三,万历七年六月辛卯条:
“兵部覆御史安九域,查勘宁前永安、铁场二处修完坚固,参政李松实心任事,宜纪录叙用或久任加衔,以示激劝。从之。”
巡按御史对李松的克尽职守给予肯定,并要求对其嘉奖。这里的永安、铁场分别为永安堡和铁厂堡,皆位于今辽宁绥中县境内,是辽西边墙沿线的堡城。
其四,万历十年二月丁未条:
“录七年、八年、九年修完小团山寨、见山、松山寺等堡各边台十九座,剩银三千二百六十余两,米器具称是,——赏按察使李松、参将裴永勋等有差。”
目前,在辽宁葫芦岛市小虹螺山山口和东山下,仍然存有部分以石墙为主的辽西边墙的残迹,这段边墙可能与当年李松的督建有关。
轶事典故
由于李松最终任职辽东巡抚,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一度曾升任右副都御史),而明朝称各官署长官为“堂上官”,简称“堂官”,都察院的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以及差遣在外的总督、巡抚加上述官衔者,皆通称“都堂”,因此,尽管相隔400多年,至今大城故老相传,仍称李松为“李都堂”。
有关李都堂,大城民间仍然流传着两则故事,尽管荒诞不经,但可以反映出李松幼时的“警悟不群”。一是说,李松童年时在县城读书,有两个小鬼儿每天很晚都看到他经小路放学回家,就想恶作剧,故意吓唬他。一天晚上,李松途中内急如厕,两个小鬼儿亦尾随而至,它们故意以袖遮面,露出一对绿色的小眼睛一闪一闪的。李松瞅了瞅小鬼儿,觉得他俩的样子很奇怪,伸手就把其中一个遮在脸上的袖子扯了下来,并且勇敢地与它们对视。只见小鬼儿青面獠牙,吐着长长的红舌头,头发又乱又脏,样子十分吓人。李松非但没有被它们吓住,反而笑了笑,用手摸着一个小鬼儿的脑袋说:“小鬼儿小鬼儿,你好大个头啊!”这下倒把那个小鬼儿吓了一跳,它不由得惊叹:“李松李松,你好大个胆啊!”这俩小鬼儿很佩服李松的胆量,从此每晚打着灯笼送他回家。
另一则故事是说有一个下雪天,李松捏了个雪球,走进城隍庙去玩。他把雪球放在城隍爷的供桌上,说道:“劳烦城隍替我看着,如果雪球不见了,可别怪我不客气,我要揪下你的脑袋当球玩。”说完之后就又到别处玩耍,把这件事忘记了。城隍爷给他看了一个冬天,到了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再也看不住了,担心自己的脑袋不保,便在一天夜里,给李松的老师托梦,求他告诉李松到城隍庙取走雪球。
第二天早上,李松到学堂上课,老师问他城隍庙雪球的事,他才忽然想起来。老师说:“你赶快把雪球取回来吧!这么热的天儿,城隍爷实在给你看不住了。”他一路小跑进了庙门,果然看到供桌上尚有一片水渍和杏核大小的一块雪球,李松冲城隍爷的塑像扮了个鬼脸,顽皮地说:“区区小事,何必如此当真。”说着就伸手去拿,正好一阵清风吹来,雪球化作一团雾气被刮走了。
晚年致仕
至迟在万历十三年(1585)十月,李松因继母丧回籍丁忧,此后再未出仕,这一年李松61岁。关于李松绝意仕进,有学者分析与辽东总兵李成梁有关,认为李成梁贵极而骄,在辽东一手遮天,横行不法,李松心存不满,但又畏惧其权势,因而功成身退。但是论据并不充分。《明史·李成梁传》虽然言及李成梁飞扬跋扈,“督抚、监司稍忤意,辄排去之,不得举其法。”但同时也提到“先后巡按陈登云、许守恩廉得其杀降冒功状,拟论奏之,为巡抚李松、顾养谦所沮止。”说明李松与李成梁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默契,故而为其弥缝
此外,也不排除丁忧期间被革职的可能。《明神宗实录》共有三条史料提供了佐证信息,其中万历十四年二月,南京科道纠拾包括李松在内的多名巡抚均属冒滥,皇帝下旨李松在籍听用。一年之后,吏科河南道交章弹劾包括李松在内的十余名官员,最终仅有两人留用,而李松未列其中。这年十二月,李松袒护女婿纵容家人殴辱大城县官徐东渐,被顺天府抚按弹劾,《实录》称其为“革原任兵部侍郎”,其中必有缘故。
致仕之后,李松“优游林泉,与乡人处,恂恂如布衣,毫无贵倨气”。家居期间,置义田三百亩,地租收入交由族中年高德劭者管理,用于族人的婚丧嫁娶之用。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四月二日,李松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四岁。死后“葬于沿河之西”。
人物评价
其墓志总结李松在辽东的战绩:“公在辽十二年,与虏百十战,斩馘五千八十余级。最后,大虏挟五万骑犯塞。公召诸部,约先期薄之。诸将皆谓虏势张,不宜轻出,战不利,惧丧全师。公曰:‘虏势张,吾不出,且逼广宁,吾先自败已。’遂帅劲兵夜驰九十里与虏遇,且战且前,虏见我师锐,退避数舍。相持竟日,虏无略,饥甚,竟遁去。” 并说“朝议积公前后功,荫一子锦衣卫世袭副千户,一子国子生,予应得诰命。已,又加兵部左侍郎。”查阅史籍,从时间上看,此战应指万历十三年(1585)二、三月间,蒙古兀良哈泰宁部联合察哈尔部以数万骑入掠沈阳,退兵后又驻牧辽河,欲犯开原铁岭,辽东巡抚李松与辽东总兵李成梁密切配合,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取得大捷的一仗。此战《明史·李成梁传》、《明神宗实录》均有记载,以后者记录稍详:
-------------------------------------------------------------------------------------------------------------------------------
史料1:
万历十三年三月壬申朔……,己丑,巡抚辽东兵部侍郎李松,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帅师大破虏于边外,斩首八百级,获其马五百余匹,甲仗称是。先是,二月虏入犯沈阳,盘据近边不散,声犯开、铁。抚、镇知贼必复逞,集兵以备之,以参政任天祚、副使王缄监军。十一日壬午,师次河东。甲申,次虎皮驿。降夷来言,挽儿花、大抄花等同西虏以儿邓将以五月犯广宁及关门东西,于是抚、镇议曰:“贼有谋矣,不如乘此兵力出剿之。”乃遣游击韩元功缚浮桥于丁字泊。戊子,济师。宁远伯分兵为叠阵,一字阵冲砍,二字阵继进夹击。明日,战于打大,边外地也,离边墙一百五十里,我师奋击,虏众摧败,以大捷闻。
------------------------------------------------------------------------------------------------------------------------------
此前,万历十一年(1583)十二月,李松于开原镇北关设计斩杀清佳砮(亦作逞加奴)、杨吉砮(亦作仰加奴、养加奴),展现了他过人的谋略和胆识。辽东女真在明初分为三部,海西建州野人海西女真分布在开原以东、以北一带,又分为南、北两关,王台属海西女真哈达部,为南关酋长,听命于明政府。清佳砮、杨吉砮属海西女真叶赫部,为北关酋长,与王台素有仇隙。王台死后,由其最小的儿子猛骨孛罗继任,二砮又对其屡屡侵犯,并且借助蒙古土蛮汗及其察哈尔部部曲煖兔、慌忽太的兵力屡屡侵犯边境。李松事先授意备御霍九皋许诺二砮贡市,并利用他们前来贸易的机会,在开原镇北关预先埋下伏兵,一旦二砮不受招抚,即予以武力解决。有关这段战事,以瞿九思《万历武功录·逞加奴、仰加奴列传》描写最为详尽和生动传神:
-------------------------------------------------------------------------------------------------------------------------------
史料2:
总戎李成梁即提兵伏中固,去开原可四十里,候炮声接至,即伏起,尾虏骑后党退遁巢穴,则环四面而攻之。是日,再使备御使霍九皋晓谕,以为复不可抚,吾然后拥精兵数万人如所策,未晚也。顷之,二奴提恍忽大两千余骑擐甲诣镇北关,去边三十里,请曰:“第重赏,唯太师马法所左右。”霍九皋及通事郭仲举、孟承勋迺谯让之:“若等既来听抚,则甲骑数千如林,皆胡为者?”二奴报曰:“如太师马法不欲就关下抚赏,阿兄弟请以三百余人诣圈门。”于是台御史李松令三军皆解甲,异服微入城,授密策,而以李宁、李兴伏东南隅,刘言、李维藩伏南瓮城,宿振武、霍九皋伏西南隅,而台御史及任天祚坐南楼,因与军士约曰:“如虏入圈听抚,则张旗志以为号,诸军当按甲勿起。不然者,三军皆鸣炮,若等闻炮鸣,即提桴鼓,鼓行而前,如令。”亡何,二奴果至圈门,据马不驯。台御史愤髯抵几曰:“走!”九皋即扯二奴下马,二奴目眦尽裂,视白虎赤,白虎赤拔剑斫九皋,微中右臂,九皋随反手一刀,击一虏首坠马,余党拥前,列左右,杀我兵顾二等一十一人。于是军中炮鸣如雷,宿振武、李宁、李兴等闻声驰赴,殊疾力,斩获逞加奴、仰加奴、从贼首白虎赤,及仰加奴男哈儿哈麻,逞加奴仲男兀孙孛罗首凡三百一十一级。台御史见为余虏屯结塞上,闻我炮声盛,必生疑二,迺决策追杀以应外兵。是时,李成梁闻炮声,亦拥精兵驰新寨,迎虏骑,大战数十合,击破之,斩首捕虏凡一千二百五十一级……。
-------------------------------------------------------------------------------------------------------------------------------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