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樵

中国台湾画家

李石樵为台湾本土著名的油画家,1908年出生于中国台北县新庄镇,1995年病逝于美国。李石樵从事艺术创作长达六十余年,诚恳严谨的创作态度及富于思考、哲学批判的个性,以高超绘画技巧建立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人物生平
1908年,7月13日出生于台北新庄郡新庄街(今新北泰山区)为李本与胡杏夫妇三子。上有长兄李丁照、二哥李云水、大姊李伴,下有四弟李堆锻、五弟李国栋、二妹李蕊、么妹李勉。李家务农,李本并兼营碾米场,家道小康。
1916年(8岁),新庄琼林童养媳周来富过门。
1917年(9岁),进入山脚公学校(新庄第二公学校,今新北市立泰山国小),喜爱绘画,课业成绩优异
1920年(12岁),长于算术,而被师长所发掘喻为天才。
1922年(14岁),因天资聪敏,家族会议推介继续求学之决定。
1923年(15岁),自山脚公学校毕业。考入台北师范学校就读,受教于石川钦一郎,开始接触正规美术教育
1924年(16岁),“七星画坛”成立。参加“台湾水彩画会”及台北师范学校之“暑期美术讲习会”。
1923年进入台北师范学校,受教于石川钦一郎
1927年(19岁),原台北师范学校另于台北市大安区芳兰之丘新设“台北第二师范学校”(即台北市和平东路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前身),原台北师范学校(位于台北市爱国东路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前身)改称为“台北第一师范学校”,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因此李石樵也转至“台北第二师范学校”就读。
1928年(20岁),台北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入演习科。与自幼定有婚约的周来富女士结婚。因热爱美术,即由石川钦一郎推荐及协助,赴日投考东京美术学校。11月20日,女儿李森出生。
1929年(21岁),1月3日抵日本东京,在学长兼好友陈澄波陈植棋的照顾下,进入为考生设置的绘画研究所,与李梅树同租宿舍。第一次考东京美术学校落榜。依台北第二师范学校校规理应返台义务任教五年,经石川先生协助,赔偿四百元公费后免除返台任教义务,取得台北第二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得以继续留日追求未完成心愿。入“川端画学校”、“本区洋画研究所”及位于新宿的“同舟社”等三个绘画研究所钻研画技,也曾到吉村芳松的画塾学习。女儿李森热脑症死亡,收养女李阿勉。
1930年(22岁),再度投考东京美术学校,但因正逢该校废止特别学生制度,竞争更形激烈而落榜。
1931年(23岁),3月长女李美女出生。4月考取东京美术学校五年制西洋画科。挚友陈植棋在台北汐止去世。四弟李堆锻,肠疾亡。
1932年(24岁),3月,因在台家人染患热肠病,以及胞兄、胞弟、兄嫂、侄儿相继病故,父亲与妻子的病危,休学束装返台料理家变。待其父与妻病情好转,不顾父亲反对与断绝经济支援的情况下,李石樵仍返回东京继续学业。义女李阿勉死亡
1933年(25岁),三年级开始分教授专室上课,经石川先生介绍入冈田三郎助教室。11月长男出生,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改名油画科。
1934年(26岁),11月10日与陈澄波廖继春杨三郎等八人,于台北铁路饭店成立“台阳美术协会”,但因人在日本故未返台参加仪式。杨肇嘉聘请画家族像,画资1000元。
1935年(27岁),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毕业,母校台北师范学校聘请返台任教,然以追求艺术为途仍单身留居东京。5月,参加于台北教育会馆举行的第一届台阳美展(展出56件作品,并发表声明书,提供作家五件参展)。帝展改组,争扰不休,西洋画部退出,自组“第二部会展”。
1936年(28岁),2月,《杨肇嘉氏之家族》入选帝展。以《横卧裸女》及《屏风与裸妇》参加第二届台阳展,接受警方查验时,警察以“立姿可以展出,躺着的禁止展览”为理由,取消该作的参展权。
1937年(29岁),参展第三届台阳美展。4月24日至26日台中州立图书馆(今址为合作金库银行台中分行)举办个展。5月,作品移至台中、台南公会堂展出。
1938年(30岁),妻儿迁居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町五丁目24番地(今台中市西区“大舞台”附近)。
1939年(31岁),次女李美惠出生。
1940年(32岁),4月19日台中州立图书馆举办个展。6月,陈春德于《台湾艺术》介绍杨三郎李梅树廖继春李石樵陈澄波等五位台阳美协重要画家。12月22日,响应新体制运动,台中文化人士包括李石樵、松本透等人,于教化会馆举行座谈会,拟成立新兴文化翼赞团体。次子李延年出生。迁居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町五丁目34番地二楼
1941年(33岁),5月22日至6月1日,入选日本创元社第一回展,并受赏。8月20日,台湾文学杂志社举办的洋画小品义卖会,由李梅树陈澄波李石樵等人捐作品50件。
1942年(34岁),三男李柏年出生。
1943年(35岁),5月7日,由台中北上创作。8月31日,以七次入选日本帝展、新文展之优异表现,荣获新文展“无鉴查(免审查)”展出资格,为第一位获此特殊之台湾画家。于第六回府展展出油画《坐像》并获“推荐”。11月,新竹市长委托李石樵制作该市府评清水源次郎肖像画。配合时局,完成作品《合唱》。迁居台中州台中市梅枝町25番地。
1944年(36岁),为避船难,被劝阻返日,留居台中,以画肖像画维生。4月,台阳美协于台北公会堂举行“十周年纪念展览会”,参加展出(之后台阳美术协会因战势日益激烈停止活动)。6月3日至5日,台湾美术推进会第一回展于铁道旅馆展出,展出南风原朝光、桑田喜好、秋永继春、李石樵、鲛岛梓等六人作品。
1945年(37岁),全家疏散至雾峰
1946年(38岁),9月17日,上午11时起,在台北市中山堂四楼“台湾文化协进会”办事处,出席由“台湾文化协进会”主办之《美术、音乐座谈会》。同席者有林玉山陈进林之助郭雪湖陈敬祥蒲添生、陈夏雨、李梅树陈澄波、陈清汾、颜水龙廖继春刘启祥杨三郎蓝荫鼎、游弥坚、许乃昌、杨云萍、陈绍馨、王白渊、沈相成、苏新等人。以作品《市场口》参加首届省展并任省展审查员。
1947年(39岁),1989年台北市立美术馆收藏,该作参加第二届省展。四男李鸿年死亡
1948年(40岁),由台中迁至新花费10万元房屋,定居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16巷6号。台湾文化协进会设绘画班于此,开启“李石樵画室”之嗃矢。台阳美术协会恢复活动。
1949年(41岁),五男李雅年出生。
1950年(42岁),四女李美智出生。绘《雅年》一作,开始描写室内之系列作品。
1951年(43岁),经杨肇家介绍合作金库收购《农家乐》300号巨作品为女儿之嫁妆。长女李美女与吴耀敦结婚。
1952年(44岁),与杨三郎郭雪湖在马尼拉举行三人展。
1958年(50岁),6月13日至17日,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个展,展出现代绘画探索成果,作品96幅。
1960年(52岁),逐渐淡出台阳美展,该年起任教师大美术系。
1963年(55岁),8月,因食指浩繁,家计负担沈重乃应聘台湾省立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1964年(56岁),开始尝试创作具深讨性之构成或抽象像。
1965年(57岁),4月28日至5月2日,省立博物馆个展作品75张。
1969年(61岁),11月于台北市松江路世纪画廊举行个展,着重破坏旧有的绘画观念,排弃非绘画性的冗杂内容,使绘画还原到最单纯的基本因素。11月25日至30日在省立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50幅作品。
1972年(64岁),3月14日起,省立博物馆个展,展出作品34件。
1974年(66岁),7月自国立师范大学退休,8月担任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及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兼任教授。11月5日,以李石樵等八位为发起人,郑世璠负责处理会务筹画之“芳兰美术会筹备处”,发出“芳兰美术会简章”及入会申请书。
1975年(67岁),3月16日,在李石樵画室召开会议,报告“芳兰美术会第一届展览会”会务之进展及有关各项事宜。
1976年(68岁),5月省立博物馆个展。
1977年(69岁),12月华南银行将李石樵的《三美图》与廖继春的《风景》、杨三郎的《思慕》印制于火柴盒的小面板上,一套三式,作为宣传之用。
1978年(70岁),1月华南银行火柴盒上之《三美图》遭检举为色情之作,而自美返国。由于高雄市警察局接获检举,认为此宣传火柴盒有妨害风化之嫌,台湾省政府与高雄市警察局去函,要求华南银行解释,因而引起“艺术与色情”的热烈讨论,经过画家本人及艺术界的澄清与支持,风波终告平息。
1979年(71岁),8月省立博物馆个展。9月与叶火城等十五位中部美术家,于省立博物馆举行第一届葫芦墩美术研究会作品展。10月16日至11月3日阿波罗画廊个展。
1981年(73岁),10月阿波罗画廊举办专属画家特展“李石樵个展”。
1982年(74岁),原有新生南路住家兼画室,为地主周氏祭祀公业收回拆建,私人授课终止,迁居台北市宁安街。7月辞卸教职,赴美西雅图探视次女李美惠。
1984年(76岁),9月7日至30日阿波罗画廊个展,展出作品60幅。
1985年(77岁),旅居西雅图与次女李美惠同住。
1986年(78岁),11月阿波罗画廊举行个展,展出作品62幅。12月2日至7日,参加社教馆举行之芳兰美展第十四届纪念展。
1987年(79岁),东之画廊创立,特辟李石樵专室。
1988年(80岁),10月8日至12月18日,台北市立美术馆为之办“沉思、领悟与创作——李石樵的绘画世界”回顾展,展出1935年至1987年作品,计140幅,并出版专辑。
1989年(81岁),台北市立美术馆出版白雪兰著《李石樵绘画研究》。
1991年(83岁),任黄明政筹设李石樵美术馆,自资购买美术馆80坪,于忠孝东路四段218之7号3楼。
1992年(84岁),7月12日于台北市阿波罗画廊楼上一楼层面的“李石樵美术馆”成立,馆藏作品有400件,增购美术馆新馆80坪。受《新新闻周刊》访问。第一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苏富比撤回拍卖仿李石樵《红衣少女》乙案。李石樵之妻周来富过世
1993年(85岁),第二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续扩充美术馆38坪。
1994年(86岁),第三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李石樵美术馆基金会成立,捐400幅作品给基金会。
1995年(87岁),第四届李石樵师生美展举行。台北时间7月7日下午一点三十分,病逝于美国纽约雪城。获总统李登辉颁褒扬令。8月李石樵版画由达利艺术中心代理,并于10月应邀在台北市政府11楼名家艺廊展出三个月,李登辉总统在陈水扁市长陪同下,莅临参观,对其画作证赏有加。9月举行“李石樵遗作展”
1996年,1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展出“李石樵回顾展”12天,前监察院长陈履安与前监委王清峰亦莅临参观。1996年全国文艺季,新北市为纪念李石樵一生在绘画上的成就,推出过尽千帆话新庄活动,3月16日至31日在台北县立文化中心,4月20日至28日在新庄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李石樵回顾纪念展系列活动,借由展览、座谈、专题演讲,来阐述李石樵一生对台湾美术教育的贡献及绘画风貌。
成就及荣誉
创作年表
1925年(17岁),作《后街》
1926年(18岁),作《二师范学校》、《秋》
1927年(19岁),以《台北桥》入选第一回台展。
1928年(20岁),以油画《都市的后巷》入选第二回台展。
1929年(21岁),以油画《树荫下》入选第三回台展。
1930年(22岁),作品《编织少女》获得第四回台展“台日赏”,该奖是由台湾日日新报提供奖金,盼给具有独特表现的画家,相当次等特选。作《台中公园》、《二师范学校》
1931年(23岁),10月以四弟李堆锻为模特儿之油画作品《弟之像》入选第五回台展,作品《桌上静物》获第五回台展“特选·台日赏”。作《富士山风景》、《戴头巾的女人》、《花》。
1932年(24岁),作品《人物》、《石榴》与《静物》入选第六回台展,分获“无鉴查”。义女李阿勉死亡
1933年(25岁),画130号巨幅油画《林本源庭园》,10月该作入选第十四回帝展。10月,作品《室内》并获第七回台展特选及由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提供奖金所新设之“朝日赏”。
1934年(26岁),以作品《画室内》入选第十五回帝展。以作品《编号》参加第二届日本美展。作《静物
1935年(27岁)作《肖像(巫俊)》
1936年(28岁),作《红衣》、《玫瑰花》、《阿婆
1937年(29岁),作《帆影》、《叶老师》,叶老师为周来富启蒙老师
1938年(30岁),作《静物》、《庙口》、《祼女》、《风景》
1939年(31岁),作《雾峰风景》、《山景》、《甜心》、《老母》、《九份》
1940年(32岁),作《风景》、《室外静物》。迁居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町五丁目34番地二楼
1941年(33岁),作《夏日》、《街景》、《室外静物》、《黄牛》、《石榴》、《山胞》、《静物》、《温室》
1942年(34岁),9月5日,参展东京创元会展。于第五回府展展出油画《憩》并获“推荐”。10月,油画《闲日》入选日本第五回新文展。
1943年(35岁),作《父亲像》、《杨夫人》、《树林》、《老伯》、《闲坐》、《观音山》
1944年(36岁),作《静物》、《少女像》、《人像》
1946年(38岁),作《河边洗衣》、《兰花草》、《少女》。四男李鸿年出生
1947年(39岁),作油画《田家乐》,1989年台北市立美术馆收藏,该作参加第二届省展。
1948年(40岁),作200号巨幅油画《建设》。作《岳母像》、《父亲像》、《少年像》
1949年(41岁),以长女李美女作模特儿《花与女》。作《人物》、《花与少女》
1950年(42岁),作《雅年》、《披头巾的少女》、《淡水河畔》
1951年(43岁),作《久阳池影》、《河口》、《百合花》、《少年像》、《黄白》、《六角盆》、《母亲像》、《茶花》、《秋林》
1952年(44岁),作《静物》、《春日暮色》、《晴日》、《兰花》、《初夏》、《暮色》、《茶花》、《清游植物园》、《春意》、《静物-石膏像》、《风景》、《植物园》
1953年(45岁),作《垂杨》、《石膏像静物》、《春朝》、《翠绿》、《垂钓》、《春风》、《水柳》、《凉》、《池塘暮色》、《少女》、《玫瑰花》
1954年(46岁),作《集锦》、《春晴》、《夕昭》、《池塘垂钓》、《新绿》、《旧府耶》、《秋色》、《新日暮》、《雨后池塘》、《春》、《待春》、《新竹山林》、《夕》、《画》
1955年(47岁),作《桌上静物》、《云日》、《玫瑰》、《白花》、《高原》、《白百合花》、《玫瑰》、《老父》、《植物园》、《静物-立体分割》、《院子》
1956年(48岁),作《谷关风景》、《坐像》、《新缘》、《垂柳》、《雨前》、《朱桌静物》
1957年(49岁),作《花》、《风景》、《室内》、《冬日》、《碧潭》、《麻竹坑》、《冬日校庭》、《溪流》、《梅花开》、《天冷》
1958年(50岁),作《画室》、《红叶》、《溪底》、《李花开》
1959年(51岁),作《父亲像》、《谷关》、《山崖》、《山路》、《室内》
1960年(52岁),作《画室》、《少女》、《梅花》、《女》、《老农》、《海边》、《鱼》、《将军》、《结》、《太鲁阁奇岩》、《白菊花》、《白百合花》、《孙中山》
1961年(53岁),以次女李美惠为模特儿,作油画《候车室》。完成《旋律》及《画室》二作。作《静物》、《断崖》、《风景》、《百合花》、《相亲》
1962年(54岁),作《风景》、《王》、《夜》、《作品?》、《旋律》、《山岳》、《花》、《老农》
1963年(55岁),。作《大地》、《火山喷火口》、《眼》、《金瓜石风景》、《婚礼》、《坚强》、《金柑》、《丘山》、《横贯公路》、《卓兰风景》
1964年(56岁),作《生命》、《团栾》、《飘》、《作品》、《慕》、《生命的赞美》、《游乐场》、《九份风景》、《内双溪》、《北投》、《乐园》、《观音山》
1965年(57岁),作《生命的旋律》、《风景》、《钟声》、《双子树》、《静物》、《采沙场》、《探险》、《钟声》、《天祥》、《船》、《花》、《剑潭》、《双子树》
1966年(58岁),作《室内静物》、《窗》、《静物》、《温泉乡》、《女王的化石》、《同时窗》、《小港》、《大鸟与小狗》、《叠画》、《向隅》、《爱河》。尝试表现国画题材完成《大鸟》一作
1967年(59岁),作《渔港》、《朝妆》、《元宵》、《房屋》、《窗》
1968年(60岁),作《花》、《窗户》、《都市的成长》、《夜思曲》、《形而上的室内》、《山》、《稚》、《城市》、《三信徒》、《田园》、《停》
1969年(61岁),作《回忆》、《田园》、《月出来时》、《小屋》、《海边之家》、《下午三时》、《深夜》、《河》、《牛》
1970年(62岁),作《约会》、《璋璋的梦》、《璋璋的玩具箱》、《飞翔》、《月娘》、《轨迹》、《拜月》、《捉月》、《月夜》、《湖边》、《母女》、《顽童》、《星系》
1971年(63岁),作《都会之月》、《烈日》、《溪谷》、《雨后》、《风景》、《海边风景》、《旅行的艺人》、《三美图》、《汔球公公》、《太阳》、《纳凉》、《渔夫的家族》
1972年(64岁),作《九曲洞》、《春》、《魔掌》、《囍》、《十字》、《作品?》、《桌上》、《夏海》、《黄昏的湖边》、《走走》、《清晨》、《欢》、《朝日》、《春》、《金鱼池》
1973年(65岁),作《三美图》、《作品(一)》、《小朋友》、《远足》、《家族》、《游艇上》、《草坪上》、《面具》、《淡水风景》
1974年(66岁),作《元宵夜》、《庙会》、《树林》、《蝉声》、《日月潭》、《玫瑰花》、《我俩》、《春游》、《街景》、《瀑布》、《菲尼克斯》、《月》、《垂钓》
1975年(67岁),作《玫瑰瓶花》、《雪景》、《湖边小聚》、《永劫》、《三美图》、《竿》、《后院》、《碧潭》、《费城》
1976年(68岁),作《浴女》、《室内》、《渔港》、《母与子》、《城市》
1977年(69岁),作《费城风云》、《费城车站》、《利兰校园》、《公园红叶》、《黄叶溪流》、《百老汇剧场》、《湘边眺望》
1978年(70岁),作《大树下》、《风微微》、《晒编》、《游贤纪念》、《百今花与少女》
1979年(71岁),作《泉》、《金鱼池》、《母女》、《芝加哥湖边》
1980年(72岁),作《风景》、《碧潭风光》、《溪谷浴女》、《郊游》、《八美图》、《少女》、《祖师庙前》
1981年(73岁),作《碧潭》、《三祼女》、《浴后》、《淡水古巷》、《睡莲》、《北投公园》、《碧潭游潭》、《湖边出浴》
1982年(74岁)作《闲日》、《湖边裸女》、《百合花》、《玫瑰花》
1983年(75岁),作《香蕉园》、《赛马场》、《碧潭》、《河边》、《荷塘》、《成长中的都市》、《湖边祼女》
1984年(76岁),作《苹果树》、《校园樱花》、《芝加哥公园》、《山路》、《河边》、《温室花园》
1985年(77岁),作《玫瑰花园》、《樱花》、《大雪山眺望》、《马》、《大雪山》
1986年(78岁),作《牛》、《樱花》、《瓶花与果》、《湖边小聚》、《校景樱花》、《静物》、《湖光秋色》
1987年(79岁),作《高山的树林》、《渔船》、《八斗子渔港》、《采草莓》、《马》、《樱花》、《树林》
1988年(80岁),作《玫瑰花园》、《滨海风光》、《阳明山》、《喷水池》、《草山》、《风景》
1989年(81岁),作《北海远眺》、《渔港》、《白沙湾》、《浴场'《艳阳》、《基隆港》
1990年(82岁),作《鼻头角》、《百合花》、《玫瑰花园》、《翡翠湾情调》、《喷泉》、《绣球花》、《玫瑰花》、《兰花》
1991年(83岁),作《北海风情》、《鼻头角风景》、《芝加哥雪景》
1993年(85岁),作《樱花树下》、《玫瑰花园》
1994年(86岁),作《桌上静物》、《静物》、《碧潭》、《樱花校园》
绘画风格
第一期
(1927-1950早期)。李石樵因就读台北师范学校,受了日籍老师石川钦一郎的启蒙教导,后至东京美术学校就读,就学期间,学校的教学以外光派的写实主义为主,因此,在历经了严格的训练之下,奠定了李石樵先生在描写力、画面经营的完整性、稳重的笔触、色彩的调和与空间层次关系的表现上的深厚基础,所以这个时期他的作品风格是构图稳定,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而色彩多属于稳定的中间色。由于受地方及时代背景的影响,其题材以多能表现民族意识,尤其是以台籍人物肖像与表现台湾独特的生活题材。
代表作品:台北桥、田家乐、建设、合唱、河边洗衣、市场上、杨肇嘉家族像
第二期
(1950后期-1960早期)。这个时期可说是尝试过渡的实验阶段,由于李石樵理性与知性的创作态度,使得这个时期的他,舍弃了写实风格,转而尝试各种西洋现代艺术的作法,在许许多多的画法中,他选择以立体主义入手,将对像还原于几个基本形态分析,然后再重组,因此在他的画中已融入许多结构式的元素,诸如直线、圆形、矩形等,在此同时,他开始着手研究表达月光下的世界,描写黑夜或者月光下的物体,用蓝、绿等中间色调来表现黑夜中的光线。他打破旧有的观念,使绘画还原到最单纯的基本因素。因此,综观李石樵此期的作品,他已将西洋的多种画法浓缩至适合他自己表现习惯的几何抽像、反透视及月光系列作品。
代表作品:候车室、室内、老农夫、月夜曲
第三期
(1960后期-1970早期)。经过之前的摸索,这个时期的李石樵已经走向几何抽像的境地,他将对像分解的更为彻底,造形与色彩因而更为纯粹化,而他的画面上也积极加入生活的感情,在几何分割的背景上,加入软性、感性及半具像的物体描写,并研究色彩的性质、色彩面积比的关系,利用色彩来表现情感。所以这时期可说是李石樵几何抽像系列的成熟期,而且他加入周遭人物的描写。在经过形体的解体与色彩的重新掌握,这时的李石石樵,可说是在抽像画风找到了新的方向,在形的解放后,开始反向的回归。
代表作品:月亮、夏海、黄昏的海边、风景、回忆、囍
第四期
(1970以后)。这个时期的李石樵以具像人物,来表现欢乐的场面,又回归至写实风格,呈现的是温暖的画面,这是在经济安定、儿女多已有所成就,心情轻松所致。这时期李石樵专注于色彩性质与面积的研究,特别是低明度、高彩度的诠释。在之前描象实验期形像的解体下,我们已很难看到早期那种慎密严谨的形体,取而代之的,是更近于印象派的疏散的笔触,一种在网膜上形成的色彩堆叠的方式。而90年的作品,造形、构图上更为朴拙,薄彩是此时期的特色,甚至我们可见画布显露的纹理,而这种不刻意经营、用笔活泼的笔法,与早期作品大相径庭,这种色彩透透明感、笔力的掌握,却也显示了和谐、涓秀的美感。
代表作品:玫瑰花园、浴
作品赏析
社会评价
随着时代的潮流,李石樵先生的画法也不断地在改变与创新,在台湾早期的画家中,李石樵先生可说是最勇于求新与求变,他随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要求自己不能和时代脱节,好学的精神令人感佩。他大半辈子坚守在艺术的岗位上,即使生活再困难,从不轻易退缩,画坛上人人都称他为“长跑健将”,来形容他对绘画的坚持与执着。从他每一阶段的绘画表现与言谈举止中,人们看到也听到了许多人生的宝贵经验与做人处事的态度。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位画坛上永不凋落的巨人。
良皓:李石樵不愧是一位艺术大师,虽然只是一幅玫瑰花园,但是对他画中的色彩配置让我很佩服,更让我百闻不如一见,所以我非常喜欢他这一幅玫瑰花园的画。对李石樵先生愈深入了解,愈是佩服这位台湾早期画坛的健将。他秉持着对绘画的热爱与执着,可说是将自己完全投入绘画与他的画作完全融合在一起。他多变的画风,写实到唯美,从唯美到浪漫、抽像,强调结构,再回归到写实;作品结合乡土民情,画中有着亲和风格。他不断创新与多方尝试的绘画精神,在台湾前辈画家中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
林文昌:李石樵为了使作品更上层楼,不断地对求新求变,也不断地挑战新的技巧与画法,创新自己的画使自己的画更美,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李石樵先生对绘画全新全力的投入,除了教导学生之外,也不忘提升自己的绘画领域。
陈植棋曾对吉村芳松说过:“李石樵将是台湾画坛上的一位可怕的人物”,这是李石樵终身以此为自豪的话,因为这是画家对画家的肯定。
林朝棨——台大地质学教授也曾说过:“李先生如果是音乐家,他应该是演奏家而不是作曲家”,从这些对李石樵先生称赞的话来说,可知李石樵先生在画坛上的重要性,可知道在漫长的绘画道路上,他是永远不败的巨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