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

来宾市(壮文:Laizbinh),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北纬23°16′10′′~24°28′14′′,东经108°24′39′′~110°27′18′′,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北,故有“桂中”之称,地处亚热带,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故夏长冬短,雨热同季,行政区域总面积1.3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全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全市市常住人口205.11万人。

历史沿革
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来宾市麒麟山发现“麒麟山人”头盖化石,证明距今约3.6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以麒麟山人为代表的壮族先民在以今来宾市为中心的桂中地区居住、活动,并繁衍生息。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在武宣设中留县(县治在今武宣县三里勒马村),为来宾市有行政建制之始。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象州设桂林县,晋、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境内设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武宣两县交界。
唐朝,境内置象州、严州(州治在今兴宾区)、芝州(州治在今忻城县)、思刚州(州治在今兴宾区迁江镇)等。
唐天宝二年(743年),将怀义县改为来宾县,隶严州。
宋朝至清朝,今来宾市所属各县(市、区)的行政区域屡屡变化。
清代,迁江县所辖行政区域大致包括今兴宾区迁江镇、合山市;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与现今属地相同;来宾县今属兴宾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属介于修仁县永安州、象州、平南县、桂平县之间。
民国元年(1912年),清代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广西省划分为十府,象州改称象县,来宾县、象县属柳州府;武宣县属浔州府;迁江县属思恩府;忻城土县属庆远府。2年6月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来宾县、武宣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土县由省直辖。
民国六年(1917年),广西省划分为6道,来宾县、象县、忻城土县属柳江道,武宣县属苍梧道,迁江县属南宁道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西省撤消道制,分为若干区,来宾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土县属柳江区,武宣县属苍梧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忻城土县复称忻城县,来宾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县属柳江行政督察区。武宣县属苍梧行政督察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广西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来宾县、象县属柳州民团区;武宣县属苍梧民团区;忻城县宜山民团区;迁江县属宾阳民团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武宣县属梧州民团区;迁江县属南宁民团区;来宾县、象县、忻城县属柳州民团区。
1949年解放前夕,迁江县属第一区(治南宁);来宾县、武宣县、象县、忻城县属第二区(治柳州)。
1949年12月,成立柳州专区。
1952年8月,柳州专区撤销,并入宜山专区;12月,广西省成立桂西壮族自治区(后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宜山专区属桂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宜山专区改为自治区直辖;7月,宜山专区改为柳州专区,专署由宜山县庆远镇迁驻柳州市。
1965年,由柳州专区析置河池专区(后改为河池地区,现河池市)。
1970年,柳州专区改称柳州地区。
2002年9月29日,撤消柳州地区,设立来宾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注:本栏仅记录现属来宾市的5个县(县级市、市辖区)的区划沿革,原柳州地区的区划沿革详见“柳州地区”词条。
1949年12月,成立柳州专区,象县(现象州县)、武宣县、来宾县隶属柳州专区,迁江县、忻城县隶属武鸣专区。
1951年1月,忻城县改属宜山专区。
1952年5月,设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由平乐专区管辖;8月,撤销柳州专区、武鸣专区,柳州专区并入宜山专区,迁江县改属宾阳专区。9月,武宣县、象县合并为石龙县。11月,迁江县撤销,并入来宾县。
1956年,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更名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
1958年,宜山专区改为柳州专区(1970年改为柳州地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由平乐专区划归柳州专区管辖。
1960年,石龙县复名象州县。
1962年,象州县重新析设武宣县。
1966年,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更名为金秀瑶族自治县。
1981年,设立合山市(县级),以原来宾县北泗乡的行政区域为合山市的行政区域。
2002年,撤销柳州地区,设立来宾市;撤销来宾县,设立兴宾区。来宾市辖原柳州地区的兴宾区、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并代管合山市(县级);原柳州地区的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来宾市人民政府驻兴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来宾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设21个乡、45个镇、4个街道;712个行政村,97个社区。市政府驻兴宾区城北街道人民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来宾市位于北纬23°16′10′′~24°28′14′′,东经108°24′39′′~110°27′18′′。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北,故有“桂中”之称。东与梧州市相连,东南、南与贵港市毗邻,西南、西与南宁市相接,西北与河池市相靠,北与柳州市为邻,东北与桂林市接壤。市境东西横距202.1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34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来宾市境域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岭连绵,地形复杂,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及岩溶区。山脉主要是大瑶山山脉,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象州县、武宣县境内山脉均属大瑶山支脉,兴宾区分属莲花山、大明山、凤凰山三大支脉。忻城县境山脉由宜州、都安分别延伸而来。境域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均属大瑶山脉,绝大部分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大瑶山核心区和武宣县双髻山。
气候
来宾市地处亚热带。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故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形成热量丰富、四季宜耕,降水丰沛、干湿分明,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征。
太阳年总辐射为376.6~502.1千焦/平方厘米。按季节分:夏季(6—8月)最多,秋季(9—11月)次之,冬季(12—2月)最少。据1960年实测,夏季太阳辐射量为154.7千焦/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35.93%;秋季为114.5千焦/平方厘米,占26.58%;春季为82.2千焦/平方厘米,占19.07%;冬季为79.4千焦/平方厘米,占18.42%。日平均辐射量6—10月较多,为1.3~2.1千焦/平方厘米;12—1月较少,不足0.8千焦/平方厘米。境域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99~1605小时,金秀瑶族自治县山区1119小时。
由于地形的差异,海拔高度不同,来宾市各地年平均气温也不一样,金秀瑶族自治县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7.3°C,其余各县(市、区)20.7°C~21.2°C。其中,金秀瑶族自治县最高年平均气温为18.9°C,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6.4°C;来宾最高年平均气温为22.3°C,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9.7°C。最冷月一般出现在常年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10.6°C~11.4°C之间,金秀瑶族自治县为8.8°C;月平均最低气温7.6°C~8.4°C,金秀瑶族自治县5.4°C。最热月为常年7月份,因地形的关系,各地气温亦有差别,海拔较高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月平均最高气温28.3°C,其余各地月平均最高气温33°C~33.6°C。
来宾市境内属中亚热带过度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年降水总量的70%,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为来宾市第一大暴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而武宣县、忻城县和兴宾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100毫米左右,是来宾市少雨区,也是著名的桂中干旱片区。全市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66.5毫米,平原地区蒸发量大于山区,兴宾区迁江镇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33.6毫米,而金秀瑶族自治县只有620.0毫米。
2022年,来宾市平均降水量1638.3毫米。全年平均气温为20.5℃,比上年下降0.7℃。
水文
来宾市境内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河网密度约为0.31千米/平方千米。但降雨、径流量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8月,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80%。全市总体水环境质量良好,所辖河段水质多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类的水平。
来宾市集水面积2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条,其中柳江7条、红水河14条、黔江4条;集水面积在200平方千米以下的小河流和溪涧遍布全市,几乎每个县城或乡镇都有,河网密度约为0.31千米每平方千米。较大的河流主要有黔江红水河柳江清水河运江北之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来宾市地表水资源总量114.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53.66亿立方米。其中62%属红水河,17%属黔江,19%属柳江,2%属桂贺江。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约为34.17万千瓦(不含过境河流),可开发量14.86万千瓦,已开发量3.44万千瓦。
土地资源
2022年,来宾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562公顷,比上年增长35.3%,其中,工矿仓储用地634公顷,增长30.4%;住宅用地108公顷,下降28.5%;基础设施用地747公顷,增长703.4%。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据20世纪80年代大瑶山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以及金秀、武宣、忻城等县重点林区调查统计,全市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有327科1388属5400余种,占广西现有维管束植物8354种的65.5%,其中主要乡土树种有106科326属1047种。资源植物门类主要有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脂、树脂、胶用、淀粉、食用、色素、甜味、饲料、药用、观赏等。
动物资源
据20世纪80年代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以及大瑶山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资料,已知来宾市的陆栖脊椎野生动物有460余种,占广西884种的52.1%。
来宾市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1种,属广西重点保护动物有120多种。
矿产资源
来宾市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38种,特点是品种多、储量小、分散分布。各矿种的成矿规模以小型及零星分散为特点,中型以上的矿床较少。在广西探明的89种矿产中,来宾市有38种。包括煤、锰、铜、铅、锌、铝、银、耐火黏土重晶石硫铁矿、石膏、水泥用灰岩、饰面材料等。银、硫等为伴生矿产。截至2005年,来宾市已探明各种矿藏20多种,其中重晶石、煤炭、锰等7种矿藏储量居广西首位。已探明蓄量分别是:煤6.98亿吨、锰矿327万吨、铜金属量4.78万吨、铅锌金属量104.4万吨、重晶石矿2292.77万吨、铝土矿324万吨、石膏470万吨、石灰岩2亿多吨、矿热水年总流量为169万吨。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来宾市常住人口为2074611人。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户籍总人口266.6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205.1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为76.9%,其中城镇人口103.0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22%,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66万人,出生率8.04‰;死亡人口1.88万人,死亡率9.11‰;自然增长率下降1.07‰。
参考资料来源
来宾市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等18个民族,其中,壮族、汉族、瑶族、苗族是世居民族。除壮族、汉族、瑶族和苗族外,来宾市境内尚有仫佬族、侗族等其它少数民族14个,这些少数民族在全市人口较少。多为因婚姻、工作等原因迁入境内,散居于机关单位及城乡各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84400人,占23.3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90211人,占76.65%,其中壮族人口为1493971人,占72.0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399人,下降0.49%;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22701人,下降1.41%,其中壮族人口减少34605人,下降2.26%。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来宾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0.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4.8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99.7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405.82亿元,增长4.2%。
2024年,来宾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31:1,比上年缩小0.07。
2024年,来宾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4.4%。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1%,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2.6%,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9%,教育支出增长0.5%。
2024年,来宾市以超常的干劲、举措、力度,谋项目、引项目、推项目,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恢复,连续10个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基础设施投资回升有力,比上年增长5.4%。工业投资部分行业较快增长,其中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增长2.4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9.4%。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高位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7.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2.1%。
第一产业
2024年,来宾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3%。农业稳中向好,产值增长4.9%,其中蔬菜产值增长4.4%,水果产值增长4.6%。林业增长较快,产值增长16.6%,其中木材采伐产值增长18.8%。畜牧业平稳增长,产值增长2.8%,其中生猪产值增长3.8%,蚕茧产值增长6.2%。渔业保持增长,产值增长3.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4.2%。
第二产业
2024年,来宾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5%,采矿业下降4.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9.7%,股份制企业增长1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从主要行业看,32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实现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72.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40.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1.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5%。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纸浆增长89.3%,成品糖产量增长82.1%,水电增长33.2%,机制纸及纸板增长31.7%,大米增长11.0%,人造板增长8.0%,蚕丝增长6.3%。
第三产业
2024年,来宾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7%、9.2%、1.9%、2.4%、1.9%、3.2%。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6%。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0.1%、5.3%、3.5%、3.5%。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19.3%、8.7%。
2024年,来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增长4.0%;餐饮收入增长9.4%。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粮油食品类、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4.8%、40.9%、24.4%、19.3%、5.7%。
2024年12月末,来宾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33.55亿元,增长3.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93.19亿元,增长9.1%。全年,本外币新增贷款108.34亿元。
2023年,来宾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67亿元,增长18.1%;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82亿元,下降2.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10亿元,下降9.0%,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5.64亿元,增长4.6%;人身险公司赔款及给付3.47亿元,下降24.8%。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来宾市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99项,其中农业科技开发项目22项,工业创新项目23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3项,共获得财政科技经费支持3106万元。年末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79项。年末通过国家高企备案认定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1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91家,比上年增加13家。全市专利授权数921件,比上年增长8.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7件。全年全市科技系统科研推广机构3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各类学校专任教师中,普通中学10197人,普通小学12234人,幼儿园5199人,普通高校1203人,职业中学756人,特殊教育124人。
2023年,来宾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71万人,在校生2.47万人,毕业生0.7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0.67万人(其中市技工学校招生417人),在校生1.65万人(其中市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72人),毕业生0.52万人(其中市技工学校全日制毕业生253人)。普通高中招生1.68万人,在校生5.00万人,毕业生1.66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13万人,在校生9.50万人,毕业生3.0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06万人,在校生19.94万人,毕业生3.3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65人,在校生445人,毕业生73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数8.46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5%。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共有县级以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3个,乡镇(含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70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2%,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472个,其中,医院35个(含等级医院34个),乡镇卫生院共7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96个,村卫生室737个(其中政府办7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6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0.49万人,注册护师和护士共0.7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8万张,其中医院0.93万张,乡镇卫生院0.51万张。
体育事业
2023年,来宾市在全国体育比赛中获奖牌9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2枚;在全区体育比赛中获奖牌108枚,其中,金牌23枚,银牌43枚,铜牌42枚。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7.30万人,增加3.0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52万人,增加0.5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2.73万人,减少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38万人,增加0.66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人数2639人,增加70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62万人,增加0.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70万人,增加0.25万人。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234.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共有1.4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9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735元、每人每年6000元。
2023年,来宾市共有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数38个,床位数6010张;社会福利院数6个,床位数1075张。各类社区服务设施813个,社区服务中心(站)813个。
交通运输
公路
2005年末,来宾市管养公路总里程2706.9千米,公路密度为20.2千米/百平方千米,辖区各县(市、区)均通了二级以上公路。全市有道路运输场站15个(其中二级客运站5个、三级客运站5个、四级客运站3个、简易站2个)、等级货运站7个,营运汽车5238辆、出租车484辆、微型客车333辆、营运货车2679辆,货运企业23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3家、危货运输车辆62辆419吨位)。全市66个乡(镇)全部通公路【其中61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731个行政村已有705个通公路【其中有364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公路总里程9502千米,比上年末新增40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92千米,一级公路47千米,二级公路1120千米,三级公路646千米,四级公路6587千米,等外公路510千米。水路通航里程341千米。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712个。
2023年,来宾市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13.13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8.39亿吨千米,增长8.0%;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94.74亿吨千米,增长12.9%。全年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1.20亿人千米,增长25.9%;货物运输周转量17.27亿吨千米,增长7.0%。全年港口通过能力620万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069万吨,增长87.4%。
截至2023年末,来宾市各种机动车保有量61.17万辆。分类型看,载客汽车27.13万辆,载货汽车2.46万辆,其它汽车0.20万辆,摩托车29.80万辆,拖拉机1.42万辆,挂车0.16万辆。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9.7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8.20万辆,增长3.3%。轿车保有量15.17万辆,增长6.8%,其中私人轿车14.88万辆,增长6.8%。年末实有出租汽车517辆,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435辆。年末机动车驾驶员88.63万人,其中汽车驾驶员74.41万人。
铁路
2005年,来宾市境内铁路分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国家铁路地处湘桂线南端K566+100至K657+500处,复线总里程182.3千米,属柳州铁路局管辖范围。沿线有南宁车务段白山站凤凰站来宾站良江站平塘站、小平阳站等6个车站;南宁工务段来宾车间1个,下设工务、道口、检查工区和机队18个;南宁电务段来宾、凤凰工区2个;柳州铁路公安处来宾车站公安派出所1个。来宾市境内国有铁路共有干部、职工597人,其中干部49人。
地方铁路为来宾管理段,管辖来宾至合山铁路支线,简称“来合线”,沿线设有古瓦站白鹤隘站河里站合山站,全长57千米。此外,柳南城际铁路在来宾市兴宾区设有来宾北站
航运
2005年末,3条主要通航河道427.4千米,其中五级航道344.4千米,等外航道83千米,拥有港口5个,年吞吐量为1万吨以上的码头13个,26个生产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为货物178万吨,旅客30万人年;拥有运输船舶310艘64901载重吨,4293客位。
来宾市境内河流航道通航条件好,黔江航道常年可以通航800~1000载重吨船舶,不受枯水影响,是来宾市、柳州市水运的黄金通道。红水河作为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承担西南物资水运出海的任务,中通道建设已于2000年12月28日开始,作为起步工程的乐滩至石龙三江口航道整治工程于2003年1月完工,2003年7月16日通过交工验收。总投资7401万元,共整治36个滩险,整治前航道等级为VI级航道,整治后达到V级,改善红水河该段航道的通航条件,来宾以下河段设置自助导航标志,保证昼夜24小时通航,航道通过能力已明显提高。今来宾市红水河航道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可以通航500载重吨船舶,黔江航道的几个主要险滩于2002年整治完毕。来宾市境内良好的航道通航条件为航运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在正常水位条件下,装载1000吨货物的船舶可以从合山市马安大桥直航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等地。随着龙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建成后红水河的航道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来宾以下可以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来宾以下可以通航2000吨级船舶。
2005年,来宾港共有生产性泊位43个,其中300吨级及以上生产用码头泊位16个,300吨级以下生产用码头泊位27个。港口泊位通过能力为158万吨,旅客为48万人次。当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26万吨。
2021年,来宾市水路通航里程341千米。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71.78亿吨千米,增长34.7%。全年港口通过能力62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578万吨,增长85.1%。
截至2022年末,来宾市水路通航里程341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来宾市地名由市人民政府驻地来宾县(现兴宾区)得名。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来宾)在都泥江(今红水河)北,来宾水(现北之江)东,故以为名。”另据民国《来宾县志》记载:“今武东村(现为兴宾区城北街道磨东社区)南近都泥江,西阻雷溪,‘雷’与‘来’音近,雷溪必及来宾水,唐时严州附郭来宾县治必在此。”“来宾水”、“雷溪”都是壮语小溪的音译。来宾县县治最早设在武东村东外约一里,位置正好在来宾水以东,来宾县因此得名。
非遗
截至2021年,来宾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
风景名胜
2023年,来宾市新增金秀圣堂大峡谷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3家,其中4A级景区总量达17个,占全市A级总数50%以上,实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县(市、区)全覆盖。年末共有星级饭店8家,4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五星级农家乐,三星级以下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3个;年末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年末新增6个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著名人物
谢洪:宋代,武宣县东乡波斗村人,谢家“二凤”同科进士,知贺州。
谢泽:宋代,武宣县东乡波斗村人,谢家“二凤”同科进士,知昭州。
莫敬诚:元正统五年(1440年)授予忻城莫氏土司第一任土知县。
莫镇威:忻城县莫氏土司第八任土知县,明万历十年(1582年)始建有“壮乡故宫”美称的莫氏土司衙署。
廖盛泰:明代清益将军,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蒲田县二十四都赖溪村,后迁居武宣县,廖盛泰古墓位于武宣县三里镇五星村。
陈仁:(1706年~1780年),武宣县三里镇台村人,陈家“双龙”陈仁陈旭两兄弟同科进士。
陈旭:(1706年~卒年不详)武宣县三里镇台村人,陈家“双龙”陈仁陈旭两兄弟同科进士。
郑献甫:(1801年~1872年),象州县寺村乡白石村人,清代经师、诗坛名人,岭南才子。
刘季三:(生年不详~1860年),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人,清朝武功将军。
萧朝贵:(1820年~1852年),壮族,武宣县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重要领袖。
陈亚贵:(1826年~1850年10月),壮族,武宣县东乡下平岭村人,年少学过少林拳术。为天地会重要首领之一。
覃贵福:(1839年~1913年),壮族,武宣县东乡镇福隆村人,太平天国十年庚申科天试武进士第一人。
翟富文:(1865年~1942年),来宾城厢人,民国初国会众议院议员。
刘炳宇:(1869年~1923年),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人,清光绪中叶考取武举,民国时期,广西自治军第十路军司令。
黄肇熙:(1869年~1942年),武宣县二塘镇樟村人,广西自治军第四军司令官,授陆军少将。
苏寿松:(1873年~1939年),象州南街人,广西现代教育家,象州最早的留学生。
郭松年:(1876年~1950年),汉族,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人,广西督军署秘书长,广东督军府少将参谋长,中华民国国会参议员。
刘达庆:(1881年~1922年),武宣县河马乡马台村人,国民革命军中央第七军军长。
刘玉山:(1884年~1950年),武宣县东乡镇马台村人,民国时期广州大元帅府中山建国军第七军军长,授中将衔。
韦敬礼:(1906年~1988年),壮族,武宣县通挽镇伏柳村人,武宣县革命领导人之一,建国初中共武宣县工委书记,武宣县长。
江明彬:(1916年~1947年),壮族,武宣县桐岭镇桐岭街人,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贵县(今贵港市)和武宣县地下党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共贵县县委书记、中共武宣县特别支部书记。
韦章平:(1920年~2009年),壮族,象州县大乐乡石朋村,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韦纯束:1922年出生,壮族,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委交址村人,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现为广西地方志编委会名誉主任。
黄格胜:1950年9月出生,壮族,武宣县桐岭人,曾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广西区委主委,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
陈保善:1959年出生,壮族,武宣县通挽镇禄欢村人,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教授,世界六位著名真菌病毒学专家中的第五号人物。
李宁:1963年3月10日出生,壮族,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人,“体操王子”。
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和第二届自治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表彰为“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2月1日,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