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花,乳名“阿洛”,1944年10月26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员山乡,中国台湾女演员。
主要作品
书籍
1968年
《杨丽花的故事》王惠月.著
1983年
《杨丽花她的传奇演艺生涯》 陈清华.著
1996年
《杨丽花传奇》 杨子葳.著
1997年
《杨丽花之其歌仔戏艺术之研究》 杨馥菱.著
2007年
《歌仔戏皇帝杨丽花》林美瑟.著 (杨丽花口述授权)
纪录片
2002年
《咱的歌仔戏,咱的杨丽花》
专辑唱片
60年代民谣(3张)
1978年新西厢记
1980年郑元和与李亚仙
1982年状元媒
1983年个人纪念专辑-快乐人生
参演电视剧
参演电影
歌仔戏演出
1950年
《安安赶鸡》饰 小安安
1954年
1958年
《孙膑下山》饰 少年孙膑
1960年
电视歌仔戏
黑白
1966年
《精忠报国》饰 岳飞(五月)
(七月)《王宝钏》饰 薛平贵
1967年
《锁麟囊》
《八贤王游湖》
《天官赐福》
《三笑姻缘》
《商辂斩文禧》
《一文钱》
《牙痕记》
《丁姑告状》
《千里送京娘》
《韩信》
《三娘教子》
《陈三五娘》饰 陈三
《孙庞演义》
1968年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天作良缘 》
《傻公子》
《巫山风云》
《二度梅》
《宋宫秘史》
《白纸告状》
《妙女婿》
《子母钱》
1969年
《刘备招亲》
《莲花庵》
《江山美人》
《蜜蜂计》
《孟丽君》
《西厢记》
《王宝钏》
《义薄云天》
《白蛇传》
1970年
《贩马记》
《情锁断肠红》
《错中缘》
《鸳鸯泪》
《蟠龙镜》
《七剑会金龙》
《梦断剑岭》
《浮云遮月》
《四美图》
《万花彩船》
彩色
1971年
《相思曲》
《情恨青天》
《春花朵朵香》
《琵琶环》
《紫玉狮》《血书留痕记》
《驯夫记》
《送凤冠》
《错中缘》
《母子会》
《李旦与凤娇》 饰 李旦
《郎非无义》
1972年
《状元堂》
《巧相逢》
《七世夫妻》
《郭华郎与王月英》 饰 郭华郎
《王十朋与钱玉莲》 饰 王十朋
《商琳与秦雪梅》 饰 商琳
《李奎元与刘瑞莲》 饰 李奎元
《韦燕春与贾玉珍》 饰 韦燕春
《月夜琴声》
1973年
《碧血情天》
《万花楼》饰 狄青
《隋唐演义》
《杨家将》 饰 杨延昭
1974年
《三千金》
《孟丽君》
1975年
《忠孝节义图之秦雪梅与商琳》 饰 商琳
《大汉英烈传》
《桃花过渡》 饰 提渡伯
1979年
《侠影秋霜》
《莲花铁三郎》 饰 铁三郎
《青山绿水情》
1980年
《龙凤再生缘》
1981年
《情海断肠花》 饰 乐亲王/如意
《铁汉金鹰》饰 鹰王玉剑秋
【传奇故事】
《蔡松坡与小凤仙》 饰 蔡松坡
1982年
《杨家将》 饰 杨延昭
《恩怨情天》 饰 凌鸿斌【彬】
1983年
《
万花楼》又名《
万花楼与狄青》 饰 狄青(等五处)
1984年
《花月正春风》又名《正德下江南》 饰 正德/
朱厚照、崔燕云
1985年10月09日
《韩信》 饰 韩信(等两出)
1985年12月30日
《
擎天神剑》又名《
擎剑双骄》 又名《
挚剑双骄》饰 任君飞/甘家豪、大桶/甘家杰
1986年03月21日
《
薛刚》又名《
薛刚反唐》 饰 薛刚、
薛蛟(等四出)
1986年06月11日
《
皇上难为》又名《
乾隆下江南》 饰 四阿哥/宝亲王
1986年07月14日
1986年09月11日
1987年01月26日
1987年04月23日
1987年08月06日
1987年10月19日
1988年01月18日
1988年04月06日
1988年07月04日
1988年10月03日
1989年02月25日
《
金陵十二钗》又名《
红楼梦》 饰
贾宝玉(等两出)
1989年07月13日
1990年05月21日
1991年07月22日
《
新狄青》又名《
狄青取旗》 饰 江天助/
肉粽成/狄青【五虎将之一, 玉面虎狄青】
1992年05月11日
1992年10月12日
1993年04月21日
1994年01月10日
1996年12月19日
1997年01月13日
1997年08月20日
《
红尘奇英》又名《
小孟尝李广》又名《
红颜俏佳人》【退幕后】
《
君臣情深之王文英与竹芦马》 饰
宋仁宗(2002年开拍、杨丽花自已导演)
《君臣情深之王伯东告御状》 饰 宋仁宗
舞台歌仔戏
1968年
《蝴蝶杯》(今日育乐中心)
1970年
《情锁断肠红》(今日育乐中心)
1976年
《孟丽君》等十多出(新加坡)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三月与十月两度下乡公演)
1983年
1984年
(全省巡回公演两个半月)
1985年
(赴
马来西亚、新加坡公演) (为庆祝
台湾光复四十周年到
中兴新村义演)
1987年
(赴日本公演)
1991年
《
唐伯虎点秋香》饰
唐寅【唐伯虎】(
西雅图、休士顿、洛杉矶、旧金山公演)
1992年
1995年
2000年
《台湾梁祝》(国家剧院)
2001年
《台湾梁祝》(全省巡回公演)
(赴日本公演)
2007年
《
丹心救主》 饰 范仲华、陈琳、宋仁宗(国家剧院)
2012年11月23日
杨丽花终极大战之《
薛丁山与樊梨花》饰 薛丁山(
台北小巨蛋--同时也是第一个“登蛋”演出的歌仔戏演员)
特别演出
1975 国庆特别节目【百美图】
1980 特别节目【万花筒】
1983 特别节目【杨丽花的世界】
特别节目【女儿心--杨丽花的奋斗史】
1984 特别节目【杨丽花的献礼】
1986 特别节目国语剧【西游记】
1987 新春特别节目【杨丽花贺新春】
1988 特别节目【杨丽花向三军致敬】
1997 新春特别节目【迎春接福新年好】
个人大型活动
1983 杨丽花
歌仔戏答谢观众
联欢会(中华体育馆)
1986 杨丽花千万个感谢(中华体育馆)
1987 掌声响起劳动节庆祝晚会(中华体育馆)
1984 美国医生访华,医生太太访问杨丽花
1988
日本电视台吃遍全世界,访问杨丽花 邀请来台参赛
环球小姐品尝台湾料理
1996 拍摄【四季红】为美国国会员示范歌仔戏
2002 拍摄【君臣情深】韩国女星金尤美探班
花之活动 演出/主持活动
1968 :参加台视电视周刊读者晚会演出唱【马车夫之恋】
参加正声天马公司二十周年庆
1973: 在【星河】节目中演唱【为什么要流浪】
1975 :光复三十年特别节目【台湾好】
1976 :在【大年夜】节目中与白家莉合演【访英台】一剧
1978: 参加【春之歌】春节特别节目
参加龙舟锦标赛开幕与礼为【表演组】的队长
1981 :特别节目【万象回春】与徐露合演【西厢记】
1982 :在
司马玉娇主持【大观园】节目中唱【迟到】
参加台视二十周年庆
参加台视【夜来香】节目演唱【落日时分】
参加台视端午节特别节目演唱【燃烧吧,火鸟】
1983 :造访天母【圣安娜育幼院】
参加【世界自由日】庆祝大会
1984 :参加庆祝台北市警察局【迅雷小组】成立周年
担任【乡士歌谣擂台】评审
1986: 参加台视中秋特别节目【彩虹飞月】演唱【唱首情歌给谁听】
1987 :在【我爱彩虹】节目与
凤飞飞合演【
唐伯虎点秋香】
1988 :参加金钟奖颁奖典礼
担任第一届金龙奖传统戏曲颁奖
1989 :参加宜江之夜活动
1992 :参加龙凤巨星迎新岁特别节目
参加台视高尔夫球赛联谊赛
参加宜兰区运公演
1993 :参加【向毒品宣战-台北之夜】晚会与
冯宝宝合演洛神片段
参加【向毒品宣战,宜兰之夜演唱会】演唱一段反毒七字仔
1994 :参加民生报十六周年庆晚会扮皇帝与
周慧敏合演短剧
参加台视年终晚会与总经理合唱【车站】
参加龙兄虎弟节目演唱【车站】
参加庆祝强棒出击九周年生日
参加台视【欢唱尾牙】联欢会演唱【车站】
1995 :参加民生报十七周年庆晚会与
陈丽丽表演禅诗禅唱
担任金钟奖颁典礼颁奖人
1996 :为台视八点档【台湾演义】拍预告片
参加明星高尔夫球球赛
参加
法鼓山奠基大典活动与陈丽丽合演【双枪
陆文龙】片段
1997: 担任复兴剧校成果表演展评审
2000 :拜访证严为【希望工程】筹款义演一场【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1 :响应法鼓山说好话、做好事活动
担任金钟奖典礼颁奖人
2003 :参加总统府跨年晚会表演【七仙女】 (1.1)
举办【君臣情深】北、中南宣传影友会 剪彩活动
1968 :台南蓝天歌厅开幕剪彩
为绿峰大饭店开幕剪彩
1972 :为老店开幕剪彩
1983: 为【新光】剪裁
1984 :为
中影【
中华民族团结庆新年】展览开幕仪式剪裁
1997 :参加宜兰【
歌仔戏回娘家】活动为员山公园开幕剪彩
1998 :为【华声坊】剪彩
花之专访
1985 华视周末派专访
强棒出击访问
1989 强棒出击访问
1993 中广青春网八点档专访
玫瑰之夜专访
1994 龙兄虎弟片段专访
明星会客室专访
民生之音【与名人有约】专访
1995 CTN非常娱乐专访
台湾五十专访
中视【团圆再出发】访问
TVBS超级新闻网访问
1996 华视点灯专访
1997台湾群星会专访
真情指数专访
结婚真好专访
华视*光园地专访
2007沈春华LIVESHOW
社会活动
义演
1969 赴星参加慈善演唱义演
1970 救助高雄大火灾民捐款两万
1978 参与响应自强爱国活动,将拍摄【香火】所得的三十万全数捐出
1983 拍摄歌林电冰箱广告酬劳全数捐出济孤老
捐巨型剧照【为善长乐】做义卖
1984 参加警广于
国父纪念馆举办【雪中送炭慈善晚会】
参加【送炭到泰北】义演活动义卖本身的白纱礼服及项链
参与筹募警察人员安全基金义演晚会演唱【男子汉】
1985 参与筹募蒙藏基金义演活动与小凤仙等人演唱【戏凤】
1986 参与【风雨送爱心】义演活动与
汤兰花合演【小放牛】
1994 参与【台北之夜】【
宜兰之夜】反毒晚会活动
1996 参与【携手同心重建家园】赈灾活动,义卖
戏服三十万全数捐出
1999 参与【九二一】赈灾活动捐款
赞助演艺公会每月四万,帮助无依靠的老艺人
2000 义演【
梁山伯与祝英台】为921【
希望工程】筹款
2001 响应
法鼓山做好事活动,与
台南义演【
梁祝】所得全数捐出
1988 拍摄环境清洁宣导片
1992 拍摄关心青少年宣传片
1993 拍摄贩毒宣传片
拍摄关怀老人公益广告
1996 拍摄筹措智障中心建校经费公益广告
拍摄防台宣传片
拍摄帮助反虐妇女宣传片
1999 拍摄反贿宣导片
星路历程
母亲
杨好艺名筱长守,为宜兰「
宜春园」的知名小生。杨丽花四岁时开始上台
跑龙套,七岁时与母亲演出《安安赶鸡》以「小安安」闻名。十三岁时正式加入「宜春园」,十七岁时以《
陆文龙》一举成名。十八岁时进入「赛金宝歌剧团」,曾拍摄电影与前往海外演出。1965年杨丽花加入台北「正声天马歌剧团」在广播电台演唱,後以《精忠岳飞》跨入电视界,成为电视
歌仔戏界的巨星。
1947年,开始上台跑龙套
1950年,与母亲在宜兰「宜春园」歌仔戏班演出《安安赶鸡》,颇受观众的欢迎与肯定,「小安安」的名声不胫而走,杨丽花自此正式踏入内台歌仔戏的舞台
1956年,杨丽花正式加入「宜春园歌仔戏团」
1960年,跃升为团中要角,以《
陆文龙》崭露头角一举成名
1961年,杨丽花离开「宜春园」,进入以拍摄歌仔戏电影著称的「赛金宝歌剧团」
1963年,「赛金宝歌剧团」集合诸多当时歌仔戏界的名伶,组团赴
菲律宾华宫戏院演出长达半年之久
1965年,杨丽花加入台北「正声天马歌剧团」,与
小丽云搭档在电台演出,由陈清海负责编导,在全省拥有无数的听众,同年以「联通广播歌剧团」的成员身份,参加台视电视
歌仔戏的试演竞赛,剧团推出《精忠岳飞》,顺利取得周四中午时段的播出权,自此杨丽花开始了电视歌仔戏的生涯
1969年,杨丽花成为「台视歌仔戏剧团」团长
1972年,组织「台视联合歌剧团」,推出《七侠五义》《碧血青天》《万花楼》《隋唐演义》与《杨家将》等叫好又叫座的戏出
1976年,前往
新加坡「杨丽花」人民剧场演出三十天,共计推出十五出戏
1980年春节,杨丽花率领「台视
歌仔戏剧团」全省基层巡回演出一个月,总计演出《
唐伯虎点秋香》百馀场
杨丽花利用休息的两年时间,与狄珊合作筹画了《侠影秋霜》、《莲花铁三郎》与《青山绿水情》三档歌仔戏,开启了电视歌仔戏的改良风
而後台视重组「台视歌仔戏剧团」,邀请杨丽花出任团长,陆续推出《龙凤再生缘》《薛平贵》《铁扇留香》《
情海断肠花》《铁汉金鹰》《
薛丁山》《杨家将》《恩怨情天》《万花楼》《
薛仁贵征东》《梁山伯与祝英台》《
狸猫换太子》《风流才子唐伯虎》《
年羹尧新传》与《孙膑下山》等
戏码1981年与1986年,杨丽花更在台视两度招收新人,为电视
歌仔戏培育许多新生代演员
1981年,杨丽花应「新象
国际艺术节」的邀约,在「国父纪念馆」推出《渔娘》,开启了歌仔戏进军现代剧场的枢纽
1988年,以《
王文英与竹芦马》获得电视金钟奖的肯定
1994年在台视推出《洛神》,成为首度在黄金
八点档时段演出歌仔戏的先例
1991、1995、2000年先後在
国家剧院推出《吕布与貂蝉》《双枪
陆文龙》与《梁祝》等三档大戏
2003年,最新力作为在台视推出的《
君臣情深》,也致力於歌仔戏新生代的培植薪传
杨丽花的歌仔戏演出绝大部分为女扮男装,这不但是她的演出特色,也是台湾歌仔戏的特色。而杨丽花虽为宜兰藉,但其演戏时并不使用宜兰腔,而以台北腔。
童星阶段 1940年代末期,
歌仔戏仍为全台湾最受欢迎的娱乐或戏剧,因此杨丽花以安安赶鸡这出戏剧里面的演出名字「小安安」(汉文翻译为「翁安落」)闻名。该「翁安落」的剧中角色名字,仍为60岁以上歌仔戏戏迷所熟悉。
1957年,13岁杨丽花正式成为「宜春园」
歌仔戏剧团的成员,所有演出均为「女扮男装」小生演出。因为她扮相优美,不但迅速成为该团的台柱,随後的1961年更以「
陆文龙」一剧走红全台湾。这出戏也奠定她为台湾歌仔戏第一小生的名号。
内台戏与电影歌仔戏 1962年杨丽花被「赛金宝歌剧团」挖角,除了继续以小生扮相於歌仔戏界受到观众欢迎外,也连同该剧团於当时的
台语电影风潮推动下,在1960年代期间演出十数部歌仔戏台语电影。此较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杨丽花还以「女装」扮相,於重拍的台语电影「望春风」担纲担任「女主角」,这是杨丽花极为罕见的演出。
这阶段的杨丽花的演出重心已从1950年代末期的野台戏转为戏院演出的内台戏。许多戏院甚至为了杨丽花,把本来放映电影的戏院,改装成适合
歌仔戏演出的舞台。
电台与电视演出 1965年,杨丽花加入台北「正声天马歌剧团」。该剧团时为正声广播电台的子剧团。杨丽花的歌仔戏电台演出,虽不是歌仔戏界的第一,但是以「
倍思调」、「慢头」、「慢尾」、「大哭」等等传统老曲调,获得各界的瞩目。
同年,甫开播不久的台湾第一家无线电视
台湾电视公司看中杨丽花可能带来的
电视广告收益,特地邀请杨丽花参与演出。而演出戏码为《精忠岳飞》的杨丽花,以女生身分演出岳飞一角,也立即获得电视观众的喜爱。「岳」剧不但是台湾无线电视史上第二出轰动的电视
歌仔戏之外(第一出为1961年演出的【
雷峰塔】),杨丽花也是继
廖琼枝与何凤珠之後的第三位电视歌仔戏艺人。事实上,杨丽花也是这三个人当中最活跃的一位。
1969年,累积数十档电视歌仔戏主角与制作经验後的杨丽花,成为「台视歌仔戏剧团」团长,正式将演出重心转移到无线电视。
黄金时期
1971年,台湾无线电视从黑白迈入彩色,第一出
彩色电视歌仔戏《相思曲》,正是由杨丽花与小艳秋主演。之後,以杨丽花为中心的台视歌仔戏剧团,连同知名歌仔戏编剧狄珊,以新颖的服装,紧凑的剧情,加上废除
武场现场演出与加强音效等因素,纳入了新生代的该仔戏戏迷。
1970年代是杨丽花与电视
歌仔戏的黄金时期,这时期让杨丽花成为台湾歌仔戏的
同义词。而此间代表作有《七侠五义》《碧血青天》《万花楼》《隋唐演义》《杨家将》《侠影秋霜》《莲花铁三郎》《青山绿水情》《龙凤再生缘》《薛平贵》《铁扇留香》《情海断肠花》《铁汉金鹰》《薛丁山》《杨家将》《恩怨情天》《万花楼》《
薛仁贵征东》《梁山伯与祝英台》《狸猫换太子》《风流才子唐伯虎》《年羹尧新传》与《孙膑下山》等戏码
「电视歌仔戏」原本就是
艺术包装的商品,它和所有的电视节目一样,是靠著广告的支持而生存的,商业与本土艺术的结合虽然或多或少会产先一些令人垢病的问题。但是杨丽花藉由科技之利、传播之便,让传统
歌仔戏得以在
台湾当局不重视的情况下留存,让歌仔戏脱离「外台」「内台」局限,这是杨丽花对台湾歌仔戏的重大贡献。
重回舞台 1990年代,解严後的台湾,允许世界各国影视娱乐进入,加上
有线电视兴起,依赖台湾无线电视业的杨丽花电视歌仔戏渐次没落。除此,杨丽花之後的小生接班人,也无法接续杨丽花的气势,这些因素导致杨丽花所组成的台视歌仔戏团无法继续1970年代,甚至1980年代的台湾歌仔戏荣景。
虽然如此,杨丽花仍继续培养新人。并将表演触角重新伸出大型舞台,这里面以1991年、1995年与2000年於国家剧院推出《
吕布与貂蝉》《
双枪陆文龙》与《
梁祝》为其代表作。
荣誉记录
1967 获得55年度全国戏剧比赛最佳小生奖1969 电视周刊票选为最可爱的电视明星
1978 主演【望春风】影片获得哥伦比亚国际影展
1979 台视颁赠制作
歌仔戏【侠影秋霜】成绩卓越奖牌
1983 新闻局颁赠赴美、日宣慰侨胞将
海工会赠奖义演成功,将乡试文化传送海外
获表扬省地方戏剧协会奖
1988 入围
台北市演员工会主办的第一届表演艺术金龙奖
【朱洪武】经评为77优良电视戏剧节目
【王文英与竹芦马】获金钟奖
台视颁赠镰刀台视戏剧优异
1991 率领戏团赴西雅图参加海华文艺季活动
获得亚洲艺人杰出奖
1992 参与阳光基金会公益活动为残颜同胞尽心尽力
1993 获得金钟特别奖
新闻局颁赠积极好人好事代表
1996 新闻局颁赠协助帮助不幸少女和妇女
侨委会颁赠颁赠华光奖章
1997 【乱世情深】经评定为86年优良电视戏剧节目
历年评价
1972中国时报票选为最受喜爱的电视剧明星前五名
1980
民生报评为“影剧业十年来八大名女人之一”
1983 观众选出最受欢迎的明星
1984 电视周刊选为当年的十大锋头人物之一
1985 大马票选的十大名星之一
1998 天下杂志评为台湾四百年来前五十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1999
TVBS周刊评为影响电视三十年十大人物之一
2002 表演艺术网全民大公投票选十大偶像之一
台湾十大杰出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