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荣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波荣,1976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入选科技部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北京市科技新星A类计划(2009)。主要研究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城市热岛缓解及生态低碳规划方法。围绕以上研究方向,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部、民航局和北京市重大课题等科研课题15项,主持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及生态规划规划等咨询类项目4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10项。

人物经历
教育简历
1994年9月-1999年7月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暖通空调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4年7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暖通空调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专业履历
2003年3月-7月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楼宇能源与设备技术系,特别研究员
2004年7月-2006年4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
2006年5月-2007年11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2007年12月-2010年7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10年7月-2012年11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12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年1月- 历任建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建筑学院院长助理
2009年3月-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主任助理
社会任职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青年委员会主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
国际建筑性能模拟学会(IPBSA)委员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副主编
北京市绿色建筑促进会副秘书长
深圳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
国内外多项期刊的编委,担任多个SCI期刊审稿人。近5年4次受邀在境外举行国际会议大会做特邀报告;3次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
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1]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2] 城市热环境缓解技术
[3] 区域生态低碳规划方法
课程与教学
1.建筑环境学 本科专业课,建环专业
2.建筑环境模拟辅助设计优化研究生专业课,建环/建筑技术/建筑学专业
3.建筑物理研究生专业课,建环/建筑技术专业
参讲课程
1.生态设计Studio 本科生必修专业课,建筑学专业
2.公共建筑设计 本科生必修基础课,8学分,128学时,建筑学专业
3.绿色建筑设计Studio 国际硕士班 建筑学专业
4.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面向所有专业
获奖记录
个人荣誉
[1]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届优秀青年基金支持,2012
[2]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2011
[3]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类),2009
[4]第11届Building Simulation 2009 Best Poster奖,英国格拉斯哥,2009.8
[5]第10届Building Simulation 2007 Best Poster 奖,中国北京,2007.10
[6]第5届SB07(国际可持续建筑大会)Best Paper奖,韩国首尔,2007.6
[7]入选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2006
[8]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共10人),2005
2018年8月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其中林波荣研究领域的《绿色建筑环境营造与节能》项目在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内。
科研获奖
[1]环保履约中心大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排名第3),2013
[2]天津塘沽区农村城市化西部新城社区服务中心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暖通空调)一等奖(排名第2),2012
[3]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绿色建筑设计创新奖一等奖,2012
[4]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制大纲征集全球招投标一等奖,2011
[5]深圳华侨城体育文化中心改造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3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排名第1),2011
[6]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3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1
[7]苏南地区太阳能住宅,台达杯国际太阳能设计竞赛三等奖,2011
[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及应用,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
[9]国家新闻总署第1届“三个100”原创图书奖,2008
[10]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设部第2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综合一等奖(排名第3),2007
[11]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5),2006
[12]济南交通学院图书馆,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排名第7),2006
[13]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研究,精瑞科技奖金奖,2004年
绿色公共建筑环境与节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2020年9月,获得第二届科学探索奖。
2023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基础研究
[1] 建筑热环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3-2015,负责人
[2] 性能目标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节能优化技术研究,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2015,负责人
[3]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应用研究,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1-2014,负责人
[4]我国行业减排方案及其机制研究(建筑行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2010-2011,负责人
[5]基于可持续性大型公共建筑决策与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2012-2016,课题负责人
[6]景观构成和空间元素特征与室外环境热舒适调控机理定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2011,负责人
[7]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与模拟分析软件开发,科技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2010,课题主要负责人
[8]景观空间布局及通风缓解热岛技术研究科技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2010,共同负责人
[9]节能外窗构造体系研究及评价软件开发科技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2010,负责人
[10]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课题5“降低建筑物能耗综合关键技术研究”,2004-2005,主研
[11]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课题1“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2004-2005,主要负责人
[12] 科技部奥运科技十大专项课题: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2.8-2004.8,主要研究者
[13] 北京市科委项目:新建建筑能耗评估体系与超低能耗示范建筑的建立与实践研究,2002.1-2004.12,主要参与人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住区微气候的热物理问题(E59836250),1999-2003,参与
工程项目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咨询
[1]北京第一高楼Z15项目(528米,47万平米),节能和绿色技术咨询,负责人
[2]深圳华侨城大厦(300m,18.9万平米),华侨城集团第一高楼,节能和绿色技术咨询,负责人
[3]中国博览中心,建筑面积142万平米,世界上规模最大会展综合体,绿色技术咨询主要负责人
[4]金地深圳岗厦项目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350米,节能和绿色技术咨询,负责人
[5]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绿色技术咨询,负责人
[6]深圳华侨城体育中心,节能和绿色技术咨询,负责人
[7]广州珠江城,广州第3高楼,309m,节能和绿色技术咨询,负责人
[8]广州新火车站(亚洲最大火车站,57万平米),节能设计,第2负责人
[9]南京南站(25万平米),机电节能顾问,负责人
[10]青岛北站(20万平米),机电节能顾问,负责人
[11]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筑节能示范建筑设计,负责人
[12]阳光保险集团北京通州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0万平米,负责人
[13]阳光保险集团成都后援中心,总建筑面积26万平米,负责人
[14]天津华侨城欢乐谷园区-亚洲最大的单体室内展厅,负责人
[15]武汉华侨城欢乐谷园区生态节能咨询,负责人
[16]广州万达广场(40万平米),机电咨询主要负责人
[17]万科大梅沙总部绿色建筑技术咨询(7万平米),负责人
[18]中远房地产公司“远洋天地”办公楼及公寓节能设计优化,负责人
[19]贵阳规划展览馆,节能咨询负责人
[20]东莞生态园办公楼,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咨询,负责人
[21]东莞检验检疫局办公楼,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咨询,负责人
[22]和记黄埔房地产项目(重庆、天津、西安),节能负责人
[23]远洋房地产集团远洋花园综合节能和环境设计咨询,负责人
[24]中赫集团玉渊潭房地产项目综合节能设计咨询,节能和环境咨询负责人
[25]南京朗诗项目节能技术咨询及运行改造,负责人
[26]北京蟹岛休闲度假村节能示范咨询目(28套节能公寓),负责人
生态规划
[1]苏通科技产业园二期生态规划,委托单位:苏通科技产业园综合管理办公室,20010-今,40平方公里
[2]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生态规划,委托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海淀分局,2010-2011,占地20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79平方公里
[3]江苏省武进低碳示范区启动区低碳规划,委托单位:江苏省武进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09-2011,3平方公里
[4]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生态规划,委托单位:苏通科技产业园综合管理办公室,2009-2010,10平方公里
[5]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低碳生态规划,委托单位: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管委会,2008-2009,1.2平方公里
[6]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委托单位: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7-2009,4平方公里
论文及论著
教材和论著
[1] 林波荣等著,居住区热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江亿、林波荣等著,《住宅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江亿、毛其智、林波荣等,《城市消费领域能耗特征与节能途径》,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10
[4]《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2008,2009,2010,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著
[5]《绿色建筑》(2009,2010,201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工出版社,参著
[6]《绿色建筑评价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负责第5章
[8]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组著,《绿色奥运建筑实施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编写人
[9] 聂梅生秦佑国、江亿等著,《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节能部分负责人
[10]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组著,《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主要编写人
期刊论文
1.B o Hong, Borong Lin, Bing Wang, Shuhua Li, Optimal design of vegetation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combine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experiment,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Vol 19, 3, 2012/3(SCI源刊,通讯作者)
2.Hong Bo; Lin Borong; Hu Lihui. Optimal tree design for sunshine and ventilation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using geometrical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UILDING SIMULATION, Vol: 4-4, pp351-363 , 2011. (SCI源刊,通讯作者)
3.Wang, Z*.; Lin, B.R.; Zhu, Y.X.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envelope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new railway stations, Int. Symp. Heat., Vent. Air Cond. - Proc. ISHVAC 2011,Vol 1, pp. 171-176(EI检索
4.Xiao, J*; Lin, B.R.; Zhu, Y.X. The op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of three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Int. Symp. Heat., Vent. Air Cond. - Proc. ISHVAC 2011,Vol 1,pp. 64-69(EI检索
5.FENG Ning, MA Jie, LIN Bo-rong, ZHU Ying-xin, . Impact of landscape on wind environment in residential areas. J. Cent. South Univ. Technol. (2009) 16(s1), pp80-83,(SCI源刊,通讯作者)
6. Li, Zhe*, Lin, Borong, Zhang, Shengyuan, Jiang, Yi.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for Building and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Typical Cities in China,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pp 2164-2171, 2009/11/6
7. YU Qiong, ZHOU Xiao-ru, LIN Bo-rong, ZHU Ying-xin, Simplified prediction model for light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office building scheme deisgn, J. Cent. South Univ. Technol. (2009) 16(s1), pp28-32,(SCI源刊,通讯作者)
8.Borong Lin, Xiaofeng Li, Yingxin Zhu, Youguo Qin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 of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patterns’ effect on outdoor pedestrian thermal comfort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08(SCI 0167-6105)
9.Lijing Gu,Borong Lin, Daojin Gu, Yingxin Zhu An endpoint damage oriented model for life 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buildings i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 (23),2008-12: 3762-3769 (SCI 377NJ)
10.Lijing Gu, Borong Lin, Yingxin Zhu, Daojin Gu, Mingxing Huang, Jiazi Gai, Integrated assessment method for building life cycl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uilding Simulation,2008, 1:169-177
11.Xia Chunhai, Zhu Yingxin, Borong Li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evaluation method in green buildings. Renewable Energy, 2008, 33(5):883-886. (SCI 9768396)
12. Li L, Li XF, Lin BR, Zhu YX. Improved k-epsilon 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 for canopy flow.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0 (4): 762-770 FEB 2006 (SCI018KY)
13.Liu, Xiaohua; Li, Zhen; Jiang, Yi; Lin, Borong. Annual performance of liquid desiccant based independent humidity control HVAC system.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Vol: 26, Issue: 11-12, August, 2006. pp. 1198-1207 (SCI 00376-5)
14.LIU Chuang, SONG Ling, LIN Bo-rong, Establishment of green campus assessment system in China,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Vol.8 Dec. 2009, pp49-52
15.Bing Wang, Borong Lin.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Wind Environment around Buildings in Campus. 11th International Build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Glasgow, 27th – 30th July, 2009. (Best Poster Presentation of BS2009, Arup Prize for IBPSA Student Poster on Simulation and Design)
16.Bing Wang, Borong Lin, Cheng Li, Xiaofeng Li,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research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around buildings, CWE 2010, North Carolina, U.S.A., May 2010(Best Student Award)
17. LI Zhe, LIN Borong, ZHANG Shengyuan, JIANG Yi.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for Building and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Typical Cities in China,Proceeding of ISHVAC 2009,2009,p2154-2161
18.Borong LIN. 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 Landscape Pattern in Chinese Residential District for Better Outdoor Microclimate. The 2nd WER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itectural Wind Engineering, 5-6 November, Tokyo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apan. 2008
19.Kun LI, Borong LIN and Youguo QIN. A New Urban Planning Approach for Heat Island Study at the Community Scale. Urban heat island conferenc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ntermeasures to Urban Heat Islands (SICCUHI) ,September 21-23, 2009 in Berkeley, California, USA
20.BR Lin, ZQ Zhang, XF Li, YX Zhu,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fountain on around thermal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Building Simulation 2007, September 3~6, 2007, pp23~30
21.BR Lin, XF Li, YX Zhu, A new simulation system for radiation calculation when opaque and half transparent objects exist together, Proceedings: Building Simulation 2007, September 3~6, 2007, pp1097~1102
22.GuLijing, Gu Daojing,Lin Borong, Zhu Yingxin.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nvelopes on life cycle environmental load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14(sup.): pp431-434(EI检索)
23.BR LIN, YX ZHU, YG Qin and Y Jiang ,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OBAS for sustainable building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1st AIK Sustainable Building Workshop, Seoul, Korea, 2006, Mar. 2
24.林波荣,彭渤,我国典型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焓能和CO2排放研究,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秋季刊,pp45-49
25.谷立静,林波荣,顾道金,朱颖心,中国建筑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终点破坏模型,科学通报,2008,53(15): 1858-1863
26.林波荣,朱颖心,基于模拟技术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实例分析. 建筑科学,第22卷第4A期,2006年9月,pp8-11
27.宋凌,林波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及评价原则.建设科技, 2009(14): 第16-17页.
28.夏春海,朱颖心, 林波荣.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价方法研究.太阳能学报,2007,28(6):676-681(EI收录).
29.袁圆、林波荣,朱颖心,基于负荷动态模拟的冰蓄冷系统设计及控制优化.暖通空调,Vol.36,No.190,2006年10月:pp75-79
30.林波荣,绿色建筑技术成本收益分析研究.城市建筑, 2008(4): 第26-27页
31.林波荣,绿色建筑标准与住宅节能与环境设计.住宅产业, 2008: 第82-86页.
32.林威,林波荣,朱颖心,水平外百叶遮蔽系数计算方法比较研究.建筑科学, 2008(10): 第55-63页.
33.宋晔皓,林波荣,姜涌,绿色与建筑. 时代建筑, 2008(2): 第6-11页.
34.刘晶晶,林波荣,秦佑国,双层玻璃幕墙节能辅助设计方法探讨,华中建筑, 2006,24(5)
35.秦佑国,林波荣,朱颖心,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建筑学报, 2007(3): 第68-71页.
36.江亿,林波荣,北京奥运建设与绿色奥运评估体系.建筑科学, 2006(5): 第1-6+15页
37.秦佑国,宋晔皓,林波荣,关于建立中国绿色建筑的评估体问题.中国房地信息, 2007(5): 第40-43页.
38.夏春海,朱颖心,林波荣,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性能模拟方法综述.暖通空调, 2007(12): 第32-40页.
39.顾道金;谷立静;朱颖心,林波荣,盖甲子,建筑建造与运行能耗的对比分析.暖通空调, 2007(5): 第58-60+50页.
40.宋晔皓;姜涌;林波荣,技术解读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时代建筑, 2008(4): 第52-61页.
41.刘畅,林波荣,宋凌,建立我国绿色学校评估体系.建设科技, 2009(14): 第42-45页.
42.江亿;朱颖心;魏庆芃,林波荣,杨秀,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城市发展研究, 2009(8): 第7-17页.
43.李哲,林威,林波荣,朱颖心.自下上升的百叶卷帘的采光效果的研究.第10届建筑物理年会论文集,2008年11月,广州
标准编制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主要编写人
国家《建筑节能基本术语标准》,参编
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参编
国家《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主要编写人
国家《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主要编写人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产品认证《“生态住宅”技术标准》(主要执笔人)
行业标准《居住区热环境设计规范》,参编
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主要编写人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编写人
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主编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和防结露性能检测标准》,参编
《建筑门窗术语标准》,参编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