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

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

正月初九(The Ninth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又称大年初九,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在民间有着“天公生”“玉皇会”“天诞节“上九日”等俗称。同时,这一天也是四川达州市元九登高节以及广西融安县苗族芒蒿节。在中国东南沿海尤其闽南,正月初九是盛行且隆重的传统节日。

节日起源
天公信仰源于道教,南宋宁全真授、王契真纂的《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门》云:“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真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板”“门神”等。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道教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过年前的“送灶神”、过年后的正月初九“天公节”有着道教文化烙印,道教的玉皇大帝成为仪典中的主要祭拜对象。
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所以用“九”来代表天。据明代人王逵在所著的《蠡海集》记载:“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明代人黄道周的《月令明义》也记载说:“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在古代人观念中,“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也是万物生长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顺天行道。而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天”,也就是老百姓世代口中所称的“老天爷”。玉皇大帝是三界众仙之主,属于四御之一。道经记载其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主宰宇宙。每年腊月二十五,玉皇大帝降圣下界视察,根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道观子夜举行道场迎接。正月初九下午回鸾天庭,道观再办盛大道场,民众进香观礼,影响扩至民间,形成庙会。如湖北鄂东“玉皇会”,泰山玉皇庙、山东昌邑等地也有相关庆祝活动。在台湾、福建等地,玉皇被称为“天公”。
民间有“人七地八天九”之说,正月初八是土地爷的生日,旧时人们都要在初八祭土地;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人们都要在此日祭天。传说玉帝姓张名坚生于此日,故该日又称“天诞节”“天公生”。另一方面,“九”在部分人的眼中是一个“劫”和“槛”。以“十”为进位数中的每一个“九”都是“劫”和“槛”,因此能跨过即是“福”。民间因为有了这样的“忌讳”,所以就把农历新年的第一个“九”出让给最高和最有权威的“天公”以示“尊天长””,能跨首“劫”首“槛”,这是正月初九为“天公生”的缘由之一。在中国东南沿海尤其闽南,正月初九是盛行且隆重的传统节日。
历史沿革
在唐中叶以前正月初九是三令节之一,谓之“正月九”。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一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宋代道教大兴,以帝室尊崇为主因,崇道的宋真宗把玉皇的神品推到极致。“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真宗又奉‘天书’到亳州太清宫祭献,尊老子为‘混元上德皇帝’;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又尊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大天帝’。”同样崇信道教的宋徽宗在宋政和六年(1116年)又“上玉帝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大帝”。
清代将正月初九日定为天诞,禁屠宰。大高玄殿建皇坛,各道观设醮,拜朝天忏,锡福解厄。同时这一天,人们需斋戒,官禁宴会,戏馆停演。玉皇圣诞祭献也成为皇家重要事项,如清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初五日《奏为正月初九日玉皇圣诞摆供拈香事》记载:“同治七年正月初九日,戊午日,丑时天德,摆供,上诣天地前拈香,次拈斗香,香燃毕,送焚化”
节日习俗
主要习俗
农历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玉皇会”,道教称此日为玉皇大帝诞辰。玉皇大帝主宰宇宙,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天神,传言各路神仙会在这天为其隆重庆贺,其于诞辰日下午返回天宫。
普遍仪式:各地在正月初九这一天祭祀仪式颇为讲究。人们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庆典来庆贺玉皇大帝的生日,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许多地区的民众望空叩拜,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祈愿风调雨顺。此日待人处事要平和,路上遇见人,无论是否认识,都要互相问好,避免冒犯“天神”。有些地方家中妇女要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胡同、天井、巷口、露天的地方膜拜苍天,祈求天公赐福。因“九”与“酒”谐音,“九”不能离酒,各家各户会备酒宴相聚。
闽南地区:闽南春节有“初九天公生,十五上元暝”谚语。闽南人家家户户初八晚设案摆供,初九零时起烧香膜拜。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庆祝时辰,三明市拜天公的时辰在初九的夜晚,而泉州市和南平市等的时辰则是在初八夜晚或初九早晨。一般在初八日,家家户户都要蒸龟粿。初九日,在厅堂上挂起一盏“天公灯”。上写“祈雨平安”及一个“心”字,表示一心诚敬,祈雨赐福。祭坛用“八仙桌”,下垫长凳或方椅圆椅,有的加垫金纸,以示太极界不着地之意,称之“顶桌”,俗称“天公坛”,也叫“三界桌”。四周用绣饰有吉祥图案的“桌裙”围之,桌上摆着三盏神灯,“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六斋”(金针菜香菇木耳冬笋、菜心、豌豆)以及果盒(冬瓜糖蜜饯蓼花麻蓼、米蓼、糖花生、寸金枣)。同时设清茶3杯,以此敬奉天公。在顶桌后面另设一张下桌。排列“五牲”,红龟发粿等,是专为“天公”的随从准备的,茶、酒、花烛等与顶桌相同。时辰一到,全家大小都整肃衣冠,依辈分大小顺序手执点燃的香条,面向户外对天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祈求天公赐福、添丁发财。小孩从祭坛下爬过去,俗称钻桌脚,意在保平安添福气。最后烧大寿金,也称“天公金”。富裕人家搭台演戏,例演正音京剧。开场有“跳脚关”,也称“跳加官”,即“加官进禄”、“天官赐福”、“招财进宝”,也有演高甲戏、歌仔戏;还有流动的木偶戏,专为居家祭神演出。此外,个别人家还有于正月初一日凌晨提前敬天公者。其他特殊情况者,有周岁做“度晬”、十六岁成年庆、结婚祝寿、新居落成等,结合谢天敬天公。
台湾地区:从初九午夜零时到凌晨四点举行祭天公仪式。正厅摆祭坛,八仙桌用长凳垫高为“顶桌”,供玉皇大帝神位,及五果六斋、扎红绳面线、清茶三杯。顶桌下“小桌”供随从诸神,摆五牲、红龟粿等。全家整肃衣冠,按长幼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烧金箔、放爆竹
豫北地区:人们有组织地举行祭典,高跷、秧歌、旱船等文娱会出动,民众上山拜庙、吃饺子、放鞭炮。祭拜前全家斋戒沐浴,禁晒女裤、内衣及倒垃圾,以示尊敬。
山东地区:在泰山极顶的玉皇庙,每逢正月初九玉皇生日,都要举行庙会。民间传说山东昌邑县白家营是玉皇张大帝的姥娘家,当地从正月初一到十四要举行隆重的“玉皇演驾”仪式。逢天旱祈得下雨的年份还要连续演驾三年,向玉皇报恩。
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诞辰,各地玉皇殿会举办祭祀活动。当天,民间不在家庭祭祀玉皇大帝,而是在正月初八午夜,从各方争赴玉皇殿,抢烧正月初九头炷香。初九日零时起,各殿举行祭典。殿内供品众多,香烟缭绕,法师、香客齐聚恭祝诞辰。祭典时,法师入殿,乐手就位,主祭、陪祭站定,插鼓鸣炮后上香、行三跪九拜之礼。法师念诵玉皇经,众人跟随上香、跪拜、献礼,法师恭读祝文。殿外鞭炮声中烧贡银,同时还有莆仙戏演出娱人娱神。福建壶公山凌云殿祭祀玉帝有独特的请斗与送斗习俗。泉州玄妙观是当地最大道观,奉祀玉皇大帝。初九拜天公仪式要点三柱香、烧“天公金”。信众酬神唱戏,各地巡境神也会被抬来拜谒。
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
传说正月初九晚仙女下凡,青年男女聚于大树下唱欢乐吉祥的歌,邀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七仙女降临,期望她高兴后让玉帝保佑人间顺遂。早年间就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意即正月初九“上九日”办事会受玉皇大帝庇护,能事半功倍,办得又多又快又好。时至今日,一些老年人仍会将难办之事放于初九办理,觉得这天办事效果佳,因有“老天爷”在上,谁也不敢虚伪刁难,大家通情达理,事情易成。
正月初九,农村习俗是请春客。春客,意即妇女。家庭主妇从年前忙到年后,自然是辛苦。这一天,讲礼数的家庭要将七大姑八大姨接到家里好酒好菜的招待一天,忙了旧年忙新年的家庭主妇,放下锅碗瓢勺,远离灶门锅台,一门心思地当一回客人。如果赶上有戏班子演出,这些平日里勤劳的家庭主妇,往往会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她们对花鼓戏的喜爱之情。初九,俗称“上九日”,“九”是最大数,“上”有高、最之意,“九”前面还带“上”,这天请春客,表示了对妇女的尊重。
正月初九还有“安太岁”的习俗。“安太岁”即当年生肖冲犯太岁的人祈求平安的方式。“安太岁”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犯太岁的人去庙里,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再添一点香油钱,委托庙方替自己供奉太岁即可。另一种是在家里,年初用家中平日盛米的米桶围上红纸片,上写“太岁星君到此”,之后再每日供奉。
农历正月初九,民间有“三六九,往外走”的习俗。旧时启程必先择吉日,山东各地以农历三、六、九为吉日,忌讳单日出门,但二、五、八诸日不宜离家宜门家,因此又曰:“二五八,好回家,”此俗至今仍通行于鲁西、鲁西南一带。
地域习俗
在闽南地区,新年家家户户有做甜粿敬天公习俗。每年正月初九“天公生日”,村老合议推选四位较有名望族老,再推举“公头”(做东)主持“敬天公礼仪”。“公头”由大孙中年龄最长者担任,后顺延。“公头”负责准备三石六斗糯米甜粿及猪、羊“牲礼”。蒸甜粿讲究多,用内侧刻花纹图案的特制八块木板拼成甜粿桶,桶底铺“豆皮”,用三四只普通蒸笼蒸。蒸时忌讳被问“蒸熟妹”。蒸熟后倒进桶内,木板围八角形,每层厚16—20公分,铺豆皮、逐层加高,直至用完原料。再用“粿篱仔”围圆收缩,上层用木制狮型模做“狮头甜粿”,寓意“瑞狮迎春”。民间流传“野(挖)粿边,生后生(儿子)”俚语。焚香祈愿后,初十“公头”切开甜粿分给亲友,未分到的会来讨以求吉利。初十族老议定次年“公头”,成为惯例,以谢天恩,延续成俗。自清初至今,厦门同安凤岗大笼甜粿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独特,堪称闽南一绝。2019年,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福建省级非遗名录。
台湾省新竹县竹北客家人还保留正月初九有“送字纸”之俗。敬惜字纸之俗,字纸不用,投入“字纸篓”。收集街上的字纸被认为是行善积德,也可以赎过。是日,慈善机构将一年来所收集的字纸装入箱子用红缎包裹,上书“国粹”或“敬惜字纸”字样,插上金花抬着游街,学童盛装执香随行至溪边焚化。
食天诞
旧俗以旧历正月初九为玉皇诞辰,在台湾叫“天公生”。台湾居民对这一节庆十分重视,称之为“天诞”。有谚曰:“初九天公生,初十有吃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日食渍糜配芥菜。”因为“天诞”祭品十分丰富,自初九吃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十一日要请女婿,十二日已嫁女儿回来.再添些菜蔬一齐吃。不过,现在台湾已形成“初二回娘家”的民俗,故玉皇诞辰多是家人自己享用祭品了。
相关活动
正月初九,在宁夏甘肃等西北地区有“上九拜大年・社火闹新春”习俗。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高台马社火从正月初九开始巡游,“五虎上将”于马上持兵器摆姿,舞狮、划旱船、赶毛驴等传统民俗社火节目同步上演。隆德高台社火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高台社火取材历史或神话,以彩纸等扎造场景,装扮者在高架上造型;马社火则由装扮者乘马列队,靠戏装、脸谱等让观众识别角色。每年正月初九至正月二十三,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各乡镇社火队齐聚县城,舞龙队员持竹杖舞动祥龙,随鼓点站跑滚跳、嬉闹逗趣。在崇信,“春官说诗”是社火表演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源自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是一种即兴创作且风格诙谐的民间文学。崇信县于每年正月初九举办的“春官赛诗会”,历经30余年,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中国传统灯会多在正月十五,但是在广东佛山、福建南安等地花灯却在正月初九。广东佛山乐安花灯会于每年正月初九举办,当天为乐安圩期,人们赶圩赏灯、买灯,坐生仔石;正月初十为“开灯”,正月十五“庆灯”,花灯活动持续到元宵后结束。传说,光绪乙亥年,麦姓男子与妻来乐安圩,买观音送子莲花灯后得子,此后不育妇女纷纷效仿,乐安圩声名渐起,有了“灯地”之称,“正月初九行灯地”风俗传袭。乐安花灯以观音送子莲花灯为主,用竹篾、铁线等制作,造型美观,工序近百道,每盏带两颗慈姑,称“生仔灯”,有的加纸扎石榴莲藕,寓意“流连富贵代代传”,乐安花灯会为省级民俗项目。福建南安英都拔拔灯有4位灯首(即“灯排头”),活动含供天敬神、缚灯、会灯、起驾、脱壳、谒祖、巡境、回銮、报灯等10项程序。英都拔拔灯是全民参与的民俗活动,佐证泉州海丝内河驿渡繁荣,再现英溪纤夫拉纤场景,也是泉州元宵踩街渊源之一。
正月初九,在江南等地区有逛庙会习俗。江苏无锡泰伯庙会是江南开春第一个庙会,也是无锡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庙会吸引着方圆数百里乡民来赶集,城乡百姓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到此朝拜,盛况空前,历年不衰。乡间流传有“正月初九拜泰伯,稻谷多收一二百”的民谣。
“走水尪”是福建漳州地区颇为多见的新年庆祝活动,据传说,这个活动最初是为了纪念宋末元初保佑陈氏祖先逃脱元兵追杀的“五显帝公”而形成。在云霄,“走水尪”在正月初九举行,主角则是客家的传统神明三山国王。没结婚的青壮年男性们9人一组,分别抬着供奉着两尊“王公”神像的銮轿在县里的两个村——外龙村和内龙村——巡游,接受村民们的礼拜。巡游完成之后,这些青年便要抬着銮轿投身河里,在水中奋勇前进,銮轿随着他们的步子上下抖动,左右摇晃,激起水花,岸上数千人同声喝彩,十分具有观赏性。“走水尪”活动结束后,岸上的田地里还会举行“三山国王走王”活动。走王时,男女青年分组抬着神像,做50米来回跑,跑得快能捉住对方的神像者得胜。现场还有锣鼓助兴。走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能吸引青年人乐此不疲地参加。
农历正月初九,台湾、闽南一带称“天公生”,这天男女青年常兴高采烈跳“大鼓凉伞”舞。该舞男女合舞,男青年戏装挂小鼓边打边舞,女青年粉脸黛眉执花凉伞作替打鼓者遮凉状,配合默契,动作明快优美,感染力强。表演场地多在街头、场院、海滩,也有舞台表演。男演员敲鼓,观众闻声围圈观看,演员成双表演“走阵”等情节,高潮时观众合鼓点鼓掌,气氛热烈。民间传说明代戚继光抗倭时,闽南百姓以“打鼓跳鼓”劳军,戚继光令战士撑伞为鼓手遮阴,形成一人打鼓、一人撑伞的舞蹈场面。后为纪念戚继光功绩,此舞先由男人合跳,渐变为男女合跳。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大鼓凉伞”传入,台湾地区青年过节时在多地跳此舞,称其为“唐山舞”以怀念故乡。
节日传说
甘蔗芭的传说
在各地祭拜天公习俗中,以福建闽南地区最为隆重。闽南人民把正月初九当作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之一。这里流传着闽南人靠甘蔗芭躲过劫数的传说。
传说一:据传闻,唐朝时期黄巢的军队在新年时从北方打到南方,北方军队在遇到服饰与语言不同的福建居民时,由于听到这些百姓自称是“狼”(闽南语“人”的读音,就读作“狼”),于是大开杀戒。面对黄巢军队的杀戮,老百姓只好纷纷逃到甘蔗园内躲避。一直到黄巢的军队弄清了缘由,才停止杀戮,老百姓才陆续走出甘蔗园。那些侥幸活下来的闽南百姓便把走出蔗园的日子,即正月初九,认为是天公保佑,祭神谢恩。这一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传说二:在中国明朝时,地处沿海一带的浙江省和福建省,不时受到日本倭寇的侵袭,有一年日本倭寇又来袭,正值那一日是农历初九的夜晚,闽南人纷纷逃难,躲藏在“甘蔗芭”,“日本倭寇”在夜里见不到人,于是以长刀向“甘蔗芭”胡乱砍伐而后离去,那一夜闽南人就是靠“夜间甘蔗尾流下来的甘蔗汁”充饥,躲过劫数的。
传说三:在中国清朝时,因为福建省乃“反清复明之基地”,所以有一日,清朝军队乘机在农历元月初九新年佳节时,又来剿灭反清复明的余孽,闽南人民只能漏夜藏匿在菠萝园,清朝军队以为带有多刺的菠萝园不可能藏匿人,因而这些闽南人又躲过了一劫。因此,闽南人每逢农历元月初九举行隆重庆祝时,一定不忘以各一对结实肥大的“甘蔗”及“旺来”(菠萝的闽南话音,菠萝为广州名词)来“祭拜天公”,即“玉皇大帝”,一为感激“天公”在那一夜拯救了他们,另一则期盼来年的日子越来越旺。
雉头令的传说
三百多年前,清政府军队打到闽南,郑成功退守台湾。那年十二月,清政府下了两道令,一是正月初一全国百姓要点灯结彩庆祝大陆统一,二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雉头令”,强制百姓改变留全发的习惯。然而,百姓们认为剪掉头发是不孝,毕竟留全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一场反“雉发”斗争迅速展开。有人拿起武器武装反抗,有人逃到山中消极抵抗,不少人“宁愿断头,不愿雉发”,死在清政府屠刀下。正月初一点灯结彩的命令,自然也无人执行。
直到正月初八,清政府无奈宣布取消“雉头令”。厦门及邻近各县百姓听闻,欣喜万分,不约而同地在正月初九这天杀猪宰羊、点灯结彩、烧香放炮,热烈庆祝反“雉头令”斗争的胜利。清朝朝廷见此盛况,觉得奇怪,便查问这是什么节日,为何正月初一冷冷清清,初九却如此热闹。当时说实话有风险,人们便巧妙瞒骗,称:“这是天公生日。”此后年年庆祝,连闽南官府也不例外,正月初九便成了“天公生”。
相关禁忌
生活禁忌
天公生的祭典前一天,一定要斋戒沐浴,而且在当天有很多禁忌:早晨起来洗过脸的洗脸水不可以倒人污沟、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脸,会遭天谴,要将洗脸水倒于尿桶、尿缸、厕所(不露天的地方)。是日,凡露天的场所不扫地,屋内扫地垃圾也要待第二天才倒到外面。小孩不可在露天场所小便,否则是对天公不恭,会遭到天公的责备。妇人的内外裤不能晾于室外,否则阴阳相冲有辱天公。大小便桶当天不可到池塘洗涤。农民不能挑粪、担肥,以防撒在地上玷污了天神、日爷。正月初九这天,妇女也不能动针线。据《中国节日志·春节(河北卷)》记载:“逢九,‘烂胳肘’,也就是逢正月初九、十九、二十九,女人忌做针线,如果做了针线就要烂掉胳膊肘。”
祭祀禁忌
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在敬天公习俗中,高甲戏虽然热闹,但过于讨好观众,却不合敬神礼数。特别是掌中木偶布袋戏,因演戏时“梅花指”中指向天,更不能作谢天敬天公演出。
节日内涵
天公生
正月初九为“天日”,民间说这天是玉皇大帝张坚的生日,俗称“玉皇诞”“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因为九字极高极大,所以这天又称“上九日”,古代皇帝们也要在这天敬祭玉帝,道教保留有隆重的祭天仪式。
天地生
农历正月初九,在广东普宁等地有“天地生”习俗。家家户户清早点灯笼在门前,备办粿品拜天公。传说此俗起于清初,明崇祯临终题字宫壁谓清帝云:“朕为尔留仓库,尔为朕留百姓;朕为尔留宫殿,尔为朕留太庙。”且自谓:“万方有罪,罪起朕躬;勿杀百姓,杀孤一人可也。”因此人民怀念明君。正月初九为崇祯生日,各地遗民摆香案礼拜,为防清廷查询,假托此日为天地生,自此相传。这一天城乡均不宰牲畜,不除秽物,感念天地好生之德。
登高节
“达州元九登高节”是指流传在四川省达州市,以纪念唐代大诗人元稹为内容,绵延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一项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动,是达州市人民的市节。每年正月初九,达州城内人涌如潮,背筐提篮,扶老携幼,拾级登山。午间,漫山遍野的绿荫丛中,穿紫戴红诸男女老少,或三五一堆,或九十成群,席地围坐而餐,把山林装扮的花团锦簇,登高的市民每次多达三、五十万人。元九登高节是四川达州的地方传统节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芒蒿节
文化作品
文学记载
相关诗词
节日影响
交通影响
农历正月初九,民间素有“三六九,往外走”习俗。农历正月初九,外出务工客流、学生客流明显增加,造成各大铁路车站客流大量积压、部分公路路段出现拥堵。据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2024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510万人次,安排加开旅客列车1709列。阜阳作为全国五大民工源头之一,每逢农历正月初九,车站发送人数相较于前后一日,均显著高出40%-50%。鉴于此,铁路部门呼吁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摒弃“吉日”出行的传统观念,理性安排出行时间。
海外影响
正月初九“天公诞”文化在海外华人中绵延传承。东南亚是海外华人聚居地,华人先祖多来自福建、广东。他们“下南洋”时将家乡节庆风俗带去并传承。东南亚华人的春节既保留传统年味,又融入当地元素。如马来西亚,春节前夕准备粿加必等“娘惹”糕点,融合祖地与当地料理;“鱼生”被改成“七彩鱼生”。福建籍华人庆祝大年初九玉皇大帝生日的“天公诞”甚至比迎新年还热闹,大年初八晚上,人们在家中布设祭坛,准备茶酒、糕饼、水果、荤肉等供品,尤其必备寓意“节节高”的长长的甘蔗,到了零点鞭炮齐响烟花漫天。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