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州八景

广汉市汉州八景

广汉这座川西名城,置县至2013年(公元前201年——2013年)已有2214年历史。初名雒县,唐置汉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汉州改名广汉,并沿用。境内文物古迹甚多,三星堆遗址更是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将广汉建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此外,《汉州志》还记有名胜四十余处。其中,汉州八景更是家喻户晓,远近闻名。

前言
汉州八景(明嘉庆、万历年间所撰《汉州志》早有记载),为前人培植、建造的优美景物,供众观赏。因而明清两代曾吸引众多的名流学士,来此领略山川景物,酌酒咏诗,极一时之盛。故以后汉州八景代代相传,使人心向神往。可惜的是,这座名城几经沧桑,昔日景物,早已湮没,有的虽有遗迹,但已景物全非,是以今人多不知旧时八景何在!
八景简介
感怀于胜迹之不存,寄望于后人之复立。谨按《汉州志》所载,将汉州八景,列举如下:
八景之一 西湖夜月
西湖又名房湖,即今广汉市房湖公园前身,在县治西里许(宋代曾改为农田)。唐天宝年间,宰相房琯率兵平定安史之乱,因兵败陈涛斜而被贬为汉州刺史。在汉州期间,他凿池于城西,凡数百亩,洲岛回环,亭堂台榭甚胜。每当夜月,上下交辉。公暇时即抚琴其间。高适杜甫陆游刘禹锡等名辈皆到此畅游并赋诗赞之。
西湖,又称房公湖,为唐代房琯率众所凿。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琯被罢相,后为汉州刺史。琯为消愁和美化自然环境,利用西部(包含今桂花街、西康路、金雁公司,和东南乡和平村的冯家洞子及杨柳湾等地)的沼泽洼地,面积干余亩,修成此湖。
乾隆年间,汉州知州张珽,曾在今西外变电站附近立碑,上刻《房湖记》。至民国以迄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上述地区大都还是冬水田。
西湖,依其自然地形,低成湖,高垒岛,湖行舟,岛构亭,湖岛回环,交错对峙,湖内岛屿星罗棋布,每当皓月高悬、静影沉壁、天光、云影、桂棹、清歌,更是一派宜人景色。湖成,房琯和友人常到此赏景弹琴作诗作画。
房琯诗曰:“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三秋气不蒸,四达暑自伹。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纾。缭绕多宛折,夜静情有余。遭乱意不开,使我忧更除。”可见西湖之美,连罢相后的房琯于此也早巳乐极忘忧了。
此后,杜甫李白苏轼陆游等著名诗人,曾亦先后到此赏景作诗。如陆游的诗: “房公一跌丛众毁,三年汉州为刺史,绕城凿湖—百顷,岛屿曲折三四里。小巷静院竹穿林,危榭飞楼压城起。空蒙烟雨媚松楠,颠倒风霜老蒹葭。日月苦长身苦闲,万事不理看湖水。向来爱琴虽一癖,观过自觉知夫子。昼船载酒凌湖光,饮公乐欲千万伤。饮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黄。”由此可见当时西湖之胜概。宋熙宁中地方官乃秦垦西湖为田。
西湖旧址,已成为广汉闹市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工厂商店林立,街面宽洁,绿林成行;桂花街, 楼阁连云,百业兴旺,但是对曾经西湖的留念,至今萦绕在广汉人的心中。
八景之二 东岭朝霞
东岭,即今连山、松林境内山脉。连山络绎,如列画屏。每当天曙,霞彩斑斓。山下有大小涌泉。每逢春暖花开之时,东岭游人如织。宋代文同、任道,现代张大千等文人墨客曾畅游其间并留下佳句、墨宝。
东岭朝霞指的是连山以东的山川景色。连山,是中江通汉州去成都古驿道上的重镇,又是坝丘间农副产品和日用生活物资集散的要地,甚为繁华。该镇由东往西,长约两余三里。东临涪水(又名绵阳河,亦曰后江,今名绵远河),有石桥跨越三百余米宽的河面上,实为壮观。诸葛亮伐魏曾于此屯兵。
连山之东,高低远近二百一十五座峰峦,山连山,山接水,宛如画屏。远近诸山,林木葱笼,蜿蜒起伏,指日参天;沿山脚一带,果树成林,阳春三月桃红李白竞妍斗艳;凉秋九月桔实累累万紫千红。每当朝阳升山,霞光万丈,七色缤纷,透过山林,射入水面,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令人心快神爽。《汉州志》有庠生邓子骏诗:“锦城之北雒城东,光腾猎火一山红,初疑丹灶烟光起,又疑赭鞭催太空。五色峥嵘龙鳞瓮,恍惚女娲炼石处……。”景色变化无穷,可见东岭朝霞之一斑了。
连山之东,山水之间,有大小涌泉,泉水终年常丰,人们皆叹为奇观。宋治平二年(1065年),汉州通判文同,游涌泉观,题诗二首:“谢公携妓入东山,我爱烧丹道土间。故引笙歌访仙境,相将醉倒白云间。州城东北有溪山,引我来因政事间,同倚萧台望斜日,起尘埃处是人间。”涌泉已被誉为“川西第一泉”,涌泉之水,已被专家评为最佳饮料用水。
民国33年(1944年)农历2月19日,名画家张大千由县人冯灌义(书画家)等五人陪同游赏连山桃花(当时松林属连山)。大千先生连连赞美:“是快游!是壮游!上海龙华的桃花只是疏疏落落,连山却是桃花之海。”过去东岭,人口稀少,林木参天,山无耕地,大气净化,景色优美。以后,人口日增,耕地上山,林木日减,水土流失,景物大为失色。虽今之东岭仍在,朝霞也有,可是已看不见以往的壮丽景色。但有幸者,东岭已在绿化,沿山一带果树增多,每到三月桃红李白之际,前往赏花的人又是络绎不绝了。
八景之三 金雁晴澜
金雁指的是北门外之雁江,即鸭子河,又名湔江。雨过天晴,澜光皱碧。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水中出金雁,因以名雁江,其江上之桥,亦名金雁桥,因雁江之上,虹桥跨水,恍如雁阵横空,气势磅礴;值宿雨初收,晴空万里,迥澜皱碧,得日光激射成纹,时有水中倒影,如盘如炬,鱼游水底,水鸭沉浮,渔舟逐水,游人如织。远观东岭诸山,清晰如洗,宛若画屏,令人赏心悦目。
金雁晴澜仍不减当年。雁江上除了三座铁路桥和川陕公路桥外,还有2座金雁桥,一座拦河大坝桥,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广汉城正溯河而上,不断发展,桥梁也越来越多,雁江上现已九桥并架,实为壮观。
八景之四 奎楼文笔
城东南隅,奎星阁凭城插空,矗立如文笔然。(解放后被毁)
奎楼指的是城东南角,城墙转弯处的奎星楼,又名奎星阁。嘉庆《汉州志》绘制的奎楼图为六角楼,计四层,高约十三米(包括奎楼顶尖),有梯通上顶楼。上悬“奎星阁”三个大字。飞礴翘角挂有铜铃。奎星塑像子顶层之中,高约一米五六,双目注视北方,左手执斗,右手执行珠笔,雄姿庄严,欲跳欲跃。因奎楼建于城墙之上,更加显出高插云天的壮观,十里之处均可望见,犹如文笔一般,故称奎楼文笔。
登楼远眺,连山苍翠诊俺,湔、雒诸水,襟抱回环,美不胜收;至晚,州城内外,万家灯火,尽收眼底,仰望太空,星月交辉,真使人留连忘返。相传,昔日曾有不少学子,登楼祈祷奎星,盼望文运通达,如果奎星朱笔点不到自己,那便考场无望了。故有“任你文章高北斗,只怕奎星不点头”的口语流传。
奎楼结构严密,木质坚硬,年久如故,虽几经培修,楼的风貌仍如原来一般。以后,因年代久远历经地震,楼身有所倾斜,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拆除。旧址为今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导航台。
八景之五 卜台示印
即汉代哲学家、蜀中隐士严君平卜卦台(解放后遗址被毁),在古金雁桥东,土台高数丈,形若印形。唐张九龄岑参,宋吕光弼、陆游,清李调元等均有诗词颂之。
卜台示印指西汉严君平卜挂台。遗址在今飞鸿桥西北、广木公路左侧十米处(即澳门路出口处)。
严君平,西汉隐士,临邛(今邛崃县)人。他姓庄名遵字君平。后因避明帝(刘庄)讳,改称严君平。其时,曾隐居雒城沉犀河(即坪桥河)西岸茅舍。因他善观求卜人的神态举止,知其内心世界中的矛盾,就可测算出问事之八九,故卜者甚众。
《汉州志》载,郭印的《卜台记》说,汉州雁桥东,有真君卜台,高丈余,若印形。相传州治多火灾,真君凿井于市,上应七垦,构指南方,以压胜之,故称仙井。真君之德荫被广汉尤厚。越千百年,卜台、仙井,湮没久矣。后州人往往逢灾,太守王公,乃如其说,汰故湮井,于是灾悼不作,民皆安堵。便筑台修祠,绘真君像于其上。君平卜筮,极数知来,洞照吉凶,使人知其趋避而已,旨为教化。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日得百依自足,则闭肆下帘,而读《老子》。
严君平的风教和道旗品格,足以激浊扬清,为后世敬仰。故后人善其住处,取名君平街(又名台湾路),在卖卜处建卜台。明万历年间,知州王大才,建君平祠。李白岑参陆游李调元等,均有诗怀在于他。如李白诗:“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大易,探元化众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马虞不虚来,??有时鸣。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李调元诗:“君平有遗迹,乃在雒城隈。不见支机石,空留卜卦台。断碣卧芦获,小庙没蒿莱。自料升沉定,先生不用猜。”
民国4年(1915年)县知事李立成慨古迹湮没,造房三间,塑君平像,高约米许。并悬“卜台”二字。民国14年,县人建风缀代县知事陈嘉蔚为卜亭猜书一联“借卜寄高怀,忆豹隐龙潜,汉代勋名原小视;筑台收胜景,??飞鱼跃,房湖秋色要平分。”
以后,房亭失修,建像被缀。四十年代,绢阳第十三区专员钟体道,在卜亭下立石碑,上刻“严君平卖卜处”。并建有方形卜亭,亭高两米七。当时,有不少人前去焚香化纸,依红挂彩。五十年代初,县文物部门曾拍下卜台照片。卜台两米见方,高约米许。可惜,六十年代已被开为蔬菜地了。
八景之六 泮鲤呈祥
在城内学官(现已毁)前有一泮池(现房湖公园荷花池),约十余亩(泮:即泮宫。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明清时科甲甚盛,每遇乡试之年,春水初生,有金鳞游泳其中,几尾即中几人,士子借此决科。
泮鲤呈样即今文庙前的泮池,就是房湖公园内的荷花池。面积亩余,水深三四尺,古为消防储水之用。相传,科举时代,每值大比之年,池中有六六红鳞,跃波游泳,大有跃龙门之势。故士子以卜科名,效应屡验。同治六年,学官重修之,此科中六七人。兼之南靠城墙一带,有古柏十二株,苍劲挺拔,人称“十二相”。所以学子们常到此赏景卜祥。后因泮池日淤,红鳞无影,卜科的人也就绝迹了。
荷花池,宽广胜过泮池数倍,四周由条石砌成,岸有石磴,供人休憩。池中鱼跃花香,楼台亭榭,板桥曲折迂回,任人观赏。
八景之七 桂香禅院
城北古开元寺(旧址在今盛世蜀景小区内,已毁),唐开元二十六年,通悟祖师扩其地始建,故名开元寺。寺风有古桂一株,每值花开,异香四闻。宋代程向任汉州刺史时,尝宴客于开元僧舍,酒方行,人欢言佛光见,观者相腾践不可禁。向安坐不动,顷之遂定。其二子程颢程颐侍其父并讲道于开元寺侧。
桂香禅院指的是书院街开元寺。寺内种植桂树,金秋季节,桂子飘香,香溢满院,故名。
开元寺为唐开元二十六年,由通悟禅师择地始建,寺名开元。元代毁于兵变。《汉州志》记,州人周文彬为开元寺佛像序:“广汉城内有开元寺者古道场地。国朝定鼎以来,其开山法空,建经楼一座。至僧文庵建东西廊,而缺前殿。文庵之徒大睿与孙通圣,于雍正三年建前殿。殿成,中塑择释迦牟尼像一尊。”山门上刻有“开元古刹”四个大字。
寺内有古桂数株,树高粗壮,枝繁叶茂,终年常青。每岁花开,香若麝兰,不仅香彻全院,而且遍及州城。故寺内之藏经楼,亦名天香楼。花开时节,前往赏花的人比肩接接踵。罗江举人李调元,游开元寺,赠慧眼长老诗云:“看山看水何时了,奔北奔南若不休。却冒风雨寻慧眼,自怜霜雪半盈头。一片桂影新留月,满院松声正送秋,记取去 年曾到此,开元读遍藏经楼。”
开元寺内有宋代的铸鼎,为珍贵文物,现存房湖公园内,还有一口独一无二的大钟,高五米余,口径三米多,重达若干吨,可称庞然大物。每逢初一、十五的子午时刻,撞钟分为慢十八、快十八、不慢不快一单八(即一百零八下) 钟声数里可闻,故称子午钟。每年七月十五日,钟声悠扬,超度亡魂,所以又叫幽冥钟,钟身铸满了捐资者的姓名,故又名万名铸。可惜,五十年代末,披毁作废铁卖给了阀门厂。
该寺今为广汉制药厂和雒城镇第一幼儿园。
八景之八 柏拥仙宫
城内玄妙观(解放后为水电局办公用户。现已毁),又名严真观、老君观。观内柏树青葱,游人到此,尘念都消。相传,汉州地形南高北低,多火灾。蜀中隐士严君平于是在观中凿七星井,上应七星,杓指南方,以厌胜之。
柏拥仙宫指西街元妙观(亦名老君观,老君观今迁至和兴镇安平村,为原 “益兰祠”旧址)。嘉庆《汉州志》绘制的仙宫图上,有后殿、中殿、厢廊和庙门。庙门上刻有汉州举人,清代书法家张怀泗书写的“元妙观”三字;正殿的石柱上,并有他撰书的对联二副。其中一联云:“苦县溯仙踪,官居柱史,已安已治总关心,试看道德五千言,都是天人性命之旨;绳乡留古观,柏拥神光,我法我情兼无众妙,此后流传亿万叶,无非丰亨豫大之年”现还完好。
观的前后古柏环绕,高大参天,望之蔚然深秀若云。森森古柏掩了古观,枝柯交错,翠叶弥天,每遇晴霁,绎殿苍阴,宛然仙境,至此城市嚣窿远绝,别有洞天,更爽人心日。清道光壬辰年,又重新培修了殿宇。
传说该观打七星井,为严君平所凿。后人有七星诗云:“此井何年凿,迢迢列七星。末探元妙处,且向理中寻。地脉通王气,天文属井参。英豪世代出,试问严君平。”观内确有—口深约十余米的井。井水终年常丰,即使大旱之年,井水也不枯竭。故有人专靠挑卖井水为生。此井仍在。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