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画

民间美术

漳州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年画内容主要是喜庆迎新和避邪两大类别。漳州木版年画的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在中国所独有。雕版上所有线条和色块的边缘都是向外倾斜的,这便于印制时调节水分。印制时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线条版。

发展历史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当时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漳州木版年画也随福建雕版的发展而发展。
明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走向兴盛,当时漳州已经有“曲文斋”“多文斋”等多家书坊兼营年画。近代学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称“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发展到清代,更有“胡庆堂”“俊记”“锦源堂”等12家书坊参与年画制作经营。从而漳州木版年画艺术日趋成熟。年画的题材和构图形式渐趋稳定,绘画技巧和雕版、印制技术不断提高。期间漳州对外贸易港口“月港”的兴起,繁荣的海上贸易,也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增进了木版年画大量向海外输出,产品远销到台湾、香港、东南亚及日本等地。而当地最大的木版年画作坊,以颜氏家族的颜锦华老店为首。从早期开设的“锦华堂”书画作坊,经过几代传承人的努力,至清末民国初时,基本形成了颜氏一家独大的格局,抗战前后,颜锦华老店成为漳州木版年画的集大成者。流传下来的众多漳州木版年画精品,基本都是颜锦华老店的珍藏版。
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漳州的“联子街”因而得名。而后由于先进的西方印刷术的传入,在社会的急剧动荡中,年画业开始走向衰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经济衰退,又因与台湾和东南亚失去了贸易联系,生意则比较萧条,漳州的许多术版年画作坊纷纷倒闭。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此后,漳州地区乡间逢年过节张贴木版年画的习俗渐渐消失,木版年画市场衰弱,年画作坊大多停业,境况已大不如前。
文革期间,闽南的木版年画受到巨大冲击,泉州年画雕版被付之一炬,几乎荡然无存。而在漳州,颜家将300多块年画雕版藏到乡下,才得以保留。
1957年颜家传人颜家镜印制了一套漳州古木版年画,被国家定为民间艺术品赴苏联东欧各国展览;1986年颜文华又印制了一套古木版年画,参加福建民间美展晋京展;1988年在全国民间美术工作大会上得到与会专家们高度赞赏;1990年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 2001年漳州市艺术馆馆长林育培所撰《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初探》一文荣获第十一届“群星奖”(群众文化科研成果评奖)金奖。
2006年5月,漳州木版年画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漳州颜氏木版年画第五、六代传人——颜文华和颜仕国父子共同创办了漳州颜锦华木版年画馆,并用家藏老版、传统技法继续印制和销售木版年画。
2009年1月18日,《漳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首发式暨中国2009世界邮展60城市巡邮到漳州。直接以地域命名的《漳州木版年画》邮票是继1990年《水仙花》之后,漳州市第二次登上“国家名片”。
类别形式
漳州木版年画的品种很多,从形式上看,有不同类别的各种门画门顶画、中堂画,有欣赏用的独幅画、连环画等。
门画如:《天官赐福》《加冠进禄》《簪花晋爵》《神荼郁垒》《秦琼敬德》《添丁进财》等等;门顶画如:《八卦》《狮街剑》《五虎抱钱》;中堂画如:《福禄寿喜春》《和合仙》《三仙姑》《招财王石宗》《春招财子》《连招贵子》《百子千孙》等;布置居室的独幅画、连环画如《郭子仪拜寿》《孟姜女前后本》等。
而门画又有粗幼神、文武神之别。“粗神”指的是以大红或朱红纸为底加以印制的门画;“幼神”是直接以本色纸印制,其人物背景的淡红色,亦是木版年画艺人自己调制套印而成,无须预先送染纸房染过。而不论是粗神或幼神,只要门画画面上的人物没有骑马或插旗的,则又称其为“文神”;反之即“武神”。如《秦琼敬德》《骑马天仙送子》《连招财子》等,其文、武类别各异。此外,各种年画又有开本大小之分,如大割、二割、三割、四割、六割等数种不同规格。
内容题材
门神类
漳州木版年画门神题材广泛丰富,内容多种多样,尺寸大小差异较大。一般的大门神分印在两张纸上,最大的单幅尺寸达到53×28厘米,小的门神印于一纸,尺寸仅有18×20厘米。各种门神年画都有从大到小几种规格,以适应各层次和建筑物的需求。
(一)武将型
主要有“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恭”两类。“神荼郁垒”着戎装、身披盔甲、头戴虎皮冠、手执金瓜锤(象征瓜瓞绵绵)、执鞭兵器,或骑马,或站立,双眼凤眼环睛等多种式样和规格。“秦叔宝尉迟恭”造型受民间戏曲中武将造型的影响,都身穿甲胄,背插靠旗,手执双锏、单鞭。秦叔宝凤眼五长髯,尉迟恭环睛方脸满髯,相对而立。此两种门神在民间流传较广,成为明清以来门神中主要角色。意在镇守门庭、驱逐鬼魔、祈福纳祥。此类门神多贴于宅院大门。
代表作有:《神荼郁垒》(43×23cm·明代雕版)、《神荼郁垒》(清代雕版)、《秦叔宝尉迟恭》(42×23.5cm·明代雕版)、《秦叔宝尉迟恭》(32×20cm·明代雕版)。
(二)祈福型
主要有“加冠进禄”“簪花晋爵”,以及尺幅较小的“梅花福”“梅花寿”“魁星春”“五虎衔钱”等几个品种。以一品朝官为门神的年画既含有“加官进禄”高升之意,又有“天官赐福”的吉利象征。画中人物为朝官打扮,头戴官帽,身穿蟒袍,腰横玉带,足踏朝靴,五绺长髯。一手持笏板,一手托盘,盘中有牡丹、爵、冠、鹿等物,寓意富贵盈门、官运亨通、福星高照、家族兴旺、金榜题名,反映了求富求贵的心理。此类门神多贴于正厅大门。尺幅较小的“梅花福”“五虎进宝”等主要张贴于“门格”、米缸、厨房门、箱柜等处,带有漳州地方特色。
代表作有:《天赐平安福·人迎富贵春》(31×19cm·清代雕版)、《簪花晋爵》(50×28cm·清代雕版)、《簪花晋爵》(清代雕版)、《加冠进禄》(22×20cm·清代雕版)、《衔钱进宝》(18×20cm·清代雕版)、《梅花福》(22×20cm·清代雕版)、《魁星点斗》(清代雕版)。
(三)祈财·送子型
1.祈财型
漳州木版年画表现的财神,迎合民众求财思想的体现。因正财神位尊权隆,民众只能设神像,以香火供奉,所以门神上出现都是偏财神,主要有“财神献瑞”“日日进财”“春招财子”“招财王”等等。年画中多设计有金元宝、金钱、如意等各种财宝。在漳州以童子为财神的民间信仰流行较广,这类仙童(和合二仙)为主要形象的吉祥门神受闽南民间喜爱。“招财王”表现的是传统的“回回进宝”主题,旧时称西域人为回回,他们善于经商而致巨富,且回回又有每回每次含意,图中财神骑狮,手持蕉叶、铜钱,卒前聚宝盆或身边“番仔”,都有金元宝、金钱、珊瑚、如意等各种财宝展现,寓有眼前大发财源富裕吉利之意,又增添了喜庆意义。这类门神多贴于厢房门。
2.送子型
此类门神在漳州主要有“天仙送子”“年年添丁”“百子千孙”“莲招贵子”等等。其“天仙送子”描绘了保护人间幼童,并有“送子”功能的张仙,一身华丽打扮,五绺长髯,骑马或站立,一手持金弓银弹(“弹”于“诞”同音,暗含“诞生”之意),一手抱手持灵芝的婴童(灵芝暗含长生)。“年年添丁”富有闽南特色,画中嬉戏童子两人,手捧花灯,闽南有新年时为出嫁之女送灯(“灯”与“丁”同音)的风俗,祝女儿早生贵子。此类系与祈财型的“财神献瑞”“日日进财”组合一起,贴于新婚夫妇的房门或内房门。
代表作有:《财神献瑞天仙送子》(41.5×23cm·明代雕版)、《财神献瑞天仙送子》(32×20cm·明代雕版)、代表作之三《招财王》(49×40cm·清代雕版)、代表作之四《春招财子》(清代雕版)、《年年添丁日日进财》(42×23cm·明代雕版)、《连招贵子》(19×24cm·清代雕版)、《百子千孙》(17×22cm·清代雕版)。
(四)辟邪型
闽南、闽西、台湾一带民宅门额常贴“八卦”“狮头衔剑”“天师镇宅”“姜尚在此”等门神画,目的在于辟邪制煞。“八卦”图通常由太极二字或太极图,乾、兑、坎、震、坤、、离、八字和八卦形组成,边角装饰以及蝙蝠和八宝图样,四角头刻有“元亨利贞”四字。“狮头衔剑”图以狮头作正面,兽毛正张,双目圆瞪,口衔七星剑,额头印有八卦。“天师镇宅”图张天师身穿道袍头戴道冠、骑虎、手执道板、上方刻有箓符。“姜尚在此”图为姜子牙骑“四不像”,手持杏黄旗打神鞭,下方手书“姜尚在此”四字。此类年画多在逢年过节时贴在门额上或船舱上,或建房安梁时贴于上梁。以示驱灾镇邪,以求安泰。
代表作有:《狮头衔剑》(34×45cm·清代雕版)、《八卦》(清代雕版)、《姜尚在此》(45×35cm·近代雕版)、《光明镇宅》(34×17cm·清代雕版)。
风俗节令类
漳州濒海靠山,对外沟通活跃,民风民俗在保持闽南本色的同时又与外部文明相联系,成为漳州木版年画一大特色。
(一)灯画、纸扎画
灯画、纸扎画是漳州木版年画的一大门类。漳州地区历来月月有节,民间历来都有逢节制灯的习俗。全年十二月民众都有制作迎神花灯:一月挂麒麟灯,二月挂博古四屏灯,三月挂孝子灯,四月挂猴鹿图灯,五月挂长八仙灯,六月挂荔枝灯,七月挂皇都市灯,八月挂大八仙灯,九月挂龙灯,十月挂祈求平安灯,十一月挂狮子灯,十二月挂富贵寿考灯。花灯用的年画,按其所需内容需求设计图案,形式多样。分为故事类灯画如“皇都市”“富贵寿考”“李渊救驾”“输华山”等等;人物类灯画如“飞天仙女”“八仙”“四聘图”“奉祀仙女”等等;装饰图类灯画多以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图案为主,如“博古花窗”“六鹤同春”“丹凤朝阳”“猴鹿斗”等等。因花灯用的年画尺幅较小,需求量又大,题材多样,用法广泛,所以在印制时采用单独印制,或成套印制。印好后再剪裁分开使用,有的作为花灯画,有的作为墙窗的装饰,也可以供纸扎铺装饰“灵厝”时使用,用法较为灵活。
代表作有:《八仙庆寿》(29×30cm·清代雕版)、《飞天仙女》(30×30cm·清代雕版)、《博古花斗》(34×25cm·清代雕版)、《丹凤朝阳》(26×25cm·清代雕版)、《加冠进禄》(清代雕版)、《秦叔宝尉迟恭》(35×27cm·清代雕版)、《龙凤呈祥》(27×37cm·清代雕版)、《六鹤同春》(36×30cm·清代雕版)、《猴鹿斗》(29×36cm·清代雕版)、《九子登科》(19×22.5cm·清代雕版)、《郭子仪上寿》(19×32cm·清代雕版)、《皇都市》(32×22cm·清代雕版)。
(二)世俗生活画
世俗生活画涉及到了风俗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此类年画采用民间传说、过节习俗所需而设计刻制。如故事连环画的《说唐》《反唐》《孟姜女》《双凤奇缘》《封神演义》《二十四孝》《陈三五娘》等等;风俗年画的《老鼠嫁女》《九流图》《端午节庆》《大圣练兵》等等;娱乐玩意的《葫芦苯》(分海、陆两种)。故事连环画尺寸一般为30×40厘米左右,采用连环画形式,分前后本二张,每张以8-9回目反映小说、戏曲精彩重要情节,分割铺陈,一目一回次第推进,成为长辈对儿孙“讲古”的辅助画面。风俗年画《老鼠嫁女》是漳州风俗年画的代表作,表现了百姓畏鼠恨鼠的心理,又表现民众祈福的愿望,故事具有一定讽喻性。《九流图》《端午节庆》等年画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特别是年画中那些打拳卖膏药、剃头师等行商小贩。娱乐玩意的《葫芦笨》是闽南一带流传的一种古游戏,它既有娱乐功能,也有识字的功用。在逢年过节和农闲时作为消遣玩具,在漳、厦一些地方仍有存在。
代表作有《老鼠嫁女》(28×44cm·清代雕版)、《九流图》(28×44cm·清代雕版)、《二十四孝》(26×42cm×2·清代雕版)、《双凤奇缘前、后本》(30cm×43cm×2·清代雕版)、《说唐前、后本》(33cm×44cm×2·清代雕版)、《孟姜女前、后本》(30cm×40cm×2·清代雕版)、《荔枝记》(30cm×41cm×2·清代雕版)、《三国前、后本》(清代雕版)、《雷峰塔前、后本》(32cm×49cm×2·清代雕版)、《端午节庆》(32×44cm·清代雕版)、《大圣练兵》(26×42cm·民国雕版)、《葫芦笨》(34×40cm·清代雕版)。
宗教祭祀类
漳州木版年画中神像较多,是因为漳州宗教信仰和祭祖民俗风气较浓,有很多敬天驱灾和求神保佑的常供神像和焚化纸马,只在祭拜之神与祈祷仪式时,根据各自信仰和从事行业有所不同,但都是表现了一种宗教信仰。
(一)寺庙年画
寺庙宗教使用的木版年画是漳州的一个独特品种,它是在特制黑纸上套印白、黄、蓝、红等色,宛如漆画效果,为中国木版年画中独有的品种。图案多为吉祥寓意。如“四季花卉”(荷花梅花牡丹莲花)、“四兽”“四灵”“福禄寿喜”、历史故事等题材,专供寺庙道观做功德使用。另有一种以玉扣纸印制年画,既可粘贴花灯之用,亦可作为糊制“灵厝”用彩画。如“骑马武将”(亦称“迷魂吹”),“四季斗”“花边”“花堵”“螭虎窗”等等。
代表作有:《四瑞兽》(30×22cm×2·清代雕版)、《福禄寿喜》(25×19cm×2·清代雕版)、《四瑞灵》(25×36cm·清代雕版)。
(二)祭拜神像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中也有常供祭拜神像,这类年画多以求财、求平安、求高官厚禄为主要题材,如“总尪”“关帝君”“玄天上帝”“大道公”“福德正神”“光明镇宅”“灶君”(另有一种仅用文字的司命灶君)、“三仙姑”等等。此类年画不用在门上,多贴或挂于室内供祭拜。
代表作:《三仙姑》(43×39cm·清代雕版)、《观音、灶君、土地公像》(32×22cm·清代雕版)、《福德正神》(46×39cm·清代雕版)、《关帝君像》(36×22cm·清代雕版)、《南极仙翁》(25×16cm·清代雕版)、《玄天上帝宝像》(70×26cm·近代雕版)、《司命灶君》(19×12cm·近代雕版)。
(三)纸马
纸马又称“甲马”或“甲马纸”。纸马各地有不同称谓,“天地纸”“月神纸”“财神纸”“喜神纸”“利市纸”“神马”“寿金”等等,无统称。尽管各地称谓不一,但其用途均是作为一种焚化或弃置在路旁桥头的祛灾祈福之物。闽南一带纸马称为“寿金”,系采用锡箔纸上印黄色,代表金箔,再以红色印上纸马应用对象的图案。漳州民俗每月有节,故纸马以敬天、法祖、驱灾和求财为主要内容,常见的《三星图》(福禄寿三星),形式都是天官抱笏,寿星捧桃,禄星怀抱男孩。图呈正方形为多,尺幅大小不一。
艺术特色
漳州木版年画艺术技法和工艺过程独具一格,其雕版线条粗细迥异、刚柔相济,以挺健黑线为主。用色追求简明对比,印制采用分版分色手工套印,称为“饰版”。所用颜料分水质和粉质两种,有大红、淡红、黑以及本色纸诸种。漳州年画构图大方,造型夸张,特别是用黑纸印制的年画,为其他地区罕见。
漳州木版年画的雕版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为中国所独有。雕版上所有线条和色块的边缘都是向外倾斜的,这便于印制时调节水分。印制时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线条版。
年画制作
雕印
漳州木版年画雕版所用的木材一般选用坚硬、纹理细腻的梨仔木、红柯木、枣木等。雕刻时,先将欲雕刻的木材面进行厚度2.5厘米左右(双面刻时约5~6厘米左右)的熟板处理。然后将几经修稿的年画图稿,在毛边纸上勾出定稿图案,将其背面准确贴在木板上。雕刻时,首先必须分出阴阳,运用“代”“支”“挑”“跟刀”等刀法进行雕刻,雕版上的衣纹要显示刀锋,刻的线要挺拔流畅,直到出渣净底,才算完成。
着色
由于漳州木版年画套印着色的制作方法有着多用原色、少用或不用间色的要求,所以其采用的颜料多以粉质酸性为主,如大磨粉、青绿、佛头蓝、朱红、金黄、桃红槐黄金粉等。在调色前,先将各色料分开,经水漂数日;调色时,用牛皮胶桃胶溶化,渗入适量明矾(以防龟裂)和冰糖(增加高度),与色料搅拌均匀即可使用。《老鼠嫁女》中的老鼠则使用鼎底黑烟,经刨刮研磨细、筛斗筛过,再以前述方法调配,印制的老鼠皮毛显得浅灰,比用墨汁加白粉印制的更具真实感。
用纸
漳州木版年画采用的纸张是闽西长汀连城的“玉扣纸”(连城四堡曾是宋代雕版书籍印刷地之一)和溪口的“福书纸”。这些纸张均用幼竹纤维手工制作,具有纸色洁白、纸面光滑、质地柔韧、张力均匀、吸水性强、不易磨损、造价低廉等特点。这些纸经漳州民间染纸作坊加工成大红、朱红、黑色,作为漳州木版年画的底纸。漳州木版年画中也有用本色(米黄色)“玉扣纸”印刷的年画,但若用本色纸印刷“门神类”年画则需加印一版淡红色作为底色,用这种纸印刷的木版年画谓之“幼神”,而用染纸坊加工纸印刷的则称为“粗神”。
过程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基本制作过程是:先在梨木等木质平板上描稿镌刻成各种色块版和线条版,然后分色分版,采用短版套印于纸上。
1.按要求在纸上绘好各种近于白描的画稿(粉本),然后反贴于已制成待刻的平极上。待其干后,以墨鱼草磨薄画稿,使之更透明清晰,便于镌刻。
2.将雕版的用材(多以梨木相思木、红柯木、石榴木等为材,而梨木为最多用),水浸一个月,然后晾干三个月,刨平,以备复稿。
3.镌刻时要严格按“粉本”的要求。一般以人物脸部为先,接着是手—脚—身。其他部分是先刻面积大的,后刻面积小的,直至完成。
4.根据不同品种的年画,选用纸本色、大红、朱红、黑等不同颜色的纸张。除本色纸不必预先制作外,大红、朱红、黑色纸均须由民间染纸作坊用闽西本色纸预先染制。而“幼神”上,淡红色的人物背景是由木版年画艺人自己雕刻阴版,并调制红颜色在本色纸上套印而成的。
5.在酸性染料或粉质颜料中调入白土粉牛皮胶液,并按绿、黄、红、蓝等色分别装入陶钵中;人物脸部的色用本地白土粉(垩白)或铅粉、米浆调入适量的金黄色(酸性染料)而成;黑烟色、白土色分别单独调胶作备用。
6.印完每一色晾干后,再印第二色;各色版印完后,最后才印“黑线”版。未上黑线版的,皆属未成品。
作坊情况
漳州木版年画作坊,有“红房”和“黑房”之分:“黑房”是专指印制文字书籍的作坊,其制品供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及其他各地考生作科举应试所用;“红房”指专门印制年画的作坊,除了逢喜事和逢年过节以及平时家中欣赏所用的年画以外,也制作冥事活动所用的“忏料”(如糊“纸膺”及“做功德”的用品之类)。作坊老板一般是创作画稿和刻板兼能,或二者居一。作坊雇用一些工人,分别安排于刻、画、印、调制颜料、裁纸、销售、采买材料等各种活儿。大的作坊,雇工可达数十人,小的作坊3~5人不等。作坊的面积,大的达数百平方米,小的作坊才数十平方米。据考证明代漳州城镇内有大小十几家作坊,清代至民国初,漳州木版年画作坊曾发展到二十几家。比较大的有香港路的“裕太”作坊,老板林妞;另一家是“丰盛”号作坊,老板郑氏三人合股;再一家是单生产年画的“汝南”号作坊。还有东门街的“联大”号作坊,老板蔡厚皮;另一家是“同盛”号作坊,老板吴东仔。在厦门路有“游文元”号作坊。在台湾路(府口)一带有年画作坊“彩文楼”“洛阳楼”,有雕版书籍店“崇文”“育文”“同文”三家。在联仔街有“锦文”年画店。
坐落在香港路至振成巷一带的颜氏家族作坊是漳州一家最大的年画作坊,其雇工达数十人,经营着“红”“黑”房两种业务。从清代道光到光绪年间,由于颜氏世代作坊主的经营,使其产业逐渐扩大,遂以赎买形式并吞了一些小作坊,确立了其垄断地位。颜氏家族在兼并小作坊过程中聚集了一大批前代旧版和同代版,各种版本比较齐全。
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漳州地区乡间逢年过节张贴木版年画的习俗渐渐消失,木版年画市场衰弱,年画作坊大多停业。
传承意义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传统意识逐渐消除,民间民俗活动因之而发生变化,依托于地方民俗的漳州木板年画观赏性增强,而趋吉避邪的实用性减弱,由此造成年画市场的萧条。随着原来民间年画市场的萎缩,从事漳州木板年画生产的人员大大减少。面对木版年画的境况,漳州市文化部门也多次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划拨场地抢救木版年画,收藏雕版。
颜氏家族木版年画传承人颜仕国认为,虽然现代的印刷技术日臻完善,但手工印刷那种古朴、粗犷的艺术风格却是难以替代的。年画是一种祈求,一种装饰,更是一种传统的民俗。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间风俗的改变,木版年画作为一种艺术装饰品的艺术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只要重新挖掘它的内在的艺术价值,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木版年画仍然能够受到社会的重新认同。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学术价值在于它的出现使学术界弄清了台湾木版年画与漳州木版年画的渊源关系,它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是南方民间木版年画里具有粗犷和秀丽兼长的独特品种。
文物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漳州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漳州市艺术馆评估合格。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