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羊腿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后腿、番茄酱、芹菜等。
简介
据传,烤羊腿曾是
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
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官员,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
全羊,改为切块烧烤了。
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
而侍从却天天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
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
风味特点
烤羊腿菜形美观,颜色褐红,肉质酥烂,味道香醇,色美肉嫩,浓香外溢,佐酒下饭,老少皆宜,实乃草原美肴之一。“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传广远,西北各地,皆有制作。
此菜以羊腿为主料,经
腌制再加调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颜色红润,酥烂
醇香,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营养价值
羊肉在北方地区是人们冬令时节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每年大约7个月的时间人们经常食用。
俗话讲:“美食要配美器,药疗不如食疗”,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
本草纲目》被称为补
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温热对人体而言就是温补,比如冬季老年人比较怕冷,适时的吃些羊肉就会感到暖和,这一点在
张琼之的《
伤寒论》里及唐朝的《千金书》中都有记载,可见羊肉是人们冬令进补的最佳食品。羊天性耐寒,在我国主要产于较寒冷的高原地区,如:青海、西藏、内蒙古地区,其中又以内蒙古地区羊的品种为最佳。内蒙古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水草茂盛,特别适合羊的生长。
这里的人们多是
游牧民族,生活不稳定,但个个体态强悍,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仍能策马扬鞭,放牧牛羊,其身体的强壮及耐寒性与常年吃
羊肉的饮食结构是分不开的。同样,在我国南方地区,羊肉也将会有广大的市场,只是南方羊少,人们对羊肉的特点不了解,对羊肉独有的
膻味一开始不能适应,且当地的
穆斯林的人数比北方少,食用羊肉的人不是很多,如单论气候与地理条件,在南方食用羊肉更应该有必要性。
我国南方属
亚热带气候,尤其是长江、 珠江流域一年四季多雨少风、潮湿,到了冬季更是阴冷难耐,受地区格局的影响,冬季居民又没有取暖设备,人在屋里从心里感觉到往外冷,使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特别是一些北方去的人更是不适应。
在这种气候下,时间久了人容易患上
风湿病、
脊椎病、中枢神经等疾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人的寿命,所以在南方广大地区,不论是冬季、夏季,人们适时的多吃
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是有百利无一害的。
羊肉肉质细嫩,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羊的脂肪溶点为47度,因人的体温为37度,就是吃了也不会被身体直接吸收,不容易发胖。
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而不会有其他副作用,所以人们常说:“要想长寿、常吃羊肉”。
据报纸刊登,
瑞士科学家发现在牛和羊的体内存在着一种抗癌物质,这种被称为CLA的脂肪酸对治疗癌症
有明显效果。 位于瑞士
福莱堡的一家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CLA的独特性质。通过对老鼠和
人体细胞所作的试验,科学家们发现,在CLA的作用下,癌细胞生长得到抑制并逐渐减少,这种作用对于治疗皮肤癌、
结肠癌以及
乳腺癌有着明显的效果。
专家们指出,CLA物质主要存在于肉类和奶制品中,
反刍动物如牛和羊体内CLA的含量大大高于猪和鸡的含量。试验还证明,在草原上放养的羊体内CLA含量更高。
食物相克
羊腿肉:
羊肉不宜与南瓜、西瓜、
鲇鱼同食,食则容易使人气滞壅满而发病;忌与梅干菜才同食;吃羊肉不可加醋,否则内热火攻心;不宜与荞麦、豆瓣酱同食。
禁忌人群
羊肉特
膻味较大,夏秋季节气候热燥,不宜吃羊肉。羊肉属大热之品,凡有发热、牙痛、
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都不宜食用。
患有肝病、高血压、
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还有发热期间都不宜食用。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水肿、
骨蒸、
疟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热性病症者禁食。
红酒和羊肉是禁忌一起食用的食用后会产生化学反应。
制作方法
原料
整
羊后腿1 只(约2500克),
胡萝卜丝250克,
芹菜250克,
精盐25克,
料酒25克,
西红柿100克,
葱丝200克,
姜片50克,
胡椒25克,
酱油50克,
清汤1000克。
制作步骤
将羊腿洗净,里面要划上十字花刀,刀口深入至骨,放在烤盘内,再加入胡萝卜丝、芹菜段、葱丝、姜片、西红柿块、胡椒、料酒、酱油、精盐、清汤、调制均匀。
将烤盘放入烤箱,关住烤箱门,烤时要随时翻动羊腿,约烤4小时左右,汤少肉干呈酱红色时,即可出炉,整腿和整盘上桌,吃时可用小
餐刀片之进食。
工艺关键
每小时翻动一次,将烤盘里汤汁浇在
羊肉上,反复3~4 次,不但入味,且色泽油润。
流传广远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传广远,西北各地,皆有制作。此菜以羊腿为主料,经
腌制再加调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颜色红润,酥烂
醇香,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其他风味
蜜汁烤羊腿
做法:
1.油锅烧热,下姜片、蒜瓣爆香,羊腿整只下锅翻炒,皮变色后加料酒老抽再翻炒,接着放辣椒、
香叶、
当归、桂皮、白糖、盐巴炒,加开水过面,稍煮片刻,移至
高压锅焖煮半个小时左右。
2.出锅后放到烤盘上,四周刷上
蜂蜜,用微波炉烧烤十分钟,翻面再烤十分钟即可。
配料:
山羊后腿1只3000克,姜末30克,甜面酱20克,黄瓜片50克,葱白段80克,烧饵12个,胡椒5克,盐20克,丁香10颗,味精10克,花生油200克,葱末30克,
芝麻油做法:
丁香烤羊腿
1、羊腿洗净,用竹扦在两面戳10个孔,放入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揉透,腌渍1小时。
2、将羊腿放入烤盘,丁香镶入肉孔内,再放入花生油和清水共250克,置烤盘于烤箱内,用温水烤至汤干,肉熟呈金黄色,取出刷上芝麻油,全腿上桌。亮相之后,切片装盘,在盘两端用黄瓜片点缀,跟烧饵、
面酱碟、葱白段碟上桌。
特色:
云南回族自元代大规模迁入后,定居
农耕,食俗起了明显变化。烤羊腿是北方烤制的基础上,经过回族厨师增用丁香、花生油和水,入烤炉烹制而成。此菜色泽金黄,异香扑鼻,酥烂软嫩,用烧饵夹入烤羊腿肉,既有北方
风味,又有南方特点。”
注意:
烧饵:是用大米煮熟为饭,取出趁热捣为泥,捏成团,擀成直径15厘米、厚0.5厘米的圆饼即为饵。
放在栗炭火上烘烤起泡取下,抹上
芝麻花生酱、辣椒油、甜酱油即食。亦可夹上
烤羊肉或
卤牛肉、油条,则风味更佳。
特点:成菜外酥内嫩,色泽鲜亮原料:蒙古嫩羊腿1只(约1750克)。
调料:
孜然粉、辣椒面各110克,花椒面、葱花、香油各3克,葱末、姜片各25克,盐10克,红油100克,熟芝麻20克,
洋葱丁5克,香料包(迷迭
香草1 克,花椒、八角各5克,
白豆蔻1克,桂皮3克,丁香1克,山柰2克,小茴香2克,香叶3克),卤水5千克,色拉油2千克(实耗300克)。
制作:
1、羊腿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浸出血水,在羊腿内侧划一字刀,入沸水锅中烧开氽去血水,捞出控水备用。
2、锅中放入卤水、香料包大火烧开,放入羊腿,转小火卤2个小时,捞出晾凉。
3、将卤好的羊腿用100克孜然粉、100克辣椒面、10克盐抹匀,刷红油,入三成热油温中炸至色泽金黄,捞出控油。
4、锅留底油30克,五成热时,将姜片、葱末爆香,放入剩余孜然粉、辣椒面、花椒面炒香,倒入羊腿上,撒上熟芝麻、葱花、洋葱丁,淋香油,出锅摆放成型即可。
相关药膳
1:
羊肉250克,
猪脚一个,同煮汤,加少量食盐和调料食用,每日两次,连服一周,可治产妇产后无乳或乳汁缺乏。
2:冬令补品——
附子烧羊肉:羊肉0.5-1公斤,熟附子片30-60克,甘草、当归各10克,加适量八角、桂皮、食盐、生姜,同放锅内加水用小火焖熟食用。适用于老年人体虚怕冷,腰酸腿软,夜多小便,小便频数,易
感冒,
风寒咳嗽气咽等阳虚病者。健康人食用,有保健强身之功。注意:发热,咽痛,肝炎,
风热咳嗽,
风热感冒等热性病人不宜食用。
3: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瘦肉1公斤切块,生姜60克先放入油锅内略炒片刻,倒入羊肉块共炒,炒至血水干后加入适量水,放入当归100克(用纱布包好),适量食盐调味,用小火焖煮至熟,分数次食用。有温中补血,调经祛风作用。可治妇女
月经不调,血虚经少,血枯经闭,痛经,经期头痛,乳胀,
子宫发育不良,
胎动不安,
习惯性流产,产后腹痛、血虚头晕,面色苍白等症。
4:
羊肉粥:羊肉100-150克,粳米100克,生姜3-5片共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补虚损,益气血,暖脾胃,祛寒壮阳作用。适用于体弱赢瘦,腰膝酸软,腰背怕冷,男子
阳气不足、肾亏阳痿、遗精早泄,女子
月经不调、血虚痛经等症。
5:
山药羊肉粥:羊肉500克切片,先用水煮至熟烂,再与
山药500克(切片)、
粳米250克同煮粥,亦可加入适量猪肉同煮,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有健脾补肾作用,适用于身体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腰酸尿多等症。
菜品特色
色泽酱黄,肉质焦嫩,干香不腻,系内蒙古地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