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高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
考试简介
考试方式
(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选择题;
(2)系统
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
问答题;
(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
论文题。
报名流程
根据《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第八条相关规定:
符合《
暂行规定》(即《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按规定携带
身份证明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领取
准考证。凭准考证、身份证明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各地的报名办法由考生报考所在地的当地考试机构决定。考生相关报考费用标准由当地物价部门核准。
考生报名方式主要分为:网上报名与考生本人到指定地点报名两种。
注:报名时依据的身份证明包括:
居民身份证、军人的证件、护照、
户口本等。
考试内容
综合知识
·各种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
SMP、MPP等)
·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1.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常用的协议标准
·数据库工程
·异构与通用服务、
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
响应特性、
负载均衡)
·
性能指标(
SPEC-Int、SPEC-Fp、
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
·性能评估
·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
科学计算2. 信息化基础知识
2.1信息化
·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
·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
·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
2.4信息资源管理
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
3. 软件工程
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软件设计
·项目工作量估算
·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
·软件过程的作用
·软件过程的发展
·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
·全程质量管理
4.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
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概念
·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分析设计图示(DFD、ERD、
UML、
流程图、NS图、PAD)
·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
数据项代码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应用
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
·
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
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
群件、
OA工具)
·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4.6 系统运行
·分布式系统管理
·设备和
设施管理(电源、
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
·系统
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
恢复过程、
预防措施)
·系统运行工具(
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
·软件维护、硬件维护
·维护合同
5. 安全性
·计算机
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
计算机病毒,防范
计算机犯罪,防闯入
·完整性
6.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
·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
·代码标准、
文件格式标准、
安全标准、
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
·标准化机构
·知识产权
7.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
·会计常识
·财务成本管理实务
·概率统计应用
·图论应用
·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
·运筹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
线性规划、预测、决策、
库存管理、模拟)
·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
设计案例
1. 系统计划
·基于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
·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构架、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及故障情况等
·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
·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计划变更与控制
·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及图形化和公式化
·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
·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
·业务功能的模型化
·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
·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
·流行的系统分析方法论
4.1
·需求建模的步骤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4.2系统设计
·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
·系统处理能力评估
·系统转换计划
·信息战略文档化
·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
·需求规格说明书
·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
·操作手册
·开发进度记录
·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
·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
·系统的扩充和集成
·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
·系统的更新与维护
·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
·日常的故障对策与恢复
·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
·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
·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
·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
·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
·范围管理
·进度管理
·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管理
·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关系
·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与角色
·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
·管理咨询的类型
·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
·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
设计论文
1.信息系统工程
·系统计划和分析
·系统测试
·系统维护
·项目管理
·质量保证
·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
嵌入式系统、
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
·数据管理
·数据库分析
·数据库建模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应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
题型举例
综合知识
●在某
银行业务的
用例模型中,“取款”用例需要等到“存款”用例执行之后才能执行,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属于(1);“取款”和“存款”两个用例中都需要执行查询余额的功能,将查询余额提取成独立的用例,那么“取款”和“存款”用例与“查询余额”用例之间的关系属于(2)。
(1)A.
关联关系 B. 扩展关系 C. 使用关系 D.
依赖关系(2)A. 扩展关系 B. 使用关系 C. 依赖关系 D. 继承关系
●雇员类含有计算报酬的行为,利用面向对象的(3),可以使得其
派生类专职雇员类和兼职雇员类计算报酬的行为有相同的名称,但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3)A.
多态性 B. 继承性 C. 封装性 D.
复用性设计案例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
项目可行性分析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4。
某信息技术公司拟开发一套新的信息系统,以提高公司业务运作的效率。按照公司总裁的要求,公司软件开发部系统分析人员张工和李工对新系统方案的各项可行性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新系统方案的
经济可行性。张工根据
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给出了项目的
投资回收表如表1-1所示。
通过对上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项目的
投资回收期是2.75年。李工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应该基于
货币时间价值来计算各项数据,并给出了在
贴现率是12%时的投资回收表如表1-2所示,其中“***”表示此处的数据未给出。
大家经过讨论,认为李工给出的投资回收表中的数据更为合理,并将其作为系统方案
建议书的部分内容上报
公司管理层。
【问题1】(8分) 请简要说明系统分析中
可行性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并简要说明其具体含义。
【问题2】(6分)
在系统生命周期内,
运行系统的成本可按照
固定成本和可变
成本分类。请判断下列费用的成本类型及理由。
(2)计算机使用时的开销;
(3)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工资;
【问题3】(7分)
请利用现值
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数值并填入表1-2中的(1)~(8)内,并根据李工的数据计算项目的
投资回报期。
【问题4】(4分)
请结合张工和李工给出的投资回收表,用200以内文字简要解释
货币时间价值及其意义。
设计论文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ANSI/IEEE Std 729-1983对
软件质量的定义是 “与
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需求能力有关的特征或特性的全体”,实际上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
(2)只满足明确定义的需求,而没有满足应有的隐含需求,软件质量也无法保证。
(3)不遵循各种标准定义的开发规则,软件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软件质量管理贯穿于
软件生命周期,极为重要。软件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软件
项目质量计划、
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关键是预防重于检查,应事前计划好质量,而不只是事后检查,这有助于降低软件质量
管理成本。
请围绕“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
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担任的主要工作。
2.详细论述在该项目中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时所实施的活动,并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并讨论你所参与的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成本,并给出评价。
考试真题
2004年上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请参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