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是2014年浙江省事业单位省统一招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此之前浙江省除了个别县市例如温州文成县、舟山定海区等几个考区出现过《综合应用能力》这个科目,绝大多数县市考生对此考试科目仍然非常陌生。其原型最早是2010年出现在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公共考试科目,经过多年的考试实践和演变,《综合应用能力》无论是从考试题型还是测查要素上都有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2015年3月9日,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发布,明确表示行政执法类考试科目由《申论》改为《综合应用能力》,更加注重对考生各项能力的考查。
科目介绍
经过多地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对比、分析后发现,《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题型多为
主观性试题,有些类似于
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但实际上要比
申论考试的题型更为复杂,题型上主要有
辨析题、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公文改错题和材料作文题几种,当然由于每年的题型都会有所变化,有些地方还会有策划题和应用类的题目。其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
分析能力、提出和
解决问题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基本
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要求:一律用
现代汉语作答在
答题卡上,试卷空白处可作草稿使用。
主要题型
(1)辨析题。辨析题经常会给出常识类的一句话,较多地涉及到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时事中的某一方面,让考生去判断出这句话正确与否,并要求
说明理由。所以,考生在应对这类题目的时候,要首先要根据常识得出一个观点性的表达,判断出题目中的内容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片面的、偏颇的、不完全正确的。然后要对这一观点给出合理的论证,论证的方法有很多,能够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可以采用正反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和
道理论证等
论证方式,也可以利用多种论证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验证前面自己判断出的观点。
例题:
挪用公款罪也就是
贪污罪。请辨析这句话是否有误,并给出解释。
(2)论述题。论述题的题型一般比较简单,多是论述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事件。但其一般是围绕
事业单位考试来进行命制的,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业单位的了解,但考生在论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答案的全面和完整。
(3)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查本年度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持续性大家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通常是给出一到两个案例,通过案例来回答下面的题目,题目可能要求分析原因,也可能要求提出对策或是概括内容。因此,这一部分的考查与申论客观题目考查的能力类似,有阅读理解能力、概括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这类题目可以通过申论题目来进行练习。
例题:公民
休息权与公民娱乐权问题。武汉某居民小区住户刘某在自家举办钢琴培训班,没有规律的琴声影响其他居民的休息,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刘某被邻居告上法庭。原告称:我们听音乐可以去
音乐厅,被告昼夜弹琴干扰我们休息,影响身心健康。被告辩称:钢琴声是最美妙的音乐,怎么会是噪音?法庭测量是否达到噪音标准,结果没有达到。但法庭还是认定刘某侵犯居民休息权,要求
弹琴者装隔音设备。问题1:
权利冲突现象产生的成因?问题2:如何解决权利冲突问题?
(4)公文写作题(其中公文改错题是重点)。这也是很多地区事业单位考试常考的题目,有时候会让考生根据要求写一篇公文,比如让写一篇通知或者通报等。但更多的情况下是要求对给出的公文指出其存在的不当之处,即公文改错。这就要求考生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对公文写作有个全面的了解。明确公文的特点、公文的种类和公文的结构,哪里写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格式等等。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公文改错就会简单很多——哪里有错改哪里。
例题:下列公文存在四处错误不当,请在答题卡上分别予以更改
**监狱:
为了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干部廉洁
自律意识,我校组织中层干部赴贵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并附带参观监狱附近高新
科技工业园区,活动定于六月二十日,活动内容按贵监狱的有关规定执行。
(5)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题有点类似申论中的千字文,多是基于材料的基础之上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考生先要对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文章立意,在立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形成文章。一般的结构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常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大的部分。具体还要注意标题、开篇、正文和结尾部分的写法,这些还需要考生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根据对各地《综合应用能力》考试的命题特点的研究和总结后发现,材料作文题的出题立足点基本上都是依据当年的社会热点事件、时政,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特别密切地去关注社会的动态和一些重要的时政要闻,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
例题:给出几段材料,要求根据这些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800—1000字的篇幅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6)策划与应用。经过几次演变后新加入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策划活动与撰写
策划方案的能力,需要考生考虑问题全面、完整有
思想性。
例题:
“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请你以某单位团委负责人的身份,结合
时代特征和本单位实际,设计一个
学雷锋活动的方案。要求:目的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考试大纲
浙江省2015年招考公务员考试大纲
一、笔试科目
1、综合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
2、基层类:
《申论》(B卷)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
《综合应用能力(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
4、乡镇机关面向优秀村干部“岗位2”招考职位:
《综合应用能力(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卷)
5、乡镇(街道)机关面向优秀社区干部招考职位:
《综合应用能力(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
报考公安、
森林警察、
司法行政等系统人民警察岗位的需加试《心理测评》。
《申论》(含A、B卷)和《综合应用能力》(含一、二、三卷)为
主观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A、B、C卷)为
客观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心理测评》(含A、B卷)为客观题,考试时限为50分钟。
二、笔试方式
三、笔试内容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A、B、C卷)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
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
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
识别能力等。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
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
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
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历史、国情、人文等
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申论》
《申论》(A卷)主要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B卷)主要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
贯彻执行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
社会问题或
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
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内容通常包括反映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小案例,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概括出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根据要求全面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涉及围绕某个特定话题的材料,要求应考人员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撰写议论文。
《综合应用能力(一)》侧重测查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
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二)》侧重测查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三)》侧重测查基层
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
社区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作答要求
应考人员在作答前,应用黑色字迹的
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纸)上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和“
准考证号”,并用
2B铅笔将“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
信息点涂黑。
应考人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
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应考人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专用答题卡(纸)指定题号的指定位置内作答,用铅笔作答或在非指定位置内作答的一律无效。答题不得使用
涂改液。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