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是作者贝尔第一次使用司汤达这个笔名所撰写,在伦敦出版。岁末,开始着手编写《拿破仑传》,但未及完成,后来于1876年出版。马利·亨利·贝尔1828年1月1日到达米兰,后被奥地利警方驱逐,称他的《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一书中政治观点是“反宗教、反道德、反奥地利”。同年1月底返回巴黎,结识了阿尔贝·德·鲁邦勃雷。
作者简介
贝尔,(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笔名“司汤达”(Stendhal,一译“
斯丹达尔”),是十九世纪
法国杰出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
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
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
红与黑》(1830年)和《
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
生平
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
巴马修道院》(1839)。司汤达的童年,是在
法国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度过的。1796年至1799年,他在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上学,那是法国革命时期按照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潮和教育思想建立的新型学校。司汤达在那里面系统地学习了新思想,新知识,对法国文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非常用心的跟着教师格罗学习数学。他热爱数学的无可争辩的精确性极其论证的真实性;这种对于精确性和真实性的爱好,后来成为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1799年,他来到巴黎,原来准备投考著名的综合工艺学校,但为革命的形势所鼓舞,加入了拿破仑领导的军队。1800年,他随拿破仑率领的大军到了意大利的米兰。米兰人民长期遭受奥地利的统治,视拿破仑的军队为救星。他们对法国革命的热情,他们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司汤达的影响很深。以后他长期在米兰居住,写作,并以米兰人自居。
司汤达从1817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名为《
意大利绘画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从1823年到1825年,他陆续发表了后来收在文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中的文章。此后,他转入小说创作。1827年发表了《阿尔芒斯》,1828——1829年写就《罗马漫步》(Promenades dans Rome),1829年发表了著名短篇《
瓦尼娜·瓦尼尼》。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7年动笔,1829年脱稿(本书即将面世之际,适逢七月事变,国人无暇他顾,形式发展不利于书报之刊行。然本书脱稿于1827年当无疑义---原编者注)。1832年到1842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疾病缠身,环境恶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长篇自传《亨利·勃吕拉传》,还写了十数篇短篇小说。在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在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一段话:活过、爱过、写过。
家庭
他的父亲是格勒诺布尔议会中的一位律师,在1794年因政治原因被捕。
贝尔与父亲素来不睦,他青少年时期的郁郁寡欢很大程度上是由他
桀骜不驯的性格造成的。在12岁前,他由一位教士负责教育,为此原因他对宗教一直没有好的印象。后来,他进入了新建的
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学习,1799年他持推荐信到了与贝尔家有亲戚关系的达吕家。彼埃尔·达吕给了他一个
陆军部的职位,1800年5月7日,贝尔与达吕兄弟一起,跟随
拿破仑向
意大利进军。作为政府的书记员,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他青睐的城市——
米兰度过的。他的小说《
帕尔马修道院》中的很大一部分似乎受到了这段生活经历的影响,带有自传性。
仕途
他是
马伦哥之役的目击者,并于此后加入了龙骑兵第六
龙骑兵团,10月23日,被提升为少尉。他快速升迁,成了米劳德将军的副官。但1802年
亚眠平定后,他回到巴黎,为求学辞去了军职。在那里,他遇见了女演员梅拉妮·吉尔贝,并跟着她去了马赛。贝尔的父亲听说了这桩风流韵事后就不再给他寄钱,所以贝尔不得不为一个蔬菜商工作,当营业员。然而,梅拉妮·吉尔贝为了跟一个俄国人结婚抛弃了贝尔,因此,他重返巴黎。1806年,他参加了
共济会会员分会:圣加洛林会。依靠达吕家的影响,他得到了战时专署中的一个职位,1806到1814年间,他在这个职位上工作很成功。1812年7月23日,他随军前往
俄国,9月14日到达
莫斯科,之后,他取道
柯尼斯堡撤回
巴黎。
工作
拿破仑倒台后,他拒绝在新政府中任职,定居于
米兰,在那里他遇到了佩利科,曼佐尼,
拜伦勋爵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在米兰,他陷入了与一个叫安热拉·P的女子的情感纠葛中,以前造访这座城市的时候,他就徒劳地仰慕过她。1814年,他以亚历山大-凯撒-朋培的笔名出版了《Lettres écrites de Vienne en Autriche sur le célèbre compositeur, Joseph Haydn, suivies d'une vie de Mozart, et de considerations sur Métastase et l'état présent de la musique en Italie》一书。他的关于
海顿的信的内容抄袭自约瑟夫·卡帕尼的《
海顿》,而书中涉及莫扎特的内容也极少是原创性的。此书在1817年以《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的书名再版。他的著作
《意大利绘画史》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
友谊
1821年,由于和一些意大利爱国者的友谊,贝尔受到了奥地利政府的怀疑,被逐出了米兰。在巴黎,他感觉自己是个陌生人,因为他从不承认当时法国的艺术,如文学、音乐或绘画的价值。但他仍拜访巴黎的文学沙龙,并且在那些聚集在德·特拉西身边的思想家中寻找朋友。在这段时间,他出版了《
论爱情》(1822),此书在11年中只卖出17本,尽管它日后很有名;《
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1825);《
罗西尼传》(1824);《D'un nouveau complot contre les industriels》(1825);《罗马漫步》(1829)和他的第一部小说《
阿尔芒丝》(1827)。
七月革命后,1830年9月25日,他被提名为驻
特里斯特的大使,但奥地利政府拒绝了他,因此他被送往契维塔-韦基亚。他启程后,《
红与黑》出版了,却没有激起人们什么兴趣。1833年在巴黎度假时,他结识了
乔治·桑和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1835年1月,贝尔被提名为荣誉军团骑士。1838年他出版了《
旅人札记》,1839年出版了《
帕尔马修道院》,这是他最后发表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第一部真正获得成功的作品,尽管他先前的作品已经在小范围内引起了重视。
巴尔扎克曾在《巴黎人杂志》中兴致勃勃地谈到这部小说。贝尔待在契维塔-韦基亚马虎地完成他的大使义务,不断犯错,直到去世。
1841年4月5日,贝尔第一次中风。一年后,1842年4月22日,晚上散步时,他又一次中风。罗曼·科伦布碰巧发现了他,把他带回了旅馆。次日清晨贝尔在那里去世,再没有恢复意识,在场的有罗曼·科伦布和亚伯拉汉·康坦汀。1842年4月24日,他被葬在
蒙马特墓地。他一直梦想着被埋在意大利,墓碑上写着:米兰人阿里戈·贝尔长眠于此,他活过,写过,爱过。
贝尔的笔名司汤达无疑来自今天的
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司汤达这个地方,然而他怎么会起这个名字尚存争论。根据一种看法,贝尔选择这个名字是为了向来自司汤达的约翰·J·温克尔曼致敬。与此相反,根据另一种看法,贝尔甚至表示过对温克尔曼的轻蔑,而他选择这个笔名是因为他家在此拥有田产。
评价
司汤达的声誉实际上源于两部小说:《
红与黑》和《
帕尔马修道院》。前一部小说的情节来自几年前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件,小说中的于连·索雷尔是一个上流家庭的家庭教师,他引诱了他学生的母亲。最后他想杀了她,以此报复她,给他情人玛蒂尔德·德·拉·莫尔小姐的家人写信,最后市长夫人自杀。如贝尔自己所说的话,于连是他的一幅肖像。《
帕尔马修道院》表现的意图不那么统一,故事的框架主要来自于他的个人经历。法布里斯在
滑铁卢的经历是他向
意大利进军时的经历,女伯爵彼特拉尼拉是他的安热拉。但在这两本小说中,前一部简练凝重,后一部更生动,各有大量的喜爱者。
名人名言
1、一个最富有热情的心灵,应该有所发明与建树。
2、做一个杰出的人,光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强烈的气质。
3、一个具有禀赋的天才,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4、如果他是一棵软弱的芦草,就让他枯萎吧;如果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就让他自己闯出一条路出来吧。
5、自我享受或爱女人,固然需要孤独,但若要获得成功,必须靠广泛地涉足这世界。
6、入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
7、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才能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8、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9、天才永远存在人民中间,就像火藏在燧石里一样,只要具备了条件,这种死的石头就能够发出火花来。
10、我爱力量,我所爱的力量,一只蚂蚁所显示出来的可以和一只大象显示的相等。
11、五花八门的粉饰,滔滔不绝的雄辩,不过是冒充强烈信仰的无动于衷的卖弄辞藻而已。
12、无聊会夺走一切,甚至连自杀的勇气也会夺走。
13、快乐的需要,即使在这厌倦的世纪里,他的力量还是这样的强大。
14、爱象发高烧,它的来去均不受意志的制约。
15、谁要干白纸上写黑字这一行,别人说他笨拙,就不应该惊讶或者动气。
16、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走的镜子。
17、心灵上的谨慎和谦恭是惟一无二的美德。
18、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19、在社会潜意识里,美德是一种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德、智、体、美的发 展上。
20、做人要脚踏实地。
三座城市
罗马,意大利的
首都,位于
台伯河下游
平原,是意大利政治、历史,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
古罗马和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
那不勒斯(又译那波利、拿坡里;意大利文:Napoli;
那不勒斯语:Nàpule;英文: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
坎帕尼亚大区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
佛罗伦萨(Florence)是
意大利中部的一个
城市,
托斯卡纳区首府。
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都是意大利有名的足球城市,拥有与其城市名称相同的意甲联赛俱乐部,而且都是豪门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