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American stock market),即美国股票市场,指在美国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交易市场主要有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球市值最大的股票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美股有三大指数,分别为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
基本概念
美股(American stock market),即美国股票市场的简称,或称美国股市,是指在美国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市场,它由股票发行市场与股票交易市场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
美国股票交易市场:也称美国证券交易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融资市场,包括美国各主要证券交易所。主要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类型有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地区性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美国证券交易市场是已发行股票的流通或再分配市场,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场所、设备、专业人员,帮助证券的买、卖双方有秩序、按较公平的价格从事交易。证券市场提供的广度、持续性和稳定性,对投资者、对产业、对公众都至关重要。
美国股票发行市场:是发行股票的场所,又称一级市场。
发展历史
初步发展
1776年,美国建国。当时的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发行了大量的新国债,以替代原来的旧国债,这使得纽约市场上增加了很多可交易的品种,也快速扩大了纽约市场的总体规模。1790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成立了他们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
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纽约交易市场也开始逐渐繁荣。为了防止经纪人在交易佣金上进行恶性竞争,也为了防止买卖信息向外扩散,1792年,当时交易量最大的24位经纪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达成了一项“停止不当竞争,只在24人之间进行证券买卖交易,最低手续费为0.25%,每日在桐树下聚会交易”的协议,后人称之为《梧桐树协议》,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81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纽约证券交易和管理处”正式成立,标志着美国股票市场正式形成。
1820-1830年,美国的工业化浪潮为证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发展水陆运输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为了筹集道路、桥梁、运河等土木事业的资金,美国发行了联邦债券、州政府债券、民间事业债券、股票等,使证券市场的交易量大幅度地增加。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马里兰州和费城的证券交易所在交易规模和活跃程度上和美国纽约交易所都相差无几。与其他交易所不同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禁止庞氏(Ponze)骗局式的融资,这帮助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与其他交易所的竞争中得以胜出。
1861年到1865年间发生的南北战争,对美国证券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期间,北方的银行家革命性地向公众发行战争债券,使得北方联邦政府得以迅速地募集到战争所需要的资金。国债的大量发行,使得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战前的1861年,美国国债的规模是6480万美元,到1865年战争结束时,美国国债的规模达到了28亿美元,增幅为40倍。南北战争使得华尔街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形成
南北战争快要结束时,美国铁路、航运、 钢铁、煤气等新兴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而债券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属于股票的时代来到了。1863年,纽约证券交易会易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1860-1870年,铁路股票在美国大量上市,使美国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转向股票市场。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马里兰州和费城的证券交易所在交易规模和活跃程度上和美国纽约交易所都相差无几。与其他交易所不同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禁止庞氏(Ponze)骗局式的融资,这帮助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与其他交易所的竞争中得以胜出。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高潮,美国股票的规模越来越大。1884年7月3日,财经记者查尔斯·亨利·道制订了一个包含12只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工业指数。至此,美国股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18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日交易数量第一次超过100万股。1889年,《华尔街日报》成立,标志着美国证券市场开始步入股票交易的时代。
美国股票市场的早期是混乱不堪的,投机盛行。当时的华尔街有很多以股市操纵为职业的“强盗式资本家”公然通过垄断上市公司股票、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甚至贿赂法官改变规则等为自己牟利。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早期,美国开始了重工业化进程。1895-1904年,美国发生了第一次合并收购的浪潮,大工业家和金融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工业托拉斯。 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成立,这是第一次涉及10亿美元以上的重组交易,美国的钢铁工业由此迅速崛起。1900年,工业股票成为美国股票的主体,这标志着美国股票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股票投机奇才杰西 ·利弗莫尔则开始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同年,美国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强国。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战争中的最大受惠者。一战也带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容和交易者群体的迅速积累,美国资本市场由此跃升为世界第一大资本市场。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暂时的和平繁荣时期,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1924年,史密斯提出了“股票是长期投资的最好工具”的惊人结论和“股票价值决定于其未来收益”的重要思想,带领美国经济进入了著名的“科利芝繁荣”时代。 与此同时,道琼斯指数用了33年的时间,从1896年5月26日的40.94点艰难起步,一直攀升到了1929年9月3日的381点。但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连续八年中,除1923年以外,道琼斯指数都在上涨,共上涨了50%。
股市大暴跌
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遇到了汹涌的抛盘,全天抛售量高达600 多万股;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称“黑色星期四”,全天换手1289.5万股;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10月28日, 史称“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下跌38.33点, 日跌幅达12.8%。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当天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记录。道琼斯指数比前日又下跌了11.7%,史称“黑色星期二”;;11月6日,道琼斯指数又下跌了9.9%。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了1932年,从1929年最高的381 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几乎回到了33年前。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股价从92美元跌至7美元。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交易者的信心。
经济学家研究,这次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股市的过度狂热没有得到适时的引导,而融资买卖和定金交易(10%的保证金制度)使股市在卖压之下失去了控制;二是当时美联储成立不久,没有足够的对股市泡沫的判断能力和遏制手段,同时又运用了调高利率的错误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量大幅减少,造成市场资金转向其他投资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势。
1933年开始,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罗斯福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老肯尼迪担任首任主席,加强了对股市的管制。30~40年代,美国国会颁布了许多重要法律制度,包括《1933年证券法》《1933年银行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等,拆散了大部分综合性金融机构,严厉限制内幕交易和过度投机,加强了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
1953年,道琼斯指数恢复了1929年的高点,美国股市也终于恢复了元气。在经历了第一次大繁荣与大暴跌之后,美国股市开始迈向理性、公正和透明的轨道。
现代投资时代
1956年5月12日,道琼斯指数首破500点大关。从道琼斯指数诞生之日算起, 从40点到500点,道琼斯指数整整走了60年。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美国成长股的黄金时代到来,股市开始走向狂热,过去的投机风气让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也使得公司业绩成为市场的选股原则。
20世纪70年代初,“漂亮50”横空出世,这是价值投资历史上的经典指数。这也使美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从投机向价值投资过渡,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漂亮 50”是指当时北市场最热捧的50只股票,类似于“白马股”。 “漂亮50”多是经营稳健、盈利增长稳定、高回报率的公司,其中不乏家喻户晓 的百年企业,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IBM、通用电气、美国运通等,这些股票也被称为 “One decision”(一次性抉择)股。
1972年11月14日,道琼斯指数首破1000点大关。这第一个千点关口,美国股市用了76年的时间。
1974年,美国发生了石油危机,通货膨胀严重。当时又发生了“水门事件”,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使得美国股票又出现了暴跌, 道琼斯指数从1973年1月的1016点下跌到了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则下跌了40%。但由于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格管制的状态,所以这些泡沫与风险最后都得到了顺利的化解。
1980年以后,美国的通货膨胀逐渐缓和,股市又恢复上扬状态。1982年,美股见底。此时,巴菲特开始在股市中活跃起来。1982年-1987年,美股开始走牛,但危机却在悄然滋生。当时美国垃圾债盛行,杠杆收购交易到达顶峰,套利者随时可能离场。
1987年,美国股票涨势更猛,8月份道琼斯指数达到了2722点。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也在惊人的高速增长,这对不断升温的股市带来了阴影。而当时,美国参与股市买卖的股民已占全国人口的1/4。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猛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相当美国GDP 的1/4。这一天,成为美国股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日。
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股市暴跌后,美国宣布限制使用电脑程控交易,同时里根政府宣布降低银行优惠利率,联邦储备委员会保证向商业银行提供充足资金;中国香港立即宣布关闭股市四天;法国宣布降低长期利率。由于一连串的救市措施,纽约、伦敦等股市在 不久后即普遍开始了反弹回升,道琼斯指数重上2000点大关。
逐渐成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股市进入“机构投资者的觉醒”的时代,机构投资者从最初完全不参与公司治理到主动改善公司经营,公司业绩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同期,私募基金和共同基金也应运而生。股市的繁荣加互联网交易的普及,股市也日益成为普通家庭的投资工具之一,股市的流动性和盈利效应都十分良好。90年代的大牛市成就了巴菲特成为美国首富,古典价值投资理论被发扬光大,行为金融的研究也进入黄金时代。
1991年4月17日,道琼斯指数突破3000点。
1994年,互联网的出现让市场焦点从传统制造业迅速转向科技新经济。1994年10月-2000年3月,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涨了近6倍,科技公司的市盈率也飙升至几百倍。除了媒体对信息技术的鼓吹, 一众不懂科技的投机者也纷纷加入这场盲目的虚拟战中,成为科技泡沫的助推手。
1997-1998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1998年8月,俄罗斯出现了金融危机,俄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停止国债交易。此举直接导致当时国际四大对冲基金出现巨亏,道琼斯指数从10000多点直探8000点以下。
2000年全球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时,才暂时止住了美国股市前进的步伐。当时,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10日的5132点一直跌到2001年3月9日的2052点, 一年内跌去了60%。道琼斯指数受其拖累,在2001年9月10日之前,基本上一直在11600~9500点之间盘整。2001年9月10日的收盘价为9605点,又回到了长期支撑线附近。
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911事件,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遭遇恐怖袭击。美国政府为了消化利空消息,立刻制定紧急防御措施,同时限令股市连续四天停盘。年9月17日,美国股市重新开盘,这显然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当日道琼斯指数跳空低开,收盘于8920点跌幅为7%。而周五的道琼斯指数曾一度低到了7962点, 一周最大的累计跌幅为17%。“9 · 11”事件导致华尔街的精英毁去了2000多人,沉重打击了美国股市多年的根基。
2001年底,随着美国在阿富汗对塔利班的武装打击,美国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琼斯指数在2002年3月19日再上10000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 衰退的迹象,加之安然、世界通信和安达信等公司财务造假丑闻持续暴光,道琼斯指数在2002年下半年又下滑至8000点以下。后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琼斯指数很快重上10000点。
2006年下半年,道琼斯指数终于开始发力,屡创新高,直至2007年10月11日达到了历史性的新高14198点。2007年底,美国股市又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房屋次贷风波”,将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拖缓,而且也将美国股市带入了漫长的调整期。
2008年8月,道琼斯指数收在11500点以下,跌幅达20%。11月,美国政府出手救市,美联储先后开展3轮量化宽松(QE)大量购买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此时,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他开展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美国经济,包括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出清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收购不良资产等。
持续发展
2009年3月,道琼斯指数为6479点,美股开始大举反弹。
2020年2月,道琼斯指数上涨至29568点。
2020年上半年,美国持续蔓延的新冠疫情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处于动荡行情,从此前美股10天内四次熔断到WTI原油期货首现负数再到纳指反弹创历史新高,不安和乐观两种情绪互相交织拉锯。
2021年,是美股创纪录的一年。投资者向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多头基金投入了近9000亿美元的资金,超过过去19年的总和。在廉价资金和经济迅速走出疫情的共同作用下,给美国股市带来了不可阻挡的反弹。美股三大指数均录得20%左右的涨幅,道指全年累计涨18.73%,纳指累计涨21.39%,标普500指数累计涨26.89%。
2022年,是美国股市遭遇历史性抛售的一年。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均出现下滑,为2018年以来首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约8.8%,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降约19.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降约33.1%。该年美国股市的跌幅是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美联储大幅加息、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是造成股市萎缩的主要原因。
2023年12月29日(当地时间),美股收官,道指报37689.54点,全年累涨13.70%;标普500指数报4769.83点,全年累涨24.23%;纳指报15011.35点,全年累涨43.42%。在202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市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奋情绪推动了美股“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Meta、特斯拉和英伟达的股票大幅上涨,其中,英伟达全年累涨近240%,创2001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脸书母公司Meta全年累涨超194%,创上市以来最大年度涨幅;特斯拉全年累涨超101%。
2024年6月,由贝莱德和城堡证券支持的一个集团正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开设一家新的证券交易所。该交易所已经从个人和大型投资公司筹集了约1.2亿美元,计划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注册文件。
截至2024年12月27日,有两家公司凭借AI应用脱颖而出。其中,游戏和电子广告公司AppLovin的股价累计上涨超741%,成为道指、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涨幅最大的公司;Palantir股价今年累计上涨360%,是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涨幅最大的公司。
2024年,在AI热潮下,美股三大股指延续前一年涨势,并多次刷新历史纪录,标普500指数年内近60次收于历史新高,道指首次站上4.5万点,纳指史上首次突破2万点。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上涨了25%和31%,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取得了14%的增长,三大股指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于科技股,特别是对“七巨头”的强烈信心。这些公司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成为推动股价持续攀升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英伟达的表现尤为突出,年内股价飙升177%,市值增加了2.2万亿美元。
2025年1月,在美国公布12月PPI之后,美元指数下跌,而非美货币普遍拉升,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由于特朗普计划发表就职演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大涨,美股加密货币概念股盘初集体冲高,TeraWulf涨超10%,CleanSpark涨超5%,MicroStrategy涨超4%,Coinbase涨近4%。
发行市场
股票发行程序
股票发行种类
普通股票:即一般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代表股票持有人对公司的股权或所有权。其权力主要有:盈利分配权、资产分配权、股票转让权、发行新股优先购买权与公司管理权。
优先股票:与普通股票的主要区别是在发放股息与清理资产方面具有优先分配的权利。但没有董事选举权。
有面额股票的票面记有每股的金额,而无面额股票仅仅只表示股份的比例。
交易市场
美国股票流通市场即股票交易市场,股票在发行市场发行以后,其买卖活动在此市场进行。美国股票交易主要集中在三大交易所,分别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NASDAQ)、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美国证券交易市场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该体系大致由两类交易市场构成: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最为著名的证券交易所。2006年底,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Euronext)合并。因此,也有一些学者和投资银行家把纽约证券交易所称为“纽约—泛欧证券 交易所”(NYSE Euronext)。至2008年7月,30家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之外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截至2024年6月,其拥有超过1900家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超过38万亿美元。
纽约证券交易所历史悠久,市场运作较为成熟,上市条件因此也非常严格。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NASDAQ)直译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询价系统“,简称“
纳斯达克”。该系统是由全美证券商协会于1971年建立的,这是全球第一个电子交易市场。
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是全球市值第二大的股票交易,截至2024年6月,其有33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1万亿美元,以小型的新兴公司为主,有超过2000家是高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的网络公司中,绝大部分在纳斯达克上市。
纳斯达克交易所的股票交易并不是在
证券交易所内完成的,而是完全通过电脑和电话来完成的。 纳斯达克的电脑交易系统大大降低了股票交易的运作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并且增加了市场的公开性、流动性与有效性。因此,纳斯达克交易所深受创业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青睐,而这些创业型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往往发展迅速。
全美证券交易所
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曾经是美国第二大规模的
证券交易所,超过1000只股票在该交易所上市。全美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大致相同,只不过在这里上市的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股票价格较低、交易量较小,流动性也较低。美国证券交易所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24年6月,其有24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00多亿美元。
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立以前,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资本额小、盈利不多,无法达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标准。因此,这样的企业就会选择先在全美证券交易所
上市融资,等到企业规模做大后,再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例如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等。
电子柜台交易系统
电子柜台交易系统(OTCBB)是一种只向特定成员开放的电子询价交易系统。在这一复杂、封闭的交易系统中,只有符合法定资质的投资机构(美国证券法律称为“做市商”)才能够进行股票买卖。
电子柜台交易系统的特点在于其上市程序简单。如果某些中小企业具有健全的财务报表,但又不符合纳斯达克的上市要求,那么这些企业可以聘请审计师审阅财务报表,再请律师制作相应的申报文件。上述步骤完成后,该企业就可以联系电子柜台交易系统的做市商申请在OTCBB市场挂牌上市。
虽然中小企业申请在OTCBB市场上市较为容易,不过,公司股票在OTCBB市场上市后,普通投资者并不能够直接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而是只能够先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做市商,由做市商在OTCBB 市场中进行股票买卖。电子柜台交易系统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管理者都是全美证券商协会, 但是,这两种交易系统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
粉单市场
粉单市场(Pink Sheet)是比OTCBB市场更低一级的
报价系统,这一系统的所有权属于一家
私人公司——粉单有限责任公司(The Pink Sheet LLC)。因把报价印刷在粉色纸上而得名,纳入纳斯达克最底层的一级报价系统,是美国柜台交易(OTC) 的初级报价形式。按上市报价要求高低依次为:NASDAQ→ 柜台交易 → 粉单。
相比OTCBB市场,粉单市场对于挂牌公司财务报表的要求更低, 一般不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正是因为如此,在粉单市场挂牌的公司股票受关注程度低,流通性差,缺乏公信力,所以很难实现挂牌公司的融资目标。
股票指数
道·琼斯指数
道·琼斯指数(简称“道指”),由道·琼斯公司(同时也是《华尔街日报》的出版商)提供,共有五种。通常人们所指的道指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数,其不仅是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
1896年,道琼斯指数诞生。道指属于成份股指数,它的样本数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变化:1896年首次计算时设定样本股为12只;1916年设定样本股为20只;1928年最终将样本股固定为30只。30个样本主要取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场。道指30只成份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定义的工业股,而是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股市中最优秀的蓝筹股,并包含了金融服务、科技、零售、娱乐以及生活消费品等多种行业。作为样本,它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或代表,这些样本股拥有最广泛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005年底,道指30个成份股合计市值占全美股市总市值的比例高达23.8%。
标准普尔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是由财经出版商标准普尔公司提供六种普通股指数。长期来看,标准普尔指数和道·琼斯指数的走势趋于一致,但在每一天的运行中,它们的变动幅度,甚至变动方向可能相去甚远。这主要是因为道·琼斯指数属于股市均价,而标准普尔指数属于股价指数。
标准普尔500综合指数经常广泛被引用。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只,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类股、 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的指数。以1941年至1943年这一期间的股价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 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的80%以上,且在选股上考虑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价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纳斯达克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NASDAQ Index)是所有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股票的资产加权指数,建立于1971年2月8日,最初的值为100点。其中,包括范围最广的是场外综合指数,拥有6,400种左右在纳斯达克系统交易的当地公司普通股股票。 纳斯达克100指数也同样重要,包括在纳斯达克交易的前100家非金融机构公司股票。其他五种经常被引用的纳斯达克指数是工业指数、保险业指数、银行业指数、计算机行业指数和电信业指数。同样,纳斯达克指数的走势和其他主要指数大体相似。
纽约股市综合指数
纽约股市综合指数(NYSE index)囊括了在上市交易的2,800种股票。该指数的基础价为50,根据1965年12月31日纽约股市的股票价格定出。除综合指数外,纽约股市也公布工业、公共设施、交通和金融分类指数。纽约股市工业指数的走势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相似。
美国股市指数
美国股市指数(AMEX index)反映了所有在美国股票交易市场上市交易的股票价格,基价100,定于1973年8月31日。美国股市指数的走势和标准普尔及纽约股市指数大体相同,但并不完全一样。
影响数据
美国股市与美国经济密切相关,而美国每周或每月、每季公布的经济数据,对股市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如下20个指标最为重要,按其对股市影响大小,以及敏感度性强弱,依次如下。
基本特点
美国股票市场是世界最大、运作最规范的股票市场。它不但在交易规模上居世界之冠,在市场服务层面的深度与广度、资讯传递的便捷与准确诸方面也居世界领先水平。
成熟市场
美国股市规模大、市场成熟、运作规范、股价稳定。经过数百年的市场规范运作,呈现出一 种成熟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股价水平与股价波动方面。1982~1986年纽约证交所的市盈率分别为14.71、13.04、10.38、13.70和14.10倍;1989年和1990年的市盈率分别为14.1 和13.6倍,1991年8月30日升至19倍。1982~1986年纽约证交所的平均股息率分别为 5.17%、4.36%、4.49%、3.80%和3.60%。1991年9月19日,美国所有公开交易的普通股票和在美国交易的普通股的总市值为35036亿美元,价格跟账面价值之比为2.1倍。
管理规范
美国股市管理严格、规范。美国证券市场的管理为注册制,其证券业的法规管制十分严格,联邦和州立法机关颁布了各种法规来管制这一领域的经济活动。美国的证券市场由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负责。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是美国政府内负责执行证券法规的独立机关。
允许外国公司发行股票及交易
美国允许外国股份公司在美国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进行交易。在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下面设有专门负责外国公司证券发行的“国际公司融资科”。一般说来,外国公司的股份可以以下列三种方式在美国持有并进行交易:一是外国公司在其本国所发行的股票;二是外国公司向美国市场特别发行的股票;三是美国存股证(ADR)。
交易所众多
美国有众多的交易所。其中属全国性证交所的有纽约证交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地区性证交所有10多家,如波士顿证交所、辛辛那提证交所、中西部证交所、太平洋证交所、费城证交所、山间证交所和斯波克纳证交所等。纽约证交所是美国最大的证交所,其交易量占全体证交所交易总量的70%~80%。
场外交易发达
美国场外交易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管理,该协会有3000个证券交易商,500个证券经纪人和很多投资银行家。
股票构成
美国股票市场流行的股票有两种,一种是原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另一种是新上市的公司股票。前一种占大多数。原有上市的公司为了继续筹集新资本,而向原有股东发行股权(Rights Issues),原有股东有权按其持有比例认购新股,必要时也可以将股权在市面上出售。
美股的构成丰富多样。其中包括:
大型蓝筹股:这些通常是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规模巨大、业绩稳定的公司,如苹果、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
成长型股票:它们往往来自新兴行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但风险也相对较大,如特斯拉、英伟达。
价值型股票:其特点是股价相对低估,具有潜在的投资价值,如通用电气、花旗集团。
中小盘股票:众多中小企业的股票,规模较小、灵活性高。
最高市值
变动情况
1998年9月15日,微软的市值达到2611亿美元,超过通用电气成为当时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1999年12月22日,微软市值第一次超过6000亿美元这个关口;12月30日,达到最高点6190亿美元。并在6000亿美元的市值位置上待了13个交易日。2017年10月19日,微软公司股价盘上涨0.4%,报77.91美元,盘后进一步上涨将近1%,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
2023年7月31日,苹果创下的美股历史上最高市值3.090万亿美元。
2024年2月9日,微软的市值达到了3.12万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任何公司所达到的最高市值。
2024年6月18日,受市场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乐观预期持续推动,美国科技公司英伟达公司市值在收盘时达到3.34万亿美元,超过微软公司成为市值最高的美国上市公司。英伟达公司股价上涨3.5%,收于每股135.58美元;微软公司股价下跌0.45%,收于每股446.34美元,市值降至3.32万亿美元。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快速增加和行业龙头地位促使英伟达业绩在近两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并带动投资者持续买入。
2024年11月8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赢得大选后,美股接连两天大涨,而英伟达也再次刷新美股历史,成为史上第一家市值超过3.6万亿美元的公司,同时其保持着全球最大公司的桂冠。
2024年12月2日(当地时间),苹果公司股价再创纪录新高,日内涨0.8%至239.3美元/股,总市值达到3.62亿美元。
十大最高市值
交易规则
交易时间
美股开盘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美国东部时间9:30~16:00,4月~11月为夏令时,12月~3月为冬令时,美国夏令时对应的中国
北京时间是21:30~4:00,冬令时对应的北京时间是22:30~5:00。
1991年,纽交所引入盘后交易。最初只是一个小时,后来延续到4个小时(下午4点到8点)。后续又逐步开放盘前交易,已经扩展至早上4点开盘。
2024年10月25日(当地时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计划将旗下全电子化交易所NYSE Arca的美股交易时间延长至每个工作日22个小时,待监管批准后实施。纽交所介绍称,延长后的交易时间将从美国东部时间每天凌晨1点3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23点30分。所有在美国上市的股票、ETF和封闭式交易基金都将适用这个“22小时”交易制度。这里所说的延长交易时间,依然属于俗称的美股盘前、盘后交易。
市场规则
美股没有涨跌幅限制,最低报价为1美分。
美股没有“手”的概念,最小交易单位是1股。
美股实行的是T+0交易模式,即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当天就可以卖出该股票,也称为日内交易(day trade)。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账户净资产不足25,000美元时,账户在连续5个交易日内只允许进行3次日内交易;当账户净资产大于25,000美元时,账户可以进行无限次的日内交易。
美股在早期实行的是T+2结算交割制度,即投资者卖出股票,交易的结算并不是立即完成的,资金需要两天后才能转入账户。简单来说,按照原来的规则,投资者本周二卖出股票,周四才能提现。
2024年5月28日开始,美国股市的交易结算周期正式由过去的T+2缩短至T+1,即卖出股票的投资者,在后一个交易日就能收到结算的资金。简单来说,按照新的规则,投资者本周二卖出股票,周三就能提现,这对于提升资金流动性和交易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
资金及费用
不同的券商,对开户的最低资金要求不一样,从500美元到10000美元。
除了满足最低资金要求,券商(或者美国证交会)对于融资账户和日交易账户还有资金额度的要求。一般来说,只要资金高于25000美元,均可满足。
一般美股券商都提供网上交易,交易费用各自不同。美股交易佣金是由各个券商设定的。交易费用通常按每笔或每股收取。
交易员
一般地,
交易员就是在交易中充当委托人或者替对方交易的人。投放买入或卖出定单,希望能从中赚取差价(利润)。与之不同的是,经纪人是一个人或公司作为中间人为买卖双方
牵线搭桥而收取佣金。
美股交易员也叫daytrader,意思是
日内交易员,要求所有仓位必须日内
平仓。
交易术语
美股开户
开设账户
首先选择一家美股券商,也可以通过中国香港的金融机构进行美股买卖。
买卖美股,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是开设美股账户,二是账户里有美元。一般来说,美股账户只是证券账户,还需要拥有一个海外银行的账户,来转入美元(有的银行账户也直接提供美股账户)。
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开户操作。绝大多数券商都提供了网上开户的功能,而且有专门针对普通话用户的对方回拨电话服务。开户所需要的文件包括:
填好以上表格并准备好相关资料之后,先需要传真或扫描到券商指定的开户号码或邮箱,审核通过之后,再将原件邮寄到中国香港或美国,券商复核无误之后就会开通美股证券账户。
注意事项
相应关系
美股与美债
从中长期趋势看,美股和美债的相关性并不稳定,相关性的方向及强弱主要受到货币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从历史数据来看,2003年至2007年期间,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5,正相关性较弱。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施了长达7年的零下限利率政策,呈现股债双牛的格局,2008-2015年二者转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2016-2019年8月,二者相关系数为0.73,正相关性增强。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美联储重回降息通道,美债与美股的相关性再度减弱,二者相关系数回落至0.44。
美债和美股的相关性和通胀也有很大关系,当
通胀比较高的时候,美股和美债的相关性会趋于正数,所以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提高美债和美股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普遍认为,4月是一年中美国股市表现最好的月份。每当股市于4月份触及顶端并在随后陷入修正走势时,这些高
久期、高风险的
债券市场往往创下新的高点。2025年1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美股和美债收益率之间的负相关性可能会持续存在,直到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4.5%以下。
美股与黄金
历史上美股和黄金基本呈现负相关关系,美股回落,市场恐慌情绪开始上升,推动金价上涨。21世纪美股和黄金同步变化则发生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原因可能是市场对经济下行产生通缩预期的反应。若未来市场发生通缩,虽然名义利率会下行,但通胀率下行更快,反而会使实际利率上升,进而造成资产价格下行。
在2010年,金价和美国股市在4月份之后的时间里保持了
负相关的走势,
涨幅达到7%。在2011年,当股市的修正走势自7月份开始,到
美联储在9月份宣布实施
扭转操作,金价大涨了20%,而股市却大跌20%。但在2012年,这种情形出现了变化。在股市陷入修正走势的同时,金价和股市同时走低。因此,这种金价和股市走势将会负相关的观点并非是牢不可破的。
不过,近趋势表明,股市和金价的走势可能将
重现在2010年和2011年的情形。不过,在2013年年内57个
交易日里,标普500指数在12个交易日里
跌幅超过0.25%,而在这12个交易日里,金价有9个交易日走高,平均涨幅超过了0.70%。这至少表明,投资者已经将黄金视为股市遭遇抛售时的
避险资产。
美股与A股
美股是全球股票市场的锚,每一次美股加息缩表,都会给A股带来震荡。虽然A股不乏资金流入,但从历史来看,在美股强大的压力下,A股几乎没有走出过独立行情。美股暴跌,A股基本跟跌;美股上涨,A股基本不会跟涨。
其实,美股影响主要体现在A股开盘和当日波动。美股即使在2020年3月罕见地下跌近40%时,也只是引发A股400点的阶段调整。从中长期走势看,美股与A股并没有关系。二者唯一的联动是2007年10月同时见大顶,直到2008年10月同时破位下跌。而A股当月见大底1664点,美股直到2009年3月才见大底,重启牛市。
股指数据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8日,美股主要指数延续调整,道指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
美股开盘前发布的2024年1月PCE数据。核心PCE物价指数是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市场预期该指标的同比涨幅将从去年12月的2.9%进一步放缓至2.8%。
2024年8月5日消息,美股“七巨头”股价暴跌总市值蒸发1.3万亿美元。9月,美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道琼斯指数一度跌近500点,纳斯达克指数跌超2%,标普500指数跌1.4%。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31日,美股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科技股遭到抛售,科技板块领跌美股。截至收盘,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下跌。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六涨五跌。
2025年1月,美股开局不利,三大股指创2016年以来最差同期表现。美国劳工部2024年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意外加速至25.6万,失业率降至4.1%。比预期更热的就业增长可能转化为更快的经济扩张,导致物价上涨。与此同时,通胀预期也显示担忧。密歇根大学1月调查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为3.3%,较去年12月的2.8%大幅上升,为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五年期通胀预测从3%加速至3.3%。中长期美债收益率走高,与利率预期关联密切的2年期美债周涨11.5个基点至4.394%,基准10年期美债周涨17.7个基点至4.772%,创近一年新高。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1日,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道指高开高走,标普500指数窄幅震荡,纳指盘中转跌。截至北京时间2025年1月21日23时,道指涨0.64%,盘中一度涨0.8%,纳指跌0.02%,标普500指数涨0.38%。美股新能源汽车股普遍走低,特斯拉跌超4%。而通用汽车则涨近2%,福特汽车涨近1%。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7日,美股三大股指低开,道指跌0.8%,标普500指数跌2.2%,纳指跌3.6%。DeepSeek引发芯片股估值担忧,半导体股大幅下挫,英伟达跌超11%,台积电跌超9%,博通跌超11%,阿斯麦跌超8%,美光跌超8%。美股大型科技股走低,微软跌超3%,亚马逊、Meta、特斯拉跌超2%。
相关事件
熔断事件
1988年,美国开始实施熔断机制。所谓熔断机制,指的是基于参考价格的一系列价格波动限制。它是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当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防范恐慌情绪进一步扩散给市场带来更大冲击。
而首次触发熔断机制发生在1997年10月27日(星期一),
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7.18%,收于7161.15点,创下自1915年以来最大跌幅。
2020年3月9日,纽约股市开盘出现暴跌,随后跌幅达到7%上限,触发
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后跌幅一度有所收窄,收盘时纽约股市
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7%。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013.76点,收于23851.02点,跌幅为7.79%。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225.81点,收于2746.56点,跌幅为7.6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24.94点,收于7950.68点,跌幅为7.29%。
2020年3月12日,美国三大股指在当天开盘后即遭遇暴跌。道琼斯指数开盘狂泻超过1400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超过6%,美国标普指数下跌超7%,道指盘中跌9%,一度暴跌2200点,触发该周第
二次熔断,也是美股史上第三次触发熔断。在随后美国股指期货交易中,三大股指均因为下跌超过5%造成期货交易停止(即期货交易“熔断”)。
2020年3月16日,美国
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
2020年3月18日,美国股市、
债市和
大宗商品市场同时下跌,盘中
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下跌7%,再次触动熔断机制,市场
交易暂停15分钟,触发十天内的第四次熔断。
千点大跌
美股千点大跌事件道琼斯指数突然出现千点暴跌,创下其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多只股票短时期内上演“过山车”行情。当天下午2点42分到2点47分之间,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瞬间跌至9869.62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相比,下跌了998.5点。到2点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点。事故发生后,美国证交会与金融业监管局联合美国多家证券交易机构着手认定:所有在下午2点40分至3点之间交易价格低于2点40分或之前的最近交易价格60%的交易为无效交易,共有326只证券以及227只ETF被确认为无效交易。
为避免类似事故重演,证交会于2010年6月更新“
熔断机制”。根据该机制,价格不低于1美元的股票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如果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30%,将被暂停交易;价格低于1美元的证券如果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50%,将被暂停交易。该机制覆盖范围包括标普500指数和罗素1000指数成分股以及344只交易量最大的ETF。同年10月,根据该机制,美国证交会又重新界定了无效交易范围。2011年,美国证交会批准各交易所将“熔断机制”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美国上市公司股票。2012年,证交会再次修订“熔断机制”。
分析员指出,美股此次暴跌远非交易错误能解释,很可能是多家投行联手抛盘所致。具体而言有两种可能:一是多家投资机构故意抛盘,使股指碰及止损位,在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的同时,在低位以高杠杆买入期货合约等衍生品,赚取大量利润;二是机构留意到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3.5%后,通过主动做空股指期货等衍生品,来影响现货走势。由于10年期国债利率的快速走低暗示资金大量从股市流入债市,做空股指期货只需要更小成交量就可达到。
DeepSeek引发科技股狂跌
2025年1月31日,美股高开,纳指一度涨超1%,不过随后突然出现集体跳水,纳指翻绿,道指跌0.75%。最终,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0.75%报44544.66点,标普500指数跌0.5%报6040.53点,纳指跌0.28%报19627.44点。个股方面,开盘一度涨约4%的苹果出现大幅跳水,最终收跌0.67%,英伟达更是再度大跌超3.6%。
由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轰动性人工智能模型引发的美股科技股狂跌,是该周投资圈中最具戏剧性色彩的一桩新闻。DeepSeek靠着低廉成本训练出性能不输ChatGPT的模型,成功引发了美股所有投资者的怀疑:美国硅谷长期宣传的“没有算力就没有领先”是否只是一句揽钱的托辞。这也直接导致包括英伟达在内中众多芯片及设备供应公司股价大幅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