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美国荣誉学术团体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成立于1780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和地位最高的荣誉学术团体之一,也是进行独立政策研究的学术中心,每年进行院士增选。

机构简介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又译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英语: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AAS)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及地位最为崇高的荣誉团体之一,也是进行独立政策研究的学术中心。自从约翰·亚当斯约翰·汉考克詹姆斯·鲍登及其他的建国先贤于独立战争期间创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以来,当选为其院士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最高荣誉之一。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负有双重职能:从科学、人文、商业、政治、艺术等领域选举每个世代最优秀的学者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成为其院士,以及针对社会的需要进行政策研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主要研究计划聚焦于高等教育与科研、人文与文化研究、科学与技术进展、美国政治、人口与环境、儿童福利等。其主办的季刊《代达罗斯》被广泛的认为是国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之一。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机构历史
1780年5月4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由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批准成立。根据其宪章记载,该院宗旨为“弘扬学术,以增进自由、独立、良善之公民德行”。首任院长为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及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62位创始院士分别在政治、专业、商业等各领域拥有广泛的兴趣以及崇高的地位。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于1781年选举首批院士,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乔治·华盛顿以及多位外籍院士。其最初的纪要出版于1785年,院刊则于1846年起出版。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推出学刊《代达罗斯》,以表现其对更广泛的知识与社会导向问题的承诺。
贯穿于其历史,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颁发一系列奖项。其中,第一个奖项由本杰明·汤普森朗福德伯爵)于1796年设立,用于奖励“光和热”领域的杰出成就,并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其它的奖项则分别用于奖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贡献。2000年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开始颁发爱国学者奖,用于表彰对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做出重要贡献,并且在言行中体现出美国国父们服务社会的精神的个人。
自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政策研究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关注重心。在1950年代末,军控问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最关注的问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也推动成立了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国家人文研究中心。在1990年代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制订了新的战略规划,聚焦于四大领域:科学、技术与全球安全;社会政策与教育;人文与文化;教育。在2002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与哈佛大学共同启动了访问学者项目。全美已经有54所大学成为这一项目的联合机构。
机构名称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建立之时,美国正在法国等国的协助下与英国作战,所以美国的创立者选择比照包括作家、人文学人、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在内的法兰西学术院,而不是仅涵盖自然科学的英国皇家学会,建立新大陆的学术院,并在正式名称中选用“Arts and Sciences”一词表示其覆盖全部学术和专业领域。“Arts and Sciences”有多种中文译法,包括“艺术与科学”、“人文与科学”、“文理科学”等。
比照英国皇家学会、主要涵盖自然科学的美国院士机构是成立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名单
创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创院院士包括:Samuel Adams, John Adams, John Bacon, James Bowdoin, Charles Chauncy, John Clark, David Cobb, Samuel Cooper, Thomas Cushing, Nathan Cushing, William Cushing, Tristram Dalton, Francis Dana, Samuel Deane, Perez Fobes, Caleb Gannett, Henry Gardner, Benjamin Guild, John Hancock, Joseph Hawley, Edward Augustus Holyoke, Ebenezer Hunt, Jonathan Jackson, Charles Jarvis, Samuel Langdon, Levi Lincoln, Daniel Little, Elijah Lothrup, John Lowell, Samuel Mather, Samuel Moody, Andrew Oliver, Joseph Orne, Theodore Parsons, George Partridge, Robert Treat Paine, Phillips Payson, Samuel Phillips, Jr., John Pickering, Oliver Prescott, Zedekiah Sanger, Nathaniel Peaslee Sargeant, Micajah Sawyer, Theodore Sedgwick, William Sever, Stephen Sewall, David Sewall, John Sprague, Ebenezer Storer, Caleb Strong, James Sullivan, John Bernard Sweat, Nathaniel Tracy, Cotton Tufts, James Warren, Samuel West, Edward Wigglesworth, Joseph Willard, Samuel Williams, Abraham Williams, Nehemiah Williams, and James Winthrop.
院士
从最初开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均由现有院士提名及选举产生,并且不仅仅包括科学家及人文学人,也包括作家、艺术家以及其它所有职业及政治领域的杰出代表。在科学院的历史上,共选举产生约10,000位院士,其中包括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约瑟夫·亨利华盛顿·欧文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奥古斯都·圣高顿、罗伯特·奥本海默威拉·凯瑟、艾略特、爱德华·默罗、乔纳·沙克、尤多拉·威地、以及艾灵顿公爵。外籍院士则包括欧拉拉法耶特侯爵亚历山大·冯·洪堡利奥波德·冯·兰克达尔文、尼赫鲁、海森堡、以及亚历克·吉尼斯等。天文学家玛丽亚·米切尔是第一位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女性,她当选于1848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共有约4,000位院士及外籍院士,其中包括超过250位诺贝尔奖得主及超过60位普利策奖得主。
学部与学组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共分为五个学部及二十四个学组:
Ⅰ. 数理科学部
1. 数学组
2. 物理组
3. 化学组
4. 天文及地理学组
5. 工程科学与技术学组
6. 计算机科学组
Ⅱ. 生命科学部
1.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组
2. 细胞生物学、发展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学组
3.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生物学组
4. 演化生物学、种群生物学、生态学组
5. 医学、生理学、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组
Ⅲ. 社会科学部
1. 心理学、教育学组
2. 经济学组
3. 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政策学组
4. 法律(包括法律实践)学组
5. 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组
Ⅳ. 艺术与人文科学部
1. 哲学、宗教学组
2. 历史学组
3. 文学及语言学组
4. 文学创作学组
5. 视觉艺术及表演艺术组
Ⅴ. 公共事务、商业与行政管理学部
1. 公共事务、新闻与传媒组
2. 商业组
3. 教育、科学、文化与慈善组
历届院长
1791–1814 John Adams
1814–1820 Edward Augustus Holyoke
1820–1829 John Quincy Adams
1829–1838 Nathaniel Bowditch
1838–1839 James Jackson
1839–1846 John Pickering
1846–1863 Jacob Bigelow
1863–1873 Asa Gray
1873–1880 Charles Francis Adams
1880–1892 Joseph Lovering
1892–1894 Josiah Parsons Cooke
1894–1903 Alexander Agassiz
1903–1908 William Watson Goodwin
1908–1915 John Trowbridge
1915–1917 Henry Pickering Walcott
1917–1919 Charles Pickering Bowditch
1919–1921 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1921–1924 George Foot Moore
1924–1927 Theodore Lyman
1927–1931 Edwin Bidwell Wilson
1931–1933 Jeremiah D. M. Ford
1933–1935 George Howard Parker
1935–1937 Roscoe Pound
1937–1939 Dugald C. Jackson
1939–1944 Harlow Shapley
1944–1951 Howard Mumford Jones
1951–1954 Edwin Herbert Land
1954–1957 John Ely Burchard
1957–1961 Kirtley Fletcher Mather
1961–1964 Hudson Hoagland
1964–1967 Paul A. Freund
1967–1971 Talcott Parsons
1971–1976 Harvey Brooks
1976–1979 Victor Frederick Weisskopf
1979–1982 Milton Katz
1982–1986 Herman Feshbach
1986–1989 Edward Hirsch Levi
1989–1994 Leo Leroy Beranek
1994–1997 Jaroslav Pelikan
1997–2000 Daniel C. Tosteson
2000–2001 James O. Freedman
2001–2006 Patricia Meyer Spacks
2006–2009 Emilio Bizzi
2010–present Leslie C. Berlowitz
机构活动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聚集科学家、人文学人、艺术家、政治家、商业领袖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对复杂的社会、政治以及知识话题进行分析,以执行中立的政策研究。其下属的研究委员会负责评审及批准所有的研究计划,并协助判断何种研究计划能够最有效的利用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知识与资源。研究委员会同时与出版委员会紧密合作,以确保各研究计划的报告和出版物能够提升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学术水准,并增进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对学术界、政治界以及公众的知识贡献。
研究计划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四大研究领域如下:
科学、技术、以及全球安全:探索国际社会应当如何设计新的合作架构以提升国际安全,分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研发促进这些转变的政策。
社会政策及美国制度:研究美国制度,特别是与政府、企业等相关的制度。
人文与文化:增进公众对于人文在生活中的价值与角色的理解,为有关人文的政策分析提供新的资源。
教育:研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所有不同层次的教育。
研究基金项目
访问学者项目:该项目为一跨学科的研究基金项目,目的是刺激和支持位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具有潜力的学者和实践家,并且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相关领域的院士与新一代的学者交流提供相关支持、
赫尔曼科技政策研究基金项目:该项目为位于职业生涯早期、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有所培训且有志于转向公共政策与管理的专业人士提供支持。受该基金资助的学人将与资深的科学家与政策专家共同工作,就重要的国内及国际的科技政策事务进行研究。
颁发奖项
爱国学者奖
创始人奖
艾默利奖
爱默生-梭罗奖
人文研究奖
拉姆福德奖
帕森斯奖
萨顿诗歌奖
2011年,美国国会参议院众议院两党成员请求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组织一个全国委员会,并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推荐具体、可行的步骤以确保美国能够保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根据国会的要求,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并向政府、学校、大学、文化机构、商业机构、慈善机构推荐具体的行动方案,供其支持与强化上述知识领域。
华人院士
历史上,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或者外籍院士的华人包括:
胡适,哲学家,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北京大学校长,1932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吴经熊,法学家,前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前中华民国立法委员,「中华民国宪法第一草案」(吴氏宪草)起草人,1938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翁文灏,地质学家,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1949年当选为院士。
李政道,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9年当选为院士。
林家翘,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前主席,1962年当选为院士。
王瑞駪,物理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1970年当选为院士。
吴健雄,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被誉为「物理学女王」及「中国的居里夫人」,1972年当选为院士。
丁肇中,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75年当选为院士。
李远哲,化学家,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院长,1975年当选为院士。
何炳棣历史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会长,1979年当选为院士。
韦潜光,化工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工学院前院长,1982年当选为院士。
丘成桐,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82年菲尔兹奖得主,1982年当选为院士。
王倬,生物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84年当选为院士。
王义翘,生化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85年当选为院士。
朱经武,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前校长,1989年当选为院士。
项武忠,数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1989年当选为院士。
谢希德,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校长,1989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徐遐生,天文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天文学会前主席,国立清华大学前校长,1992年当选为院士。
朱棣文,物理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长,1992年当选为院士。
王赓武,历史学家,澳洲人文科学院前院长,香港大学前校长,1993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翁启惠,生物化学家,中央研究院院长,1996年当选为院士
钱泽南,生物化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主席,1997年当选为院士。
廖述宗,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院士。
何大一,医学家,洛克菲勒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院士。
吴以仲,生物学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1998年当选为院士。
王佑曾,资讯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前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1999年当选为院士。
李文雄,演化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院士。
李太枫,天文学家,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前所长,1999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姚期智,计算机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教授,2000年图灵奖得主,2000年当选为院士。
余国藩,人文学人,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当选为院士。
崔琦,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00年当选为院士。
姚鸿泽,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院士。
萧荫堂,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谢宇,社会学家,密歇根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林芳华,数学家,纽约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田刚,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陈怡,音乐家,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教授,2005年当选为院士。
钱煦,生物医学工程学家,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教授,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2006年当选为院士。
施春风,力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校长,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06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詹裕农,生物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叶公杼,生物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袁钧英,生物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巫鸿,艺术史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谢晓亮,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8年当选为院士。
雷干城理论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09年当选为院士。
戴宏杰,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09年当选为院士。
胡玲,微电子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10年当选为院士。
陈长谦,化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2010当选为院士。
翁玉林,天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张首晟,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张寿武,数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王映真,医学家,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2011年当选为院士。
侯一钊,数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应用数学系主任,2011年当选为院士。
杨培东,化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12年当选为院士。
骆利群,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12年当选为院士。
庄小威: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物理学教授,2013年当选为院士。
郁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主任,2013年当选为院士。
罗闻全: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主任,2013年当选为院士。
施一公:清华大学教授,2013年当选为院士。
何天伦(Tin-Lun Ho),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2015年当选为院士。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2016年当选为院士。
叶玉如:香港科技大学教授,2016年当选为院士。
刘国松:台湾艺术家,2016年当选为院士。
李零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2016年当选为院士。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教授,2016年当选为院士。
余隆:指挥家、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2016年当选为院士。
叶小钢: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2020年当选为院士。
乔杰: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2020年当选为院士。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2021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顾成华:医学家,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2022年当选为院士。
饶子和: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2022年当选为院士。
黄佐石:医学家,杜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医学家,2022年当选为院士。
李水城:历史学家,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2022年当选为院士。
李翊云:作家,2022年当选为院士。
邬似珏: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系教授,2022年当选为院士。
周敏: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社会学与亚裔研究特聘教授,2022年当选为院士。
何子山: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IAA)所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2023年当选为院士。
杨紫琼:演员,2023年当选为院士。
赵婷:导演、编剧,2023年当选为院士。
锁志刚: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鹏: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教授,2024年当选为院士。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