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转移(The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拼音为fèi ái zhuǎn yí,医学术语。
病因
肺癌晚期可出现各个不同脏器的转移,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常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威胁到生命。 肺癌是
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
恶性肿瘤。肺癌的脑转移
发生率较高可以达到35%~50%,常以
头痛、呕吐、
面神经麻痹、
偏瘫、
视物模糊、
失语、肌肉无力等为首发症状而被误诊为
脑血管病、
原发性脑
肿瘤、
结核性脑膜炎或颅内高压等。 肺癌病员出现无原因的头疼、呕吐、
视觉障碍以及性格、脾气改变可能为肺癌转移到脑部引起的
颅内高压或
脑神经受损所致。常见于
小细胞肺癌、
腺癌类型。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呕吐多出现在头痛激烈时,特点为
喷射性呕吐;
视力障碍则说明肿瘤已经影响压迫或侵犯到
视神经,除上述常见症状之外,
肺癌脑转移还可出现复视、阵发性
黑蒙、猝倒、
意识障碍、血压增高、脉搏减慢、严重者可因肿瘤压迫产生
脑疝导致
呼吸停止,危及病员的生命。另外,由于对肺癌病员脑ct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为治疗赢得了时间。应提高对肺癌脑转移的认识,防患于未然。因此对诊断为肺癌的病员脑ct应列为常规检查,以尽早发现脑转移。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
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约有30%左右发生脑转移,其中以
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
鳞癌次之。
一、脑转移
肺癌何以容易发生脑转移呢?这是因为
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
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
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
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据临床资料分析,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高度警惕肺癌在开始或已经脑转移。
大约有50%肺癌病员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
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
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
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
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
胸椎、
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骨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和分化差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在30%一70%。多发生在
中轴骨,主要是脊椎骨、胁骨和骨盆骨,四肢较为少见。骨转移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晚期出现疼痛,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的
局部疼痛及
关节功能障碍,而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缺乏,临床上极易误诊。从产生骨转移到出现临床疼痛,往往需要1年以上时间。所以肺癌病人不可因无疼痛症状而拒绝临床检查,排除骨转移症状。癌性
骨痛的特点是位置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明显;胸椎转移会产生束带样疼痛;腰椎转移常发生沿下肢外侧向足外侧的
放射性疼痛,随
咳嗽、排便等活动加重。类似
骨质增生或
椎间盘脱出的
坐骨神经痛,应警惕。
由于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病变,所以有时会出现
病理性骨折和
高钙血症,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为同位素
骨扫描,可以迅速显示全身骨转移情况,
敏感性高,但其
特异性较低;
MRI和
CT能显示骨转移局部情况,故特异性及局部定位较骨扫描为佳,特别是局部MRI较CT更有优越性。
X线片敏感性较低,溶骨性病灶大于1厘米时才能显示。但由于其对
扁骨仍有其优势,且价格低廉,故对这些部位的X线片仍为常用的检查手段。
2、肺癌骨转移的分布:
肺癌骨转移率在不同区域由高至低依次为:胸部、脊柱、骨盆、肢体、颅骨。肺癌在不同区域的骨转移率有非常
显著差异:腺癌和
腺鳞癌尤为明显。腺癌以胸部、脊柱转移为主,鳞癌以胸部、骨盆转移为主。其原因可能是肺癌直接侵犯肋骨、
胸骨、肩胛等胸部骨骼,从而造成胸部骨转移明显增加,亦可能是
癌细胞易经脊椎
静脉系统转移而进入椎体,从而使脊柱亦为常见的转移部位。另一可能与骨转移高发区域
血供和
淋巴回流及各病理类型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同一区域骨转移率无显著差异。肺癌细胞通过
血循环到达全身
骨骼系统,造成骨转移病灶。无论哪种原发肿瘤,骨转移部位都以
躯干骨为主,约占80%。因躯干骨总面积大于肢体骨和颅骨,故受累机率相对较大。3、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一、
治疗目标:①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提高
生存质量;②预防或延缓骨相关事件。
二、治疗手段①全身性抗肿瘤治疗(
化疗)、生物
靶向治疗等②
手术治疗;③
放射治疗 ④镇痛治疗;⑤
双膦酸盐治疗。
三、肝转移 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
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
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四、肾及
肾上腺转移 肾及肾上腺均是肺癌晚期出现
血道转移的结果,约有17%-20%的肺癌病员出现肾及肾上腺转移,患者常无症状,有部分病员可出现肾区涨痛,但很少出现影响
肾功能。
五、.其它部位转移 肺癌除上述几种常见转移部位外,较少见的转移部位有皮肤、
皮下组织、肌肉、腹腔内、心脏等部位的转移,症状常与转移部位相关。如转移到心脏可出现
胸闷、
心悸甚至气急、
晕厥、
心律紊乱等症状。
六、肺癌脑转移
1、
幻嗅:
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如烧焦饭或焦橡胶等气味。这是典型的肺癌脑转移的症状。
2、偏瘫或踉跄步态:小脑部病变更具特异性,即患者常在头痛、呕吐、视物障碍之后,肺癌脑转移的症状出现偏瘫或踉跄的
醉酒步态。
3、
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
额叶的
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肺癌脑转移的症状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
4、单侧肢体
感觉异常或无力:这种肺癌脑转移的症状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肿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5、
耳鸣、
耳聋:这种肺癌脑转移的症状多在打电话时发觉,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该表现多是
听神经瘤的先兆。
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有
放疗,化疗及药物治疗等,
实践证明,放疗或者以放疗为基础的
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防止病理性骨折。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
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著减轻。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很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导致
骨髓抑制,引起血液的
毒性反应而成为病人顺利治疗的阻碍。报道称约有30%的患者出现
发热,约7%的患者出现全身
皮疹。用
珍香胶囊+
微达康颗粒配合放疗来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
有效率达80%以上。实验证明珍香胶囊+微达康颗粒能减少放疗的毒副作用,肺癌骨转移患者因放疗引起的
白细胞、
红细胞及
血小板减少,从中医学角度看,属于气血虚弱偏虚热者,应用该方案来对证治疗。
治疗方法
一、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
肺癌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性肿瘤。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肢体乏力、精神异常、视力改变、行动障碍等症状后,必须提起高度警觉,做
脑CT和
磁共振检查判断是否已经发生了脑转移,为治疗争取时间。一旦证实为脑转移,就必须立即治疗。脱水治疗是最常用的对症
处理方法,而如果希望进行根本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放疗联合中医药或者放疗联合
生物治疗的方法,效果较单纯放疗为好。
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30%左右的肺癌患者会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肝区持续性涨痛,同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对于肝脏孤立转移性病灶,可以采用手术缓解症状,但是仍需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可采用生物免疫治疗缓解疼痛。
三、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
大约有50%的肺癌病人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其中以同侧肋骨及脊柱最多见。骨转移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晚期则表现为局部的
顽固性疼痛,并有固定的压痛点。发生骨转移后最可怕的是,一旦肿瘤转移到颈椎、胸椎、腰椎等机体承重骨部位。可能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此外,骨转移还会导致
骨质溶解,高钙血症及病理性骨折,使病人的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患者可采用化疗或放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比单纯
放化疗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