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猪,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主产于重庆市荣昌区和四川省隆昌市,后扩大到永川区、泸县、泸州市、合江县、纳溪区、大足区、铜梁区、江津区、璧山区、宜宾市及重庆市等10余县、市。
物种学史
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荣昌猪现已发展成为中国
养猪业推广面积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猪种之一。
荣昌猪,因原产于重庆荣昌而得名,1972年被纳入“全国育种科研协作计划”,1984年被列入全国著名地方良种猪,1985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1987年荣昌猪国家标准颁布,2000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1年建立国家级资源保种场,2008年建立国家级
资源保护区,全国各省区市均有荣昌猪分布。重庆市有
能繁母猪20余万头、公猪220余头,保种核心群有种
母猪150头、
种公猪20头。
形态特征
荣昌猪体型较大,结构匀称,毛稀,鬃毛洁白、粗长、刚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额面有皱纹,有漩毛,耳中等大小而下垂,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
乳头6—7对。绝大部分全身被毛除两眼四周或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余均为白色;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荣昌猪体型较大,除两眼四周或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余皮毛均为白色。也有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全身纯白的。群众按
毛色特征分别称为“金架眼”、“黑眼膛”、“
黑头”、“两头黑”,“飞花”和“洋眼”等。其中“黑眼膛”和“黑头”约占一半以上。荣昌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漩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鬃毛洁白、刚韧。乳头6~7对。
栖息环境
荣昌猪品种形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勤劳聪明的荣昌人民选育而成。以其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
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1957年,荣昌猪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成为国际公认的宝贵猪种资源。经全国家畜禽
种质资源管理委员会评审,荣昌猪以其“瘦肉率高、白色、特定
遗传性状”,农业部在“七五”规划中把荣昌猪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优良地方猪种。又于2000年8月农业部确定其为全国保护的19个猪品种资源之一。2001年农业部又将
重庆市种猪场定为国家级荣昌猪资源场。
分布范围
产于重庆荣昌和四川隆昌,分布在重庆的永川、大足、铜梁及四川的泸县、合江、纳溪等县区。
繁殖方式
特征
荣昌猪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
瘦肉率较高、配合力好、鬃质优良、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
体型
在保种场饲养条件下,荣昌猪成年公猪体重170.6±22.4千克、体长148.4±9.1厘米、体高76.0±3.1厘米、胸围130.3±8.5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60.7±13.8千克、体长148.4±6.6厘米、体高70.6±4.0厘米、胸围134.0±8.0厘米。
生殖
在保种选育场内,初配年龄公、母猪均在6月龄以后,使用年限公猪2—5年、母猪5—7年,第一胎初产仔数8.56±2.3头,三胎及三胎以上窝产仔数11.7±0.23头。
体质
荣昌猪20—90千克日增重为542±29克,
料肉比(饲料转化率)为3.48±0.21。在屠宰体重为87.7±3.8千克时,
屠宰率为73.8±2.2%、
眼肌面积为19.83±1.35平方厘米、左半
胴体瘦肉率为41.98±1.23%;肉色评分为3.8±0.2分、PH1为6.23±0.14、
剪切力为3.52±0.71千克、肌内脂肪含量为3.12±0.54%、滴水损失为2.54±0.15%。
主要特性
荣昌猪荣昌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粗饲,性情温驯,易于调教,公猪采精容易,母猪泌乳性能好,护仔能力强。该猪被毛白色,两眼四周或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也有少数在尾根或体躯出现黑斑,或全身纯白。当地群众按毛色特征分别称为“金架眼”“黑眼头”、“黑头”、“两头黑”、“飞花”、“洋眼”等。
荣昌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小,下垂,额面有横行皱纹,中间有一旋毛;乳头6~7对。散户养殖成年公猪体重98公斤左右;成年母猪体重87公斤左右。荣昌猪公猪
性成熟较早,4月龄进入性成熟期;一般于5月龄左右开始配种,利用1~2年淘汰。荣昌猪母猪
初情期为86天左右(71~113天),
发情周期21天左右;初配以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为宜。繁殖利用年限一般为6~7年,散户养殖优秀个体也有利用10年后淘汰的。产仔数散户养殖初产为6.7头,经产为10.2头,初生个体为0.86公斤左右,断奶仔数为9.66头,60日龄断奶个体重11.9公斤左右。
保护级别
保护要求
外地来引种购猪的历史已近百年,荣昌县每年外销荣昌仔猪由改革开放前每年10万头猛增到140万头左右。荣昌猪不仅覆盖了四川省、重庆市近百个区、市、县,而且已推广到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供其纯繁和杂交利用。60年代、90年代,中国先后向越南、朝鲜等国出口了荣昌猪种。荣昌猪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养猪业推广面积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猪种之一。
第662号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确定
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二○○六年六月二日
荣昌猪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后期开发
在重庆荣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特种邮票首发仪式,邮票的主角是
十二生肖中的猪,国家邮政局在全国选择了三个《
丁亥年》猪年邮票首发地,南京、苏州和荣昌。
生产性能
产肉性能
日增重313克,以7-8
月龄体重80公斤左右为宜,屠宰率为69%,瘦肉率42-46%,腿臀比例29%。荣昌猪肌肉呈鲜红或深红色,大理石纹清晰,分布较匀,24、96小时贮存损失分别为3.5、7.2%。
股二头肌熟肉率为67.7%。背
最长肌的
含水率为70.8%,脂肪3.2%,
蛋白质24.8%;每克
干肉发热量为5725千卡。
繁殖性能
公猪的
发情期为62-66日龄,4月龄已进入性成熟期,5-6月龄时可开始配种。成年公猪的射精量为210毫升左右,精子密度为0.8亿/毫升。母猪初情期平均为85.7(71~113)日龄,发情周期20.5(17~25)天,
发情持续期4.4(3~7)天。初产母猪产仔数6.7±0.1头,断奶成活数6.4±0.1头,窝重60.7±0.4公斤;3胎以上经产母猪产仔数为10.2±0.1头,断奶成活数9.7±0.2头,窝重102.2±0.6公斤。
鬃毛
荣昌猪的鬃毛,以洁白光泽、刚韧质优载誉国内外。鬣鬃一般长11~15厘米,最长达20厘米以上,一头猪能产鬃200~300克,
净毛率90%。
所获荣誉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2023年,荣昌猪已纳入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名单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名录,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荣誉。
养殖方法
1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
猪舍外栽植
葫芦、大瓜、窝瓜、
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
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 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6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 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
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栏要适时。如
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
内三元80-85公斤、
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 “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
精饲料为主,配用必要的
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
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
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 饲养管理:科学饲养,按照猪的不同用途,不同年龄和生长需要合理配搭饲料,加强管理,搞好卫生,防止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