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介于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之间,行政区域面积2901.28平方千米。融安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截至2024年5月,融安县辖6个镇、6个乡,县政府驻长安镇。截至2023年,融安县常住人口为25.25万人。
历史沿革
汉元鼎五年(前112年),融安县境届郁林郡潭中县。
南朝梁在齐熙县地并设东宁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东宁州为融州,改齐熙县为义熙县,属始安郡,大业初撤销融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设融州。唐武德六年(623年)改义熙县为融水县,仍为州治。
宋、元因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县,属融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融州为融县,属柳州府。
清代因之。
民国时期仍为融县,民国二年(1913年)属
柳江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柳州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柳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二
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区治融县。
解放后仍称融县,县人民政府设在融乐镇,属柳州专区(后更名
柳州地区)。
1951年7月21日,融县人民政府从融乐镇迁至
长安镇,仍称融县。
1952年9月2日,广西省人民政府下文将融县改为融安县。
1952年11月,以原融县中区为主,先后从
罗城县、融安县、
三江县和贵州省的
从江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区,成立了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属
宜山专区;1955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更名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至1958年改属柳州地区;1966年,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改名为“
融水苗族自治县”。
2002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柳州地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融安县划归柳州市管辖。县人民政府设在长安镇。
2020年5月,融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融安县面积2894平方千米,人口约30.3万人。辖4个镇、10个乡:长安镇、泗顶镇、大良镇、浮石镇、大巷乡、大将乡、板榄乡、城东乡、雅瑶乡、大坡乡、桥板乡、沙子乡、东起乡、潭头乡。县政府驻长安镇。
1999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融安县部分调整长安镇、城东乡和大巷乡行政区划,扩大长安镇行政区域范围,将城东乡的东圩、红卫、大乐等3个行政村和大巷乡的大巷、新安、大洲等3个行政村划归长安镇管辖;6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板榄、大将乡改为镇建制,两乡改镇后原辖行政区域不变。2000年,融安县辖6个镇、8个乡。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撤销城东乡、大巷乡,整建制并入长安镇,长安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6个乡:长安镇、浮石镇、泗顶镇、板榄镇、大将镇、大良镇、雅瑶乡、大坡乡、东起乡、沙子乡、桥板乡、潭头乡。
2005年7月,撤销城东乡、大巷乡,整体并入
长安镇,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5月,融安县辖6个镇、6个乡、137个村、11个社区:
长安镇、
浮石镇、
泗顶镇、
板榄镇、
大将镇、
大良镇、
雅瑶乡、
大坡乡、
东起乡、沙子乡、
桥板乡、
潭头乡,县政府驻长安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融安县,位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介于北纬24°46′~25°34′,东经109°~109°47′之间,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北温带以南。东与
永福县相连,东北与
龙胜各族自治县及
临桂区接壤,东南与
鹿寨县相接,南与
柳城县毗邻,西与
融水苗族自治县交界,北与
三江侗族自治县为邻。县境南北走向长89千米,东西宽44.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901.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融安县地形似腿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的广福顶山脉是与
临桂、
永福、
龙胜、
三江等县的自然分界线。境内山脉中,最高的广福顶海拔1457.8米,往东延伸的有三阳顶、九峰山、香炉岭、狮子岭、黑石界、十二瓣山、波有岭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往北延伸的有从
白山、翁古顶、雨花山、猫头顶等,海拔亦在1000米以上。南部边缘有九头山、北寨大山、大将山等,海拔在400米以上。西部边缘是
元宝山脉延仲来的敲邦岭、
牛栏山、
圣山岭等,海拔在700米以上。
融安县地貌大致可分为中低山陡坡地貌、低山缓坡地貌、岩溶峰丛地貌、沉积平原地貌等几种类型。
气候
融安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冬短夏长,雨热同季,气候资源丰富。但低温冷害、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天气,局部地区也时有发生。按候温划分四季,全县春季从每年3月4日至5月15日,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计73天;夏季从每年5月16日至10月3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计141天;秋季从每年10月4日至12月11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计69天;冬季从每年12月12日至3月3日,计83天(润年84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下。县内各地干燥度都在0.8以下,大良、潭头分别为0.75和0.71,属湿润气候。其余各乡、镇均在0.6以下,属潮湿气候。融安县位于岭南南侧,为云贵高原延伸而来的桂北山地向桂中岩溶峰林峰丛谷地及柳州台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形成不同的区域气候。按80年代初的农业气候区划,全县分为四个气候区。
水文
融安县有江河93条,其中主要河流2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10条,流域面积50~100平方千米的10条,50平方千米以下、10平方千米以上的73条。河流多发源于境内,总长1184.9千米,集雨面积2796平方千米。有长安(国家重要水文站)、富乐(国家基本水文站)2个水文站,板榄、雅瑶、大将、潭头、西牛、泗香6个中小河流水文(位)站;有基本雨量站及中小河流雨量站39个,水情报汛水文站2个。汛期为4月至9月份。融江是境内第一大河流,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西南上里腊村浪干屯,自西北往东南流经贵州省独山县、榕江县、从江县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后,进入融安县,集水面积自融安县长安水文站断面以上21530平方千米,河长454千米,平均坡降0.17‰。长安站多年平均流量615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降水量1920毫米,历年实测最大含沙量5.47千克每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872亿立方米。浪溪河发源于融安县板榄镇东岭村田东屯东南2千米,干流长100千米,平均坡降1.99‰,是境内最长河流,集水面积623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5.6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降水量1830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872亿立方米,年最大流量697立方米每秒,年最小流量2.63立方米每秒。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融安县水资源丰富,有江河93条,其中主要河流20条。水域面积5645.3公顷(河流水面3400.92公顷、水库水面655.4公顷、坑塘水面302.33公顷、沟渠986.58公顷)。河流年均总流量240.1亿立方米,汛期(4月至9月)实测最大流量17500立方米每秒,枯水期(秋、冬、春三季)最小流量32.7立方米每秒,年可供利用水量17.3亿立方米。水库42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6座,水库总库容14039.87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2.4万千瓦,可开发量11.7万千瓦,有泗维河、淑姆河、融江河建成的中小电站4处,总装机容量6.17万千瓦,年用水总量1.9175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融安县土地总面积28.98万公顷,其中,耕地2.68万公顷,园地9026.67公顷,林地21.42万公顷,草地1.9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66.6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44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46.67公顷,其他土地6140公顷。
植物资源
观赏植物有茉莉花、蔷薇花、玉叶金花、
蝴蝶戏金花、凤兰、珍珠兰、绣球花、玉簪花、杜鹃花、樱花、红牡丹、白牡丹、
金钱花、萱花、喇叭花等,遍于县内各地。
药用植物有天南星、白术、半夏、
天冬、麦冬、黄精、百部、百合、何首乌、香附子、 薄荷、不出林、五加皮、地榆、铁凉伞、地肤子、山豆根、桔梗、白芨、夏枯草、骨碎补、 紫苏、五倍子、金狗毛、瓜萎、蛇不过、仙茅、黄莲、大黄、见风消、透骨消、红牛七、土 三七、九节风、打头泡、叶上珠、叶下珠、上莲下柳、大拨骨、小拨骨、樟木占、
梅花占、 铜占、大占、小占、半边莲、了哥王、千斤拨、刺苋、钩藤、杜仲、香薷、良姜、金耳环、 半枫荷、女贞子、前胡、求必应、土党参、土当归、鸡血藤、王不留行、金古榄、狗足迹、 六月雪、萝芙木、一点红、一枝黄花、石油菜、
红背菜、狶莶草、独脚疳、
穿心莲、鸡谷草、 吊兰、一箭球、石仙桃、七叶一枝花、
罗裙带、一块瓦、海沙金、贯众、南天竹、百解、无 根莲、板兰根、鸡冠花、扁藤、山芝麻、饿蚂蝗、穿破石、黑墨菜、无患子、走马胎、黄花 倒水莲、金银花、笔筒草、淡竹叶、鹅不食草、断肠草、飞扬草、益枰草、黄杞子、酸枣仁、 辽刁竹等300多种。分布于全县各地。
牧草类植物有龙须草、丝茅草、芭芒草、黄茅草、晒不死草、书带草、明目草、猗兰 草、四方草等,除龙须草分布于潭头乡外,其余遍于全县各地。
淀粉植物有金刚蔸、土茯苓、土淮山、蕨根、
山马蹄、凉粉果等。主要分布于板榄、 雅瑶、大将、大坡、浮石等地。
果类植物有山葡萄、山楂果、大杨梅、小杨梅、樱桃、山枇杷、山柿子、铜盆子、鸟 梨、金缨果、钓杆泡、三月泡、火炭泡、无花果、棒棰子、冬稔子、
朝天罐、牛奶子、洗手果等。主要分布于板榄、雅瑶、大将、大坡等地。
竹类植物有金竹、紫竹、斑竹、彩云竹、黑竹、斗竹、马蹄竹、箭竹、桃杖竹、单竹、 水竹、花竹、云竹、瓦竹、石竹、烟竹、
罗汉竹、观音竹、棕竹、扁竹、四方竹等。主要分布于板榄、雅瑶、大将、大坡等地。
用材林树种有米槌树、木莲、香樟、荷木、泡木、拟赤水、檫木、枫木、楠木、蚬木、 油尖木、羊角材、黄皮照、鸭脚木、猪血木、光观木、青檀、银雀树、砍头树、苦楝、牛筋木、气象树、
漆树、乌桕树等。主要分布于板榄、雅瑶、大将、大坡等地。
动物资源
兽类:有山猪、山牛、山羊、
黄猄、麂子、香猫、竹鼠、黄鼠狼、野狗、白面獐、旱獭、 野兔、箭猪、聋猪、獾猪、貉子、
狐狸、野猴、麝香、獐子、
香狸、狗熊、豺狼、豹子、四 不象等40多种。1970年浮石公社木瓜大队三岔生产队曾猎得黄斑虎(华南虎) 一只,此后县境内很少发现虎的踪迹。上述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偏僻山区的深山老林。
鸟类:有八哥、鹭鹚、野鸭、野鸡、鹇鸡、山鹧鸪、斑鸡、鸱鸮、鸯鸢、喜鹊、
长尾鸟、 水鸡、木鸡、呼春鸟、吃秧鸟、猫头鹰、冲天鸟、白翅雀、
百灵鸟、麻雀、山鹏、白鸟、
鸳鸯、子归、鹞、
画眉等40多种。分布于全县各地。
两栖、爬行类:有田蛙、山蛙、鹰咀龟、金钱龟、山瑞、螃蟹、吹风蛇、金环蛇、
银环蛇,眼镜王蛇、黑蛇、两头蛇、四脚蛇、过山彪、三索蛇、青竹蛇、
壁虎、芋苗蛇、楠蛇、 水律蛇、草花蛇、蝮蛇等20余种。分布于全县各地。
林木资源
林地面积23.53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2.19%,有林地面积15.82万公顷(乔木林面积14.57万公顷,竹林面积1.25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5.56万公顷,未成林地0.96万公顷,无立木林地1.13万公顷,宜林地0.0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054.7万立方米,毛竹面积1.032万公顷,毛竹林立竹量2534.99万株,森林覆盖率79.2%,国有西山林场1个。“十三·五”期间森林年采伐限额46.48万立方米,年产毛竹400万株以上。
矿产资源
融安县探明有铅锌矿、铁矿、硫铁矿、铜矿、钨矿、锡矿、金矿、锑矿、黄铁矿、磷矿、毒砂、重晶石、毒重石、石英石、白云岩、硅石、石灰岩、石棉、大理石、粘土、河沙等22种矿源,矿点34个,分布在县境各地。储量较多有石灰岩、粘土、河沙、铅锌矿、铁矿等矿种。2017年开发利用矿种有铁矿、铅锌矿、硫铁矿、辉绿岩、方解石、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8种矿种;上表矿区10个,其中,开发利用矿区中上表矿区有融安县泗顶铅锌矿矿区、古丹铅锌矿区、古当硫铁矿区、土娄弄硫铁矿区、上思尧铅锌矿区6个矿区。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融安县常住人口为253360人。
截至2023年末,融安县户籍总人口322784人,比上年末减少1978人,其中城镇人口97523人,占总人口比重30.21%,比上年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0.21%。全年出生人口1964人,出生率为6.07‰,死亡人口2452人,死亡率为7.57‰;自然增长率为-1.50‰。全县年末常住人口为25.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61%。
融安县居住着
汉族、
壮族、
苗族、
瑶族、
侗族等33个民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融安县地区生产总值127443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806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87661万元,下降2.4%;第三产业增加值563963万元,增长4.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5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25%。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204元。
2023年,融安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3.2%。其中,500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长88%,房地产投资下降8.3%;工业投资增长133.7%;民间投资下降33.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8220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6547平方米,下降29.29%。
2023年,融安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3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5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
第一产业
2023年,融安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7771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499554万元,增长5.69%,林业产值49544万元,增长3.4%,畜牧业产值73053万元,增长3.6%,渔业产值10111万元,增长2.66%,农林牧渔服务业25510万元,增长6.01%。
2023年,融安县粮食产量87704吨,比上年增加195吨,增产0.22%;甘蔗产量161204吨,比上年增加23454吨,增产17.03%;蔬菜产量246433吨,比上年增加12728吨,增产5.45%;水果产量336365吨,比上年增加18061吨,增产5.67%。
2023年,融安县肉类总产量22103吨,比上年增产4.90%;全年水产品产量7681吨,比上年增长4.02%。
2023年,融安县木材采伐量61.7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35%。
第二产业
2023年,融安县工业增加值220559万元,比上年下降3.1%。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557610万元,比上年下降3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1852万元,下降33.0%。分门类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9.5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46.87%,食品制造业增长20.3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11.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3.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5.9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38.43%,木材加工制品业下降41.81%,医药制造业下降44.29%,纺织业下降47.39%,家具制造业下降47.59%,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50.92%。
2023年,融安县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58374万元,比上年下降18.6%。全年建安投资比上年增长4.2%。建筑业增加值67914万元,比上年增长0.7%。
第三产业
2023年,融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216万元,比上年增长6.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0472万元,增长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6744万元,增长40.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80867万元,增长7.0%;餐饮收入额56349万元,增长3.8%。
2023年,融安县人民币存贷款余额25036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存款余额1366580万元,贷款余额1137074万元。
交通运输
交通
融安县有等级公路里程591千米,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37千米,公路209国道、306省道贯穿县境。全县12个乡镇都通公路,其中10个乡镇通水泥路。135个村通公路,其中,123个村通水泥路,全县123个行政村实现等级公路开通,行政村通达率89.78%。全县1267个自然屯通公路,其中通水泥路502个自然屯。
枝柳铁路从北往南贯穿融安县境4个乡镇,设有4个站点,在县城设有枝柳线广西段最大的客运、货运火车站,2009年4月1日,南宁铁路局正式开行南宁至融安T8726/5次旅客列车。经停融安站的列车往北可直通洛阳、襄樊、张家界、怀化、重庆、成都等城市,往南可达柳州、南宁、湛江、广州等地。
融江航道上可达贵州从江、榕江,下可到柳州、梧州、广州,常年可通航100~300吨级货船。融安县内河通航里程100千米,港口吞吐能力19 万吨。
运输
2017年,融安县公路客货运周转量37438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8.26%,其中旅客周转量11780万人千米,比上年下降5.02%,货物周转量36260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8.76%。水路货物周转量15864万吨千米,比上年下降3.87%。
截至2018年末,融安县汽车拥有量2.11万辆,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3标台(其中乡镇公路客运24辆,城区公共汽车39辆)。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融安县各级财政投入学生资助资金1690.61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5797人次,其中脱贫户、监测户学生21576人次,补助金额1368.75万元;2022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543人,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3368.048万元。
2023年上半年,融安县免除保教费、学杂费及发放各类补助金合计724.39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528人次,2023年办理助学贷款3897人,贷款金额3956.4795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8月,融安县建成14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社区)及少数民族村寨全覆盖,建成鹭鹚洲村民俗馆、龙妙村村史馆、拉谢村村史馆等民族文化展示馆,多种形式对融安民族文化进行立体展示。充分利用已建好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举办“壮族三月三·桔乡唱欢歌”民族风情表演、传承民俗文化山歌节、戏曲进乡村、万村篮球赛等文旅活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培育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个,培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团体)8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持续做好“板榄三月三会期”“大袍芒蒿节”文化品牌宣传,1月30日在大袍苗寨举行了芒蒿送福、芦笙踩堂、篝火晚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三月三”假日期间在板榄镇、雅瑶乡西古坡壮寨等乡镇举行抢花炮、唱山歌、竹竿舞等“三月三”特色活动,吸引周边县区各族群众前来参加。
医疗卫生
2016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与融安县中医医院、2018年8月柳铁中心医院与融安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与融安县妇幼保健院分别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市级医院先后长期派驻专家192人次,指导开展新技术、新诊疗科目127个。柳铁中心医院指导融安县人民医院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挖掘专利并提交申报54项,2021-2022年科研项目成功立项15个,2023年被确定为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联系单位。融安县级医院长期派驻乡镇卫生院专家共计168人次,指导开展新技术18项、新诊疗科目11个。
截至2024年6月,融安县共组建12家医共体,覆盖全县10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及诊疗水平。全县已有11家乡镇卫生院通过基本标准,通过率为91.67%,另有1家乡镇卫生院通过推荐标准。
截至2022年底,融安县成人吸烟率为14.63%,低于全区平均水平5.37个百分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为51.32%,高于责任指标19.32个百分点;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5%。全县成功创建健康村(社区)32个、健康家庭17907户、健康学校23个、健康医院12个、健康机关58个、规模以上健康企业1个。
社会保障
2022年,融安县共有脱贫户33454人稳定外出务工,完成脱贫人口外出务工目标任务100.18%,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稳定。通过“点对点”免费专车共输送557名劳动力赴粤外出务工(专班方式10批次,共367人,专列方式2批次,共19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75人。共举办叉车司机、电商直播、母婴护理、粤菜师傅等职业技能培训40期,培训人数123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93人(易地搬迁劳动力117人);开展金桔种植、罗汉果种植等产业大培训109期,培训4078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3082人次。
2022年,融安县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直播带岗+入企进村”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场,区内外150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11260个。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7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通过帮扶实现就业581人。截至12月,共建立了众创空间1家,创建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2个,大学生创业园1个,进驻企业268家,带动866人就业;创办帮扶车间56家,吸纳脱贫劳动力812人就业,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广西桂北农产品电商园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可容纳430多家企业入驻孵化,就业人员达3000人以上。
截至2022年12月,融安县2022年交通补助累计发放6109人,较去年大幅增加。根据《关于印发广西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桂农厅发〔2022〕41号),县域内务工劳务补助已发放4019人,发放补助342.47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融安县已累计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易安点楼栋长、护林员等各类公益性岗位5466个。此外,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30笔共计435万元,促进创业就业114人;发放农民工创业奖补宣传1800份,共有19人申请农民工创业奖补。
历史文化
融安县龙舟大赛:龙舟竞渡起源于四五千年前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漫长的龙舟竞渡岁月中,产生了五花八门的龙舟奇俗。桂北龙舟竞渡的习俗有龙舟长宽要取吉利数字、龙舟起水仪式、龙舟上岸仪式、夺标龙舟奖品为烧猪、鸣放铁炮和鞭炮、龙舟夺冠庆功宴等。
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第二届柳州市龙舟大赛(融安)选拔赛暨融安县第十五届龙舟大赛,在广西融安县城的融江江面举行,吸引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62支龙舟队角逐,男子龙舟队由融安贝江队、融安鹭鹚洲一队、融安大巷一队分别夺得一、二、三名;女子龙舟队由融安竹子队夺冠。
私垫:清代县内各乡村、街多办有私垫,为私人或联户开办,私整分蒙馆和“经馆”。蒙馆学生13岁以下,以识字为主,背诵《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和《
幼学诗》等。
钱牌:又称压牌,演员1至3人不限,表演时手握一串铜钱棒,边打边唱。流传于长安、浮石、板榄一带。解放前,打钱牌者均为讨钱要饭的人。解放后,钱牌内容多为歌唱新生活,道具也作了美化,重大节日之际,时有表演。
古遗址
石网坠出土1981年文物普查时,区、地文物工作队于大巷乡安宁村黄牛坡,发现两枚石网坠,网坠制作粗糙。
1981年初,
大巷乡大巷中村一村民挖水沟时,在80厘米深的土层中,挖到石斧一件,系磨制石器,但未发现其他器物伴随出土。
宝山动物化石遗址位于泗顶镇圩场东北1千米处。1985年至1986年,群众到山上挖矿,在岩洞中的不同地点,挖出动物牙齿化石,经化验为
大熊猫牙齿。
灯盏圩(古地名)古寨址位于大乐乡望枧村东南面,距县城东4千米。在寨址中发现许多瓦砾、碎砖及房屋基石,发掘得唐、宋、清各时代钱币、陶碎片、青花瓷碎片。
语言
融安官方语言为柳州话(桂柳话)。县城附近及浮石、大良、潭头、东起、沙子等地的部分区域居民使用百姓话,俗称“土拐话”,为当地乡下的交流语言。县内还有相当部分原住民使用壮话。另外,县内大良、潭头等地的部分居民使用龙南话(属客家话系列)、阳山话(属粤语系列),潭头龙官村一带的部分居民使用“龙官军”话(属混合型汉语方言)。
风景名胜
大良石门仙湖景区
大良石门仙湖景区位于柳州市融安县东南方向的大良镇境内,是连接三江县、融水县旅游线的重要景点。距柳州70千米,桂林市198千米,距三江侗族自治县约147千米,距融安县、融水县县城50多千米。核心景区主要由石门、石门栈道、石门岩洞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著名景点有镇南关、始祖山、龙首崖、龙涎码头、星月湾、万福壁、石门、石门栈道、石门定时涌泉等。2013年7月,石门仙湖景区通过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审,成为融安县首家国家A级旅游风景区。
大洲生态农业旅游区
南江犀洲岛漂流景区
南江犀洲岛漂流景区位于柳州市融安县大坡乡岗伟村岗伟屯的犀牛坪,距融安县城、209国道约9千米,北临犀牛塘公路,南临南江河,西到犀牛坪洲尾,犀洲岛沙滩活动场地及餐饮、商店、住宿、娱乐设施,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景区集生态郊野休闲、会议培训展览于一体,有完善的竞技场所,可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景区包括南江9.5KM漂流线,漂流起点在大坡乡治安村江口村附近,终于岗尾村犀牛坪。沿岸竹木成林,风景如画。融安县南江漂流犀洲岛生态乐园结合南江河两岸的优美生态环境及当地的旅游资源,成为融安县独具特色的新亮点,被誉为“融安第一漂”。
地方特产
融安金桔
融安县是中国金桔主要产区之一。
融安金桔色泽金黄,果质好,味道清甜,口碑很好,尤其是融安“滑皮金桔”以皮脆、味甘、汁多著称。2004年,融安金桔生产基地通过广西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的认定。2005年“融安金桔”取得广西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7年,“融安金桔”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09年,融安金桔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农业成就展中作为精品展出。2010年,融安县被认定为第一批广西农业(柑桔)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2011年“融安金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并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融安是全国唯一的金桔农业标准化项目示范县,是制定《金桔》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融安罗汉果
融安罗汉果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罗汉果服用方法简便,煎水、冲泡饮用或直接嚼着吃均可。融安罗汉果出自大山,产量大、果质好,清纯甜美,可泡茶,润心脾;可入药,治咳嗽,功效好。融安是广西三个罗汉果产区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罗汉果主产区,北部乡镇的农民栽培罗汉果已有多年的历史,罗汉果已成为融安县重要的特色产品。
滤粉
滤粉,米制而成,用米在机器中磨制加以水,制成糊状,将米浆倒入制作好的漏斗中,在加入水调制合适,将漏斗中的米浆置于一锅开水让方,让米浆经过漏孔滤入水中,直至煮熟。在加以调料。当地人每天必吃的食物。
滤粉驰名区内外。相传为清朝时融安农民所创。因以米通过滤飘(底穿滤孔)滤入沸水锅内,煮成圆形粉条,配以烧炙、芝麻、花生、头菜等多种配料,故名滤粉。其特点:嫩滑、爽脆、香甜,味鲜。
芙蓉酥
芙蓉酥是融安的名菜,每至节日融城百姓们都会做上一碗芙蓉酥,置办酒席时也少不了芙蓉酥这道菜。这道菜肴以精肉、香菇等10多种荤素蔬菜为原料,加以面粉、蛋清等佐料搅拌均匀后放入油锅烹炸而成。
烧炙
烧炙也是融安的特色小吃之一。外貌似油炸丸子,呈褐色,油亮。有一层当地人称为“猪网油”的东西包住。用碎猪肉、碎猪肝、葱白、冬笋等制成肉馅。经油爆和炭火炙烤过后香脆诱人,每逢春节当地百姓也自己动手包烧炙。平时配以滤粉食用。
著名人物
覃光佃,大乐乡人。北宋开宝五年(972年)进士。任监察御史,专司弹劾。他不畏权贵,对失职的朝庭官员,均呈请皇帝惩办,皇城人尊为“真御史”。当时,北敌经常犯境,他3次上疎力主抵抗,升武骑尉、知雁州军事。对沿边将士贪功妄杀及偷惰失职者,悉惩以法。
韦纲,明末永宁州浪溪(今雅瑶乡冠带村)人,壮族。幼年家境贫寒,常和父母、姐姐外出帮工。勤奋读书习武。明朝永历三年中武状元,官授广西柳庆义旅总兵官。时南方纷乱,韦纲奉命率部镇压,平定后被封为英王。为报皇恩,他招兵4000余人以巩固秩序,被奸臣诬为反叛而遭清剿。
黄略,(1906~1950年),大将乡太江村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于广西省地方行政干部学校,历任国民党副乡长、乡长、乡自卫队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在共产党人影响下,出面组织“融县抗日挺秀队”任队长,同地下党领导人精诚合作,参加过小片伏击战,毙日军20余人。参加长耙截击战,俘获长安镇维持会保安大队20余人枪。参加袭击富乐日军大曹营,又予敌以重创。
荣誉称号
2010年11月17日,融安县被国务院批准为柳州次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融安县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28日,被表彰为“第八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城市”。
2021年4月1日,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2021年6月29日,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1月,融安县获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