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在原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1939年8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建立之初,国文系即为独立设置的系科之一。1950年12月改称中国语文系。1959年1月院系调整,兰州大学中文系部分教师和兰州艺术学院中文系全体教师并入中文系。1977年后,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完善,中文系的面貌也焕然一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设文秘教育、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三个新专业。2000年9月,为了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文系与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北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合并,成立文学院。
历史沿革
1939年9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从
西北联合大学分离出来,独立设置,
黎锦熙先生任国文系主任;
1950年12月,经
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国文系改称中国语文系;
1959年1月,
兰州大学中文系部分教师和
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全体教师并入中文系;
1977年后,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完善,中文系的面貌焕然一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先后开设文秘教育(1993年招生、2000年设立秘书学系)、新闻学(2002年招生、2012年并入新闻传媒学院)、对外汉语教学(1993年设立“教学中心”,1994年招生,2007年成立对外汉语系、2012年整合成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三个新专业;
2000年9月,为了适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文系与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北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合并,成立文学院;
2008年6月改称文史学院;
2012年6月,学校进行
机构改革和专业调整,以中文系、文秘系为教学主体,以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古籍所、国学中心等为科研平台重新组建了文学院。历史系及相关研究所从文史学院分出,整合成立了历史文化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经过数十年的学术传承和研究积累,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其中特色最为鲜明的是以赵逵夫教授为代表的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下设古代神话与先秦文学研究、先秦文献与汉语史研究、先秦诸子与古代文化研究、考古与先秦史研究和民俗与旅游文化资源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以西部文学与文化为中心的地域文学与文化、
少数民族文学与民俗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研究方向的明确,文学院的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2010年,
赵逵夫教授主持“《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实现了西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2007年一来,文学院共获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在
中华书局、
商务印书馆、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高层次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学术研究成果奖励27项。
研究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设有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北文化研究所、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西部文学与当代文学批评研究中心、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国学中心等6个学术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含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五个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所(含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西部文学、民间文学等四个研究方向)、文艺学研究所(含文艺美学、文学批评、影视美学、西方文论等四个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含古代汉语、中古及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等四个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含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对外汉语等两个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含比较文学、西方文学两个研究方向)、写作学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其中,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是省级研究机构,以“揭示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旅游资源,弘扬甘肃人民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团结兼容、善于创新的精神”为宗旨。古籍整理研究所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的直属研究所,形成了“文献整理与研究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研究相结合、地方文献整理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含有先秦至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明清文学文献、敦煌文献等四个研究方向。
学术交流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资助教师参加各类重要的学术会议,并主办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成绩显著。注重特色学科的建设,先秦文学和西北文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文学院现下设中文系和秘书学系2个系。
学科建设
文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卓著,中国语言文学是甘肃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汉语言文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
历代名师
自1942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搬迁至兰州以后,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先后在中文系和文学院任教,黎锦熙、何士骥、谭戒甫、刘朴、刘文炳、易君左、罗根泽、于赓虞、焦菊隐、李辰冬、王汝弼、李嘉言、张舜徽、叶鼎彝(丁易)、冯国瑞、赵荫棠、徐褐夫(徐行)、沈心芜、舒连景、杨伯峻、郑文、匡扶、尤炳圻、彭铎、廖可兑、郭晋稀、唐祈、吴福熙、张文熊、支克坚、孙克恒等先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已退休的李鼎文、叶萌、陈涌、霍旭东、蹇长春、万嵩、乔先知、李树凯、季成家、胡大浚、张明廉等先生仍然关注着文学院的进步,为文学院的发展献言献策。
部分名师简况如下: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专家、教育家。1940-1947年任国立
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国文系主任、院长。
罗根泽(1900-1960),字雨亭,河北深州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48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副教授。
何士骥(1893-1984),字乐夫,浙江诸暨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著名文献研究专家、考古学家。1942-1949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
刘国钧(1899-1980),字衡如,江苏南京人。毕业于
南京金陵大学哲学系,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著名图书馆学家。1944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
李嘉言(1911-1967),字慎予,河南武陟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国文系。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42-1947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教授。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早年随父在家学习,后负笈外出寻师访友。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1948-1949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
徐褐夫(1903—1978),笔名徐行,江西修水人。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著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1951年后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教授、副院长,兼系主任。
丁易(1913—1954),原名叶鼎彝,安徽桐城人。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著名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历史学家。1941年至1943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
易君左(1898-1972),字家钺,湖南汉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攻读
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硕士。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1948-1949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台湾、香港等地大学任教。
谭戒甫(1887-1974),字介夫,湖南省湘乡人。1905年考入湖南游学预备科,后考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学习电机工程。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1940-1943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
焦菊隐(1905-1975),天津人。艺名菊影,后改菊隐。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1945-1947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
于赓虞(1902—1963),河南西平人。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伦敦大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1944-1947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
李辰冬(1907-1983),河南济源人。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曾主编“民族主义”刊物《文化先锋》、《文艺先锋》等。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1948-1949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赵荫棠(1893-1970),又名仝光、憩之,河南巩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音韵学家。1953年后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教授。
尤炳圻(1912—1984),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著名日本文学专家、翻译家。1950年后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教授。
郭晋稀(1916-1998),字君重,湖南湘潭人。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国文系。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51年后历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等职。
彭铎(1913-1985),字灵乾,湖南湘潭人。毕业于
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著名古典文学、文献学研究专家。1952年后历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等职。
郑文(1910-2006),字天叔,四川资中人。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51年后历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副教授、教授。
杨伯峻(1909-1992),湖南长沙人。毕业于
国立北京大学国文系。著名语言学家,古代汉语研究专家。1959-1962年任
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匡扶(1911—1996),字昨非,辽宁营口人。毕业于辽宁文法学院、华北大学。民间文学研究专家,诗词学家。1960年后历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
张文熊(1919-2010),字公望,北京房山人。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研究院国学部。著名现代汉语、逻辑学研究专家。1951年后历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副教授、教授。
支克坚(1935-2009),浙江嵊县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著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文学理论家。1960-1986年历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孙克恒(1934-1988),山东烟台人。毕业于
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1960后历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西部文学研究所所长。
王培青(1932-2004),甘肃康乐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研究。1957年后历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师资概况
截止到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业教师66人,教辅行政人员10人。专业教师中教授16人(其中9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7人;有博士学位者38人,在职在读博士2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赵逵夫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韩高年教授),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园丁奖、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多人,省级优秀专家2人,省“333”“555”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二层次人选14人。
教学建设
中文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早在1945年,黎锦熙先生主持下的国文系就已经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49年因故停止招生。1961年,彭铎教授任系主任期间恢复招生。新时期以来,在赵逵夫教授的带领下,于1996年创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2003年建立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流动站。文学院于2010年获得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8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同时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上述八个二级方向,形成了由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
截至到2013年,文学院已建成《中国古代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美学》、《写作》、《古代汉语》、《新时期文学研究》等6门甘肃省精品课程,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体、辐射选修课程的精品课程体系。与精品课程建设相伴随,文学院也及时推进教学改革。由邵宁宁、郭国昌、龚喜平等人完成的《以优势学科为平台,创新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质量规范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于2011年获得了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是文学院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截止到2013年,文学院有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黎锦熙、
何士骥、
徐褐夫、傅恒书、
彭铎、
胡大浚、蹇长春、
赵逵夫、
彭金山等先生先后担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43-1947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
何士骥(1893-1984),字乐夫,浙江诸暨人。1947-1951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
徐褐夫(1903-1978),江西修水人。1951-1952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主任。
尤炳圻(1912-1984),江苏无锡人。1952-1953年任国立西北师范中国语文系主任。
彭铎(1913-1985),字灵乾,湖南湘潭人。1966-1967年、1981-1984年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
胡大浚(1937-),广东潮州人。1987-1988年任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
蹇长春(1933-),四川营山人。1988-1991年任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
赵逵夫(1942-),甘肃西和人。1991-2000年任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2000-2004年任文学院院长。
彭金山(1949-),河南南阳人。2004-2008年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现任领导
知名校友
李希,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辽宁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朱庆之,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执行主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教授,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文科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研究室主任。
杨振杰,1959年毕业于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十届全国政协常委,1998年1月在政协甘肃省八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甘肃省政协主席;
敏春芳,1990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所长;
戴炳隆,1983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
甘肃省信访局局长、党组书记;
何思玉,1960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供职于
商丘师范学院,为该院中文系教授。退休后受聘于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任中文系主任;
谢富饶,195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甘肃电视台副台长,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主任记者。甘肃省第七届政协常委,中国文联第六届委员;
罗家湘,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文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邵明,1982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现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8年3月任
甘肃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
匡文立,1976年毕业于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甘肃天水市委招待所职工,天水地区群艺馆创作员,兰州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作家协会副主席,编辑。
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
杨永发,兰州市师范院校教学新秀,兰州市骨干教师,甘肃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中国训诂学会会员,
甘肃诗词学会会员、甘肃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书画院兰州分院院士、兰州市书协会员、旭东书画研究院研究员。2001年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解志熙,现任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谢昌余,196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共兰州市委文教部干事,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和甘肃文联《甘肃文艺》编辑,《当代文艺思潮》总编,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干事、副处长,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甘肃人民出版社副总编,编审;
王玉福,1987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中共
金塔县委书记;
唐景凯,教授,研究员,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
中国韵文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中国修辞学会、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研究会、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世界艺术家协会等学会会员;
范志斌,197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正厅);
牟本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民族工作者,第十一届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民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原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中共天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70年毕业于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伏俊连,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郑本法,197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担任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光明日报》特约记者,甘肃省社会学会理事,
甘肃省旅游协会理事,甘肃省亚欧大陆桥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旅游咨询中心专家;
杜林,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
王永,200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贾海生,1993年毕业于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肖奂,1985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魏晋六朝文学)硕士学位,师从
郑文先生。现为
四川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专职研究员。
李炜,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届校友。,现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尚立富,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届校友。200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助理;
王子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96届校友。第五届北大《财经》记者奖学金获得者。曾任《
甘肃经济日报》编辑、记者,《
中国经济时报》甘肃记者站专职记者,《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南方周末》经济部记者。2004年7月加盟搜狐公司,现任
搜狐微博运营经理、搜狐网副总编辑;
阎占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88届校友。现任重庆博众房地产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人恩,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82届校友。现为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
赵房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82届校友,科迪健康产业(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雄夏,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82届校友,
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
薛皓,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1982届校友,
甘肃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杨子兴,甘肃省副省长
何西庆,海南省副省长
学院文化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风朴实远大,校园文化异彩纷呈。话剧节、读书节、金秋文艺汇演、影视评论等学生社团活动在甘肃省高校中享有盛誉。2011年,以文学院学生为主体创作的话剧《男生禁入》获得2011“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文学院具有浓郁的文学创作氛围,由学生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诗集、散文集每年都会得到公开出版。
学院荣誉
中文系曾被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2001 年 7 月,文学院分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