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镇华,男,汉族,1943年5月17日出生于江苏吴江人,毕业于华东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1954年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
昆曲演员训练班,次年转为
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班学生。初随
沈传芷习小生,后改学老生,师从
郑传鉴、
倪传钺。
1960年彩排学习《
十五贯》饰
况钟京剧团京剧团主演现代
昆剧《自有后来人》《
琼花》饰
李玉和、
洪常青。文化大革命期间调入京剧样板戏剧组。
1978年2月,上海
昆剧团建立,主演建团公演剧目《
十五贯》,《十五贯》为
上海昆剧团于1983年首次赴港参加“第八届
亚洲艺术节徽班进京杨村彬戏剧节,同时主演三出大戏,饰《钗头凤》之
陆游、《
唐太宗》之
李世民、《
烂柯山》之朱卖臣。1987年首次随团出访美国。同年主演由著名导演
黄佐临指导的,根据
莎士比亚悲剧《马克白》改编的《
血手记》,出访英国、
瑞典、
丹麦,参加第四十一届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
贝尔法斯特戏剧节。1989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国昆剧团”赴港主演《
烂柯山》、《浣纱记.寄子》等戏。
1991年首次访日,主演《新蝴蝶梦》《
潘金莲》。1992年第四次赴港,演出《千忠戮.搜山打车》等。此后曾六次赴台湾演出与讲学。1993年赴
新加坡第一届亚洲艺术节2001年获美国林肯文化中心的亚洲杰出艺人奖。根据莎士比亚著名悲剧《
麦克白》改编的昆剧《血手记》,主演麦克白一角,参加1987年英国第四十二届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1993年新加坡第一届亚洲艺术节,均引起轰动;1991年至1993年,连续应邀至台湾演出《琵琶记·吃糠·遗嘱》,并作示范讲学,特别受到大、中学生的欢迎。
计镇华扮相清秀刚正,嗓音苍劲雄沉,表演重视
内心体验,唱念音色随人物感情予以变化,表演精练、准确、真实、美观、传神,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
艺术形象。代表作有《
烂柯山》《钗头凤》《
长生殿·弹词》《
蔡文姬》等,还出演过电影及电视剧。曾赴世界各地参加艺术节及文化交流演出、讲学、授艺。历年来获得国内外各项戏剧大奖,包括
中国戏剧第四届梅花奖,第二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等。昆曲大师
俞振飞曾撰文赞誉:「计镇华没有照拾别人牙慧,而是把多种艺术方法熔铸到他自己所具备的戏曲
四功五法基础中,这是炉火纯青,是表演艺术从
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表现,也是对于传统
戏曲艺术由模仿式的继承发展成为创造的表现」。
第九、十届上海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
活动年表
1987年,由
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2001年12月16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
京剧艺术节在南京闭幕。本届京剧艺术节共有24台节目参加演出。本届艺术节首次进行
单项奖评选。
所获评奖
金奖
《金·断·雷》(天津青年京剧团)
优秀剧目奖
《沧海忠魂》(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杜十娘》(中国戏曲学院)
剧目奖
《射雕侠侣》(香港京昆剧团)《浑河堰》(哈尔滨京剧团)
《她从雪山走来》(
成都市京剧团、
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
单项奖
荣誉改编奖
《金·断·雷》(天津青年京剧团)
优秀编剧奖
《沧海忠魂》李崇林、王元平
《玄高献牛》张世昆
优秀导演奖
《三关明月》孙丽清
《华子良》谢平安
《凤氏彝兰》张树勇
《膏药章》余笑予
优秀音乐奖
《瘦马御史》作曲:
高一鸣,
配器:
龚国泰乐队,伴奏:中国京剧院乐队,
京胡演奏:
张素英《胭脂河》作曲:续正泰,音乐设计、配器:吴小平
《三关明月》唱腔设计:张延培、徐滔,音乐设计:刘建斌、刘光
《贞观盛事》作曲:高一鸣、
尤继舜、龚国泰,京胡演奏:尤继舜
《草原母亲》唱腔设计:孙敬民、宋荣
《完颜金娜》
灯光设计:李平、
许长进、李树齐,服装设计:
彭丁煌、曾萍、
吕鹏,
人物造型设计:吕荣贵、张毅君
《胭脂河》舞美设计:原伟庆,灯光设计:
伊天夫、
刘学荣、王光炳
《贞观盛事》舞美设计:
徐福德、刘福升,灯光设计:应日隆、陈顿,
服装造型设计:
毛飞、
翁丽君《春秋霸主》灯光设计:潘家瑜、
李钦荣,服装设计:
史延芹,化装设计:于艳芳、官明明
《凤氏彝兰》舞美设计:金晓春,灯光设计:李长明,服装设计:桂宝昆,道具设计:宋春生
《天家孽》舞美设计:刘杏生,灯光设计:
胡耀辉,服装设计:李显明,化装设计:
洪福娣荣誉表演奖
赵秀君《金·断·雷》中饰白蛇
陈苍霖《天下归心》中饰曹操
王平《华子良》中饰华子良
傅正红《春秋霸主》中饰晏娥
徐米弟《天家孽》中饰吕雉
凌珂《天家孽》中饰刘盈
张慧芳《膏药章》中饰小寡妇
表演奖
于军《瘦马御史》中饰钱母
司辛《瘦马御史》中饰王掌柜
丁晓军《沧海忠魂》中饰施小玉
李玮《玄高献牛》中饰辣姑
马少敏《西域星光》中饰焉支海
黄小午《天下归心》中饰陈宫
李洁《天下归心》中饰掩屏
李莉《华子良》中饰双枪老太婆
周维佳《巾帼红玉》中饰韩彦芳
王晓琳《凤氏彝兰》中饰麦子
吴世雪《凤氏彝兰》中饰叶子
李永胜、李宇石《她从雪山走来》中饰牦牛
董璜《天家孽》中饰如意
李永顺《天家孽》中饰李顺
《她从雪山走来》伴舞
2003年3月2日,陈少云拜
周少麟为师“拜师专场演出”在逸夫舞台举行。
李炳淑、
杨华生、
吴君玉、
李蔷华、计镇华、王全熹、
萧润增、关怀、
孙正阳等参加了演出。
2005年7月,国内首套以昆曲艺术为主题的传记类专题片
DVD《
寻梦半世纪》,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公开出版发行。这部展现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昆剧表演艺术家成长历程的专题片,首度披露了大量艺术家们的珍贵资料,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一直以来,有关戏曲艺术的音像制品几乎都是唱段或者大戏,却很少有记录艺术家成长经历的人文传记类专题出现。上海昆剧团作拥有“第一流的演员、第一流的剧目”,这些艺术家的
人生感悟和艺术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挖掘整理。东视戏剧频道编导衡娟历时一年,跟踪采访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
刘异龙、
梁谷音、
张静娴、王芝泉、
张洵澎、
方洋、
张铭荣10位艺术家,拍摄完成了《寻梦半世纪》。
除了详实的访谈,《寻梦半世纪》还搜集了大量珍贵史料,记录这些昆剧名家曲折传奇的艺术成长经历。其中不仅有许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老照片、
老报纸,还有一部拍摄于1960年的纪录电影,从中可以看到这些艺术家在当年的风华正茂。很多难得一见的资料都是由艺术家们私人收藏,这是第一次
公开发表。
2006年6月10日,为庆祝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六代
沪剧名家在
上海电视台高清
演播室录制了一台“同唱一台戏”的庆祝晚会。此次演出是上海沪剧界的一次难得的盛会。沪剧老艺术家代表
邵滨孙、
杨飞飞、
王盘声悉数到场。中青年演员
茅善玉、
马莉莉、
陈瑜、
孙徐春、
陈苏萍、华雯等献上了诸多沪剧经典。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
京剧演员张达发、越剧演员
王志萍、淮剧演员
梁伟平也客串了一把沪剧。与沪剧一同被列入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江南丝竹和
锣鼓书的艺术家们也参加了
现场展示。
2006年7月6日14时,纪念
沈传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第一场在
苏州昆剧院兰韵
剧场举行。
参演作品
1、《绣襦记·莲花》(王泰祺(特邀))
2、《玉簪记·问病》(岳美缇)
3、《琵琶记·描容别坟》(梁谷音,计镇华)
4、《金雀记·乔醋》(蔡正仁,张静娴)
2007年10月3日,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第一场在逸夫舞台举行。当日为京昆经典名段演唱会,上海京昆艺术中心老、中、青三代同台献演。
“开幕曲”京昆大乐队
京“行云流水”(
旦行)(
郭睿玥,
隋晓庆,
赵欢,董雪萍,
查思娜)
昆《借扇》“滚绣球”(王芝泉)
昆《狗洞》“桂枝香”(刘异龙)
京《打严嵩》(陈少云)
昆《琵琶行》“长诗”(张静娴)
昆《八阳》“倾杯玉芙蓉”(蔡正仁)
2007年10月6日,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第二、三场在逸夫舞台举行。
午场(13时30分)为京昆同台折子戏。
《游园·惊梦·寻梦》(张洵澎饰杜丽娘)
《水浒记·借茶》(梁谷音饰
阎惜娇,刘异龙饰
张文远)
《玉簪记·秋江》(岳美缇饰潘必正,张静娴饰
陈妙常)
夜场(19时30分)为京昆合演《
白蛇传》,
杨春霞(游湖)、赵群(结亲、酒变)、
谷好好(盗草)、史依弘(金山寺、断桥、合钵、毁塔)分饰
白素贞,蔡正仁(游湖)、张军(结亲、酒变、上山)、金喜全(下山、断桥、合钵、毁塔)分饰许仙,
倪泓(游湖、结亲、酒变)、查思娜(金山寺、断桥、合钵、毁塔)分饰
小青,
吴双饰
法海,
金锡华饰艄翁,侯哲饰小和尚。
2007年11月20日,
吴群2007年
越剧专场第一场,当日逸夫舞台举办“越苑青春风、舞台嘉年华”
上海越剧院10位优秀青年演员专场之吴群越剧专场。周少麟、陈少云、计镇华等亲临现场,陈少云和计镇华更以《鸿门宴》和《长生殿·弹词》选段为吴群捧场。而吴群恩师
张桂凤也来到现场,为爱徒打气。
6、《徐策跑城》(吴群)
2007年11月29日,
言慧珠表演艺术教学成果研讨展演大型京昆演唱会暨开幕式在逸夫舞台举行。金锡华、
方小亚、方菲主持。
昆曲《白蛇传·水斗》(谷好好)
清唱京剧《西施》(史依弘)
昆曲《紫钗记·折柳》[寄生草](梁谷音)
京剧《沙家浜·智斗》(李元华、盛夑昌、张达发)
昆曲《南柯记·瑶台》(张洵澎)
京剧《
芦花河》、
反串《
让徐州》(夏慧华,
尤继舜操琴)
昆曲《长生殿·弹词》[七转](计镇华)
京剧《霸王别姬》(李炳淑、苏盛义,朱文龙操琴)
京剧《牛皋下书》、《盗马》(景荣庆,尤继舜操琴)
2007年12月29日,逸夫舞台午场由上海京剧院演出京剧。
8、《锁麟囊》(隋晓庆,严庆谷,严海鹰,
虞伟,[傅亚维],
庄顺海,徐建忠)
夜场为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当日为昆剧专场,由上海昆剧团演出。
《单刀会·训子》(吴双,季云峰)
《金雀记·乔醋》(蔡正仁,张静娴)
《义侠记·戏叔别兄》(梁谷音,计镇华)
2008年4月3日晚: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由计镇华、刘异龙演出昆曲经典剧目《
十五贯》。
2008年5月6日,上海昆剧团团庆三十周年北京演出,当日在
长安大戏院演出。
2008年5月10日,上海昆剧团团庆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第五天,当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10、《蝴蝶梦》(梁谷音,计镇华,刘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