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阑桥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境内桥梁

赤阑桥是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境内桥梁。

建筑信息
chì lán qiáo
赤阑桥(赤阑桥),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
相关人物
姜夔为南宋著名词人,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的诗词中有好几十首皆与合肥有关;而他与合肥有关,却是结缘于两位歌伎姐妹。姜夔怡情山水,热爱自然,据考证,中青年时期的游历中他至少三次来过合肥,均居城南赤阑桥畔。他第一次来时,便爱上了赤阑桥边那位弹琵琶的歌女。姜夔词中的她体态“燕燕轻盈”,言语“莺莺娇软”,可谓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她对姜夔“别时针线”,“别后书辞”,温柔体贴,经久难忘。而且,弹琵琶的歌女还有一个弹古筝的妹妹。姐妹俩陪姜夔游巢湖、登姥山,又常泛舟环城河中,弹唱演绎“姜词”如锦上添花,令懂音律、善谱曲的姜夔心旷神怡,即便暂时别离,他在梦中也时常与这对姐妹相会。姜夔的笔下,有“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这样怅然若失、缠绵难解的词句。
姜夔有时为“儿女情长”所累,甚至被合肥俩姐妹所批评。相传有一次合肥城被金兀术所破,姜夔时正在江西家中。他毅然赶来合肥,到赤阑桥畔探望俩姐妹。殊料却遭到姐姐的白眼。琵琶女认为,山河破碎,大敌当前,你姜夔堂堂七尺男儿,自应投军精忠报国,跑来看我们俩做啥?她在素笺上疾书:“酒磨壮志,花消英气。国家有难,岂能熟视?”姜夔读罢,羞愧难当,遂暂别赤阑桥,投奔抗金名将刘琦。刘琦在柘皋大败金兵后又收复合肥。姜夔回到赤阑桥,眼见桥毁楼空,俩姐妹亦不知所终。经多方打听,只知道姐姐不甘金兵屈辱,在杀死一个小头目后,跳河自杀。姜夔大哭一场,以后写下了许多充满情愫的怀念诗词。
周围环境
沿桥边小道向东,河畔入眼的尽是楠树、桑树、法梧、桂花,由于向水而生,各种树干均弯腰倾斜;步行近百米,两岸未见到一株垂杨柳的身影。过了微雨亭,倒是种有杨柳,但因缺乏养保,许多遭虫蚀成了朽木。“大桥西边,可见到‘柳眼欲开’与‘梅花如椒如菽’的情景。”“姜夔迷”盛树仪老人认为,赤阑桥附近柳树种得太少了,没像包河公园那样成气候。姜夔800年前多次描绘过的“合肥巷陌皆种柳”、“唯柳色夹道”、“西风门巷柳萧萧”的意境而今难觅。
相关简介
赤阑桥名字在哪
“赤阑桥三个字早就请书法家写好了,但一直没有镌刻到已经更名的桐城路桥上,令人十分不解。”姜夔文学艺术研究会总干事张若平告诉记者,赤阑桥东西河段有三个仿古亭,一个叫迎曦亭,一个叫微雨亭,还有一个不知名。这几个亭的名字与姜夔没有任何联系。微雨亭的牌子早已经掉落,附近百姓有的将其称作“姊妹亭”或“筝琶亭”,有时还真有市民在里面吹笛弹琴。“我觉得不如趁赤阑桥更名机会,按姜夔诗词给这几个亭子重新取名,比如暗香亭、疏影亭、淡黄柳亭等。”
让白石知音常住桥边
据合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吴莺莺介绍,南宋时期,由于与金对峙,合肥是一个边城,布衣词人姜夔年轻时多次来到合肥,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认识了城南一对柳氏卖唱姐妹,一见钟情,并传下凄美的爱情故事。他对那段恋情念念不忘,并创作了大量凄美的诗词。对当今青少年来说,这些诗词可以提高美育品位及心灵感受能力。在刚刚结束的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吴莺莺委员再次提案,希望尽快在赤阑桥头落实“白石知音”景点建筑及塑像。“在仿宋建筑中展示姜夔的生平事迹、诗词书法、桐城路桥改名的缘由等,该是时候了。”
姜夔是少有的通才
据介绍,由张若平、许有为等专家编写的《姜夔与合肥》一书于2002年出版之后,引起了中华诗词协会及中国文学基金会的重视。2004年在北京召开了姜夔文学艺术研究会,许多专家一致公认,姜夔是中华文化史上少有的通才,堪与王维、苏轼齐名。2006年,姜夔文学艺术研究网站开通。如今,我省著名编剧侯露创作的庐剧《赤阑桥遗梦》的最后一出《魂断赤阑桥》,已在各地演出,并引起轰动。
〖百度百科〗: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汉族,江西鄱阳人,南宋词人,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往来鄂、赣、皖、苏、浙间,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多才多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赤阑桥与古诗词
(转自 赤阑老呆的博客)
在古诗词范围内,可以搜集到的与赤阑桥有关的,大约有31人37首诗词。最早是中唐,最晚是清末。这些提到赤阑桥的古诗词主要是:
一、唐朝的赤阑桥(2人2首)
1、中唐诗人顾况(727—815?)《题叶道士山房》“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2、晚唐诗人、大词人温庭筠(801—866)《杨柳枝》其一,“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二、北宋的赤阑桥(6人6首)
1、黄庭坚(1045—1105)《宿观山》:“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野僧如惊麏,避堂具灯烛。我眠兴视夜,部曲始炊熟。笕水烟际鸣,万籁入秋木,平生萧洒兴,本愿终涧谷。世累渐逼人,如垢不沐靧(hui洗脸)。已成它翁为,作吏长碌碌。”
2、周邦彦(1057—1121)《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侯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点黏地絮。”
3、葛胜仲(1072—1144)《定风波》,序为:“与叶少蕴、陈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内容是“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招久汀洲。 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独余此兴未能收。留与吴儿传胜事,长记。赤阑桥上揽清秋。”
4、王庭硅(1080—1172)《衡岳铨德观作并引》:“碧玉峰前云满径,赤栏桥畔柳参天。长廊静夜松风起,写得余声人响泉。”
5、陈克(1081—1137)《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6、吕渭老《好事近》词:“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着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三、南宋的赤阑桥(6人11首)
1、范成大(1126—1193)有首诗,名叫《碧瓦》,内容是:“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2、姜夔(1155—1209)在《淡黄柳》的序中道:“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诗《送范仲讷往合肥》之二“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3、史达祖(1163?—1220?)《临江仙》“草脚青回细腻,柳梢绿转条苗。旧游重到合魂销。棹横春水渡,人凭赤阑桥。 归梦有时曾见,新愁未肯相饶。酒香红被夜迢迢。莫教无用月,来照可怜宵。”
4、陈允平(1205—1280?)《齐天乐》(西湖十咏·南屏晚钟)“赤阑桥畔斜阳外,临江暮山凝紫。戏鼓才停,渔榔乍歇,一片芙蓉秋水。余霞散绮。正银钥停关,画般催舣。鱼板敲残,数声初入万松里。 坡翁诗梦未老,翠微楼上月,曾共谁倚。御苍烟花,宫斜露草,几度西风弹指。黄昏尽也,有眠月闲僧,醉香游子。鹫岭啼猿,唤人吟思起”。
《渡江云》“青青江上草,片帆浪暖,初泊渡头沙。翠筇便瘦倚,问酒垂杨,影里那人家。东风未许,漫媚妩、轻试铅华。飘佩环、玉波秋莹,双髻绿堆鸦。
空嗟。赤阑桥畔,暗约琴心,傍秋千影下。夜渐分、西窗愁对,烟月笼纱。离情暗逐春潮去,南浦恨、风苇烟葭。肠断处,门前一树桃花。”
《忆旧游》内容“又眉峰碧聚,记得邮亭,人别中宵。翦烛西窗下,听林梢叶坠,雾漠烟潇。彩鸾梦逐云去,环佩人扶遥。但镜裂鸳奁,钗分燕股,粉腻香销。 迢迢。旧游处,向柳下维舟,花底扬镖。更忆西风里,采芙蓉江上,双桨频招。怨红一叶应到,明月赤阑桥。渐泪浥琼腮,胭脂澹薄羞嫩桃。”
《小重山》“岸柳黄深绿渐饶。林塘初雨过,涨蒲萄。秋千亭榭彩旗交。莺声里,春在杏花梢。 慵整翠云翘。眉尖愁两点,倩谁描。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5、张震《蝶恋花》(惜春)“梅子初青春已暮。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小院绣垂帘半举。衔泥紫燕双飞去。 人在赤阑桥畔住。不解伤春,还解相思否。清梦欲寻犹间阻。纱窗一夜萧萧雨。”
6、仇远(1247—1326)《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坐清昼。记步幄行春,短亭呼酒。怅湔裙香远,波痕尚依旧。赤阑桥下桃花观,寒勒花枝瘦。转回廊、古瓦生松,暗泉鸣。 山雨夜来骤。便绿涨平堤,云横远岫。细认沙头,还见有落红否。杨花自趁东风去,空白鸳鸯首。劝游人、莫把骄骢系柳。”
《琐窗寒》“小袖啼红,残茸唾碧,深愁如织。闲愁不断,冉冉舞丝千尺。倚修筠、袖笼浅寒,望人在水西云北。想绿杨影里,兰舟轻舣,赤阑桥侧。 游剧归来,恨汗湿酥融,步悭袜窄。兰情蕙盻,付与栖鸾消息。奈无情、风雨做愁,帐镫闪闪春寂寂。梦相思、一枕巫山,更画楼吹笛。”
四、元时的赤阑桥(3人4首)
1、张翥(1287-1368)《秦淮晚眺》“赤栏桥下暮潮空,远火疏舂腌霭中。星月半天分落照,断云千里附归风。严城鼓角秋声早,故国山川王气终。莫讶时来一长望,越吟荆赋思无穷。”
《临江仙》(次韵山村先生赋柳)“摇荡春光湖上路,多情偏识倡条。画船系在赤阑桥。花飞人别处,绿暗雨休朝。恼乱东风扶不起,空怜燕姹莺娇。舞衣香冷董娇娆。相思无限恨,犹似旧宫腰。”《全金元词》第1018页第 3首。
2、倪瓒(1306—1374)《江城子》(感旧)“窗前翠影湿芭蕉。雨潇潇。思无聊。梦入故园,山水碧迢迢。依旧当年行乐地,香径杳,绿苔饶。 沉香火底坐吹萧。忆妖娆。想风标。同步芙蓉,花畔赤阑桥。渔唱一声惊梦觉,无觅处,不堪招。”
3、郯韶(约公元1341年前后在世)诗文《次韵陆友仁吴中览古》“赤阑桥下记停桡,细雨菰蒲响莫潮。说与行人莫回首,故宫烟柳正萧萧。”(《元诗别裁集》)。
五、明时的赤阑桥(5人5首)
1、王绂《和曾侍讲题新建秘阁韵》:“帝城东望势岧峣,阿阁新成逼九霄。玉署近临清琐闼,粉垣新映赤阑桥。”
2、凌云翰诗《六桥烟柳》:“疏柳长烟远自迷,六桥南北带沙提。乱分雌霓连蜷卧,深蔽娇莺自在啼。红出夭桃销处藻,翠愁芳草望中低。赤栏杆外青阴满,曾见苏公过马蹄。”(见《西湖志》,卷三)
3、文征明(1470—1559)《风人松》:“晚凉斜倚赤栏桥,天远白烟销。酒醒顾见花间影,浮云散、月在林梢。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当年曾此醉清宵,共舣木兰桡。白头重踏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夜静山高月小,玉人何处吹箫?”
4、钱谦益(1582--1664)《冬日泛舟有赠》:“冰心玉色正含愁,寒日多情照柂楼。万里何当乘小艇?五湖已许办扁舟。 每临青镜憎红粉,莫为朱颜叹白头。苦爱赤阑桥畔柳,探春仍放旧风流。”
5、诗人余怀(1616—1696)写“青溪”诗云:“樽前绛雪押冰绡,海上仙云堕砌桥,欲问先生归游处,青溪渡口赤栏桥”。
六、清时的赤阑桥(9人9首)
1、朱彝尊(1629—1709)《红娘子·绯桃》“露井繁英积。香迳游丝织。宿雨犹含,暖波频漾,短墙愁隔。记少年寻到赤阑桥。得仙源消息。 最恨东风急。飘上春泥湿。易掩重门,难逢人面,断肠空忆。便浣花笺纸染轻红,也无他颜色。”
2、秦松龄(1637—1714)《并蒂莲》:“闹红深处舞霓裳。只是爱双双。夜来铅露清于水,看分滴、一样芬芳。疏柳池边,翠禽飞上,眠稳定谁傍。 开时非复旧苍凉。越女认横塘。赤阑桥畔莺歌发,数花影、遮了鸳鸯。采到秋风,怜他团扇,幽恨在罗窗。”(纳兰性德和友人的唱酬《一丛花》)。
3、孙致弥(1642—1709)《题秦淮小榭四绝句》“赤栏桥外柳千条,一曲青溪涨晚潮。鹅管偷声催月上,不知何计不魂消。南部烟花失旧闻,都无歌笑有愁焦。才人潦例佳人老,肠断当年白练裙。艳曲空传《燕子笺》,如雷羯鼓闹灯船。可怜三五花梢月,曾向临春阁外圆。唉乃声中酒半消,水天夜话总无聊。不须重数华胥梦,衰柳秋风见六朝。”(《古典旧文·国朝诗话》清·杨际昌)。
4、马曰璐(1695—?)《南园春柳词》(之一)“城隈春水赤阑桥,一片晴波翠袖招。我自独来先欲醉,好风频动最长条。”
5、清乾隆(1736—1795)时,章安学者叶丰写有《赤栏桥怀古诗》:“章安古名郡,晋代衣寇扬。东西列街市,高桥跨中央。湾环互轻阿,浦缺会经商。赤栏扶左右,凭眺雄南方。太守成公绥,作赋始擅场。雪天照海月,岛屿罗圭璋。灵水汇其趾,海门峙其旁。潮头送诸舶,入境攒千樯。初唐移作镇,乐土候沧桑。金鳖名未着,硕滩空斜阳。神翁何狡独,驻跸诗先详。至今瞻御座,野草亦生香。妇女称夫人,儿童亦侈张。所恃不在险,人求戚继光。寄言靖鲸者,千载慎倭防。”
6、申政《通州盛时歌(五首)》其一:“楼台参差飏锦(巾票),绿杨低拂赤栏桥,东南贾客纷相集,白日车尘涨碧霄。”
7、清代陆秩《鱼沼秋蓉》诗:“放生池畔摘湖船,夹岸芙蓉照眼鲜。丽日烘开鸾绮障,红云裹作凤罗缠。低枝亚水翻秋月,丛萼含霜弄晓烟。更爱赤栏桥上望,文鳞花底织清涟。”(见《西湖志》卷四)。
8、白永修1885年《十笏园题句》曰:“赤栏桥畔水亭西,亭下微风飏钓丝。荷叶染衣花照眼,令人错认铁公祠。”
9、黄遵宪(1848-1905)《大阪》诗:“黑面猴王今已矣,尚馀石垒叠城濠。江山入眼花光媚,楼阁凌虚海气豪。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昨宵茗宴今花会,多少都人载酒遨!”(《人境庐诗草》)。
丰子恺散文《赤栏桥外柳千条》(内容略),题目引用的是孙致弥(1642—1709)《题秦淮小榭四绝句》诗中的第一句“赤栏桥外柳千条”(《古典旧文·国朝诗话》清·杨际昌),是一篇抒怀西湖的文章。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