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学军: “北京荣宝画院” 院长, “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时代新人·晋阳工匠”邵学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山西古牌匾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
人物经历
1979年始,在太原市河西一带,走街串巷写招牌,1985年正式落款。题写四千一百六十余处。所作榜书:以【
五爷庙】【
傅山祠堂】【
乔家大院】【国防酒窖】【天宫一号】【揽月堂】【蒙山圣境】【汾酒·杏花源】【舍得】等代表其风格。
1992年夏,开办“邵氏铜字牌匾厂”。
多年潜心研究,不断改进雕刻刀法,1998年,终于研发了符合人体120度视觉“立体雕刻法”,让人在不同角度看起来,都有呼之欲出、真“飞出来”的立体感。填补了千百年牌匾史空白,矫正了古人“散点平视”雕刻缺陷。
相关论文及报道
2015年3月18日,撰写论文《抢救‘牌匾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重点论述了 “牌匾不可断代”的重要性、严峻性和紧迫性。
电视台、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
时代新人·晋阳工匠》《牌匾题刻第一人》《牌匾题字行天下》《摄人魂魄的‘五爷庙’字体》2023年11月15日,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血脉传承
——北京荣宝画院历史渊源
大运河温柔的水面,宛如母亲在微笑,一份让人爱,一份让人敬。
泱泱千年流淌,生生不息,伴随文化根脉,入心,亦动人!
宋庄画家村,即是通州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先祖的恩赐,得天独厚,它撑着首都的蓝天,汲取古运河水,源源不断吸引来五湖四海数以万计的艺术家,在这片土地上滋养心身,尽情艺术创作。各大艺术机构,也纷纷入驻。
北京荣宝画院,算是其一。
古门楼下,这块匾凝练,大气,一眼就抵达心灵虚弱处,经典的传统被喜悦按捺,书香,在四水归堂的气息中弥漫。当人们驻足,啧啧称赞时,关于“荣宝”字号的由来,却了解甚少。其实,它初始形成的背后,有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那是道光十三年间(1833年),平遥县顺城街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从早到晚人头攒动,好不红火热闹。就在这一溜嘈杂的店铺之间,有一处颇具特色的门脸儿,远远望去非常打眼:“荣宝彩画铺”,承揽各地庙宇彩绘,制作传统牌匾。
店铺主人,就是邵荣宝!
荣宝,实际是小名,大名叫邵隆,平遥县
郝桥村人。兄弟三人,老大福宝是木匠,老二玉宝是牌匾雕刻师,老三荣宝,当年是平遥推光漆厂彩绘师,后自愿改做雕刻师。在三十六岁那年,独立门户创建了“荣宝彩画铺”。由于手艺好,徒弟多,因此各寺庙彩绘壁画活计不断,而每当彩绘完成后,喜用“郝桥人荣宝(邵隆)”落款,久而久之,名动“平遥祁县太谷”三县城,而牌匾雕刻,更是得心应手。
荣宝去世之后,传人分别是:第二代邵登科,第三代邵平。
每一代人,一生都在精心编织荣宝字号的蜘蛛网,每一段湿漉漉的丝线,都牵扯出一段不可泯灭的历史。
第四代传人的丝线是这样的:传人名叫邵振裕,1928年生,从小在牌匾铺学雕刻技艺。由于战乱,17岁加入地下党,历经战火拼杀,在一次突围中被捕,勾子军用尽酷刑,刺刀连续十九刀捅进双腿,宁死不屈,恼怒的小队长命令拖到野地里,在横躺的白茬棺材前最后拷问,当得不到地下党名单后,乱棍打死,庆幸的是阎王爷不收,半夜苏醒后,硬是从敞口棺材里爬出来,拖着两条血腿爬了几里路,后被人搭救!待两年后完全康复,再次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役,所在高炮团汽车连,几乎被敌机炸平,也是九死一生。1953年停战回国,部队集体转业到太原市汽运二公司。
第五代丝线传人,就是“北京荣宝画院”院长,本人邵学军。
1961年生,九岁时因看了电影“地道战”突发奇想,与十二岁的哥哥发动全村几十个孩子,秘密在野山坡挖地道,四十多天后的一个傍晚,已经挖了很深的地道突然塌方,哥哥被砸死,母亲哭得死去活来一病不起,生活突然就降到冰点。为给母亲治病,1972年举家迁来太原市。
1975年,父亲不得不在河西下元私开了“荣宝牌匾铺”。当时我上初一,放学后先到学校美术组学画两小时素描,天黑了再跑到铺子里学徒干杂活,上初三时,我已能独立完成雕刻,刷漆,
贴金等一整套牌匾制作工序了。
1985年大学毕业分配,工作之余正式牌匾题字,真名落款:邵学军!
1991年,我将牌匾铺搬迁至新建路,并扩大规模,新增项目,更名为“太原市邵氏铜字霓虹灯牌匾厂”。在人们的记忆中,诸多宾馆大酒店,商贸集团,名胜古迹,到处都可看到我题字的牌匾,如【五爷庙】【
傅山祠堂】【蒙山圣境】【圣母庙】【后土娘娘庙】【文殊殿】【观音殿】【认一力】【萃丰堂】等等。
我题字四十余年,逐渐形成自己的书写风貌。经我传授技艺,培养的师傅累计三十多名。所做业绩,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太原市委市政府,嘉奖我“
时代新人·晋阳工匠”,“印记太原”国际创意大赛最佳创意奖,市人社局嘉奖“邵学军技能大师工作室”,“
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首届黄河杯根雕艺术展评委会”金奖,“山西古牌匾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电视台,各新闻媒体不断报道。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1995年4月11日半夜,厂里闯进五名歹徒,撬开办公桌抽屉抢劫,我一骨碌爬起,赤脚与他们搏斗,头被木棍迎面打破,顿时血流不止,粘血糊住了眼睛看不见周围,我闭住眼弯腰摸索着找鞋,后腰就被木棍一顿乱打,造成左肾脏严重伤害,尿血七天。报案后,不停地写材料提供线索,整个耗时两年之久才将歹徒抓捕判刑。1999年秋,房地产开发用地,厂房被拆除,加上日夜加班辛苦做完的工程,大量外欠尾款,一项一项,越积越多无法结回,我心如死灰,一跺脚,忍痛遣散了员工关门歇业。
时至2006年,父母先后亡故,心口又厚厚蒙了一层阴云,压得透不过气来。唯一解心宽的,就是沿着太原市胜利桥北的荒地,一路向北进入辽阔到瘆人的汾河滩旷野,我躺着,我哭着,独自一人号啕。我转圈儿大声撕心裂肺的吼喊,以至于左右开弓啪啪抽起了自己耳光!
有时,我不吃不喝不说话,死人一样展展的平躺在沙土上,从清晨至夜幕,一整天的独自悲伤,任由泪流荒野,身沐秋风。
寸寸山河,处处悲凉。回顾以往,历历在目,遥想未来,鸿志难舒。
不知过了多久,一直伏隐在野沙蓬丛里的一群大雁,嘎嘎叫着走出草丛,我丝毫没有察觉,呃,原来它们默默与我厮守了一整天!它们走走停停,然后一声响亮的叫,全部啪啪着翅膀起飞了,不多时,天空中就排列出了人字形雁队。我喉头滚动,再次热泪夺眶,两手卷起肉喇叭,哆嗦着声音朝它们大喊:祝你们平安……脑子里浮想琳琅,如歌如潮,一段文字百转千回铮铮出声:大雁叫,腾空起,三五只,随形去,独我在地自叹息;古道行,看暮色,问翅羽,伏何理,一展冲天云万里!呃……多少人,为了心中至高的梦想,告别了故土,奔向向往的北京。我,鼓动半生的蓄势,也要向北京的蓝天起飞。
我希望:我的希望有希望!
几天后,我来到北京,立在大运河岸,驻足漕运码头,久久凝视着平静的河面。一位老先生,在人群中一直跟随了我很久,当彼此友善的目光交织,他笑眯眯地说:你一定是位很有才华的艺术家!喏,离此不远,就是享誉全国的宋庄画家村,建议你去看看。
这里,古村落与现代设计建筑交相辉映,各条街道,一个接一个的各种美术馆,有规模不同的各个艺术区,有数不清的艺术家工作室,还夹杂着大大小小的画廊!这里,可以说是艺术家创作与生活相融合的聚集地,随你尽情发挥,自由选择!
一番考虑,我在“国防艺术区”驻扎了下来。
我在思考:这么多年的写字功夫,大学专业又是学国画的,为什么不用中国画的传统宣纸,以墨为基调,再用西方风景画的透视法以及色彩技法结合出一种新“彩墨画”呢?况且,我的恩师
谭兴渠先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一直在探索彩墨国画新路子,我深得恩师技法,为何不再加入我得心应手的反画“玻璃画”技法呢?这可是画家们万里挑一都不会的独门技术。于是,我一门心思扎下来,不断尝试,半年后,“背面作底正面画法”,终于出炉了巨幅大海彩墨画“海阔天空”。在装裱店装框子时,看到的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涌来观摩拍照。这幅作品,拉回工作室第三天就被人买走了。接下来,我开始创作荷花系列与葡萄系列,其中几幅作品,被宋庄镇党委书记胡介报看中,收到了他的“杰森画廊”。随着交往,胡书记逐渐和我熟悉了,时不时派画廊的秦张莲女孩送一些水果或新鲜大螃蟹什么的给我。有次,从大画家
黄永玉先生的万荷堂工作室回来,一起喝茶聊天,说到我祖上开创的“荣宝彩画铺”字号,胡书记很惊讶:“这都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了,绝对是老字号!您不如把荣宝字号延用起来,我支持,有啥困难我帮您”!
我开始跑各种手续,前后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在2010年底,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及文化机构严格核名审批,成功注册“北京荣宝画院”!
这既是祖上名号的延续,也是我应当完善的责任,千斤重担落在我肩上!十五年来,风雨兼程,能走到这一步真不是一句话,在各界朋友支持下,在大同市,太原市,平遥县,五台县,潍坊市开设了分院。
这就是上天为我量身定制的命,是我的血脉,是我的根:做个荣宝牌匾人,做个荣宝画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