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学院(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位于重庆市,由重庆市教委主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院校、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入选重庆市首批示范性众创空间。
历史沿革
2001年8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
2002年3月,学院承债式整体并购原巴南区南泉职业中学,并迁校至巴南区南泉镇白鹤林16号。
2003年4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全国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基地。
2004年3月,学院征地28.97亩,一期扩建工程动工,修建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及学生食堂,并于当年投入使用。同年,先后与
北京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签订联合举办
网络本科教育协议。
2005年5月,学院与
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协议,在学院开展软件工程硕士教育。
2006年,学院产教结合实训基地建成。
2008年;重庆市教委正式将正大软件学院列为重庆市单独招生高校。同年,学院2期263亩扩建用地获得重庆市政府批准,学院产业实训大楼的落成。
2011年,学院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和全国信息化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201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重庆工程学院,首批招生本科专业为: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市场营销。
2016年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在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增加一处办学地址,即双桥校区。
2019年起,学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同时停招所有专科专业。
2024年11月,重庆工程学院智能建造及建筑新材料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28个本科专业(类),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四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7%。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有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数字艺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学院实验教学中心7个实验教学中心,建有校内外实习基地314个。
2008年6月,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段三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教学成果获第三届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4年,学院获得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2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截至2019年,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高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及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荣获600余项奖励。
2018-2019学年,学生共参加国家级学科(技能)和素质竞赛11项,省市级竞赛100项,共取得各级各类比赛奖项38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356项,183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教委高校智能领域创新平台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4月,学院教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攻关(科普)等纵向项目43项。
2012年,教师李静主持的《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立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馆藏图书336.98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97万册,纸质图书139.98万册;有印刷型中文期刊518种,报纸35种;订购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29个数据库,文献种类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音视频、考试、专利、标准等,覆盖学校所有已开设专业学科。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学校校徽整体呈圆形,圆形是团结的象征,寓意着全校师生团结向上。
内圆采用“工程”汉字首字母G/C组成,G/C字幕简化成翅膀飞舞姿势,形如鸟的双翼,以地球的形状围绕“工程”,两字首字母,代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是全球化、国际化的标杆。象征着学院是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和优秀人才、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开放式大学。
精神文化
——尽责、守信、求精、创新
尽责:“尽责”就是完全地履行角色责任,它既蕴含对自我、他人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又蕴含对历史、现实和将来负责的期许。树立对自身、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以角色责任的要求做人和做事、学习和生活。
守信:《
说文》曰:“诚者,信也。信者,诚也。”守信就是坚守信用。诚实守信是处世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言而有信、踏实践行乃高尚之德。树立“人品至上”的理念,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言必行,行必果,成为内有德行、外有人脉,值得信赖的人。
求精:朱熹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求精的内涵,追求精美是求精的特征。精益求精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又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态度干好本职工作,以求精的精神促进自我和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创新:《
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俱进,追求新高是创新的灵魂。创新是人生、是学校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树立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以新发现、新见解、新创造、新成果来推动自我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自信、自立、自强
——勤学、善思、笃行
勤学:明代王守仁《
勤学》曰:“笃志力行,勤学好问。”“勤学”即勤勉好学。抱持勤奋的态度求学,是补拙的良方,也是获取真知成就梦想的前提。既要以勤学求真、矢志求成的态度严谨治学,又要以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态度攻坚克难,用结实的步子走向理想的彼岸。
善思:《
论语·为政》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精辟地道出了思考和学习的辩证关系。“善思”即善于思考,敢于批判和质疑。掌握善思的学习方法,是事半功倍不断提高学习质量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关键。既要用心规划自己的人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又要善于自省和自励,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
笃行:《
礼记·
儒行》曰:“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行”即身体力行,崇尚实践,学以致用。“笃行”是获取真知的途径,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坚持“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要坚持在生产中学、在实践中学,将理论用于生产、用于实践,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走实践成才之路。
《香樟情怀》
唐一科作词,黄静作曲
我们在南温泉边相聚,用青春点击五彩梦想;
我们从花溪河畔起航,用指尖谱写时代华章。
我们是校园年轻香樟,汲取着营养茁壮成长;
我们要成为祖国栋梁,担当起民族复兴希望。
沐浴在校园的阳光里,我们勤学善思笃行;
滋润在校园的雨露里,我们自信自立自强。
尽责守信立人生风范,求精创新铸事业辉煌。
沃土培育根深叶茂,甘泉沁浸馥郁馨香。
啊!啊!工程学院,立德树人我的航向;
啊!啊!工程学院,启迪智慧我的殿堂,我的殿堂。
校区情况
重庆工程学院有南泉和双桥两个校区,设有6个专业学院,24个本科专业,以计算机和软件专业为主,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
南泉校区
该校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
双桥校区
该校区位于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毗邻重庆唯一世界文化遗产一-大足石刻。该校区于2015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307亩,房屋建筑面积8.2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9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2.9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各类馆藏图书24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6万册,电子图书216万册;建有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形体房等运动场馆,占地2.3万余平方米;建有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阶梯报告厅、舞蹈训练厅等学生文化场所11个;建有智慧教室46间、智慧实验室24间。
行政管理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