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Iron and steel industry)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此外,由于钢铁生产还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业门类,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因此通常将这些工业门类也纳入钢铁工业范围中。
中国现状
2012年1至11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440亿元,同比下降5 .37%;实现利润660亿元,下降57 .73亿元,
盈亏相抵利润为亏损19.7亿元,
银行借款同比增长6.58%,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了24.38%,同时企业
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到11月末达到68.67%,同比上升近1.64个百分点。2012年1至11月份全国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回落10.5个百分点,全国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回落13.2个百分点,特别是
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2%,而2011年同期是增长20.5%。这足以说明下游行业需求不足,加上
钢铁产能过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钢材销售异常困难。“由于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挤压了钢材流通商的
利润空间,
资金链出现断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全行业亏损随之而来。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从加强钢结构应用推广、扩大重点领域消费需求、提升钢铁产业链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实施钢材消费升级行动,着力扩大钢铁需求。
2024年,中国将按照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的主要工作方向,继续推进“钢铁应用拓展计划”,与建筑、机械、汽车、造船、石化、电力等下游行业开展紧密合作和协同攻关,共同开发适应行业新特点的钢铁产品,扩大钢铁应用空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粗钢行业仍有约15% 的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节能降碳潜力巨大。
发展分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发布的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1至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49%。
亏损企业亏损额267.26亿元,同比增长41.5倍,
亏损面达45%。钢铁行业亏损持续加剧。
中钢协的
数据显示,2013年1至9月,我国粗钢
表观消费量为51027.61万吨,同期相比,增幅回落9.73个百分点。主要用钢行业中,铁路
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新开工)开发投资均是负增长,机械、汽车、家电行业
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弱增长或增幅较大回落,钢铁
市场需求疲软态势没有大的转变。而钢材价格低位运行,原燃材料价格高位波动,使得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钢铁需求巨大,钢铁行业面临较大的
市场空间。
一方面是中国钢铁需求带来的规模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却是中国钢铁企业整体处于微利水平。钢铁行业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钢铁
产能过剩和矿石涨价。
2010年3月23日
必和必拓和日本钢厂达成
季度定价协议,运行长达40年的长协模式被废。中国钢企被迫接受季度定价、月度定价、现货定价等定价模式,铁矿石价格不断走高。2010年,
三大矿山合计实现
净利480亿美元,是
中国钢铁行业盈利的3.5倍。
2011年上半年,必和必拓、
淡水河谷和
力拓公布的业绩显示,三家公司分别实现净利131亿美元、133亿美元和76亿美元,再次大获丰收。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仅805亿元。前者是后者的近3倍。由于铁矿石涨价,2011年上半年中国钢企进口铁矿石多支出成本160.17亿美元。中国钢企摆脱铁矿石掣肘的步伐需加快,钢铁企业需加快向上游领域的延伸,同时加大海外矿业开发力度,在这方面,
武钢、
宝钢等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
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钢铁行业利润微薄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7500万吨、落后
炼钢产能4800万吨。同时,区域内的钢铁企业重组整合也再次升级,河北、山东、广东、
辽宁等地区已经形成了区域内的钢铁集团。
专家预计,到2014年,中国铁矿石严重短缺的局面将得到改观;届时,钢铁企业的并购整合也将告一段落。预计“十二五”末,中国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将整体回升。
2015年7月28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2015年第
三次信息发布会,会上传递了“
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的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
目标锁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大型结构性重组、遏制行业无序竞争、加大
产品创新、促进
绿色发展,以及鼓励企业走出去。
2015年对钢铁行业而言又是困难的一年。供过于求仍是行业最大问题,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新低。因此,
“十三五”规划中,化解产能过剩将是一个重点。中钢协认为,钢铁产能过剩短期不会消除。
中钢协副会长
朱继民透露,“十三五”钢铁行业要进行大型结构性重组。区域性的、大的专项品种,以及企业结构性重组。现在钢铁行业太分散,行业不好时,企业间盲目竞争,无序竞争。
朱继民表示,钢企重组很难,但还要推进,否则行业很难走出困境。
目前,中钢协已建立了几个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钢铁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
产业转型升级和
产业发展需要来讲,还要进一步深化。
下一步,钢铁行业要依托已建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合作与协同,继续推进钢铁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着重于扩大高端产品的
应用范围,提高钢材产品的应用效率,推进钢铁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
减量化与绿色化。
行业趋势
(一)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1-6月,全国累计生产
粗钢3.9亿吨,同比增长7.4%,增速较2012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前6个月,粗钢日均产量215.4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86亿吨水平。其中,2月份达到历史最高的220.8万吨,3-6月份虽有回落,但仍保持在210万吨以上较高水平。分省区看,1-6月,河北、江苏两省
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8%和13.2%,两省合计新增产量占全国2694万吨增量的42.4%,另有山西、辽宁、河南和云南等省增产也在100万吨以上。分企业类型看,1-6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5%,低于全国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但仍有60%的增产来自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
(二)钢材价格低位运行。2013年1-6月,国内钢材市场整体表现低迷。随着粗钢产能大幅释放,市场供需陷入失衡状态,钢材价格步入
下降通道,已弱势下跌4个多月。截止2013年7月26日,
钢材价格指数降到100.48点,低于年初6.6点。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的八个
钢材品种价格比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
跌幅5.7%。分品种来看,占我国钢材产量比重较大的建筑用线材、螺纹钢价格跌幅分别达4.9%和6.7%,
中厚板和
热轧卷板价格跌幅分别达5.7%和9.7%。
(三)钢材出口增长较快。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失衡刺激企业出口。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069万吨,同比增长12.6%;进口钢材683万吨,下降1.8%,进口钢坯和钢锭32万吨,增长50%。将坯材折合粗钢,累计
净出口2506万吨,同比增长17.3%,占我国粗钢产量的6.4%。从
出口价格看,1-6月出口棒线材均价624.3美元/吨,同比下降18%;
板材835.2美元/吨,同比下降2.8%。
(四)钢厂及
社会库存高位运行。市场供需矛盾向
流通领域蔓延,国内钢材库存延续上年末增长态势。3月15日达到历史最高的2252万吨,比上年最高点增加351万吨,其中
建筑钢材库存1432万吨,占
库存总量的63.6%。之后,随着
季节性消费增加,库存逐渐回落,7月26日降至1540万吨。市场供大于求也推高钢厂库存,3月中旬重点企业钢材库存创
历史记录,达到1451万吨,同比增长29.7%,6月下旬降至1268万吨,仍比年初增长29.9%,比2012年
同期增长11.4%。
(五)钢厂盈利水平逐月下滑。2013年上半年,冶金行业实现利润736.9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黑色
金属冶炼和压延
加工业实现利润454.4亿元,同比增长22.7%。1-5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远不如行业总体水平,并呈逐月下降态势,尽管实现利润增长34%,但也仅有28亿元,
销售利润率为0.19%。5月当月,86家重点大中型
钢铁企业仅实现利润1.5亿元,连续5个月
环比下滑,其中34家亏损,亏损面高达40%。
(六)钢铁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2013年1-6月,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3035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投资2356亿元,同比增长3.3%,比2012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黑色
金属矿采选投资67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大幅回落15个百分点。
分类
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
铁矿石、
锰矿石、
铬矿石、
石灰石、
耐火黏土、
白云石、
菱铁矿等矿物的原矿及其
成品矿,
人造块矿,铁合金,洗煤、焦炭、煤气及
煤化工产品,耐火材料制品,炭素制品等。
钢
铁产品是以铁元素(Fe)为基础组成成分的金属产品的统称,日常形态包括铁、
粗钢、钢材、铁合金等。由于铁合金在
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用做
炼钢时的
脱氧剂和合金添加剂,在管理和统计上通常将铁合金归入钢铁生产主要原材料而非
钢铁产品。此外,钢丝、钢丝绳、
钢绞线、铁丝、
铁钉等钢丝及其制品属于钢铁产品的再加工产品,不属于金属基础产品。所以在统计上,钢铁产品仅包括
生铁、粗钢、钢材三大类产品。
铁是钢铁产品的“
初级产品”,经过进一步冶炼就可得到钢,二者主要根据铁基产品中含碳量多少来区别。铁经冶炼直接得到的产品为粗钢(固体状态称
钢坯或钢锭),粗钢通过铸、轧、锻、挤等方法处理加工后成为钢材。
钢材是钢铁工业为
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的
最终产品的主要形式。由于钢材产品品种、规格复杂多样,为了适应统计、生产、营销、库存等多方面管理的需要,国际上通常将钢材分为长材(也称“型材”)、
扁平材(也称“
板带材”或“钢板”)、钢管(也称“管材”)和其它等四大类。
铁道钢材
是指主要供铁道部门生产和建设用的钢材,主要包括轻轨、
重轨、工业升降机用导轨、起重机用轨、
导电轨、道岔轨等
钢轨、
钢轨配件;每米重量大于30公斤的钢轨为重轨,30公斤及以下的为轻轨。
钢板桩
是指用于
护岸工程、采掘工程、建筑的基础工程等的钢材,主要包括薄板桩、组合支撑桩和管状
支承桩等。
大型型钢
是指高度不小于80毫米的I
型钢(
工字钢)、
H型钢、
U型钢(槽钢)、
角钢、
Z字钢、
丁字钢、
T型钢等。
中小型钢
是指高度小于80毫米的I型钢(工字钢)、H型钢、U型钢(槽钢)、角钢、T型钢以及
球扁钢、
窗框钢等。
冷弯型钢
是指用钢板或带钢在冷状态下弯曲成的各种
断面形状的成品钢材,主要用于金属结构、
金属家具、
运输机械、农业机械以及管道等。
棒材
是指产品断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扁形、六角形、
八角形等简单断面,并以直条交货的钢材(混凝土用钢筋除外)。
盘条线材
是指热轧后成盘状交货的产品,又称线材,其
横截面通常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矩形、六角形、八角形、
半圆形等。在产量统计中,还包括企业自用于
拔制钢丝的线材,但切断的直条列入型钢。
钢筋
是指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和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
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等。
扁平材
是指厚度与宽度、长度比相差较大的平板钢材,一般用“厚×宽×长”表示
产品规格;按
生产方法可分为
热轧钢板、
冷轧钢板。
厚钢板:是指厚度大于3毫米的钢板,其中厚度50毫米及以上的为特
厚钢板,主要用于造船、锅炉、桥梁和
高压容器壳体等;厚度3~50毫米的为中厚钢板,主要用于造船、锅炉、桥梁、装甲和高压容器壳体等。
薄钢板:是指厚度不大于3毫米的钢板,按轧制工艺分为热轧薄钢板和
冷轧薄钢板,主要用于汽车、电器设备、车辆、农机具、容器、钢制家具等。
钢带(带钢):是一种宽度一定呈长带状的钢材,大多卷成卷状,也称带钢。宽度600毫米及以上的为宽钢带,宽度小于600毫米的为窄钢带。
镀锡板:俗称“
马口铁”,是指表面镀有一薄层金属锡的钢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成型性好,易焊接;锡层无毒无味,表面光亮,可以印制图画。主要用作食品罐头工业、化工油漆、油类、医药等的包装材料,能防止铁溶进被包装物。
镀锌板:是指表面镀有一层锌的钢板,钢板镀锌是一种普遍采用的经济而有效的防腐方法。按
生产工艺可分为
热镀锌板和电镀锌板,前者锌层厚度较厚,用于
抗蚀性强的部件;后者锌层厚度较薄且均匀,多用于涂漆或室内用品。
有机涂层钢板:是指以镀锌板、
镀铝板、镀锌
铝合金板、
冷轧板等作为
基体材料,表面涂上一或两层
有机涂料(如
环氧酯、聚酯、
丙烯酸脂、
塑料溶胶等)或者覆上一层
塑料薄膜而得到的产品,可以制成不同的颜色或压出花纹,也叫
彩色钢板,广泛用于建筑、
交通运输、容器、轻工、电器、家具及仪表等行业。
电工钢板:又称“
硅钢片”、“矽钢片”,是指一种含碳量极低的
硅铁软磁合金,一般硅含量为0.5%~4.5%;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铁芯。按晶粒有无取向,电工钢板分为
取向电工钢板和
无取向电工钢板两大类,前者轧向磁性能明显优于横向,主要用于变压器;后者轧向和横向磁性大致相同,主要用于电机。
钢管
是指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断面、长度与周边之比较大的钢材,规格用
外形尺寸(如外径或边长)及壁厚表示,可用于管道、热工设备、
机械工业、石油
地质勘探、容器、
化学工业和
特殊用途。
无缝钢管:是指由整块金属制成的表面上没有接缝的钢管,按生产方法可分为
热轧管、冷轧管、
冷拔管、
挤压管,按断面形状可分为圆形和异形两种,按壁厚不同可分为
厚壁管和
薄壁管。
无缝管的最大直径达650毫米(
扩径管),最小直径为0.3毫米(
毛细管),主要用作石油地质勘探管、
石油化工用
裂化管、
锅炉管、轴承管以及汽车、航空用高精度
结构钢管等。
焊接钢管:是指用钢带或钢板
弯曲变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后焊接形成的、表面有接缝的钢管。按焊接方法不同可分为
电弧焊管、高频或低频
电阻焊管、
气焊管、
炉焊管、
邦迪管等,按
焊缝形状可分为
直缝焊管和
螺旋焊管。电焊钢管用于石油钻采和
机械制造业等,炉焊管可用作水、煤气管等,
大口径直缝焊管用于高压油气输送等;螺旋焊管用于油气输送、管桩、桥墩等。焊接钢管比无缝钢管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钢材现货
钢材现货(Steel actuals)指亦称钢材实物(Steelphysicals),指可供出货、储存和制造业使用的钢材实物商品。可供交割的现货可在即期或远期基础上换成现金,或
先付货,买方在极短的期限内付款的商品的总称。
钢材期货的对称。
现货交易中通行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
交易方式,或者采取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
现货交易一般适用于农副产品买卖、
小额批发和
零售交易。在中国,
零售企业现货交易,一般采取一手交货一手收钱,
银货两讫的方式;
批发企业现货交易,除采取一手交货一手收钱的方式外,还采取通过银行
托收承付的方式在限期内结算。现货交易与其它交易方式的不同点有:
①在交易的目的上,是为了获得商品的所有权。
②在交易方式上,一般通过一对一的双方谈判进行,不必集中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商务印书馆《
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钢材现货英语为:Steelactuals;Steelcash commodity。亦称:钢材
实货。①
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具有物理属性、可以进行实际交割的产品,如钢材钢铁、黄金、大豆等。进行交易时,卖出方在期货合约
到期日应向买入方交割。事实上很多可以交割商品的期货交易在
交割日到来之前就已经平仓,很少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现货交割。②现货 英语为:spot;spot commodity。
商品概念下的现货。即可以当即交付的货物,为市场上进行交易的
一般商品。成交时卖方将其交付给买方,买方支付货款。与期货合约项下的交易商品相对。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20年1-10月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一、钢铁产量保持增长。10月,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7617万吨、9220万吨、11848万吨,
同比增长9.4%、12.7%、14.2%。1-10月,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7.4亿吨、8.7亿吨和10.8亿吨,同比增长4.3%、5.5%和6.5%。
二、
经济效益持续好转。10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
钢铁企业实现
销售收入4307亿元,同比增长22.7%;
实现利润206.5亿元,同比增长67.6%。1-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利润1585亿元,
同比下降4.5%,降幅较1-9月收窄4.9个
百分点。
三、钢材进口继续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10月,全国进口钢材193.2万吨,同比增长87.6%;出口钢材403.9万吨,同比下降15.5%。1-10月,全国累计进口钢材1700.5万吨,同比增长73.9%,增幅较1-9月扩大1.7个百分点;全国累计出口钢材4442.5万吨,同比下降19.3%,降幅较1-9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四、钢材价格稳步上升。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0月,中国
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07.01点,
环比增长0.3%,同比下降1.05%。1-10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02.93点,同比下降4.83%,降幅较上月收窄0.83%。
五、铁矿石价格高位波动。10月,铁矿石进口量1.07亿吨,
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14.9%;进口均价119.8美元/吨,环比增长8.2%,同比增长27.6%。1-10月,铁矿石累计进口9.75亿吨,同比增长11.2%;进口均价97.84美元/吨,同比增长2%。
六、钢材库存持续下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截至10月末,全国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
螺纹钢、线材、
热轧薄板、
冷轧薄板、中板)社会
库存量为1127万吨,环比下降7.8%,与今年3月上旬峰值相比下降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