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若水(960-1003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北宋大臣,钱文敏的儿子。
人物经历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年幼聪悟,十岁能属文。华山
陈抟见之,谓曰:“子神清,可以学道;不然,当富贵,但忌太速尔”。
宋太宗朝
雍熙中,举进士,释褐同州
观察推官,听决明允,郡治赖之。
淳化初,
寇准掌选,荐钱若水、
王扶、程肃、
陈充、
钱熙五人文学高第,召试
翰林院,钱若水最优,擢秘书丞、直
史馆。岁余。迁
右正言、
知制诰。会置理检院于
乾元门外,命钱若水领之。俄
同知贡举,加
屯田员外郎。诏诣原、盐等州制置边事,还奏合旨,翌日。改
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与
张洎并命。俄知
审官院、银台通进
封驳司。尝草赐赵保忠(
李继捧)诏,有云:“不斩
李继迁,开狡兔之三穴,潜疑光嗣,持首鼠之两端”。宋太宗大以为当。
至道初年,以右
谏议大夫、同知
枢密院事。
宋真宗朝
宋真宗即位,加
工部侍郎。数月,以母老上章,求解
机务,诏不许。迁若水请益坚,遂以本官充
集贤院学士、判院事。俄诏修《宋
太宗实录》,若水引
柴成务、宗度、
吴淑、
杨亿同修,成八十卷。宋真宗览书流涕,锡赉有差。
初,宋太宗有畜犬甚驯,常在
乘舆左右。及崩,呜号不食,因送
永熙陵寝。
李至尝咏其事,欲钱若水书之以戒浮俗,钱若水不从。
吕端虽为监修,以不莅局不得署名,至抉其事以为
专美。钱若水称诏旨及唐朝故事以折之,时议不能夺。既又重修《宋太祖实录》,参以
王禹偁、
李宗谔、
梁颢、
赵安仁,未周岁毕。
赵安仁时为宗正卿,上言夔王(
赵光赞)于太宗属当为兄,《实录》所纪缪误。迁若水援国初诏令,廷诤数四乃定,俄判吏部
流内铨。
从幸
大名府,上陈御敌安边之策,有曰:
孙武著书,以伐谋为主;
汉高将将,以用法为先。伐谋者,以将帅能料敌制胜也;用法者,以朝廷能赏罚不私也。今
傅潜领雄师数万,闭门不出,坐视边寇俘掠生民,上孤委注之恩,下挫锐师之气,盖潜辈不能制胜,朝廷未能用法使然也。军法,临阵不用命者斩。今若斩潜以徇,然后擢如
杨延朗、
杨嗣者五七人,增其爵秩,分授兵柄,使将万人,间以强弩,分路讨除,孰敢不用命哉?敌人闻我将帅不用命,退则有死,岂独思遁,抑亦来岁不敢犯边矣。如此则可以坐清边塞,然后
銮辂还京,天威慑于四海矣。臣尝读前史,
周世宗即位之始,
刘崇结敌入寇,敌遣其将
杨衮领骑兵数万,随崇至高平。当时懦将
樊爱能、
何徽等临敌不战,世宗大陈宴会,斩爱能等,拔偏将十余人,分兵击太原。刘崇闻之,股忄栗不敢出,即日遁去。自是兵威大振。其后收淮甸,下秦、凤,平
关南,特席卷尔。以陛下之神武,岂让世宗乎?此今日御敌之奇策也。若将来安边之术,请以近事言之,太祖朝
制置最得其宜。止以
郭进在
邢州,
李汉超在关南,
何继筠在镇定,
贺惟忠在
易州,
李谦溥在
隰州,
姚内斌在庆州,
董遵诲在
通远军,
王彦升在原州,但授缘边巡检之名,不加行营部署之号,率皆十余年不易其任。立边功者厚加赏赉,其位皆不至
观察使。盖位不高则朝廷易制,任不易则边事尽知。然后授以圣谋,来则掩杀,去则勿追,所以十七年中,北边、西蕃不敢犯塞,以至屡使乞和,此皆陛下之所知也。苟能遵太祖故事,慎择名臣,分理边郡;罢部署之号,使不相统辖;置巡检之名,俾递相救应。如此则出必击寇,入则守城,不数年间,可致边烽罢警矣。
俄知
开封府。时北边未宁,内出手札访若水以策。钱若水陈备边之要有五:一曰择郡守,二曰募乡兵,三曰积刍粟,四曰革将帅,五曰明赏罚。何谓择郡守?今之所患,患在战守不同心。望陛下选沉厚有谋谙边事者,任为边郡刺史,令兼缘边巡检,许召勇敢之士为随身部曲。
廪赡不充则官为支给。然后严亭障,明斥候,每得事宜,密相报示。寇来则互为救应,齐出讨除;寇去则不令远追,各务安静。苟无大过,勿为替移;傥立微功,就加爵赏。如此则战守必能同心,敌人不敢近塞矣。何谓募乡兵?今之所患,患在不知敌情。望诏逐州沿边民为招收军,给与粮赐,蠲其赋租。彼两地之中,各有亲族,使其怀惠,来布腹心。彼若举兵,此必预知,苟能预知,则百战百胜矣。何谓积
刍粟?今之所患,患在困民力。望陛下令缘边各广营田,以州郡长官兼其使额,每岁秋夏,较其课程,立鼓旗以齐之,行赏罚以劝之。仍纵商人入粟缘边。傥镇戍有三年之备,则敌人不敢动矣。何谓革将帅?今之所患,患在重兵居外,轻兵居内。去岁
傅潜以八万骑屯中山,
魏博之间镇兵全少,非
銮辂亲征,则城邑危矣。望陛下慎选将臣任河北近镇,仍依旧事节制边兵,未能削部署之名,望且减行营之号;有警则暂巡
边徼,无事则却复旧藩。岂惟不启戎心,况复待劳以逸。如此则不失备边之要,又无举兵之名,且使重兵不屯一处,进退动静,无施不可矣。何谓明赏罚?今之所患,患在戎卒骄惰。臣自知府以来,见侍卫、殿前两司送到边上亡命军卒,人数甚多。臣试讯之,皆以思亲为言,此盖令之不严也。平时尚敢如此,况临大敌乎?望陛下以此言示将帅,俾申严号令,以警其下。古人云:“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又曰:“法不可移,令不可违。”臣尝闻郭进出镇西山,太祖每遣戍卒,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
郭进杀汝矣。”其假借如此,故
郭进所至,未尝少衄。陛下能鉴前日之事,即今日之元龟也。
若水又言:“边部用兵,唯视太白与月为进退者,诚以太白者,将军也;星辰者,廷尉也。合则有战,不合则无战;合于东则主胜,合于西则客胜。陛下能用臣言以谨边备,则边部不召而自来矣。太祖临御十七年间,未尝生事疆埸,而敌人往往遣使乞和者,以其任用得人而备御有方也。陛下苟思“兵者凶器,战者危事”,而不倒持
太阿,
授人以柄,则守在四夷,而常获静胜,此备御之上策也”。
未几,出知
天雄军兼兵马部署。时言事者请城
绥州(绥德县),屯兵积谷以备党项。边城互言利害,前后遣使数辈按视,不能决。时已大发
丁夫,将兴其役,诏若水自大名驰往视之。若水上言:“绥州顷为内地,民赋登集,尚须旁郡转饷。自赐地赵保忠以来,人户凋残,若复城之,即须增戍。刍粮之给,全仰河东。其地隔越
黄河、铁碣二山,无定河在其城下,缓急用兵,输送艰阻。且其地险,若未葺未完,边寇奔冲,难于固守。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材木匮乏。城之甚劳,未见其利。”复诣阙面陈其事,上嘉纳之,遂罢役。初,若水率众过河,分布军伍,咸有节制,深为戍将推服。上谓左右曰:“若水,儒臣中知兵者也。”是秋,又遣巡抚陕西缘边诸郡,令便宜制置边事。还拜
邓州观察使、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
六年春,因疾灸两足,创溃出血数斗,自是体貌羸鼛,手诏慰劳之,俾归京师。数月,始赴朝谒,因与僚友会食僧舍,假寝而卒,年四十四。赠
户部尚书,赐其母白金五百两。子钱延年甫七岁,录为太常
奉礼郎。
人物评价
钱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精术数,知年寿不永,故恳避权位。其死也,士君子尤惜之。有集二十卷。
轶事典故
见陈抟
钱若水为举子时,见
陈希夷于华山,希夷曰:“明日当再来。”若水如期而至。见有一老僧与希夷拥地罏坐,僧熟视若水,久之不语,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
急流勇退人也。”若水辞去,希夷不复留。后若水登科为枢密副使,年才四十致政。希夷初谓若水有仙骨,命老僧观之,僧云:“做不得。”故不复留。老僧麻衣道者也。
王巩续闻见录作白阁道者。希夷素所尊礼云。《
邵氏闻见录》《
贵耳集》、《湘山野录事》同文小异。
通州宁通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时,有富民女奴逃亡,父母讼于州。州录事尝贷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狱上州,皆覆实无反异。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录事诣若水,诟之曰:“若爱富民,欲出其死”。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熟观其狱词耶?”留之且旬日,若水诣知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因密送于
知州所,知州引女奴父母从帘内,推女奴示之,父母持之而泣,乃引富民父子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族灭矣。”知州言此推官之赐,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其人不得入,绕墙而哭,倾家资饭僧为若水祈福。知州欲论奏其功,若水固辞曰:“若水止求人不冤死耳,论功非本心也,且置录事于何地?”知州叹服。《
涑水纪闻》
钱若水为
枢密副使时,
吕端罢相,太宗靖按当作真宗。明日谓辅臣曰:“闻吕端命下,哭泣不已”。钱公厉声曰:“安有此?”退语诸公曰:“我辈眷恋爵禄,为上见薄如此。”遂力请罢。《
闻见近录》
王曾罢相,章圣谕近臣曰:“曾延辞既退矣,逡巡却立,恋冀复用”。众皆唯唯。若水挺身对曰:“
王曾以道去国,未见有持禄意,陛下料人何薄耶?臣等弃此如
土芥耳”。愤而出。即日毁裂冠带,被道士服,佯狂归
嵩山。上大骇,屡召之不起,以终其身。《
涧泉日记 》《
西园闻见录》
宋执政
刘昌言罢,太宗问
赵镕曰:“昌言涕泣否?”镕曰:“与臣等谈多至涕泣”。镕乃迎合上意耳。
吕蒙正罢相,太宗曰:“吕蒙正布衣,朕擢为相,今退寂寞,想其目穿望复位矣”。钱若水曰:“吕蒙正虽骤登显,然其风望不为忝冒,何有寂寞?不闻其郁悒也”。上为默然。钱若水叹曰:“上待辅臣如此。盖无秉节高迈,能全进退,以感动人主,遂贻上之轻鄙耳。”即以母老请罢。(按:
吕端罢相,不在太宗时,
王曾罢相,亦不在真宗时)。《
西园闻见录》
蜀人严储者,与
苏易简之父善。储始举进士,而易简生,三日为饮局,有日者同席,储以年月询之,日者曰:“君当俟苏公之子为状元乃成名。”坐客皆笑。后归朝,屡上不捷。
太平兴国五年,果于易简榜下及第。《湘山续录》 《茅亭客话》以严储为杜希言,事略同。
亲属关系
曾祖:钱萼,赠太子太保;
祖父:钱柔,赠太子太傅;
父亲:
钱文敏,后汉青州节帅
刘铢辟为录事参军,历长水崇都尉、扶风县令、相州录事参军,改殿中丞,许再任。三迁
司门员外郎,又知洺州、
建昌军。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师。
兄长:钱若讷、钱若虚,早亡;
钱若愚,比部员外郎、通判台州。
参考资料《宋故推诚保德翊戴功臣邓州管内观察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长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四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赠户部尚书钱公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