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North Lake),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开发区,占地面积11.97平方千米,水域位于伊通河下游以东,宽城区奋进乡隆西村内。
改造工程
“北湖”拟形成3.5平方公里的水面,相当于三个“南湖”,建设“北湖”生态中心区,其中生态景区7.3平方公里,环湖住宅区21平方公里,森林公园11.7平方公里。在“北湖”周边,重点规划建设时尚文化休闲、影视文化休闲、生态滩涂带、主题岛、景观居住、行政办公、高档住宅、生活服务8个功能区,使之成为全市最大的临水景观亮点。
北湖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北湖”建设,源起长春市伊通河北段改造工程。长春市的“十一五”规划把伊通河治理工程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伊通河北段防洪(一期)工程,进一步增强伊通河的防洪排涝功能,完善长春市的城市防洪体系,改善长春北部生态环境。随着这一工程的实施,在这里将形成较大水面。于是,宽城区在2006年实施的“改造大铁北,建设新宽城,打造长春北部现代中心区”战略中提出,借助治理伊通河水患的有利契机,对这一区域的水体、垃圾、粉尘等污染进行整治,在伊通河下游以东约4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规划建设水面达6平方公里的“北湖”,同时,依托“北湖”的开发建设,整合北部串湖资源,打造以生态居住、民俗文化、景观旅游、精品商务、时尚休闲、主题公园等六大功能分区为主体的北部生态功能区这一战略构想,使市区伊通河林水风光带向北延续,彻底改善伊通河北段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人居条件。
规划设计
“北湖”建设将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初期——生态建设打造伊通河的生态涵养地
计划开挖“北湖”面积约6平方公里,蓄水量2000万立方米。通过治污、治水,提高泄洪排涝能力,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打造城市北部自然生态的楔入地。通过外围绿带、
湿地公园、湖畔公园的建设,将城市北部的楔型绿地延伸到城市内部,形成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
打造城市郊野森林公园自然休闲地。在“北湖”北部建设大型城市森林公园,把“北湖”区域打造成长春近郊自然、生态、野趣、亲水的休闲场所。
建设四环路跨湖大桥。建设长达2000米的四环路跨湖大桥,形成连接四环路,沟通兰家、超达北区、玉米工业园等节点区域的重要交通线。
第二阶段:发展中期——建设文化旅游新中心
打造北方佛教文化中心。在第一阶段建设基础上,通过湖面大地景观的构建和恢复重建
万寿寺等,形成特色鲜明、景观独特的北方佛教文化中心。
打造森林运动旅游休闲地。一是建设“北湖”北部森林公园,其中包括观鸟塔、林荫大道和森林酒店度假村等项目,为市民提供充足的运动休闲场所。二是建设“北湖”西部湿地公园,内设集景观欣赏和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访客中心、5公里的湿地走廊以及丰富的生态旅游体验场所。三是建设“北湖”东侧生态走廊,形成区域娱乐休闲中心,打造湖东旅游服务休闲带。
打造城市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利用观鸟塔、湿地公园、湿地走廊和污水处理展示馆等景观资源,建设城市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第三阶段:最终目标——建设“北湖”生态新城
“北湖”生态涵养区建成之后,将彻底改善长春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开发建设,“北湖”区域将最终建成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新城和集绿化、美化、彩化于一体的生态宜居新城。
☆生态宜居新城:在前两个阶段建设基础上,北湖生态中心区还将建设以文化娱乐为主题的城市广场、以100米高的地标性商业建筑为主体的商业中心、以绿色景观为主的无污染居住中心、集购物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邻里中心以及行政中心、公共交通换乘中心等,形成生态宜居新城。
☆生态旅游文化新城:北湖生态中心区还将建设会议中心、多功能展览中心、室内水上运动中心、户内外表演中心、滨水商业和娱乐中心,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文化新城。
十大景区
景区介绍主要分为十大景区,分别如下:
“北城艺风”——都市活力区,北城艺风桥南景区紧邻开发区核心,为城市绿廊。规划塑造充满活力、独具艺术特色、活动丰富、服务设施聚集的城市休闲街区;
“柳堤·枫岛·桦塘”——特色植物景观区,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春季绿柳桃花、秋季枫林、桦林绚烂多彩,展现独特的北方植物景观特色,成为柳、枫、桦的植物展示园;
“花影浮碧”——湿地游览区,保留原生池塘和丰富的
水生植被,适当补充、丰富植物品种,创造以
湿地植物为特色的游览区;
“水上邻里”——度假休闲区,湖岛环抱,是自然幽雅的国宾馆区;
“湖漾春晓”——运动康体区,保护自然的岸线形态和以柳树为主的原生树木,塑造以春景为主的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开阔、清新的户外活动区;
“长岛碧波”——湖岛风光游览区,在满足水利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宏阔、优美的湖景风光,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设计湿地博物馆,作为公园地标性建筑;
“北湖天地”——创意休闲区,将水体引入街区,创造变化丰富的水街建筑环境空间,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环境;
“芦荡飞雪”——传统民俗体验区,利用现有村落进行改造和更新,沟通现有池塘形成蜿蜒曲折的芦荡港汊,创造以体验农家民俗、芦荡野趣为特色的游览区;
“民族家园”——民族村落区,位于四周环水的岛屿,空间相对独立,可以赋予比较私密的服务功能,并且营造出优美的环境,满足到这里的客人休闲、游览、娱乐、观赏等需要。设计以吉林各民族民居建筑为特色,定位为高级民居院落式会所区,营造相应的大面积环境绿化,满足室外观赏、休闲、健身、小型文娱活动的需要;
“涓流云影”——生态恢复区,建设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净化,作为污水处理厂中水的深度处理区,为湖区提供清洁水源,成为湿地公园修复生态环境的示范区域,并容纳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监测等功能。
建设工程
前期重点建设五大工程
★四化桥到一间堡铁路桥防洪工程 长春市伊通河四化桥至一间堡桥防洪工程,位于市区东北部伊通河四化闸与一间堡铁路桥之间,东部为绕城高速公路,西部、北部为京哈铁路,南部为长春市北三环路。主要涉及一间堡、小南、隆西三个村。该项防洪工程主要包括拦河闸坝工程,开河筑岛工程,护岸、道路及绿化工程,东新开河堤防及排涝站工程,人工湿地工程等。为改善环境,充分利用水资源,规划拟建一间堡拦河闸1座,在一间堡闸到四化闸之间形成水面4.33公顷,蓄水量约1382万立方米。同时,在治理范围内形成10个排水分区,规划新建涵洞10个。工程建成后,可抵御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四化桥到一间堡铁路桥防洪工程居民安置项目
四化桥到一间堡铁路桥防洪工程的实施,主要涉及东岸的东窑地和西岸的西苟家屯的占地搬迁。该地段地势低洼,居民经常遭受水灾,而且隆西村上风位有全市最大的垃圾场、两处粉煤灰场和城市污水等污染源,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对此,宽城区将通过隆西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两个村屯的人口进行集中安置,彻底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
隆西村社会主义新村建设计划占地50万平方米,同时建设新村道路体系、新村污水治理及排污体系、新村住宅及综合商业流通服务体系。另外,结合“北湖”生态中心区发展和建设,组织成立旅游、保洁、维修、园林、餐饮等专业服务队伍,预计可安置劳动力近千人。
★伊通河北段防洪区污水治理工程
伊通河北段防洪区污水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北郊污水处理厂溢流管改线工程、东新开河两侧
污水截流干管工程和东新开河污水提升泵站工程。
项目建成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春北部水体污染问题,改善长春市区及铁北的水体环境。
★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污水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如不扩建,将有部分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因此,急需实施北郊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二期扩建工程将极大提高北郊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达到规划的终期规模,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水源,为长春市北部的城市发展和环境治理作出贡献。
★金钱堡垃圾场污染治理工程
金钱堡垃圾场占地26.5公顷,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250余万立方米,渗滤液与挥发气体对土壤、地下水和新开河、伊通河的污染非常严重,改造垃圾场势在必行。
该工程将采用垃圾场顶部封场和绿化的方式完成垃圾处理。主要包括建设垃圾场堆体导气系统,实施垃圾场四周帷幕灌浆,实现基础防渗。
乘车路线
票制票价:单一票制,全程2元。
运营时间:北湖公园06:30-17:40,人民广场06:55-18:30。
发车间隔:30-60分钟。
途经地点:护国般若寺、人民广场、长春活力城、亚泰大街(长春大街)、八里堡、长新东路3路终点、龙翔广场。
下车站点:“北湖大桥站”、“环湖路站”、“北湖公园站”。“北湖公园站”下车为北湖正门。
票制票价:单一票制,全程2元。
运营时间:万寿寺07:00-17:15,长春站北口06:30-17:40。
发车间隔:30分钟。
途经地点:长春站北广场、长新街广源商都、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政府、砂之船中东奥莱、北湖吾悦广场。
下车站点:“环湖路站”、“北湖公园站”。“北湖公园站”下车为北湖正门。
票制票价:最短距离计价,到北湖公园2元(全程4元)。
运营时间:北湖公园站→北环城路站06:05-21:13,具体详见8号线运行时刻表。
行车间隔:8-10分钟。
途经站点:轨道交通8号线设车站12座,可在北环城路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后进入市区。包括:
北环城路站、一二三中学站、小南站、小城子街站、北湖大桥站、北湖公园站、和安街站、光机路站、大学城路站、地理所站、奥林匹克公园站、广通路站。
下车车站:
北湖大桥站、
北湖公园站。北湖大桥站位于北湖中心;北湖公园站位于北湖东侧,距北湖正门1.5公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