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

唐代诗人

骆宾王(约640年-约684年),字观光,又称骆临海,婺州义乌人,中国唐代官员、文学家、诗人。

人物生平
早年岁月
骆宾王出身寒门,其名(宾王)和字(观光)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七岁能诗,号称“神童”。相传《咏鹅》就是他七岁时所作。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宦海浮沉
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骆宾王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受命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贬谪,从军至西域,长期守卫边疆。后入蜀,进入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僚,平定蛮族叛乱的文檄多出于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狱中作《在狱咏蝉》。
调露元年(679年),骆宾王遇赦被释放。
调露二年(680年),骆宾王出任临海县丞,故世称骆临海。《旧唐书》记载,骆宾王在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后,以长安主簿的身份被贬谪为临海丞。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讨武失败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嗣圣元年(684年)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结局不明。
主要影响
诗歌创作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一生著作颇丰,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有唐一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
在初唐四杰中,骆宾王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代表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还有《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七言歌行这种诗体。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盛唐的李颀王维高适,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谷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的五言律诗也有不少佳作。例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
骆宾王的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二十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骆宾王诗歌特点可从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两个角度看。从文学内容角度看,骆宾王的咏物诗强调兴寄,抒发自我,强调所咏之物的精神气格,摆脱了齐梁咏物文字游戏式的写作范式。他曾久戍边城,其边塞诗生动描写西域的景象和亲身经历,抒写初唐士人的进取豪情,突破了南朝诗人“缘题设境”式的写法和低沉消极的格调,深刻影响了盛唐诗人的创作。从文学形式上看,骆宾王的歌行体诗歌也具备重大的开拓意义,或通过抒发兴衰之感,或通过抒发为弱女子打抱不平的侠气,改造传统的帝京、艳情题材的写法,呈现出阔大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从齐梁文学走向盛唐文学的发展脉络中,骆宾王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过渡人物。骆宾王一生处于理想与现实、怀才与不遇的矛盾冲突中,造成了他耿介正直的性格和汲汲进取人生态度,他的诗文中贯注着饱满的激情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是其作品“刚健”“风骨”的精神气格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
骈文创作
骆宾王的骈文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顺时而行”的人生观念、高尚正直的人格信仰、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仕途不顺的幽怨之情,呈现出激越昂扬的思想内容与浓郁壮大的艺术风格。
骆宾王的骈文铿锵有力,意象大气昂扬、壮大刚健,坦易自然又“音情顿挫”,有着一股催人奋发、激人前进、积极向上的力量,也有着昂扬激越的情感基调。这种情感基调集中体现在其对于大气昂扬的意象运用上。骆宾王笔下的事物总是大气磅礴,无论什么场景,总带着一股昂扬之气。他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适当的意象,反复渲染,文笔神采飞扬,气势昂扬激越。如《答员半千书》中,为表达士子应当安贫乐道、守身待时,借用“鲲鹏”这一意象,反复渲染,气势壮大。
骆宾王的骈文抒情意味浓重,他总是将饱满的情感注入骈文之中,不论是求仕之情还是批判之情,在骆宾王的文中总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抒发情感的同时,文辞恳切,又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用大量的笔墨塑造了一个高尚、正直、才学渊博的自我形象。这直白又淋漓尽致的表达方式既使得骆宾王骈文情感充沛,极富感染力,又使得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骆宾王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便是这样的代表作。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
骆宾王的书启文感情真挚、精练简省,一反齐梁骈文感情空洞、用典繁缛的弊病,是对庾信文风的充分继承和有益改造。
历史评价
欧阳修: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计有功唐诗纪事》:世称“王杨卢骆”,杨盈川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人号为“算博士”。
魏庆之诗人玉屑》:骆宾王为诗,格高指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
丁仪《诗学渊源》:(宾王)诗不减齐梁诸人,而古质不及卢升之。近体如《北眺》《夏日》诸作,立意炼辞,实开盛唐之先路。
张逊业《骆宾王文集序》:宾王五言律诗,秀丽精绝,不可易及。然《帝京篇》尤一代绝唱也。
王世贞艺苑卮言》:①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②卢、骆、王、杨,号称“四杰”,词旨华靡,固沿陈隋之遗,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五言遂为律家正始。内子安稍近乐府,杨、卢尚宗汉魏,宾王长歌虽极浮靡,亦有微瑕,而缀锦贯珠,滔滔洪远,故是千秋绝艺。
胡应麟诗薮》:①卢、骆五言,骨干有余,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②沈、宋前,排律殊寡,惟骆宾王篇什独盛。佳者:“二庭归望断”、“蓬转俱行役”、“彭山折坂外”、“蜀地开天府”,皆流丽雄浑,独步一时。
胡震亨唐音癸签》:义乌富有才情,兼深组织,正以太整且丰之故,得擅长什之誉,将无风骨有可窥乎!
宋育仁三唐诗品》:其源亦出阴、何,特能清远取神,苍然有骨,虽才非纯雅,面于胜处见优。存诗甚少,特见一斑,缘在初唐,仍称家数。
鲁迅南腔北调集·捣鬼心传》:骆宾王作《讨武曌檄》,那“入宫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几句,恐怕是很费点心机的了,但相传武后看到这里,不过微微一笑。是的,如此而已,又怎么样呢?声罪致讨的明文,那力量往往远不如交头接耳的密语,因为一是分明,一是莫测的。我想假使当时骆宾王站在大众之前,只是攒眉摇头,连称“坏极坏极”,却不说出其所谓坏的实例,恐怕那效力会在文章之上的罢。
轶事典故
才惊女帝
据《唐才子传》记载,骆宾王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女皇帝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这足见骆宾王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
灵隐续诗
初唐诗人宋之问曾在一个秋日来到杭州灵隐寺,触景生情,信口吟道:“岭边树色含风冷……”这句诗因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壳。宋之问边走边思考,走到大雄宝殿门前,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带着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诗,风光就在嘴边,何苦端着金碗要饭?”宋之问想,当下诗坛,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外,自己也算鼎鼎有名,如今竟有人不买账。宋之问借着微弱的烛光,发现殿内的蒲团上坐着一位和尚。他大吃一惊,之后脑子便冷静下来:莫非这和尚棋高一着,不然,怎么敢口吐狂言?
想到这,宋之问连忙压下火气,和蔼问道:“莫非师父也是诗人?”老和尚笑道:“贫僧虽非诗人,倒也略知一二。”宋之问说道:“晚辈愿听教诲。”和尚说:“我为你续上一句,石上泉声带雨秋,你看如何?”此句平仄、对仗、意境和措辞皆佳,宋之问便知道此人不凡。他见灵泉寺背山依水,树木葱茏,花香四溢,想写一首诗《灵隐寺》留作纪念。然而,只想了开头两句“鹫岭郁岩峣,龙宫锁寂寥”,便思路枯竭。于是,他诉说了自己写诗的苦恼。那和尚听罢,稍作思考,便说:“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顿时,宋之问便灵感一闪,文如泉涌,当夜就一气呵成山水名篇《灵隐寺》。这首山水游记诗写得章法严谨,对仗和谐,字字入画,意境清新,立意高远;其出类拔萃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宋之问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翌日,宋之问想留下来,拜老和尚为师,虚心请教。不料他已经不知去向。经打听,方知那和尚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因兵败于灵隐寺削发出家。
人际关系
据《骆氏宗谱》记载:“骆氏源于炎帝之后姜姓,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姜。至周,(姜)太公望有子名骆谷者,子孙遂以骆为姓……”东汉章帝建初间,骆雍临因得罪权贵窦宪,为免遭横祸,携妻儿由陕之骆谷迁乌伤(今浙江义乌)。义乌骆姓宗族以雍临公为始迁之祖。
主要作品
作品综述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宾王文,得数百篇。骆宾王诗,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十卷,今已佚。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骆临海集笺注》辑录骆宾王的诗文有:诗一百〇八首,赋二篇,颂一篇,文三十六篇,要比《全唐诗》及其外编所收的骆诗少。《全唐诗》卷七七至七九收骆宾王诗共一百十二题一百三十首,其中有些是别的诗人的作品,误系于骆宾王名下。《全唐诗外编》增补骆宾王诗三首,除《怀京邑》五言六韵短排一首可肯定为骆宾王作品外,其他两首尚有争论。如《灵隐寺》五言七韵短排,《全唐诗》就作宋之问诗,《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骆宾王集》也认为非骆宾王所作。另一首《陇头水》五律,《全唐诗》卷四二作卢照邻诗,但《古今图书集成》作骆宾王诗。
传世作品
出版图书
后世纪念
狼山骆宾王墓
江苏南通狼山脚下有一处骆宾王墓地。据朱国桢《涌幢小品·骆宾王冢》记载:明正德九年(1514年),通州有一曹姓农民在城北黄泥口挖地时,发现一块刻有“唐骆宾王之墓”的碑石,棺内还有尸骨,遂加以掩埋。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职通州的刘南庐闻听此事,历经艰难访得骆宾王墓,遂将其骸骨迁葬于狼山脚下。
骆宾王诗歌奖
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骆宾王诗歌奖”,骆宾王故乡浙江省义乌市为该奖项的永久颁奖地。“骆宾王诗歌奖”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评出两本华文诗集。
人物争议
生年之争
骆宾王的生年,《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唐才子传》等书均未记载,现行的说法则以存疑的方式。有619年、623年、626年、627年、638年(刘开扬说)、640年(闻一多说)、652年多种说法。
结局之争
骆宾王的结局,历来存在争议。《资治通鉴》说他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孟棨本事诗》则说:“当(徐)敬业之败,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据《酃县志》记载,骆宾王曾在婆婆仙道观避难。骆宾王曾在婆婆仙道观的石壁上刻过一首诗《漫成一首》,诗云:“阿溪世业空,小家各西东。玉盘圆八月,雁落荒野中。从容效范蠡,路漫思屈公。孤蓬从此去,叶飘随秋风。”因久经风雨剥蚀,字迹已经辨认不清。
《潜阳唐夏骆氏宗谱》中有十四篇文章提及骆宾王“由灵隐至淤潜(於潜)”,说明骆宾王晚年来到了於潜。於潜民间一直流传骆宾王隐居妙乐寺,死后,灵柩通过天目溪到桐庐,再经兰溪到金华,而后前往义乌。而宗谱只说骆宾王来於潜,却没有隐居妙乐寺记载。於潜老中医周智考证后认为,这是因为寺庙事宜不能入家谱。
《旧唐书·吐蕃传下》记载贞元年间,吐蕃有一个徐舍人自称是“司空英国公五代孙”,有学者推测此人是徐敬猷的后代,并主张骆宾王也一起流亡吐蕃。
史料索引
艺术形象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