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清穆宗同治五年;丙寅年(虎年)日本孝明天皇庆应二年,明治天皇庆应二年。
大事记
1866年,
英国医生唐·约翰·朗顿在学会首次发表了
唐氏综合症病症。它最早叫蒙古症(Mongolism)或者蒙古
痴呆症(mongolian idiocy),因为唐医生发现他的病人的面部比正常人较宽,眼睛小而上挑,看起来与蒙古人有类同之处。这个名称被现今医学界认为无礼和没有医学意义而没有普遍使用。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66年,牙买加成为英殖民地。
1月9日——费斯科学校 (Fisk School)正式招生。
6月29日——
汉诺威王国灭亡。7月3日——普奥战争:柯尼希格雷茨战役,普鲁士战败
奥地利8月23日——
布拉格条约,普奥战争结束,德意志联邦宣布解散。
11月12日——伟大的近代民主
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诞生。
12月7日——清朝任命
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
中国纪事
一月
1月(同治四年十一月),
高连升、刘清亮所部从长宁
回援,进军嘉应东北的葵岭。
1月10日(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高连升部推进到樟树坪扎营。
太平军出兵扑营,遭到重创。到1月13日(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合军挺进大埔。
刘典各部先后赶来集结。1月15日(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左宗棠移驻大埔,督率各军围攻
嘉应州城。
1月18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二日),左宗棠派
吴观礼驰马视察战场,打算一举歼灭
汪海洋部,不许逃散。
1月21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五日),
刘典所部从
松口进驻嘉应东南面的
丙村。左宗棠要
王德榜部进驻塔子坳,扼守东面,与刘典部相接。
1月26日(同治四年十二月十日),汪海洋见各路清军渐渐逼近,便在四面山上设伏,抄袭清军背后。趁着王德榜部在塔子坳的壁垒尚未修成,派精锐部队发起攻击。
1月28日(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汪海洋重伤牺牲,偕王
谭体元率部继续战斗。
二月
2月2日(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鲍超所部赶到,左宗棠移营松口。
2月4日(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江西湘军
席宝田部赶到,与鲍超所部分别驻扎在州城西北面。
2月7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谭体元下令开启西南门,悄悄撤出嘉应州城,进入黄沙嶂。
2月8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湘军入城,并分道追击。至2月9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黄沙障
战役结束,江南太平军余部败灭。
2月10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左宗棠返回松口。2月中旬到3月上旬(正月间),左宗棠发放路费,遣返投降的太平军。
三月
3月9日(正月二十三日),上谕嘉奖左宗棠督办军务调度有方,赏戴
双眼花翎。各部凯旋回师。
3月10日(正月二十四日),左宗棠从潮州取道
诏安返回福建。刘典请假回家,张福齐和简桂林统领他的部队。
3月30日(二月十四日),左宗棠抵达福州。崇安的斋教会党起事,攻占县城。
四月
4月7日(二月二十二日),张树菼所部从延平赶到,会军撤回崇安。
4月12日(二月二十五日),
黄少春所部赶到,攻克崇安县城,会同张树菼在岚角击败会军。
4月17日(三月三日),两部追赶到江西
铅山境内,将会军歼灭。张树菼部还驻崇安。
五月~十一月
5月(四月),左宗棠上书
总理衙门,对英国人
阿礼国要求中国雇借外轮缉拿海盗一事不以为然,指出了买船的三大难处,提出自造轮船是当务之急。
7月14日(六月三日),清廷颁布
上谕,批准左宗棠关于设厂造船的请求,称“中国自强之道,
全在振奋精神,破除耳目近习,讲求利用实际。
9月19日(八月十一日),左宗棠与
日意格视察福州
罗星塔,选定在
马尾山下
建造船厂,制订设厂造船计划。
9月25日(八月十七日),上谕令左宗棠调任陕甘
总督,即赴新任。
10月23日(九月十五日),
捻军分东、西两支:
东捻军由
赖文光领导;
西捻军由
张宗禹领导,进入陕甘,以联络
回民起义军。
10月,甘肃的回民起义蓬勃发展。
11月23日(十月十七日),左宗棠交卸
闽浙总督印,即入营料理军事,以备西行。
十二月
12月11日(十一月五日),左宗棠与
日意格、
德克碑最后敲定船厂规划:兴建工厂与船厂,以修造船舶,制造所需机器;建立
船政学堂,以培养造船和驾船人员;雇用外国工匠造船制器,并教导中国工匠和训练艺童;建设船槽、铁厂各一座,以备修船和炼铁。
12月23日(十一月十七日),
福州船政局在马尾动工兴建。船政局的
求是堂艺局开学。
出生
1月15日——
纳特汉·瑟德尔布罗姆,
瑞典神学家(逝世于1931年)
1月29日——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逝世于1944年)
2月26日——赫伯特·亨利·道,
陶氏化学创始人 (1930年10月15日) 5月29日——
吴趼人,中国
晚清四大小说家之一 (逝世于1910年)
9月21日——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国作家(逝世于1946年)
9月25日——遗传学家摩尔根诞辰。出生在美国
弗吉尼亚州的莱克星顿。他曾在肖塔基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生物学。1891-1904年担任布林马尔大学
动物学副教授。1928-1945年担任
加利福尼亚州工学院生物学教授。由于摩尔根在
实验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中国政治家、民主革命家、中国国父(逝世于1925年)
12月16日(
儒略历12月4日)——
瓦西里·康定斯基,
俄罗斯画家(逝世于1944年)
逝世
2月1日——
汪海洋,
太平天国将领。(出生于1830年)
2月9日——
谭体元,太平天国将领。(出生于1836年)
6月20日——本哈·黎曼,德国数学家(出生于1826年)
历史记载
同治五年(1866)二月,
清政府派前知县
斌椿及同文馆学生凤仪、德明、彦慧等人出国考察。先是,
总税务司赫德告假回国,行前建议总理衙门派遣同文馆学生随其赴外国进行游历、考察。清政府为了解外国情况,培养洋务人才,接受了赫德的建议,于二月初七日派斌椿等随赫德离开上海,先后至法国、英国、
瑞士、
俄国、普鲁士等国进行考察。当年九月十八日返回北京。是为同文馆学生出国考察之始。
同治五年(1866),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它是中国最早的私营机器
制造厂。初为锻铁作坊,后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至同治十二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企业,称“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光绪二年(1876)开始制造小火轮、车床等。八十年代称“发昌机器船厂”,俗称“发昌机器厂”,以制造小火轮为主,为当时上海
民族资本机器工业中最大厂家。后因受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英商
耶松船厂吞并。
同治五年(1866),
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学堂,也称“
求是堂艺局”。它是中国最早的造船及驾驶
技术学校。分前学堂、后学堂,招收十六岁以下学生入学。前学堂学习轮船制造,主要开设
法文、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天文、地理、航行等课程,由法国人主持,学期五年,先后毕业学生八届,共一百八十名。后学堂学习轮船驾驶或管轮,主要开设英文、算术、几何、画图、机械
图说、机械操作等课程,由英国人主持,学期五年,先后毕业驾驶
专业学生十九届,共二百四十七名;管轮专业学生十四届,共二百一十名。学生毕业后一般授以水师官职或派充监工、船主等。辛亥革命后,前学堂改为
福州海军制造学校,
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同治五年(1866),
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马尾船政局,也称
福州船政局。是为清政府经营的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初期由法国人
日意格和
德克碑分任正、副监督,总揽一切事务,雇用数十名法国技师和工头,工人约一千七百至二千名。整个船政局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自同治八年铁厂开工至同治十三年,五年中共制造轮船十五艘,均为木质。
光绪元年(1875),船政局依约辞退洋人,一切设计、施工等皆由中国人担任。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新造轮船十九艘,包括木质、铁质两种,其马力、质量等均较过去有所提高。马尾船政局创办经费为四十七万两,常年经费每月由
闽海关拨银五万两,同治十二年起每月从
茶税中增拨二万两。光绪十年
中法战争中,
马尾船政局遭到
严重破坏,
中日甲午战争后,生产更趋下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战时又遭严重破坏,生产陷于停顿。战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