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6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其中1905年2月4日—1906年1月24日为农历乙巳年(蛇年),1906年1月25日—1907年2月12日为农历丙午年(马年),该年闰四月;光绪三十二年。
所处朝代
清朝:1636年5月15日至1912年2月12日。
大事记
一月
1月9日——
李伯元著《
官场现形记》在上海出版。全书共60回,1903年至1905年曾在《
世界繁华报》上连载。作者以揭露晚清官场的黑暗为主题,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官僚群像作了淋漓尽致地刻画,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黑暗的批评勇气,成为晚清
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当时风靡一时,影响颇广。
二月
2月7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生。
2月22日——发生
南昌教案,法国传教士
王安之凶杀南昌知县
江召棠。25日,南昌群众怒毁教堂,杀法国传教士王安之等6人,英传教士3人,发生第二次“南昌教案”,结果清政府竟处死民众领袖龚栋等6人,赔款35万两。
陕西布政使
樊增祥饬派西安府知府
尹昌龄等襄办西潼铁路事宜。
三月
3月13日——日本交还奉新铁路。
3月25日——清廷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为教育宗旨。
3月25日——清廷禁止买卖人口。
四月
4月18日(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在重庆正式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官立
川东师范学堂(今
西南大学)。
4月18日——《
民报》与《
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全面揭示革命与
保皇派的原则分歧。
旧金山大地震。
德国在青岛的
胶澳总督府竣工。4月27日,中英签订《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五月
5月11日——清廷派出使意国大臣英诰赴万国农学会。
5月11日——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专著出版,书名:《
中国矿产志》,作者是
顾琅和
周树人,这也是
鲁迅的第一本著作。
5月13日——学部实行重大改革。
5月22日——杭州城内出现大规模抢砸米店风潮。
春夏间——
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湖南各地堤岸溃决,洪水横流,造成4万人死亡,40多万人受灾。
六月
6月10日——上海瑞伦丝厂千余女工罢工。
七月
7月30日——由
李平书等人发起,在
张园成立上海医务总会,宗旨是“研究中西医术”。
中国首次有了出版法:《
大清印刷物专律》颁布,共6章41条。
陕西改练新军步队一协,并附编过山炮队,一律成军。
八月
《绘图京都三庆班真正京调全集》出版。
八月(农)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暨当前
太原五中建校;第一任校长冯济川上任。
九月
9月1日——清廷颁布了《宣示预备立宪谕》,“
预备立宪”由此而来。
9月3日——因朝廷宣布立宪,北京学界开会庆祝。
9月18日——飓风袭击香港,死伤10余万人。澳门遭飓风袭击。
9月18日——浙江
德清、武康、乌程等县水灾,饥民暴动抢掠。
十月
10月6日——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在成都厚载门内宝川局右侧旧仓库内成立,这是四川成立的第一所农业学堂,也是
四川农业大学的历史源头。
10月27日——清廷命各省兴办图书馆、博物院、动物园、公园。
10月28日——陕甘总督升允与德商订立建造兰州铁桥合同。
十一月
11月4日——清廷下旨制订报律。
11月6日——清廷发布新官制,大权集于满人。
11月27日——陕西大荔县爆发了“交农”运动,知县陈润灿出面阻止,群众捣毁官钱局、官盐局等。
11月30日——清廷颁行禁烟章程10条,定期10年禁绝。
十二月
12月初——
萍浏醴起义爆发,是
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2月2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民报》周年纪念会。孙中山作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的演讲。
12月9日——上海宪政研究会成立。
12月23日——新疆
沙湾南发生里氏8级地震,死数百人。
孙中山,
黄兴等在日本制定同盟会《
革命方略》,备起义时用。
该年——
启新洋灰公司创立,主要股东有袁世凯、
周学熙、
孙多森等人。
该年——萍乡煤矿亦称
安源煤矿,是中南方最大的新式煤矿,初具规模。
该年——清廷设巡察部。
该年——协和医学校在北京建立。
该年——琼台中学堂改为琼台中学。
该年——天主教会在铜锣园置地筹建海口天主教堂。驻海口法国领事馆在得胜沙路开设中法医疗所。
该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推举白秋陔为会长。
节气时刻表
传统节日
出生人物
2月7日——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3月19日——
阿道夫·艾希曼,纳粹德国的高官,也是在
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被称为“死刑执行者”。
3月25日——
艾伦·约翰·珀西瓦尔·泰勒,20世纪其中一位最著名和最具争议性的英国历史学家。
4月28日——
库尔特·哥德尔,奥地利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5月31日——
罗瑞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
6月22日——
比利·怀尔德,犹太裔的美国导演、制作人与编剧家,美国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8月15日——
王稼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第一任大使,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8月27日——
艾德·盖恩,美国最有名的
连环杀手之一。
10月7日——
詹姆斯·韦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第二任局长。
10月15日——
谭富英,中国京剧大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
12月19日——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苏联第四代领导人,苏联政治家。
12月23日——
乌兰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前国家副主席,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
逝世人物
1月16日——
波波夫,俄国物理学家、无线电的发明者。第一个探索无线电世界,并毕生为发展无线电事业而奋斗的俄国科学家。
4月19日——
皮埃尔·居里,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
居里定律”的发现者。
9月5日——
路德维希·玻耳兹曼,德裔
奥地利物理学家,
热力学和
统计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10月22日——
保罗·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
日期不详——
李宝嘉, 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汉族,江苏常州人,晚清小说家。
历史大事
西南大学之源——川东师范学堂建立
西南大学源于1906年建立的
川东师范学堂,20世纪30年代先后发展为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范相关系科)和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组建为西南师范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学相关系科)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农学相关系科)以及1910年创办的私立
华西协和大学(农艺系)合并组建为
西南农学院。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更名为
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学院更名为
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与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并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四川农业大学创立
1906年10月6日,四川省第一所现代农业学校——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在省会成都市厚载门成立。该校经过2次并入四川大学,2次脱离四川大学独立建校,于1956年从成都迁至四川雅安市成立四川农业学院。1985年,四川农业学院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1999年四川农业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名单,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2010年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启用,形成了四川农业大学一校三区(雅安本部、成都校区、都江堰校区)的教学格局。
《复报》创刊
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十五日,复报正式创刊。先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夏,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成员柳亚子,在家乡吴江创办油印周刊小报,名为《复报》。光绪三十二年,柳亚子到上海,一面筹建同盟会外围组织青年自治会,一面筹办报纸进行革命宣传,遂把在吴江油印的周刊改编成月刊,送往日本铅印出版。四月十五日,《复报》正式创刊。该刊主编是柳亚子,长期协助编辑撰稿的有
田桐、高天梅、
高燮、
陈去病、金天翮、陈志群、蔡治民、刘季平、
马君武等人。
光复会首领
陶成章、章太炎也为该刊撰写过不少文章。该刊的宗旨是“发挥民族主义,传播革命思潮,为国民之警钟,作魔士之露檄”。《复报》文字浅显,大多为口语化的白话文,每期还登一些白话诗文。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停刊,共出十一期。
《云南》杂志创刊
光绪三十一年(1905),同盟会执行部干事
刘揆一云南籍会员
李根源、
杨振鸿、赵伸等人,告以孙中山、黄兴认为云南有动发革命之可能,应速办一云南杂志进行鼓动宣传。经过数月筹备,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二十八日,《云南》杂志创刊。杂志社设在东京神田区三崎町一丁目。《云南》杂志为月刊,设有论著、译述、时评、传记、小说、文苑、调查、大事月表、图画等栏目。该刊初创时由李根源、赵伸负责,后来担任编辑主任的先后有席聘臣、
张耀曾、孙志曾等。该刊以“开通风气,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揭露清王朝苛虐待百姓,媚外殃民的种种罪行,宣扬“国家者国民全体之国家,非少数贵族之国家,更非君主一人之国家”以及“不自由毋宁死”等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该刊曾对光绪三十三年(1907)
徐锡麟在
安庆发动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黄兴在云南河口发动起义作了极为详尽的连续报道。《云南》杂志特别活生生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的宣传,向读者介绍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英、法觊觎云南领土,攫取云南权益的历史和行径,号召“我国民宜竭全体之力以抵抗之”。对云南民众的觉醒,云南地区反侵略斗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发行量仅次于《民报》的革命刊物。该刊曾两度被迫停刊,但一直坚持到宣统三年(1911)五月才终刊,先后出版二十三期。
俞樾逝世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二十三日,近代著名学者俞樾逝世。俞樾是浙江德清人,生于道光元年(1821)。他是道光进士,曾任
翰林院编修、河南
学政。后罢官侨居苏州,主讲
紫阳书院,晚年又主讲杭州
诂经精舍,国学大师章太炎即是他晚年的门生。他长于经学研究,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为乾嘉学派后期代表作;《春在堂随笔》、《茶春室丛钞》等笔记,搜罗甚广,保存了丰富的学术史和文学史资料;他还很重视小说、戏曲的研读,强调其教化作用,将
石玉昆所著《三侠五义》改编成《七侠五义》。他一生著述不倦,善诗词,工隶书,学识渊博,对群经诸子、语文训诂、小说笔记,撰著颇丰,辑为《春在堂全书》。当时社会上有一句流传颇广的话,叫做“
李鸿章只知作官,俞樾只知著书”。
诺贝尔奖
生理和医学:
卡米洛·高尔基和圣地耶哥·拉蒙-卡哈尔
leede Forest 发明了电子三极管,奠定了现代电子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