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昆万铁路(China–Laos Kunming–Vientiane Railway),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China–Laos Railway)”,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由中国按国铁Ⅰ级标准建设,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
建设历程
2010年5月21日,昆明东南环铁路(今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昆明南站至普家村所)开工建设;11月28日,昆玉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今普家村联络线、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普家村所至玉溪站)开工建设。
2016年9月17日,昆玉河铁路昆玉段接触网工程完成冷滑检测试验;10月21日,昆玉河铁路昆玉段昆明南站至普家村所区间开始
联调联试;12月15日,昆玉河铁路昆玉段通车运营。
2021年11月,昆玉河铁路昆玉段并入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河铁路玉河段更名为玉河铁路。
2013年10月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今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预可研审查会。
2014年8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项目建议书。
2015年7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基础〔2015〕1722号)。
2016年4月19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开工建设。
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资金申请报告。
2019年11月13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进入电气化建设阶段。
2020年4月7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开始铺轨;4月8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站后弱电工程开工;7月1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进行整体道床铺轨;11月19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开始架设接触网导线。
2021年6月5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93座隧道全部贯通;7月11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开始静态验收;9月15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完成接触网平推第一阶段验收;11月15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完成动态检测工作;11月19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试运行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列车;11月29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完成满图运行;12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通车运营。
2015年12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17年12月13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首条隧道贯通。
2018年11月,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首个超千米隧道贯通。
2019年12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焊轨基地正式投入生产。
2020年1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供电项目开工;9月30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75座隧道全部贯通;11月19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开始架设接触网导线。
2021年3月31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外部供电项目线路工程20回输电线路全部贯通,具备投产送电条件;10月10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完成
弱电工程静态验收;同日,中老昆万铁路万象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10月16日,澜沧号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列车交付老中铁路有限公司(LCRC)并举行交付仪式;10月20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进入动态检测阶段;12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万段通车运营。
2023年3月14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完成首次集中修施工。
2015年11月13日,中老昆万铁路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时任老挝政府副总理
宋沙瓦·凌沙瓦与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绍史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政府间铁路合作协定,标志着中老昆万铁路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2016年12月25日,中老昆万铁路举行全线开工仪式。
2020年11月9日,中老昆万铁路玉溪站至研和站、万象北站至万象站区间同步架设接触网导线,标志着中老昆万铁路全线电气工程施工进入关键阶段。
2021年10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全线无砟轨道板施工完成;10月12日,中老昆万铁路全线铺轨完成;10月17日,中老昆万铁路接触网工程实现一次送电;11月1日,中老昆万铁路全线供电线路、接触网及相关设备完成检查验收;12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时任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以视频连线形式共同见证线路通车;同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同时任老挝总理
潘坎·维帕万就中老昆万铁路通车互致贺信。
线路站点
线路参数
沿线车站
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共设5座车站,分别为昆明南站、化城站、晋宁东站、宝峰站、玉溪站,其中2座办理客运业务。
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共设车站30个,其中初期开站25个,远期缓开会让站5个,共有12座车站办理客运业务,分别为玉溪站、峨山站、化念站、元江站、墨江站、宁洱站、普洱站、野象谷站、西双版纳站、橄榄坝站、勐腊站、磨憨站。
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共有10座车站办理客运业务,分别为磨丁站、纳堆站、纳磨站、孟赛站、孟阿站、琅勃拉邦站、嘎西站、万荣站、蓬洪站、万象站。
线路走向
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北起昆明南站,经昆明市呈贡区、晋宁区、玉溪市红塔区接入玉溪站,线路全长88千米。
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起自玉溪,经峨山、元江、墨江、普洱、西双版纳,终至中国老挝边境磨憨,线路全长507.4千米。
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北起中老边境口岸
磨丁,经老挝北部的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后到达线路终点老挝首都万象市,线路全长约427千米。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运行系统
截至2020年11月,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设有牵引变电所9座、低压变电所32座、配电所8座、箱式变电站176座。
截至2022年1月,中老昆万铁路在元江站、琅勃拉邦站分别设有综合维修工区,用于运行列车维护及保障。
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2016年12月15日10时45分,随着K9832次列车由昆明站开出,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开通运营。
2019年9月28日,随着C8334次列车由昆明站开出,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开始运行复兴号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列车。
2021年12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开始售票;12月3日,随着C3次列车、C82次列车分别从昆明站、万象站开出,中老昆万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2022年4月,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开行普速列车;6月23日,中老昆万铁路昆玉、玉磨段首次开行旅游专列,为昆明站开往西双版纳站的Y771次列车。
2023年3月15日,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启用网络购票系统;4月13日,中老昆万铁路首次开行跨境客运列车,为昆明南站往返万象站的D887/8次列车。
2024年9月24日,中老昆万铁路首次开行跨境旅游专列“星光·澜湄号”。
2021年12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首列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站开出,驶向万象南站,中老昆万铁路开始办理货物运输业务;12月4日,中老昆万铁路开行首列跨境冷链运输专列。
2022年2022年1月10日,中老昆万铁路开行“
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4月28日,中老昆万铁路开行首列水果冷链专列。
运输流量
中老昆万铁路昆玉、玉磨段客运运输流量情况为:
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客运运输流量情况为:
中老昆万铁路全线客运运输流量情况为:
截至2021年12月15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接发跨境运输货物列车31列,运输进出口货物总量1.71万吨,货值约1.07亿元,进口货物主要有天然橡胶、化肥、铁矿石等,出口货物主要有蔬菜、水果、钢材、机电产品等。
截至2022年1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7万吨。截至1月,中老昆万铁路累计运输货物50万吨,其中跨境国际货物10万吨。截至4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31万吨。截至5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90万吨。截至6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0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64.7万吨。截至7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50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84万吨。截至8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6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06万吨。截至8月27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开行国际货运列车1808列,货运量118.5万吨。截至10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运输货物851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54万吨。截至11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运输货物986万吨。截至11月7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运输货物已1000万余吨。截至12月2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输货物1120万吨,其中昆玉、玉磨段运输货物877万吨、磨万段运输货物243万吨;开行跨境货物列车达到3000列,累计运输跨境货物超190万吨。
截至2023年1月,中老昆万铁路累计进出口货物252.05万吨。截至4月9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838万吨,其中跨境货物359万吨。截至5月16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突破20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量超400万吨。截至6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100万吨。截至8月3日,累计发送货物2300多万吨。截至9月19日,累计发送货物突破2614万吨,其中国内段累计发送货物1965万吨,跨境货物运量超576万吨。截至10月3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果蔬8.35万吨,其中进口水果7.25万吨、出口果蔬1.1万吨,货值突破22亿元。运输货物2680万吨,其中进运输货物出境货运量550万吨左右,货物品类增加至2700多种。截至11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累计发送货物超278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570万吨。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迎来两周年,运输安全保持稳定,累计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其中老挝段374万人次,发送货物291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600万吨。截至12月31日,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403.3万人次。发送跨境货物超637万吨。2023年全年,昆明海关累计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同比增长94.91%。
2024年2月10日至2月17日,由昆明海关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口的货物货运量达13万吨,货值3.45亿元,较2023年春节期间分别增长90%、163%。截至2024年2月19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已累计运输货物超3305.9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量达750.9万吨;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900多种。截至3月4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10442列。截至3月12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020万人次,发送货物342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780万吨。老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中国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由开通初期的35列增至目前51列,单日旅客发送量由2万人次增至最高10.3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由4列增至12列,普速旅客列车扩编为10辆以上,单日旅客发送量由720人次增至最高12808人次。截至3月19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已成功开行超过9000列,累计运输货物795万吨,其中进口货物630万吨,出口货物为165万吨。截至3月25日,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运输货物量达到39.5万吨。截至3月27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运行已突破700列,吸引了来自87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人次旅客跨境旅行,其中1月1日至3月27日共发送跨境旅客5.4万人次。其中1月1日至3月27日,共发送跨境旅客5.4万人次。截至4月21日,昆明海关累计监管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已突破800万吨。5月14日消息:2024年以来,中老铁路进出口鲜活货物运输量已达6.4万吨,同比增长两倍以上,其中进口水果5.8万吨。5月31日,从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已累计发送货物3900万吨以上。从1月1日至5月31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高达10642列,发送旅客达到872.3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17.5%;截至6月30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货物1004.9万吨,其中国内段665.7万吨,同比增长7.1%,客货运输齐头并进。7月11日,一批从泰国经中老铁路运输抵达的108吨榴莲正在云南鸿运国际物流港分装卸货。2024年以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水果超过10万吨,同比增长119.85%。
2024年7月17日,昆明海关公布,2024年以来,中老铁路国际客货运保持增长态势。截至7月15日,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达302.72万吨、货值101.9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分别增长29.1%、61.9%,进出境旅客超12.67万人次。截至9月16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突破1000万吨。截至9月30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5.87万列,吸引了来自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的28.2万余名旅客前来体验,总共发送旅客突破4000万人次。截至10月9日,中老铁路磨憨列检作业场已累计安全技检货运车辆突破70万辆,实现连年增长。截至10月23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已突破60000列,累计发送旅客达到4120万人次。
截至2024年9月末,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697.93万人次,到达旅客701.9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164.2万吨,到达货物162.27万吨。1月1日至10月31日,中老铁路运输货物超过16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达400万吨以上。
截至2024年11月18日,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发送跨境货物运输量超1050.84万吨。
2024年年10月1日至11月25日,中老铁路累计运送中国籍出境旅客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95%。
截至2024年年11月30日,中老铁路全段累计发送旅客4292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741.76万人次、运输货物1074.41万吨,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700多种,有效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
截至2024年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三年,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运输货物4830万吨。12月8日,中老铁路老挝段单日旅客发送量达15248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4年12月27日,搭乘中老铁路经中老边境磨憨铁路口岸出入境的外国籍旅客超3.2万人次,同比上升99.5%。其中免签入境外国籍旅客9400余人次,占比55.8%,同比上升1080%。
2025年1月消息,自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其中跨境货物1158万吨。
2024年上半年,中老铁路客货运输齐头并进,累计发送旅客989.6万人次,同比增长15.9%;累计发送货物1004.9万吨,较好拉动了中老两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
8月30日消息,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至今年8月29日运营满1000天,累计发送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货物运输总量突破4300万吨,客货运量持续攀升,“黄金线路”效益不断凸显。
截至9月16日,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1000.2万吨,货值407.7亿元。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10多种扩展至2900多种,日均开行列数从初期的2列发展到现在的17列。
票制票价
截至2021年12月,中老昆万铁路玉磨、磨万段动车组列车车票执行浮动机制,实施差异化票价;万象站至磨丁站的普客票价约人民币132元,动车组一等座票价为294元,动车组二等座票价为185元。整车货物运输为0.6元/吨·千米,集装箱货物按规格另行收费。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中老昆万铁路建设体量庞大、地形地貌复杂,玉磨段需要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需要跨越元江、
阿墨江、
把边江、
澜沧江,桥隧比高达87%,沿线地质较易出现溜塌掉块、软岩变形、突泥涌水等问题,建设方案需时常根据围岩变化动态调整。
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雨季降水多,
基坑难以成型,大型机械设备进场较为困难。线路采用雨季桥梁桩基施工工艺,解决了热带地区雨季桥梁桩基施工难题,确保了桥梁承台和墩身的后续施工。
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位于老挝境内,项目由中国牵头建设,建设者与当地群众因语言不通存在沟通不畅,征地沟通较难推动。项目通过采用“以施工计划为导向,征地先行、协调紧跟”的理念和“尊重当地法律、尊重当地人民意愿”的思路开展路地协调工作。通过携手当地政府联合宣传建设中老昆万铁路的意义、吸收当地雇员等措施,营造和谐的路地关系,并为当地居民平整寺庙场地、修复村道、修葺学校,最终获得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重点工程
宝峰隧道全长7377米,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涌水突泥、软岩大变形等情况,是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施工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隧道。
万和隧道全长17.44千米,隧道穿过断层区,岩石破碎,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的重难点工程。
扬武隧道全长14.8千米,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松散、破碎,曾导致支护体系产生严重变形,开挖过程中,出现突水、突泥、涌砂等阻碍,为Ⅰ级高风险隧道,是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的重难点工程。
元江特大桥全长832.2米,共有4个桥墩,其中最高的3号桥墩高度达到154米。大桥主桥采用上承式连续钢桁梁结构,主跨长达249米,两边山体坡度达到70度,桥面到江面高差237米,建设难度大,是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的重难点工程。
阿墨江双线特大桥位于墨江县境内,全长617米,大桥3、4号主墩墩高为89.5米,钻孔桩深60余米,全构筑物高达150余米,主墩均在蓄水面30米以下施工,施工组织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是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的重难点工程。
友谊隧道位于中老边境,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隧道,全长9.59千米,其中中国境内7.17千米,老挝境内2.42千米,隧道局部含盐量高达80%,地质复杂,主要为泥岩夹砂岩,盐岩含石膏,特别部分段落含有高含盐量地层,具有溶蚀性、腐蚀性还有膨胀性,是中老昆万铁路的重难点工程。
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位于琅勃拉邦古城北部,横跨流经老挝全境的湄公河,全长1458.9米,共计34跨,5个主桥墩均位于湄公河中,为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桥梁。
楠科内河特大桥全长7506米,为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最长的桥,全桥共227个桥墩,最高墩身10.5米、最低墩身4.5米,是中老昆万铁路磨万段的重难点工程。
2019年2月9日,楠科内河特大桥开始架梁施工;6月1日,楠科内河特大桥铺架完成。
科研成果
中老昆万铁路电气化建设依托数字施工、智能建造,从工程测量、深化设计、施工生产、试验检测、交付运维五个阶段着手,聚焦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研发了应用于中老昆万铁路的接触网4C检测车、便携式接触网智能检测小车,居中国领先水平;SZP-Ⅰ型隧道综合智能作业平台、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等智能装备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
文化特色
2019年10月25日,中老昆万铁路举行“共建中老铁路,共筑美好家园”“友谊之桥”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活动以中老昆万铁路中文演讲为主题,并融入了中老昆万铁路知识问答、老挝传统民族才艺表演等环节,对宣传中老昆万铁路建设,争取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中老两国人民友谊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1月,“心联通 云南行”中老铁路文化驿站项目在老挝琅勃拉邦苏发努冯大学孔子学院启动。
截至2021年12月,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列车员配备特色制服,列车车厢采用地域文化特色内饰,并配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清洁袋等耗材。
2021年12月3日,中老昆万铁路零里程标雕塑在
昆明站北广场揭幕。中老昆万铁路零里程标雕塑总高3米,由圆形徽标、基座组合而成。圆形徽标上方为“
中老铁路”中英文字样,中心图案是中老昆万铁路标识,其主题为“穿越山河”,采用“山峰”“桥梁”“列车”三种元素组合,整体造型略有倾斜,体现铁路的动感与速度。
价值意义
中老昆万铁路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是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评)
中老昆万铁路是
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战略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纽带,是老挝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极大促进老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家主席
通伦·西苏里 评)
中老昆万铁路展示了老中两国合作的丰硕成果,它将提升老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老中两国民心相通。(时任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家主席
本扬·沃拉吉 评)
中老昆万铁路是中老合作的标杆项目,对实现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发展战略、深化中老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时任中国驻老挝大使
姜再冬 评)
中老昆万铁路是“一带一路”共商合作、共建项目、共享红利的生动例证,也是“廉洁之路”建设的标志性示范工程。(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毛宁 评)
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昆万铁路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新闻社 评)
中老昆万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中老昆万铁路将带动老挝经济发展,促进中老两国经济合作,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作出贡献,成为老挝连通周边国家和国际铁路网的桥梁和纽带。(新华社 评)
中老昆万铁路将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运输效率和水平,并为老挝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老昆万铁路未来还将连接泰国乃至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铁路,承载着老挝从内陆“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之梦。(新华网 评)
中老昆万铁路是推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为老挝乃至东南亚国家搭建起“富裕路”“幸福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延伸。中老昆万铁路项目建成后,为东南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老昆万铁路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运输效率和水平,给东南亚地区带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亚洲地区合作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遇。中老昆万铁路建设期间,在老挝境内采购砂、道砟、水泥等材料费用超过36亿元,直接带动老挝当地就业32000余人次,结合工程实施帮助沿线村民改建新建道路水渠、改造房屋、铺设水管等,有效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状况,义务支教168人次,义诊看病2650多人次,捐资捐物助学110多万元。(《中国日报》 评)
截至2022年8月11日,中老昆万铁路建设过程中带动老挝当地就业11万人次,帮助老挝修建公路水渠近2000千米,带动老挝当地原材料销售超过51亿元人民币。
自4月热带水果大量上市以来,中老铁路水果
冷链专列运输入境水果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8月31日,运输入境榴莲、龙眼、椰青等热带水果超6万吨。
随着货源增多,铁路部门高质量开行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昆明至万象仅需26小时。“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的运输新模式,让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