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根(463年-520年),字巨基。广平郡酂县(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南)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军事将领。
人物生平
少立壮志
冯道根年少丧父,因家境贫困,不得不替人做工,以赡养母亲。他每次得到好吃的食物,都不敢先吃,一定要赶快拿回家献给母亲食用。在十三岁时,冯道根就以孝顺闻名乡闾间。郡中征召他为
主簿,冯道根推辞任命,说:“我应该要生时封侯、死后
庙食,怎能只做一个文吏?”
崭露头角
冯道根十六岁时,他的同乡人、湖阳
戍主蔡道斑进攻蛮人占据的锡城,反被围困。冯道根闻讯后,马上前往援救,匹马转战,提双剑左右奋击,杀伤蛮军甚多,蔡道斑也得以幸免。冯道根自此声名鹊起。
南齐永元元年(499年)正月,太尉
陈显达率部北伐,以争夺被北魏孝文帝
元宏攻陷的雍州五郡。在陈显达行军至
顺阳县汮均口时,冯道根面见陈显达,劝道:“汋均水水流湍急,前进容易,后退却难,魏军如果据守隘关,那么我军首尾都势必会受挫。不如在
酂城抛弃舰船,改由陆路行进,依次建立营寨,擂鼓进军。如此,一定能击破敌军。”陈显达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但冯道根仍率
部曲随军。三月,齐军大败,死亡三万余人,各部连夜逃走。军士不熟悉山路,每到险要之处,冯道根都要下马来给他们指路,溃军全靠他的指示,才得以生还。回师后,朝廷任命冯道根为汮均口
戍副。约在此后不久,冯道根的母亲去世,他返家
服丧。
东征破敌
永元二年(500年),雍州刺史
萧衍起兵反对东昏侯
萧宝卷。冯道根闻讯,对亲近的人说:“战争时不能遵守礼制,这是古人也不回避的。能够扬名于后世,这难道不是孝吗?时机不可失,我要出发了。”于是率领乡中子弟兵投奔萧衍,萧衍命冯道根担任将军蔡道福的副将,隶属于西台军(指南康王
萧宝融麾下的萧衍等西军)大将
王茂麾下。
永元三年(501年)二月,萧衍自襄阳出征,王茂与大将
曹景宗领军为前锋,击破
郢城刺史
张冲,下进至加湖(今湖北黄陂县东南),又大败萧宝卷所派的宁朔将军吴子阳等部,斩首万级,收降郢城。在诸次战斗中,冯道根常常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正在此时,蔡道福在军中逝世,萧衍于是令冯道根兼领蔡道福所部。冯道根之后又随王茂南下新林,与萧宝卷麾下大将
王珍国所领大军(号称二十万)大战于
朱雀航,斩获颇多。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衍受禅即位,建立南梁,拜冯道根为
骁骑将军,封增城
县男,
食邑二百户。又兼领“文德帅”,改授
游击将军。五月,江州刺史
陈伯之举兵反叛,冯道根随征南将军
王茂平叛。陈伯之内困于豫章太守郑伯伦,外受王茂威胁,只得投奔北魏。
坚守阜陵
天监二年(503年),冯道根出任
宁朔将军、
南梁郡太守,统领
阜陵(今安微全椒东)城戍。冯道根初到阜陵城,便修筑城隍,广布斥候,摆出一副敌军将随时来到的架势,众人都讥笑他,冯道根解释说:“小心防御,勇敢作战,说的就是这个情况。”果然,城还未修好,北魏大将党法宗、
傅竖眼便领两万大军突至城下。此时阜陵壁垒尚未完固,城中兵士不多,众人见魏军来袭,都大惊失色。冯道根下令大开城门,自己从容穿上戎服登城,挑选精兵两百人出击,击败魏军。魏军见冯道根气闲神定,己方又作战不利,于是撤退。
当时,魏军分兵屯驻于
大岘、
小岘、东桑等地,彼此联系,与阜陵对峙,魏将高祖珍又率三千骑军联络于其间。冯道根为打破僵局,主动率领一百骑兵截击高祖珍部,缴获其
鼓角、
军仪。魏军间的粮运通道被断绝,各部才依次退走。战后,冯道根迁任
辅国将军。
北伐大战
天监四年(505年),萧衍下诏北伐,豫州刺史
韦睿都督众军出征。韦睿受命后,派冯道根与长史王超宗攻小岘城,但初战失利,未能告捷。之后,韦睿先败魏军所派出城的锐卒数百人,趁势追击,攻克小岘。随后,韦睿进军合肥,在
肥水上筑堰,建造起几乎与合肥城墙一样高的战舰,最终攻陷合肥城,俘虏魏军万余人。冯道根随韦睿作战,屡立战功。
天监五年(506年),北魏中山王
元英进攻
北徐州,围困北徐州刺史
昌义之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魏军号称百万,驻扎迤逦四十多座城池。征北将军
曹景宗督军二十万抗击,韦睿也奉诏赴援,冯道根率兵三千作为韦睿军的前驱。
抵达北徐州后,冯道根建议先占据
邵阳洲(位于曹景宗屯驻的道人洲西),修筑堡垒,挖掘堑壕,以此进逼魏军城垒。曹景宗与韦睿一同进驻邵阳洲,韦睿命冯道根等连夜在曹景宗营地前二十里之处挖掘长沟,将带枝叉的树木竖立其中,截邵阳洲筑城,离魏军堡垒仅百余步远近。冯道根能长骑马丈量土地,他计算马行的步数来分配每人的工作量,所以到天亮,城隍就修好了。元英大惊,用杖击打地面说:“怎么能够如此神速!”
魏军先前在邵阳洲两岸造了两座桥,树立围栅数百步,截断
淮河通道。萧衍命曹景宗预装高舰,使之与魏军的浮桥同高,以备火攻;并命曹景宗和韦睿分别攻邵阳洲之北、南桥。韦睿命冯道根与庐江郡太守
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统领水军。三月,
淮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冯道根等乘
斗舰袭击邵阳洲上魏军。另以水船载草,灌膏油,趁风纵火,用来焚毁浮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当时大水湍急,顷刻之间,桥、栅都被冲毁。冯道根等都亲身搏斗厮杀,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魏军大溃,溺死、被斩杀的各有十余万,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淮水为之不流。梁军又俘虏魏军五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等不可胜计。
钟离大捷后,冯道根因功进封增城县伯,增加食邑三百户。回师后,他被改授为
云骑将军兼领
直阁将军,改封豫宁
县伯,享受食邑如旧。其后,他累官
中权将军中司马、
右游击将军、
武旅将军、
历阳郡太守等职。
遗爱流播
天监八年(509年),冯道根出任
贞毅将军、
假节、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兼领
汝阴郡太守。他为政清正,不苛求细节,使豫州境内安定。
天监十一年(512年),冯道根被征召入朝,授
太子右卫率。
天监十三年(514年),冯道根出任
信武将军、
宣惠将军司马,并任新兴、永宁二郡太守。
天监十四年(515年),又入朝为
员外散骑常侍、
右游击将军,兼领
朱衣直阁将军。次年,改任
右卫将军。
天监十六年(517年),冯道根出任假节、都督豫州诸军事、信武将军,第二次任豫州刺史。临行前,萧衍在武德殿特地宴请朝臣,为冯道根送行。席间,萧衍又命画工当场为冯道根绘像,以藏于宫中。冯道根
踧踖(恭敬又不安)致谢道:“臣可以报效国家的,只剩一死;如今天下太平,臣遗憾没有可以为国牺牲的机会。”豫州官民再得冯道根任刺史,都非常喜悦。萧衍常称赞他说:“冯道根所在之处,能让朝廷不再记得还有这一个州(意指其治理得当,使州郡安定无事)。”
病重逝世
抵达豫州任上不久,冯道根便患上疾病,只得上疏请求卸任返朝。萧衍允准,授以
散骑常侍、左军将军。回到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后,冯道根病势加重,萧衍多次派中使询问病情。
普通元年(520年)正月,冯道根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当日,萧衍正前往二庙(指分祀梁太祖等六世先祖及太祖太夫人的太庙、小庙)祭祀,出宫后,有司奏报冯道根离世的消息。萧衍问
中书舍人朱异说:“吉凶之事同日发生,如今朕可以去吊唁他吗?”朱异回答:“从前
卫献公听到柳庄(
卫国太史)的死讯,不脱祭服就前去吊唁。冯道根虽然算不上是
社稷之臣,但也对王室有过贡献,陛下前去,是合乎礼仪的。”萧衍于是亲临冯道根的宅邸吊唁,伤心恸哭,并下诏追赠他为信威将军、
左卫将军,赐
鼓吹一部,钱十万、布百匹,
谥号“威”。
主要影响
军事
冯道根性格谨慎宽厚,木讷少言。为政有方,受部下追念。又治军严毅,能约束部曲,率部下经过村庄阡陌,将士都不敢掳掠。其主要军事活动如下:
政治
天监八年(509年)至天监十六年(517年),冯道根两次出任
豫州刺史。他为政清正无争,以宽和为主,不苛求细节,使豫州境内安定,百姓喜悦。在朝中他进退有度,清贫淡泊,俭约如初,受举朝敬重。
历史评价
萧衍:①此人口不论勋。(《
梁书》引)②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州。(《梁书》引)③奉上能忠,有功不伐,抚人留爱,守边难犯,
祭遵、
冯异、
郭伋、
李牧,不能过也。(《赠谥冯道根诏》)
朱异:道根虽未为社稷之臣,亦有劳王室,临之,礼也。(《梁书》引)
姚察:
张惠绍、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初起从上,其功则轻。及群盗焚门,而惠绍以力战显;合肥、邵阳之逼,而道根、义之功多;浮山之役起,而康绚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梁书》)
李延寿: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攀附之始,其功则未。及群盗焚门,张以力战自著。钟离、邵阳之逼,冯、昌劳效居多。浮山之役,而康绚实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
南史》)
司马光:道根谨厚木讷,行军能检敕士卒;诸将争功,道根独默然。为政清简,吏民怀之。(《
资治通鉴》)
杜纲:若冯道根之进止有节,任城太妃之登城捍御,
韦睿之用兵变化,皆一时杰出之人也。(《
南朝秘史》)
轶事典故
口不论勋
冯道根每次征伐事毕,总是口不言功,诸将竞相争功,冯道根只是默然不言。他的部曲中有人颇有怨言,冯道根劝谕他说:“明主自会鉴别功劳的多少,我们这些人还要做什么。”梁武帝
萧衍对此非常赞赏,曾经指着冯道根对尚书令
沈约说:“此人口不言功。”沈约则道:“这是陛下的
大树将军(东汉名将
冯异的别号)啊。”
高洁始终
冯道根在朝中,尽管显贵,却仍俭约如初。所住宅第不建墙屋,没有器物、服饰,亦不留侍卫。进入他的房间内部,非常冷清,就如同平常百姓中的贫贱之人一样。时人都钦佩他的清贫淡泊,萧衍也非常看重他。
冯道根少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待到他显达后,粗通文墨,却自称缺乏文才,常常钦慕西汉名将
周勃的质朴厚重。
人际关系
史料索引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三·齐纪九》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五·梁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八·梁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九·梁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