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绚

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

康绚(464年-520年),字长明。华山郡蓝田县(今陕西省蓝田县)人,祖籍康居国(故治今新疆北境)。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康绚的先祖是康居(故治在今新疆北境)国人。在汉朝时,康居的一位王子被派遣为侍子,在河西地区待诏,于是定居于此,成为平民,并以康为姓。至西晋末年,陇西大乱,康氏迁居关中的华山郡蓝田县(今陕西蓝田),并曾出仕前秦后秦政权。
南朝宋武帝永初(420年-422年)年间,康绚的祖父康穆率领三千多家乡人南迁,抵达雍州襄阳县的岘南(今湖北襄樊),刘宋朝廷为之侨置华山郡(治今湖北宜城)蓝田县以寄居,授康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康穆死后,康绚的伯父康元隆、父亲康元抚相继被流民推举为华山郡太守。
东宫旧僚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康绚生于侨居地。他自少卓异不凡,有远大的志向。
升明三年(479年),齐王萧道成命其长孙萧长懋出镇雍州。萧长懋到任后,征用的都是名族子弟,只有康绚因为能力出众而被征辟为西曹书佐
永明三年(485年),齐武帝萧赜任命康绚为奉朝请。当时萧长懋被立为太子,特授他为东宫直后。康绚之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服丧期满后,被任命为振威将军、华山郡太守。他推诚安抚,使灾民悦服。此后被调入朝为前军将军,又出任华山郡太守。
举郡起义
永元二年(500年)底,掌理荆州事务的宗室远支萧颖胄府主、南康王萧宝融举义,反对东昏侯萧宝卷的统治。不久后,雍州刺史萧衍(即后来的梁武帝)亦举兵起义。康绚听闻义军起兵,举华山郡响应萧衍,亲自率领三千部曲、马二百五十匹随军,被西朝(南康王名义下与东昏侯相抗衡的政权)授为西中郎将、南康王中兵参军,加官辅国将军
永元三年(501年)二月,萧衍自襄阳出征,康绚随西军大将王茂为前锋,击破郢州刺史张冲所设防线,过汉口岸,攻占石桥浦,下进至加湖(今湖北黄陂县东南),进逼郢城。五月,东昏侯派宁朔将军吴子阳、军主光子衿等进据巴口,以援救郢州。六月,吴子阳等相继进军武口、加湖,筑城垒以自卫。七月,王茂率领康绚及军主曹仲宗、武会超等水师偷袭加湖,击破吴子阳等部,斩首万级。此役后,“郢、鲁二城相视夺气”。同月,郢城降。自此后,康绚常领游兵应援各部,颇有斩获。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建立南梁政权,封康绚为南安县男,食邑三百户。之后除任辅国将军、竞陵郡(治今湖北天门西北)太守。
转战东西
天监四年(505年),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举州投降北魏,新任南秦、梁二州刺史王珍国遣使求援,康绚率竟陵郡兵赴援。之后,魏军退去。
天监七年(508年)十月,北魏悬瓠军主白皁生等杀其豫州刺史司马悦,悬瓠及义阳三关重入南梁辖内。北魏派中山王元英等南下,与司州刺史马仙琕部展开争夺战。萧衍下诏授康绚为假节武旅将军,领兵赴援。
天监九年(510年),康绚升任假节、督北兖州沿淮诸军事、振远将军北兖州(治今江苏清江)刺史。
天监十年(511年)三月,朐山(今江苏连云港)百姓王万寿杀死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砜,献朐山降于北魏。康绚闻讯,即刻派司马霍奉伯分兵据守险要之处,使魏军不得经朐山而侵略梁境。同年十二月,振远将军马仙琕大败北魏徐州刺史卢昶等,克复朐山,战事告终。
天监十二年(513年)二月,郁洲民徐道角(一作徐玄明)夜袭州城,杀害青、冀二州刺史张稷,向北魏投降。北魏派大将樊鲁、奚康生等相继赴援。但在魏军抵达前,康绚已派司马茅荣伯率军出击,讨平徐道角叛乱。此后,他被征召入朝,任骠骑将军、临川王萧宏的司马,加官左骁骑将军,旋即转任朱衣直阁将军
天监十三年(514年),康绚被改授为太子右卫率,领甲仗卫士百人,与领军将军萧景宿卫殿内。
浮山之役
当时,北魏降将王足建议萧衍在淮河上筑堰,拦截淮水以灌寿阳(今安徽寿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芃等视察地形后,都认为淮河沿岸多为松软的沙土,不能筑坝。但萧衍不听,在徐、扬等地(今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征调总计二十万的民夫、士兵前往修堰,命康绚为假节、都督淮上诸军事,置司于钟离郡,负责主持修筑淮堰的事务。
经康绚等商议,南梁军民在钟离以南的淮河断面上,南起浮山(《太平寰宇记》称之为临淮山,今安徽五河东分界处)、北抵巉石山(五河东30里,横跨淮口,南对浮山),开始修拦河堰,“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
天监十四年(515年),浮山堰即将合龙,被洪水冲毁。康绚听信传言,搜集了数千万斤的铁器,沉于水中堰基,仍不能合龙。他又下令在沿淮百里之内砍伐树木,在水中打成“井”形桩,中间填塞以大石,再用土复盖于其上。修堰民工备受折磨,又遭逢盛暑疫病流行,死伤惨重。萧衍特派尚书右仆射袁昂侍中谢举假节出使,慰劳修堰军民,免其赋役。到这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淮水、泗水结冰,军民被冻死的有十之七、八,萧衍又派人赐其衣袴。
此年年初,北魏方面得知南梁起浮山之役,于是命其平南将军杨大眼领军进驻荆山(在钟离之西),与康绚对峙。十一月,杨大眼扬言进兵决堰,康绚命各军撤营止宿野外,又派儿子康悦出兵挑战,斩杀北魏咸阳王府司马徐方兴,魏军这才稍稍退却。十二月,硖石之战爆发,北魏扬州刺史李崇、代理镇南将军崔亮等部围攻被梁军占领的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至天监十五年(516年)二月,萧衍派左卫将军昌义之直阁将军王神念、太仆卿鱼弘文等来援,为魏军所困,硖石于不久后陷落。北魏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李平趁胜督率魏军攻击浮山堰,康绚与北徐州刺史刘思祖率兵拒战,击退魏军。
天监十五年(516年)四月,浮山堰终于修成。浮山堰“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夹之以堤”,堤上种植杞柳、修筑军垒,军士能在堤上驻兵守卫。
同时,康绚采纳他人建议,派人向东开凿了一条泄洪道,又对魏军施反间计,诱骗其凿山开湫,引堰水北流。这些分流的举措都未能阻止浮山堰的水势上涨,堰水不仅逼退魏军,还淹没了沿淮的数百里土地,使北魏占领下的寿阳城遭受洪水侵袭。
徐州刺史张豹子忌妒康绚之功,不愿隶属于其下,于是散播谣言,构陷康绚与北魏来往。萧衍虽然不听此言,但仍在修堰完毕后征康绚回朝。康绚离开后,张豹子不再修堰。当年八月(一作九月),淮水暴涨,冲毁浮山堰,奔流入海,影响沿岸十多万户百姓,“杀数万人”。
晚年及逝世
回朝不久后,康绚出任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领安陆郡太守,增封食邑二百户。他在司州三年,大修城池,号称严整之政。
天监十八年(519年),康绚入朝任员外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与护军将军韦睿、太子右卫率周舍一同宿卫殿省间。
普通元年(520年),康绚被任命为卫尉卿。尚未拜官,他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逝世,享年五十七岁。萧衍闻讯后,即日前往哭吊,赐其家鼓吹一部、钱十万、布百匹,追赠他为右卫将军谥号“壮”。
主要成就
军事
水利
主词条:浮山堰
天监十三年(514年)至天监十五年(516年)间,梁武帝为与北魏争夺寿阳(今安徽寿县),派康绚统领二十万军民,在钟离以南的淮河断面上修拦河堰,以达到倒灌寿阳城、逼迫魏军撤退的目的。
浮山堰主体为土坝,两岸同时填土进筑,中间用大量铁器垫底,并用巨石大木截流。坝高20丈(约合48m),顶宽45丈,底宽140丈,长9里,坝上可种植杞柳、修筑军垒。坝旁曾开有两条溢洪道,以分流水势,是中国水库建设史上记载最早的溢洪道。堰上游形成巨大水库,使200km以外的寿阳被水围困。堰底河床为沙土。在康绚被征回后,继任者不修堰,导致建成的当年八月涨水时,大堰溃决,下游受灾居民数以10万计。至今尚略存遗迹。
浮山堰工程的规模在当时堪称举世无双。据估算,其主坝高30~40米,形成的水域面积约有6700多平方公里,总蓄水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浮山堰主副坝填方约达200多万立方米。此数项指标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的。坝高往往是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最直接的表现。世界其它国家的土石坝至12世纪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晚了600多年。浮山堰的建成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惊人的力量和气概,立足于世界水利史中。
人物评价
姚察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初起从上,其功则轻。及群盗焚门,而惠绍以力战显;合肥、邵阳之逼,而道根、义之功多;浮山之役起,而康绚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梁书》)
李延寿:①其余安定梁天惠、平原刘孝庆、河东王世兴、赵郡李居士、襄阳黄嗣祖、鱼文、康绚之徒,并为后来名将。(《南史》)②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攀附之始,其功则末。及群盗焚门,张以力战自著。钟离、邵阳之逼,冯、昌劳效居多。浮山之役,而康绚实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南史》)
轶事典故
姿容魁伟
康绚身高八尺,容貌出众,尽管已身居高位,却仍勤练武艺,受到萧衍的亲信。一次,萧衍在德阳殿戏马,命康绚表演骑射,他持弓射击,一矢中的,围观的人都赞赏不已。同日,萧衍让画工绘下康绚的样貌,派使者拿着画问他说:“你识得这幅画吗?”
恭谨宽厚
康绚为人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在朝中与人往来时,如同不善言辞一般,被人称为恭谨宽厚之人。为人好施舍,数次在省中宿卫,每在寒冬时见到省官衣衫破旧,都要赠给他们衣物。
亲属成员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梁书·卷十八·列传第十二》
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