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义之

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

昌义之(?-523年11月19日),历阳郡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

人物生平
累从征战
昌义之少有武干,随南齐大将曹虎征战,屡立战功。曹虎担任雍州刺史后,以昌义之补任防阁之职,外授冯翊戍主。曹虎入朝后,昌义之留在雍州,效命于新任雍州刺史萧衍麾下,萧衍对其颇为优待。
中兴元年(501年),萧衍起兵攻打东昏侯萧宝卷,昌义之为辅国将军军主,除任建安王中兵参军。当时竟陵芊口有邸阁,萧衍派昌义之前去驱逐,昌义之每战必捷。萧衍军至新林,昌义之随大将王茂于新亭及朱雀航力战,斩获尤多。攻克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萧衍任命昌义之为直阁将军、马右夹毂主。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代齐称帝,建立南梁,是为梁武帝。南梁建国后,昌义之受封为永豊县侯,食邑五百户。又被授为骁骑将军,后出任盱眙郡太守。
天监二年(503年),昌义之调任假节、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镇守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北魏派兵侵扰北徐州,昌义之将其击退。
天监三年(504年),昌义之进号冠军将军,被增封食邑二百户
北伐讨魏
天监四年(505年)十月,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
天监五年(506年)二月,昌义之与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昌义之败走。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军十万迎击梁军。五月,右卫率张惠绍徐州(治彭城,今属江苏),进抵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昌义之再攻梁城,最终将其攻拔。但张惠绍、桓和、王伯敖与蓝怀恭等部梁军均作战不利。至九月,魏将邢峦杨大眼于清水以南击斩蓝怀恭,张惠绍放弃宿预,吴平侯萧景放弃淮阳(今江苏泗阳境)逃回。此时,北伐梁军已进至洛口,诸将都想乘胜深入敌境。但梁军统帅、临川王萧宏怯懦愚劣,尤其是在得知邢峦已渡过黄河,与元英会合,即将共同攻梁的消息后,甚为恐惧,即召开军事会议。大将吕僧珍说:“知难而退,不亦善乎!”萧宏连忙出言同意,但诸将都主张继续进兵。昌义之坚决反对退兵,他大怒不已,一时之间“须发尽磔”。他说:“吕僧珍可斩也!岂有百万之师出未逢敌,望风遽退!何而目得见圣主乎!”萧宏不敢违背众议,只是驻军不前。适遇洛口天气突变,一夜狂风暴雨,萧宏抛下大军,领数骑落荒而逃。洛口将士随之散归,失亡近五万人。昌义之也被迫放弃梁城,移军扼守钟离。北魏宣武帝欲乘胜灭南梁,遂攻克马头(位于钟离西,今安徽怀远南),并将城中粮秣悉数运回北方。当时有人认为:“魏运米北归,当无复南向 。”萧衍对形势看得很清楚,说:“不然,此必进兵,非其实也。”于是令昌义之完善钟离城的工事,以待魏军。
十月,北魏中山王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寅果然率众围攻钟离。十一月,萧衍命右卫将军曹景宗都督诸军二十万援救钟离,兵屯道人洲(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中),待众军集齐后并进。
死守钟离
主词条:钟离之战
天监六年(507年)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钟离城北阻淮水,魏军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建栅达数百步,作为跨淮通道。元英据南岸攻城,杨大眼据北岸立城接应,以通粮道。时钟离城中仅有三千人,昌义之督率将士奋力抗击。钟离城堑水深,魏军以车、人运土填堑,设飞楼、冲车撞击城墙。昌义之率军用泥土补修被撞坏之处,冲车虽入,但城墙未坏。魏军昼夜苦攻,轮番冲击。昌义之善射,每当有危难之处,便亲去救援,箭到之处,魏军无不应弦而倒。双方一日之内战数十合,魏军死伤以万计,死尸堆积与城墙相高,仍不退却。
二月,萧衍命豫州刺史韦睿自合肥(今安徽合肥)领兵增援钟离,受曹景宗节度。韦睿截邵阳洲筑城,成功抵御魏军的攻势。曹景宗派人潜水入城送信,昌义之才知援军到达。钟离守军闻讯后,勇气倍增。三月,韦睿乘淮水暴涨六七尺之机,派斗舰袭击邵阳洲上魏军。另以小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当时大水特别湍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呼声动天地。魏军大溃,元英见桥断,脱身弃城而走,杨大眼亦烧营而去。诸垒相次土崩,皆争先弃其器甲争投水,溺死、斩杀各有十余万,淮水为之断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部死伤无数,伏尸相枕
昌义之闻报后,又悲又喜,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叫道:“又活命了!又活命了!”随即出兵追击元英,直至洛口才回师。元英独自逃入梁城,魏军全军覆灭,沿淮河的百余里间,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五万魏军。梁军缴获的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计。
梁军回师后,昌义之因功进号军师将军,增封食邑二百户,改任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等职。尚未拜职,又改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后因将“禁物出蕃”,遭到有司弹劾罢职,被免职当年又补授朱衣直阁。后改授左骁骑将军,仍任直阁职;调任太子右卫率,领越骑校尉假节
硖石无功
主词条:硖石之战
天监八年(509年),昌义之出任持节、督湘州诸军事、征远将军、湘州刺史。
天监九年(510年),昌义之以征远将军号入朝。不久,又出任司空、临川王萧宏的司马,仍为征远将军。次年,改授右卫将军
天监十三年(514年),昌义之被调为左卫将军。同年冬,萧衍派太子右卫率康绚督众军建造荆山堰。
天监十四年(515年),左游击将军赵祖悦袭取北魏的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以此进逼北魏占领下的寿阳(今安徽寿县),北魏扬州刺史李崇、镇南将军崔亮及镇东将军萧宝寅分兵抵御,并围困硖石、攻击荆山堰。崔亮久攻硖石不下,北魏胡太后于次年派镇军大将军李平总统各军,加大了对硖石的攻势。在此危急情况下,萧衍令昌义之率太仆卿鱼弘文、直阁将军曹世宗、徐元和等前往救援。昌义之军未至,康绚等已破魏军。萧衍改命昌义之率朱衣直阁王神念等沿淮进援峡石。当时魏军兵势强盛,王神念攻峡石浮桥失败,昌义之等只能屯于梁城,无法援救峡石,不久后硖石被魏军攻克。昌义之班师后,被有司弹劾,萧衍因为他是功臣,所以并未加罪。
晚年及去世
天监十五年(516年),昌义之又出任使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信威将军、湘州刺史。是年,又改授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其后,获赐鼓吹一部,改封营道县侯。
普通三年(522年),昌义之受征入朝,被调为护军将军,仍享有一部鼓吹的待遇。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523年11月19日),昌义之去世。萧衍深为痛惜,下诏追赠他为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赠钱二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谥号“烈”。
主要影响
昌义之少有武干,随南齐大将曹虎征战,颇有战功。后随雍州刺史萧衍(梁武帝)起兵讨伐东昏侯萧宝卷,对南梁的建立甚有功绩。天监二年(503年),击退北魏北徐州的侵扰。天监四年(505年),临川王萧宏出征北魏,昌义之率军为前锋,攻拔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后因梁军主力溃败,被迫移军扼守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天监六年(507年),北魏中山王元英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昌义之督率三千梁军奋力抗击。随后与赶来救援的豫州刺史韦睿、右卫将军曹景宗等合击魏军,俘斩近三十万,缴获军粮、器械无数。硖石之战时,又领军救援,因魏军兵势强盛而无功。
历史评价
萧衍:干略沉济,志怀宽隐,诚著运始,效彰边服。(《赠谥昌义之诏》)
姚察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初起从上,其功则轻。及群盗焚门,而惠绍以力战显;合肥、邵阳之逼,而道根、义之功多;浮山之役起,而康绚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梁书》)
李延寿:张惠绍、冯道根、康绚、昌义之攀附之始,其功则未。及群盗焚门,张以力战自著。钟离、邵阳之逼,冯、昌劳效居多。浮山之役,而康绚实典其事。互有厥劳,宠进宜矣。(《南史》)
赵翼:其他立功立事,为国宣力者,亦皆出于寒人。……陈伯之陈庆之兰钦曹景宗、张惠绍、昌义之、王琳杜龛等之于梁。……皆御武戡乱,为国家所倚赖。(《廿二史札记》)
轶事典故
昌义之没有读过书,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他为人宽厚,善抚士卒,部下也愿为其效死力。在地方任职时,也能使官民安居乐业。
钟离之战后,昌义之十分感激领军救援的大将韦睿曹景宗,于是请二人会面,设二十万钱作为赌注,让二人相赌,以报钟离战役之恩。在这次载入史册的博弈中,曹景宗掷子得“雉”赢采,韦睿也缓缓掷得一个“卢”(“卢”赢“雉”)的赢采,但他立即取一子翻过来,说道:“真是怪事。”于是变成了“塞”这个输采,反让曹景宗取胜了。
人际关系
儿子:昌宝业,袭封营道县侯,官至直阁将军、谯州刺史。
史料索引
梁书·卷十八·列传第十二》
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梁纪二》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