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5月14日),初名郊,字伯庠、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县(今河南省民权县双塔镇双塔村)。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人物生平
宋庠生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他幼年时同弟弟宋祁随父在外地读书,稍长离父还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宋祁两兄弟,同举甲子科进士。礼部奏宋祁第一,宋庠第三,刘太后(章献皇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宋庠第一,而置宋祁第十,故有兄弟“双状元”之称。由此宋庠成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连中三元”之人。宋庠中状元后,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被刘太后看中,破格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迁左正言
宋仁宗郭皇后被废时,宋庠与御史伏在官署争辩,被处以罚金。许久后,宋庠任知制诰。曾上疏建议科举应文武分试,被采纳。不久,兼任史馆修撰、知审刑院。当时,密州一霸王澥私自造酒,并杀人灭口,宋庠不顾宰相陈尧佐说情,坚持判王澥死刑,大快民心。
宝元(1038年—1040年)年间,宋庠以右谏议大夫充任参知政事,位居政府。宋庠在相位以儒雅著称,遇事是非分明,与同僚吕夷简不和,又因反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最终被调知扬州。新政失败后,朝廷擢宋庠为枢密使
庆历三年(1043年),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
庆历七年(1047年),春旱,仁宗采用东汉时以灾异策免三公的旧例,罢免宰相贾昌朝,其余辅臣皆削一官,宋庠为右谏议大夫。
庆历八年(1048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
皇祐元年(1049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皇祐三年(1051年),又因家法不严,纵容子弟过错,遭包拯弹劾而被罢相,出知河南府,几经迁徙,被仁宗封为莒国公。
治平元年(1064年),宋庠请求告老还乡,不准,改封郑国公,称镇武宁军,出判亳州。宋庠前后所至地方,均以慎静治理,晚年逐渐沉浮自安,又笃爱幼子。至亳州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最终以司空致仕。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十八日,宋庠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朝廷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元献(一作元宪)。宋英宗亲题其碑额为“忠规德范之碑”。
主要影响
宋庠诗歌的风格特征经历了由早期温雅瑰丽到晚期清迥凄怆的转变过程,早期诗歌的风格,主要受到西昆诗人杨亿、刘筠、夏竦等人的影响,而随着宋庠个人经历的变化和诗学对象的变化,宋庠的诗歌也产生了变化,最终形成清迥凄怆、豪迈健举的诗歌风格特征。
历史评价
夏竦:咏落花而水言落,大宋当状元及第,又风骨秀重,异日当作宰相。
蔡襄:宋元宪公近之和气拂然袭人,景文则英采秀发,久视之,无一点尘气,真神仙中人也。(《东斋记事》)
黄震:自布衣时,二宋已名动天下,而公为谨饬云。(《黄氏日钞》)
王珪:于皇仁宗,受天宜君。相孰有人,郑公之文。帝曰汝来,予欲考古。公则有承,不远尧禹。具施维何,声府彼民。公有经术,肌予诏人。谁不出处,公位将相。不显郑公,士夫之望。始其告休,公年未至。卒草我违,以听就第。乃保宏父,一品之章。关有吝询,据经弗忘。公奄不存,隐如皇席。尺章烂然,以昭公迹。既又锡公,塞于脾首。维碑义义,在许之右。吏臣次之,矢诗不多。以视后人,遂以永歌。
王称:庠性俭约,不喜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南宋·陈之强:荆湖之间,国朝以来,安州为望郡。名公钜卿,相继而出。元宪、景文宋公伯仲,则其杰也。(《元宪集序》)
脱脱:咸平、天圣间,父子兄弟以功名著闻于时者,于陈尧佐、宋庠见之。……庠明练故实,文藻虽不逮祁,孤风雅操,过祁远矣。君子以为陈之家法,宋之友爱,有宋以来不多见也,呜呼贤哉!
乾隆帝:宋庠、宋祁兄弟同负盛名,且同举进士,时以大小宋并称。乃其官位,一至宰辅,一为尚书。事业所就,既殊情性,亦奢俭各异。故其诗文沈博新警,因各随其性之所近,而为世所传诵则同。(《御制题元宪景文集并各书其卷首》)
清·纪昀等:然集(《宋元宪集》)中名章隽句,络绎纷披,固不止是数联也。文章多馆阁之作,皆温雅瑰丽,沨沨乎治世之音。盖文章至五季而极弊。北宋诸家,各奋起振作,以追复唐贤之旧。穆修柳开以至尹洙欧阳修,则沿洄韩、柳之波。庠兄弟则方驾燕、许之轨。譬诸贾、董、枚、马,体制各殊,而同为汉京之极盛。固不必论甘而忌辛,是丹而非素矣。陈振孙称“景文清约庄重,不逮其兄,以此不至公辅”。今观其集,庠有沉博之气,而祁多新警之思,其气象亦复小殊。所谓文章关乎器识者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二·集部五》)
中国近现代古文学家钱基博:①宋之文章,大端不出二者,而推其原皆出于唐:其一原出李商隐;自宋初西昆之杨亿、刘筠、钱惟演以迄宋氏庠、祁兄弟、夏竦、胡宿王珪,词取妍华而不免庸肤,此承唐人之颓波,而未能出新意者也。(《中国文学史 上》)②妍炼稳称,其诗盖出杨亿。惟杨亿华贵之词,一味雍容。庠则温雅之中,饶有凄惋。(《中国文学史 中》)
轶事典故
出生祥瑞
宋庠的母亲钟氏曾梦见一位朱衣人赠大珠一枚,钟氏纳珠于怀,醒来后还能感受到宝珠的温暖。不久后,她的大儿子出生了,便是宋庠。后来她又做了一个梦。还是梦见那个朱衣人,这一次,朱衣人给了她一部文选。梦醒后又生一子,这就是宋祁。为了纪念梦中奇遇,宋祁有了一个小字—选哥。
过年吃剑
据说,宋庠青少年时期,家境并不富裕。其生母去世后,父亲又娶妻朱氏。他与其弟宋祁因此到外祖父家居住,就学于安陆(今湖北安陆),过着很穷困的生活。有一年冬至,他兄弟俩邀同学好友在一起聚会饮酒,竟然拿不出钱来置办丰盛的酒菜。宋庠对大家说:“冬至节来临,无钱把这次聚会置办得太好。独有祖上留剑一柄,剑鞘上裹银一两,如今取下来,粗以办节。”接着又笑着说:“冬至吃剑鞘,过年当吃剑耳。”一位好友见状,感慨不已,说:“二公居贫至此,但依然谈笑自若,以后定能成就大事!”
救蚁传说
据传,宋郊未中科举时,一天正在草房檐下念书,这时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宋郊突然看见房檐下的蚂蚁洞流进了雨水,几万只蚂蚁爬出洞来抱作一团、在水里挣扎,眼看这个蚂蚁家族将要被水毁灭,也不知是好奇,也不知是动了恻隐之心,宋郊忙喊来弟弟,拿出些竹竿,编了一座竹桥,引渡蚂蚁上桥,蚂蚁爬到了老槐树上,得救了。
不久,听说朝廷要开科了。兄弟俩欢喜得一夜没睡,收拾行李就准备去东京汴梁赶考。正要出门,突然来了个外地化缘的僧人,宋郊、宋祁施舍他些米面,僧人说:“我看二位施主相貌不凡,像是能拯救千万人生命的贵人之相,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宋祁对这位僧人的奉承话,并没在意,宋郊却非常认真地说:“老师父实不相瞒,那天下暴雨,房下的蚂蚁洞被暴雨侵害,我兄弟俩编竹桥救活过千万只蚂蚁。”僧人笑着说:“二公必魁天下。”僧人走后,二人匆忙地上路赶考去了。
考场上,宋郊、宋祁凭着满腹才学,笔下生花,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满怀兴致地交了考卷,考场上下,无不称奇。主考官在评卷时却连连摇头:“可惜呀,一字之差丢了状元。”原来是宋祁在答卷时笔下误,太字少写了一点,主考官自语着又看试卷,卷上那“太”字竟一点不差,他揉揉眼,伃细辨认仍是“太”字,“太”字那一点却不像墨迹,他用袍袖轻轻一拂,原来是只蚂蚁趴在“大”字下面,奇怪的是主考官连拂3次,蚂蚁3次都回到原处,主考官索性将蚂蚁抖落案下,细看那“大”字下面仍然趴着一只蚂蚁,主考官暗想:看来这文章之外大有文章。随传宋祁查问,宋郊、宋祁就把戏编竹桥引渡蚂蚁的事讲述一遍,主考官听后大喜,朱笔点宋祁第一名进士。事后,主考官奏明朝廷说:“宋郊、宋祁文章出众,对蚂蚁遇难就能如此心善,如果治理国家,对百姓定不会为非作歹,实是国家德才兼备的栋梁。”章献太后听说此事后,觉得弟先兄不妥,御笔批宋郊第一,宋祁第三。
故乡人民仰慕“二宋”品德,把他们读书住过的村庄改名为“小宋”,还建了一座“渡蚁桥”劝人积德行善,如今县志上还留下许多诗词,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安德渡人如渡蚁,平沙漠漠景文桥。”渡蚁桥给后人留下许多佳话和启示。
夏竦推奖
据《青箱杂记》记载,宋庠与弟弟宋祁未考取功名时,当时夏竦任安州太守,特别厚待两人,曾让两人以《落花》为题作诗,宋庠先作一联:“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空到地香。”宋祁接一联:“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存半面妆。”夏竦评价说:“咏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宋庠)当能状元及第。又风骨秀重,异日当作宰相。小宋(宋祁)比不上你,但也能做高官。”后来果然像他说的一样。
科举轶事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与弟宋祁一起应进士试。开封府试,宋庠得中第一。礼部考试时,试题有《良玉不琢赋》,宋庠下笔立就,时称擅场。考官胥偃见到试卷,大为赞赏,说:“非二宋不能作。”唯所遗憾的是,在胥偃所断定是宋庠所作的试卷中,“怀奇擅名”及“而无刻画之名”两句,竟重押一韵。胥偃深深为之惋惜,但又不忍让其因此一处小疵而名列下第,于是悄悄替其将“擅名”改为“擅声”,并置之第一。后来拆开弥封,此卷果为宋庠所作。据说,宋庠应殿试时,赋题为《德车结旌赋》,第二韵当押“结”字。不知为什么,他竟然又重犯礼部考试时的失误,没有按规定押韵。经考官上奏得旨,试卷仍被判为优等。状元及第后,他在谢主文启中,颇为巧妙地叙述自己的失误道:“掀天波浪之间,舟人忘楫;动地鼓鼙之下,战士遗弓。”
避讳改名
宋庠起初叫宋郊,字伯庠。同为翰林学士李淑担心他领先自己,以命运不好中伤他,上奏说:“宋,是朝廷接受天命的称号;郊,就是交。把姓名合在一起来说不吉利。”宋仁宗没有当作一回事,还把这事告诉了宋郊,宋郊于是就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不知宋庠
宋庠因遭谗而改名,心中颇为不快。据说改名以后,他初次用新名给叶清臣(叶为宋庠榜第二名)写信,信中称叶清臣为“同年”。叶清臣接信后,回信时给他开玩笑说:“清臣是宋郊榜第二人,榜中无有宋庠,不知君为何许人也?”宋庠因此写了一道七绝,又寄给叶清臣道:“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沾华缨。莫惊书录称臣向,即是当年刘更生(即西汉刘向,原名更生)。”
不畏强权
宋庠兼任知审刑院时,曾经参与处理过这么一件案子:密州(今山东诸城)一个地头蛇王澥在家中私自酿酒时被邻人发现,他诬邻为盗,怂恿手下将邻人父子四口杀死。当时北宋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对盐、酒等物品实行专卖政策,在各州县都有酒务专管酿酒、卖酒,所以王澥私自造酒按法制是要严惩的,何况他又出了人命?但由于有当朝宰相陈尧佐替他说情,案子一时陷于窘境,宋庠在此关头却表现出异常的坚决,最终判了王澥死刑。
偏听一面
据《涑水纪闻》记载,吕夷简为相时,宋庠任参知政事。吕夷简素来对范仲淹怀有敌意,一次他见到范仲淹写给西夏李元昊书信的录本奏报,故意当着宋庠的面自言自语地大声说:“哎呀,哪有守边重臣和叛敌通信的?(西夏国曾对宋称臣)”又说:“奏本这么写,谁又知道他到底对元昊说了些什么呢?”宋庠闻听事关重大,第二天上朝便参了范仲淹一本,宋仁宗沉吟良久不太相信,吕夷简马上站出来说:“私自写信不应该,可若说范仲淹对皇上有二心,那是万万不对的。”这么一来,宋庠反倒成了嫉贤妒能、无中生有造谣诽谤别人的小人,很快便出京城知扬州府。
黄扉止四
据《西清诗话》记载,宋庠做了宰相后,有人写诗祝贺,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到黄扉止四人。”意思是,截止到宋庠做宰相之时,在大宋科举已经诞生的四十三位状元中,只有吕蒙正王曾李迪、宋庠四位做到了宰相。时任枢密副使的王尧臣看了这首诗以后,连道可惜,说为什么不用“已四人”而偏偏用“止四人”呢?这不是说就此截住了吗?不料一语成谶,王尧臣在距宰相一步之遥时(参知政事)因病而亡。此后,北宋状元再无人做到宰相。
署名有规
宋庠精通文字学,在朝廷任职时,堂吏在文书末尾用俗体字写“宋”(这里的“宋”指的是俗体字中简化或变形的“宋”字,与正式字体有所区别),宋庠不肯签署,说:“这不是我的姓。”堂吏惶恐地改正过来,宋庠才肯签署名字。
为甚吃齑
据《钱氏私志》记载,宋庠身为宰相,元宵之夜仍在书院读《周易》,他听说弟弟宋祁这时正华灯高照,在歌妓们的簇拥下饮酒作乐。次日,宋庠派亲信到宋祁府中传话责备他,说:“相公传话给学士,听说昨夜点灯夜宴,穷奢极侈,不知还记不记得某年元宵之夜,一同在某州学里吃齑饭的情景?”宋祁笑着说:“也请传话给相公,不知那年吃齑饭,到底是为了什么?”
好心坏事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太原当地风俗是喜好射箭,所以当地民间有弓箭社的组织。韩琦在太原时对此风俗既不禁止,也不提倡鼓励。所以他们人情自得,也可以寓万兵备于其间。后来宋庠继任,对射箭之武风想加以利用。他下令将当地之比列为部伍,让他们必须用角弓射箭。但是太原人比较贫穷,向来用的都是木弓。从此之后,有的人家只好卖牛买角弓,搞得人心骚乱。
人际关系
宋庠的祖先是宋国君主宋微子。他的高祖宋绅,于唐昭宗时任御史中丞,因言语不当而获罪免职,举家迁于开封府雍丘县。
(以上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文集
宋庠有文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曾校定《国语》,撰《国语补音》3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12卷。另有《掖垣从志》3卷、《尊号录》1卷、《别集》40卷。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宋元宪集》40卷。《全宋诗》辑其诗14卷。
书法
传世作品有《致宫使少卿尺牍》。
史料索引
《华阳集·卷四十八·宋元宪公神道碑》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
后世纪念
双状元塔
双状元塔坐落开封雍丘清风洞(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双塔乡双塔集村)。唐朝末年,村里建了一座总成寺。寺内建有两座浮屠(佛塔),人称双塔。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该村宋庠、宋祁兄弟一同进士及第,章宪太后认为不应以弟先兄,遂擢宋庠为第一,将宋祁排在第十。人们将其成就和矗立在家乡的“双塔”连在了一起,认为是双浮屠之应,于是把“双塔”称为“双状元塔”,村名也随之改称“双塔村”。塔高约20余米,塔身有台阶,可拾级至塔顶,中秋时节,登高望远、天朗地阔、金风飒飒,落叶萧萧,旧时人称之“双塔秋风”,曾经列为“杞县八景(其地原属杞县)”之首。1963年,双状元塔被公布为民权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影视形象
1986年电视剧《包公》:金世驯饰演宋庠。
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张勇民饰演宋庠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