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 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甘肃天水、兰州、陇南、白银,陕西的宝鸡、汉中、咸阳、西安及四川成都、绵阳等地都有震感。7月23日从甘肃省地震局了解到,甘肃省抗震救灾应急部门已接到有死亡95人,失踪5人,受伤800多人;紧急转移安置3.16万人,详细灾情仍在统计中。此次震中距离岷县县城7公里。漳县、岷县县城的通讯保持正常。
基本信息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2日7时45分在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最新报道:7月22日7时54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表示,此次甘肃定西6.6级地震位于
南北地震带中的临潭—宕昌断裂带上,属于这条断裂带的正常活动。该断裂带所在的南北地震带,自2008年
汶川地震后进入活跃期,随后的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表明其活跃度一直不减,仍处于活跃期。预计此次地震
震中烈度将达到八度,地震将对当地造成较大损失。
地震烈度
东方网7月24日消息:据
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
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中国地震局依据《地震现场工作:调查规范》(GB/T 18208.3-2011)、《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通过灾区震害调查、强震动观测记录分析、遥感震害解译等工作,完成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烈度评定工作,并征得
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极灾区
烈度为Ⅷ度,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6432平方公里,
等震线长轴呈北西走向分布,共造成甘肃省13个县受灾,包括定西市岷县、漳县、
临洮县、
渭源县、
陇西县,甘南州
临潭县、
卓尼县、迭部县、
舟曲县,
陇南市宕昌县、
礼县,临夏州康乐县和天水市武山县。此外,位于Ⅵ度区之外的部分县市也受到地震波及,造成个别居民点有少量破坏。
Ⅷ度区西北自岷县
中寨镇,东南至岷县
禾驮乡东南,东北自岷县禾驮乡东北,西南至岷县禾驮乡西南,长轴为40公里,短轴为21公里,面积706平方公里。
Ⅶ度区西北自卓尼县
洮砚乡,东南至
宕昌县木耳乡,东北自
漳县金钟镇,西南至岷县
麻子川乡。长轴为87公里,短轴为59公里,面积3640平方公里。
Ⅵ度区西北自
卓尼县康多乡,东南至
礼县沙金乡,东北自
陇西县菜子镇,西南至迭部县
洛大乡,长轴为161公里,短轴为127公里,面积12086平方公里。
领导批示
甘肃省已启动地震应急二级响应,拨付应急资金500万元。甘肃省省长刘伟平赶赴地震灾区。
救援情况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甘肃省岷县、
漳县交界6.6级地震造成的损失紧急启动国家四级
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中国地震局根据《
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经研究,启动中国地震局Ⅱ级应急响应。
定西军分区立即启动
应急响应机制,已派出300多名应急民兵紧急赶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岷县人武部已出动100多人的
民兵应急分队兵分多路赴各乡镇展开救灾。武警甘肃总队500名兵力今早驰援灾区。
赶赴震中的
武警交通部队一总队一支队参谋长于晓东告诉新华社记者,由兰州通往震中岷县
茶埠镇和重灾区闾井乡的国道212线部分道路受损,房屋倒塌严重,武警交通部队作为专业化应急救援部队紧急调集310名应急救援尖兵、64台重型机械,远程机动开赴现场展开抢通救援。
截至22日16时,已有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1800多人抵达灾区展开搜救,甘肃省、市、县、乡有1000多名干部也投入到搜救和抢险之中。
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向岷县地震灾区派出4批30人的医疗专家组。
截至22日20时,兰州军区派出的现役部队1322人、民兵预备役力量1428人、医疗防疫分队65人、2架直升机,已到达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武警部队派出救援力量共1620人,公安、消防警力已经投入1387人,搜救群众453人,疏散人员31250人,排除险情326处。
甘肃省市已经派出急救车辆30辆、医疗和疾病预防专家164人到达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共收治伤员868人,危重16人,重症119人。中石油、中石化全力保障救灾油料供应。同时准备应急面粉1417万斤、大米159万斤,食用油286万斤。
灾区7个乡镇25个通讯基站,已抢通4个,还有21个不能正常工作。震区人畜饮水设施、河道堤防受损严重,电站、水库没有发现重大险情。地震发生后,正在外地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灾情,对灾区群众深表关切,对搞好抗震救灾做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总理打电话了解灾情,提出了具体要求。汪洋副总理也作出了批示。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民政部副部长姜力率地震局、财政部、公安部、卫生计生委等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已赶赴甘肃岷县
漳县6.6级地震灾区,指导配合地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民政部向甘肃地震灾区紧急调拨1万顶帐篷、3万床棉被、5000张
折叠床和1万条睡袋,帮助灾区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甘肃省红十字会也紧急调拨50顶帐篷、1000床棉被、1000件棉衣,紧急采购应用水5吨、方便面5吨,均已全部起运灾区。同时,请求
中国红十字会从西安备灾中心调拨200顶帐篷、2000件夹克、1000个家庭包,从宁夏备灾中心调拨3000床棉被、3000件夹克,正在运往灾区。
7月22日,民政部向甘肃省紧急调拨1万顶帐篷、3万床棉被、5000张
折叠床和1万条睡袋。甘肃省下拨500万元省级救灾应急资金,省民政厅已向岷县调运1500顶帐篷、4000床棉被、2000张折叠床,向
漳县调运100顶帐篷、400床棉被,从
陇南市紧急采购2万箱方便面和2万件矿泉水。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此前针对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6.6级地震启动的国家四级
救灾应急响应紧急提升至三级。
已调拨灾区帐篷8480顶,棉被9400床,折叠床2020张,矿泉水27750件,方便面26350箱,饼干100箱,夹克衫5000件,
家庭应急包1000个;省民政厅、省财政厅从省列救灾资金中向定西市紧急下拨50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用于受灾群众应急救助。
发布预警
2013年7月21日,甘肃省陇南、天水、
平凉受
强降雨袭击,
兰州中心气象台于22时10分发布最高级别的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翌日,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市仍有中到大雨,局部有
暴雨;
定西、甘南、
临夏三市州有小到中雨,局部有大雨。大雨将对灾后救援工作产生影响,专家提醒,震中为山区,请务必注意地震引发的泥石流、
山体滑坡等
次生灾害,请尽量避开陡峭山体。
伤亡情况
据央视报道,甘肃岷县、
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造成56人死亡、412人受伤,14人失踪(更新中)。
据定西市政府初步统计,灾害已造成22人死亡,296人重伤,其中:岷县
蒲麻镇3人死亡;
梅川镇5人死亡,45人重伤;
中寨镇2人死亡,10人重伤;漳县
石川乡三条沟村1人死亡,四族、石川、马泉、草滩、东泉、大草滩、金钟、殪虎桥等8个乡镇共26人受伤。漳县13个乡镇多数房屋出现裂缝、部分房屋倒塌。截至7月22日09时30分,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6.6级地震共记录到
余震56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6次,包括5.0-5.9级1次,3.0-3.9级5次。
截至7月22日12:30,共发生余震371次,最大余震5.6级。地震已造成47人死亡、296人重伤。其中:定西市岷县死亡45人、
漳县1人,
陇南市礼县死亡1人。漳县13个乡镇多数房屋出现裂缝、严重损毁房屋5600户21000间,倒塌380户1203间;岷县中寨至小寨二级光缆中断,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东山区5个乡镇大面积停电。
新华社快讯: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处地震已造成53人死亡、337人受伤。公安、消防及武警森林总队等救援力量已经进入重灾区,灾情正在进一步了解核实中。
定西发布:定西市“7.22”
重大地震灾害,据最新统计已造成54人死亡。
截止到7月22日下午,全市灾害已造成54人死亡、337人受伤。其中,岷县
蒲麻镇3人死亡;
梅川镇30人死亡;
闾井1人;申都2人;禾驮9人;
中寨镇4人死亡;维新死亡2人;
茶埠死亡1人。武警甘肃总队500名兵力22日早晨驰援灾区,其中包括120名专业救援队员。武警岷县中队救援人员已经进入灾区。
从甘肃省定西市政府获悉,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兰州、陇南、甘南、
平凉等地震感强烈。定西市岷县与漳县交界6.6级地震已造成定西市73人死亡,其中岷县72人,漳县1人;岷县14人失踪,584人受伤。此外,地震还造成与定西市紧邻的甘肃陇南市
礼县、
宕昌县各1人死亡。
截至22日20时,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与漳县交界6.6级地震共造成因灾死亡89人,失踪5人,受伤628人;共收治伤员868人,危重16人,重症119人。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已赶赴灾区,指导配合地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截止到23日凌晨,岷县
漳县交界地震灾害共造成
定西、陇南、天水、白银、临夏、甘南6个市州的22个县区、204个乡镇、12.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9人,失踪5人,受伤800多人;紧急转移安置3.16万人。
甘肃定西地震已致89人死593人伤。
截止23日11时,甘肃定西6.6级地震已造成95人死亡。岷县18个乡镇2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5万人。
据定西市政府初步统计,灾害已造成11人死亡,81人重伤,其中:岷县
蒲麻镇3人死亡;梅川镇5人死亡,45人重伤;
中寨镇2人死亡,10人重伤;
漳县石川乡三条沟村1人死亡,四族、石川、马泉、草滩、东泉、大草滩、金钟、殪虎桥等8个乡镇共26人受伤。漳县13个乡镇多数房屋出现裂缝、部分房屋倒塌;岷县中寨至小寨二级光缆中断,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
东山区5个乡镇大面积停电。
截至23日3时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定西、陇南、天水、白银、临夏、甘南6个市(州)的26个县(区)、303个乡(镇)、47.7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9人,因灾受伤629人;紧急转移安置22.53万人;倒塌房屋1.18万户5.08万间,严重损毁房屋2.47万户7.24万间,一般损毁房屋4.78万户13.80万间。
,已调拨灾区帐篷8480顶,棉被9400床,
折叠床2020张,矿泉水27750件,方便面26350箱,饼干100箱,夹克衫5000件,
家庭应急包1000个;省民政厅、省财政厅从省列救灾资金中向定西市紧急下拨50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用于受灾群众应急救助。
受灾情况
震区
定西邻市天水市
马跑泉大沟发生泥石流,十户房屋被毁,幸好疏散及时无人员伤亡!另据国土资源部,甘肃省国土资源专家队已前往震区,进行
地震次生灾害应急排查、地质调查和评估等工作。
截止到23日凌晨,塌房屋1968户5785间,损坏房屋22496户73151间。
截至23日3时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定西、陇南、天水、白银、临夏、甘南6个市(州)的26个县(区)、303个乡(镇)、47.7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9人,因灾受伤629人;紧急转移安置22.53万人;倒塌房屋1.18万户5.08万间,严重损毁房屋2.47万户7.24万间,一般损毁房屋4.78万户13.80万间。
交通情况
从
郑州铁路局获悉:受甘肃、陕西境内自然灾害影响,22日郑州开往乌鲁木齐T197次停运,24日乌鲁木齐开
往郑州T198次停运,请已购票的旅客到发车站或购票站办理退票手续。另有部分列车调整运行区段,详情如下:
7月20日,深圳西开K134/1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0日,广州开K226/7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0日,广州开T38/5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恢复原径路,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1日,郑州开T197/8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恢复原径路,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1日,郑州开K889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恢复原径路,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1日,北京西开K2061、T75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1日,商丘开K175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恢复原径路,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1日,上海开K376/7次运行至宝鸡后,折返经陇海线、宝中线、包兰线迂回运行到兰州恢复原径路,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2日,兰州开K132/3、K420/17、K862/3次改经由包兰线、宝中线迂回运行到宝鸡后恢复原径路,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2日夜间,通往定西的高速公路通行正常。国道212线、省道306线通行正常。
受陕西持续强降雨和甘肃地震影响,截至7月22日19时,途经
西安铁路局管内包西、宝天线运行的67趟
旅客列车停运。具体停运时间及车次为:
7月22日39趟停运:
神木至西安4941次;延安至西安北D5089次;西安北至延安D5090次;延安至西安北D5091次;西安北至延安D5092次;延安至西安K8161次;西安至延安
K8162次;神木至红柳林8368次;西安至神木K8170次;宝鸡至榆林K8168次;北京西至成都T7次;呼和浩特至西安K1673次;西安至呼和浩特K1674次;西安至北京西T42次;西安至北京西T44次;西安至齐齐哈尔K546/7次;西安至天津
K214次;西安至包头K1676次;宝鸡至社棠8359次;社棠至宝鸡8360次;宝鸡至阿克苏K1661次;西安至
库尔勒K169次;西安至奎屯1043次;郑州至乌鲁木齐T197次;西安至敦煌K591次;西安至乌鲁木齐L629次;太原至兰州1095次;西安至兰州K119次;成都至兰州K856/7次;北京西至西宁西
T151次;重庆北至乌鲁木齐K542/3次;北京西至成都T7次;西宁西至郑州K890次;西宁西至武昌K622次;西安至西宁西K1009次;西宁西至西安K1010次;北京西至兰州T75次;兰州至北京西T76次。
7月23日20趟停运:
延安至西安北D5089次;西安北至延安D5090次;延安至西安北D5091次;西安北至延安D5092次;神木至西安K8169次;榆林至宝鸡K8167次;红柳林至神木8367次;北京西至西安T41次;北京西至西安T43次;天津至西安K213次;包头至西安K1675次;济南至乌鲁木齐1085次;兰州至太原1096次;青岛至兰州K1026/7次;乌鲁木齐至广州T36/7次;广州至乌鲁木齐
T38/5次;北京西至兰州K2061次;兰州至广州K226/7次;乌鲁木齐至
汉口T194/1次;汉口至乌鲁木齐T192/3次。
7月24日4趟停运:
齐齐哈尔至西安K548/5次;乌鲁木齐至郑州T198次;乌鲁木齐至西安L630次;乌鲁木齐至重庆北K544/1次。
7月25日3趟停运:
库尔勒至西安K170次;奎屯至西安1044次;乌鲁木齐至济南1086次。
7月26日1趟停运:
阿克苏至宝鸡K1662次。
背景资料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
洮河中游,定西地区南部,地处
甘南草原、陇南山地及
黄土高原接壤区。
岷县历史悠久,秦统一六国前,即建县制。北朝
西魏文帝始置岷州,明朝洪武年间设置岷州卫,民国二年,改为岷县,延用至今。
全县辖23个乡(镇),38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4万人,总
流域面积3578平方公里,全境海拔2200-3700米,无霜期120天,正常年
降雨量600毫米左右。
岷县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甘肃南部中心地带,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商贸活跃,是甘肃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享有陇上“
旱码头”的美称。
岷县地处
中国南北地震带北带(兰州—天水带)。为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卫部1987年所列全国十度裂度区的11个县(江苏的
邳县、宿迁、新沂县,山东的
郯城,甘肃的岷县、
宕昌县,四川的冕宁、甘孜、康定,云南的
洱源、寻甸)之一。
最新消息
陕西省地震局发布消息称: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宝鸡、汉中、咸阳震感强烈,西安市高层房屋人群震感强烈,暂时未收到灾害损失报告,省局正在密切关注。本省现场工作队准备出发赴灾区。
据多位网友消息,西安有强烈震感,吊灯摆动明显。成都、
绵阳也有震感。
伤亡原因
在岷县
漳县6.6级地震重灾区,几乎看不到一间完整的土坯房。
2013年7月22日、23日,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地震抢险救灾专家组在灾区现场考察后,认为这次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土坯房等房屋倒塌。
在重灾区岷县
梅川镇永星村,这里的房屋主要有3种,
土坯房、
土木结构房、砖混结构房。地震发生后,土坯房全部倒塌,人员伤亡绝大部分由土坯房倒塌造成。
土木结构房屋部分墙体坍塌。
砖混结构房屋几乎没有倒塌。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研究员认为,一些不利因素也加重了土坯房倒塌的程度。前段时间岷县一带连续降雨,浸泡了房基。再加上这里的土质是黄土,遇水易陷,土坯房更易倒塌。兰州大学教授
孟兴民分析,这次地震位于断裂带上,历史上发生过50次以上的5级地震。而且这次地震的一个特点,就是房屋明显沿着地质构造的走向而坍塌,灾害点分布与地质构造走向也大致相同。
这次地震还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遇难人员以老人和孩子为主。原因在于,地震发生在早晨7时45分,此时青壮年村民大都下地干活了,老人大多待在家里。而且正值假期,孩子大多还在睡觉。
虚假消息
上午,有网友发布消息称“此次地震定西市
塔子乡太和村受灾严重,房屋几乎全毁”,经核实,定西市并没有塔子乡,相关消息不实。@
定西发布
遇难者下葬
对于甘肃省岷县
梅川镇永光村4社的村民来说,灭顶之灾是在瞬间发生的。这个原本仅有11户人家40多人的小山村,在这次地震中,5户人家被埋,死亡12口人。死者中包括两名前来帮忙的亲戚。准确地说,它的行政称谓叫永光村4社,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它瞬间化为废墟。北京时间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
震源深度约20公里。
受灾群众异地安置
2013年7月22日,定西市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重灾区岷县、漳县部分村社住房重建面临无址可选的实际困难。经省政府2014年第四十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实施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省内异地安置项目。2015年8月8日开始,岷县、漳县两地异地安置群众开始往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原五大坪、寺儿坪农场搬迁,此次搬迁将于8月20日结束。
据介绍,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省内异地安置项目共安排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省内异地安置1690户7000多人,涉及岷县、漳县7个乡镇25个行政村103个自然社,群众集中安置到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原五大坪、寺儿坪农场。 安置区共建设民宅1690套,其中寺儿坪1095户、五大坪595户。在寺儿坪建设九年制学校综合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7845.77平方米;五大坪建设六年制学校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2000.5平方米,幼儿园1所、建筑面积1022.8平方米;安置区内配套建设道路40.18公里,敷设排水管网73.1公里,砌筑排水检查井975个。安置区自2014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主要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具备搬迁入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