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第一中学,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省、市、县三级重点中学。该校创办于1948年,位于平泉市八沟大街1566号。校园占地面积198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优势,是一所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学校。在多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平泉一中在校长吴景寅、书记黄立群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了一步一重天、十年十连冠的辉煌成绩。
历史沿革
平泉市第一中学始称“热河省立第四中学”,建于1948年9月。校长
刘占元。教职员3人,学生12人,校址在平泉县城西第一完小(现平泉市
城西小学)。
1949年春,学校改名“热河省立第二师范”,附设初中班。校址迁至平泉县西上台子原
天主教堂内。1950年,改名“热河省立
平泉初级师范”。
1955年8月,学校成为一所普通中学,定名为“
热河省
平泉初级中学”。1956年9月,学校实行秋季招生,招收两个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归属
河北省承德专区管辖,改名为“河北省平泉县中学”。
1958年春,平泉县中学与平泉县师范合并,高中部移至平泉师范。秋,两所学校分开,高中回原址。9月,平泉县机关中学并入平泉县中学。1969年3月,平泉县“五七”学校并入。1975年6月,学校更名为“平泉县第一中学”,简称“平泉一中”。
2006年初,购置了原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平泉
分校部分校园,为平泉一中西校区。
平泉一中建校起,在党和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贯彻党和国家的
教育方针和政策。但随后接连的政治运动,使学校的办学思想和
领导体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才又“以学为主”,实现工作重点转移,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1951年,建立学校党支部。1984年,设立
政教处、办公室和以前的教导处、
总务处、团委等一起组成学校办事行政机构。实行年级组办公、教研组与年级组并存。
学校重视贯彻党的
知识分子政策。但也走过弯路。从五十年代初肃反、反右,到“文化大革命”,
挫伤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贯彻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了广大教工的积极性。1988年,一大批文化大革命“
老五届”
大学毕业生、骨干教师相继调回原籍。
学校开始建立一支以本地为主、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师队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4年,学校
教师队伍经过近15年的选拔培养进修,学历和职称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打造出了在全市各重点中学名居一流的教师队伍。截止2009年底,全校共有任课教师294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83人,中学高级教师86人,
中学一级教师129人,特级教师2人。其中有80多人分别荣获国家、省级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学标兵,市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学评优特等奖、一等奖。
学校按国家规定的
教学计划开齐全部课程,高中11门,初中13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大力推进
素质教育,加强体育工作和
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人才。
认真贯彻《
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学生课堂常规》,并推行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坚持“三好”学生评选。学校认真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建立了各项工作
规章制度和
岗位目标管理,以及教学业务档案考核等,教育
教学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学校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创造了高考一次本科上线人数自1998年以来连续七年全市第一的骄人成绩,承德市魁星楼状元碑上的状元中,平泉一中就占了8名。他们是:1997年的全市理科状元焦军来,1999年的全市文科状元朴淑瑜,理科状元
窦志成,2000年的全市文科状元刘保山,2001年的全市理科状元杨宁宁,2004年的全市理科状元李强,2006年的市文科状元姜佳颖,2010年的市理科状元张管宇。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大都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成为国家有用的建设人才,有的已成为省、市级领导干部,有的已经是军队的将军,有许多成为教授和博士、专家,有许多成为卓有成绩的企业家,有的成为外交官,不少人是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他们工作在祖国各地乃至世界许多国家。正在为国家的富强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积极地贡献。
平泉一中办学的基本经验是:紧密团结广大教职员工,坚持坚定的
政治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按重点校要求,严格科学地
强化管理,扎实创新地开展工作,认真努力地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鉴于平泉一中60多年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办学的成绩斐然,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学校的巨大变化和连续七年全市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线人数第一的骄人成绩,2004年1月,县委县政府把平泉一中与食用菌、
山庄老酒确立为富民强县的三大著名品牌,平泉县科教兴县的第一品牌,总结出了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的“一中精神”,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创优争先。
1996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河北省‘双自主’改革实验学校”、“国家级英语教育实验校”、“国家级网络教育示范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学校”、“河北省
电化教育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学校党委连续七年被市委、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连续三年被《
承德日报》进行专题报道,2004年,被《
中国教育报》誉为“贫困山区发展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并受到前来视察的
河北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办学成绩
平泉一中曾有过辉煌的高考成绩,1959年高考名列全专区第一。数学、语文、化学名列单科第一。数学全省列第12名。学校总成绩在全省内部排列第32名。同年,
河北省教育厅
副厅长娄平来校视察。学校被定为省地县三级重点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注重
教学管理,勇于探索教学改革,使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平泉一中创造了建校以来高考成绩的历史辉煌,自1998年以来,取得了全
承德市高考一次上线人数连续十年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
1998年,省专一次上线235人,创
恢复高考以来全市单一学校上线人数最高记录,居承德市第一,其中有121人考入重点大学。
1999年,省专一次上线323人,率先在承德市突破300
人大关,居承德市第一。朴淑瑜同学夺得承德市文科状元,
窦志成同学获得承德市理科状元。
2000年,本科一次上线369人,领先第二名76人,居
承德市第一。刘宝山同学夺得承德市文科状元,考入
北京大学;王雪同学获得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考入
清华大学。
2001年,本科一次上线605人,超过第二名122人,超出第三名200人,再居承德市第一。杨宁宁同学夺得承德市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
2002年,本科一次上线1044人,率先在承德市突破千人大关,夺得“五连冠”。其中600分以上59人,比第二名多6人;重点上线207人,比第二名多65人;二批本科上线550人,比第二名多180人;三批本科上线1044人,比第二名多255人。
2003年,本科一次上线1317人,居承德市第一,比第二名多327人,其中重点上线257人,比第二名多84人;二批本科上线698人,比第二名多253人。
2004年,本科一次上线1604人,再居承德市第一,实现“七连冠”。其中重点上线191人,比第二名多49人;二批本科上线611人,比第二名多227人。李强同学以总分695分的高分名列河北省第八名,荣膺承德市理科状元,被
清华大学录取。孙晓明同学以总分686分获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被北京大学录取。承德市理科前五名有平泉一中3人,文科前五名有平泉一中2人。同时
理科综合最高分,文科英语最高分也均出自平泉一中。
2005年,本科一次上线1969人,高考实现“八连冠”。其中重点上线217人,二批本科上线689人。李维同学以总分628分的高分名列承德市第三,被
复旦大学录取。同时应届二批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各县一中之首。
2006年高考,我校以二批本科596人的
绝对优势再次名列承德市第一,实现了“九连冠”。姜佳颖同学以总分621分的高分荣膺承德市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江腾祺同学以614分的高分获承德市文科第二名,被
浙江大学录取;王振华同学以659分的高分获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被北京大学录取。承德市理科应届前10名有我校6人,前20名有我校13人;文科应届第一、第二名均出自我校。600分以上我校有55人,遥遥领先于承德市其它学校。有6 名同学获平泉县政府“精英学子奖”。
2007年高考,我校以二批本科以上上线698人的绝对优势再次名列承德市第一,实现了“十连冠”。其中,600分以上84人,比2006年多29人,高居承德市榜首;一批本科上线262人,二批本科以上上线698人,三批本科以上上线1757人,创下承德市单一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历史最高记录。同时,应、往届二批本科以上上线人数均居承德市第一,再次实现了双赢。
59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成为国家有用的建设人才,有的已成为省、市级领导干部,有的已经是军队的将军,有许多成为教授、博士和专家,有许多成为卓有成绩的企业家,有的成为外交官,不少人是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他们工作在祖国乃至世界各地,正在为国家的富强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积极地贡献。
承德状元
承德市魁星楼状元碑上的状元中,平泉一中就占了7名。他们是:1997年的全市理科状元焦军来,1999年的全市文科状元朴淑瑜,理科状元
窦志成,2000年的全市文科状元刘宝山,2001年的全市理科状元杨宁宁,2004年的全市理科状元李强,2006年的市理科状元姜佳颖。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大都被
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校教职工32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教学标兵14人。
名师录
李敬超,男,1971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本科学历,现就读
研究生班。自毕业后一直担任平泉一中高中
英语教学任务。 当过8年班主任,7次担任毕业班英语教学。 2002年在承德市高中英语课堂评优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先后被县、市授予市“教学标兵”称号。自98年以来至2004年,该同志连续七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先后6年被县政府嘉奖。2005年,被县政府授予“平泉县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5年8月获承德市优秀
青年教师奖,并被授予市政府嘉奖;2006年,被授予第五届承德市青年科技奖 。2008年被 承德市委、市政府任命为第十二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王忠同志,男,
满族,1965年出生,本科学历,现就读研究生班,
中学高级教师。自1993年以来在平泉县第一中学任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主要业绩如下: 他热爱教育事业,重视师德修养,曾获县、市“师德标兵”称号;他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和
课题研究,所教学科和班级成绩一直位居同类教者和班级之首(2006和2009两年高考尤为突出);他的
班级管理有声有色,两度获省级
优秀班集体荣誉,他本人因此两度获省级先进德育工作者荣誉,2006年被授予省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1998以来,他受政府嘉奖四次,三等功两次、
二等功一次,
海外基金会奖励两次,
年终考核优秀十次,2009年又被评为市级
教学名师、市级先进工作者、省级
模范教师。同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
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张永民,平泉一中高三英语教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6年参加工作,期间执教毕业班15年,担任班主任20年,最近9年连续任教平泉一中高三毕业班英语,曾兼任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曾七年考核优秀、九年县政府嘉奖,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承德市兼职教研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平泉县首批优秀园丁、教学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承德市中小学教学名师。该同志师德好、能力强、水平高、业务精、成绩佳,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是承德市的高中教育骨干和教学名师。
梁峻峰,男,
满族,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出生于河北
滦平,1990年毕业于承德师专化学系,2000年取得
河北师大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现任教平泉一中,从事化学教学工作。
工作勤恳务实、实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县政府嘉奖,获得市中小学教学名师、高中学科带头人和县优秀园丁、教学标兵、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5.12以来,2次获省
课堂教学评优一等奖,1次市特等奖;1次获省
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市特等奖、1次三等奖;在《
化学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班级管理得法,所带班级曾获省、市级优秀班集体荣誉。
张玉春,男,本科学历,平泉一中地理教师。1991年参加工作。由于工作成绩优异,在1992年获县政府记大功一次,以后又于2001至2005年中因高考成绩优异而获县政府嘉奖。在此期间,参加承德市高中地理青年教师的优秀课评比活动中,获市特等,二等奖各一次。并在各种地理期刊中发表数篇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在2005年,圆满完成国家教育部立项,由省教科所鉴定的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子课题《双自主教学中地理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课题》成果。2008年获“承德市教学能手”称号。
王永泉,本科学历。平泉一中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先后获得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3次、承德市
高中化学教学评比特等奖;被评为平泉县优秀园丁、 “十大优秀青年岗位技术能手”、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承德市教学能手。被聘为平泉县中学骨干教师讲学活动的主讲教师。参加了《河北省高中化学 “双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主持承德市
十一五课题《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与方法》课题的研究。在全国
中等教育核心期刊《
化学教学》和《
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学习方法报》等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了多篇
教学论文。并参加编写了《决战新高考》丛书。
王宇同志于一九九二年参加工作,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十七个年头. 多年来他的教学成绩在承德市联考中始终名列前三名,多次获县政府嘉奖和年终考核优秀。2003年他由于教学成绩和班级管理均居第一而获得县政府三等功。2006年他与其他五位教师共同培养了文科状元姜佳颖。自2006年至今他一直担任高三
政治课教学。自从2008年平泉一中开始实行
分层教学并组建试验班,他又开始教
实验班并当班主任。在教学中他创造的“
谈话教学法”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拥护。他参与了河北省双自主课题研究.参加承德市十一五课题研究,并主持“高三政治课
师生互动的研究”,成果显著.王宇同志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践行着“爱岗敬业,拼搏进取,团结合作,创优争先”的平泉一中精神。
荣誉称号
荣 誉
2003年,通过省评估验收,被命名为“
河北省
示范性高中”。学校还是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国家级英语
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
三结合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双自主”改革实验学校、国家级
网络教育示范单位、空军飞行员生源基地、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文明示范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
国防生生源基地、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等,学校党委连续十年被市委、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的
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连续五年被《
承德日报》进行
专题报道,2004年,被《
中国教育报》誉为“贫困山区发展
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并受到前来视察的
河北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鉴于
平泉一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和办学成绩的突出,2004年1月,县委县政府把平泉一中与
食用菌、
山庄老酒确立为富民强县的三大著名品牌,平泉县科教
兴县的第一品牌,并总结出了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的“一中精神”,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创优争先。
获奖情况
教育概况
200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其中小学232所,初中25所,普通高中4所(含民办1所),完全中学、职教中心、
特教中心、
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共有学生75436人,其中高中9738人,初中18813人,小学35908人,学前10887人。
全县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
发展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力打造教育品牌。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
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县和一中高考本科一次上线人数连续10年保持全市第一,
河北蒙中高考成绩持续保持全市农村高中之首,
平泉四中、小寺沟中学在全市中考综合评比中始终位居前列。先后通过
省政府“普九”验收和首轮、二轮复查,荣获“普及九年
义务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普九”先进县、普及学前教育合格县等称号,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评为
教育优先发展先进县。
近年来,全县教育以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学区建设,
教育资源逐步优化,义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加强“
农科教结合”和“
三教统筹”,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优质高中建设,满足全县
教育需求;深化教育人事
制度改革,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