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是一种经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的医疗器械。通过连接的活检取样附件,可以协助发现早期病变,可以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它适用于支气管、肺部疾病研究以及术后检查等操作。
发展历史
德国喉科医生Gustav Killian于1897年进行了第一次支气管镜检查。Killian使用硬质支气管镜去除猪骨。该过程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给予患者可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自此至20世纪70年代,硬质支气管镜被作为不可替代的气管镜。
20世纪20年代Chevalier Jackson改进了硬质支气管镜,他使用这种硬质气管镜对气管和主干支气管病变进行观察。与Jackson合作的英国喉科医生Victor Negus改进了内窥镜的设计,包括后来的“Negus支气管镜”。
1966年Shigeto Ikeda发明了软性支气管镜。软性气管镜最初采用光纤束,需要外部光源进行照明。这些示波器的外径约为5mm至6mm,能够弯曲180度并延伸120度,使其能够进入肺叶和节段性支气管。最近,光纤气管镜已被远端末端具有电荷耦合器件(CCD)视频芯片的支气管镜所取代。
分类
1. 硬支气管镜
1) 结构
现代硬镜为一空心不锈钢管,管径均一,管壁厚2~3mm,与100年前Jackson医生设计的硬镜类似。成人硬镜直径9~14mm,长度约40cm,远端是斜面,以便通过声门和气道狭窄区域,同时也利于铲切除去气道壁上的肿瘤,远端1/3镜体的管壁上带有侧孔,便于镜体进入一侧主支气管时对侧气道保持通气。
硬镜的操作端有多个接口,包括呼吸机接口、光源接口、吸引管和激光纤维接口。开口的近端可被封闭或开放,以利于观察目镜和其他设施通过。观察目镜长50cm,外径4.5mm,接光源后可通过硬镜管腔作窥视检查。光源为STORZ482B冷光源。
2) 使用前准备
硬镜的操作通常以全身麻醉为主,所以有必要进行标准的术前评估和麻醉评估。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现病史及医院的要求选择相关的检查,并仔细检查口腔、牙齿、颌骨及颈的活动度。
标准的麻醉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及呼吸运动等。硬镜操作要求全身麻醉接呼吸机的标准程序,还需配合使用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进行气道内局部麻醉以及镇静药物。异丙酚(propofol)是很好的全麻选药。术前应用抗焦虑和遗忘药物如咪哒唑仑(midazolam),可以避免患者术后对手术经历产生恐惧回忆。术中间歇使用静脉麻醉药如芬太尼(fentanyl),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还可缓解疼痛不适感。
2. 软支气管镜
软性支气管镜又称可弯曲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scopy),分为
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
1)纤维支气管镜 (Bronchofibroscope)
纤维支气管镜由光学和非光学2个部分组成。其基本组成部分是玻璃——纤维束。每束纤维直径为8~12μm,外包第2层玻璃,即外膜。光线不断被束壁来回反射,以每分钟反射10000次的速度从镜头到达操作者手中的目镜,在此过程中外膜有助于维持影像的稳定。光缆中也有一条操作通道(直径>2mm的空腔),自远端延伸至柄部。该通道可用于吸引、吹氧、滴注冲洗液或药物(如局部麻醉药)。但外径<2mm的纤维支气管镜没有操作通道。自柄部杠杆发出的2条钢丝走行在光缆中,能控制末端在矢状面上的运动。金属“外衣”保护了直至远端水平的整条插入光缆,光缆末端呈铰链式运动。冠状面上的运动是通过控制杠杆和旋转自柄部至远端的整条纤维支气管镜共同实现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光源,由1束或2束独立的玻璃纤维束将光线从柄部传播到远端,从而照亮目标。从柄部引出一条“通用”光缆可以连接到医用内镜光源上。
2)电子支气管镜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电子支气管镜是在纤维内镜的目镜处连接一微型电荷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接口,可将图像转变为数字信号,再在电视系统显示,如Panasonic松下内镜图像电视系统、SONY全数码内镜图像电视系统、EVIS CV-200/230内镜图像电视系统等,能够提供适时图像捕捉、录像、编辑等功能。这种CCD能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过视频处理,即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加工处理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图像储存和再生,并最终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具有影像清晰,色彩逼真,分辨率高,还有放大、照像、录像、微机处理、资料储存、易于操作、更为安全及便于消毒等优点。
使用范围
1. 诊断上的适应症
1)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入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
2) 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l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3) 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 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 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6) 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
7) 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 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 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 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
2. 治疗上的适应症
1) 拿取气管内异物
2) 抽取气管内分泌物及血块
禁忌症
1. 绝对禁忌
神智混乱而无法控制的病患,有
出血倾向者,低血氧患者,急性
呼吸性酸中毒者,严重心律不整或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未曾治疗之开放性
肺结核患者
2. 相对禁忌
各种疾病之末期患者,心肺功能不良者,肺动脉高血压者,气喘发作或控制不良者,大量
咳血者。
注意事项
1. 检查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功能检查。
2. 检查前患者必须拍摄X线正和(或)侧位胸片,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
3.对于拟行经支气管活检的患者,应在检查前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4. 检查前4h开始禁食,检查前2h开始禁饮水,以避免操作时误呛导致
肺炎。
5. 检查前会对
喉咙喷洒局部麻醉剂Xylocaine,操作过程中会从
鼻腔提供氧气,以确保氧气的充足。
6. 操作时患者不可说话,以免声带受伤,但是操作过程中如有不舒服或是胸痛可以举手表示。
7. 检查后两个小时内,因为局部麻醉药效未退,应避免进食(包括喝水),以免造成误呛,如两小时后喝水不会呛到才可进食。
8. 如有
切片检查,术后可能会有短暂少量的血痰或
咳血,属正常的现象。
9. 如有下列情形:咳血量较大且持续不停、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请立即到急诊部就诊,住院病人请立即告知医师或护理人员。
并发症
麻醉药剂过敏、换气不足、支气管或喉头痉挛、缺氧、发烧、菌血症,根据报告支气管镜检本身引起的
气胸机率约0.4%,而出血率约0.2%,死亡率约0.03%左右。
经支气管肺生检引起的气胸发生率平均约4%,而生检之出血率以出血量小于50cc计算,约2.1%。
高危人群
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发明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在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之外,在治疗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现简述如下。
1. 摘取异物
当前常用的
纤支镜有PENTAXFB-15P,FB-15BS(后一种是便携式纤支镜,可用交流电及电池做光源)以及OlympusBF-P30及P40型,外径为4.8~4.9mm,属成人纤支镜中管径较细的纤支镜,也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患者,年龄在6个月以下者,以上各型纤支镜难以插入与通过气管,可选择用PENTAXFB-10P型,以及OlympusBF-3c30型,它们的外径为3.5mm,并有活检孔,可用于新生儿的检查及摘取异物。由于异物种类繁多,有金属的,有植物,也有动物骨头,在摘取时,要选择合适的异物钳(如鳄齿钳、鼠咬钳、刮匙或带金属篮网的钳子等)。病情危重时,特别是7岁以下小儿要在手术室内全麻下进行,并有SaO2监测才可。金属异物,如大头针跌到段支气管、亚段支气管以下时,要有X线或TV引导下进行摘除。手术中,操作要求小心、迅速,防止出血、
纵隔气肿、外伤性
气胸、窒息及心脏停搏。术后观察有无继发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或出血,小儿要观察气道是否通畅,由于手术过程中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破损出血、炎性分泌物渗出等,要经常吸痰并用血氧仪监护,防止气管分泌物过多或
声带水肿而发生窒息。
2.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1 慢性呼衰病人呼吸道、肺部感染未控制者,由于多量分泌物阻塞气道使病情加重,加上病人咳嗽无力,从鼻或口腔吸痰不能达到彻底清除分泌物目的,这时要使用
纤支镜直视下把气道分泌物抽吸干净。
2.2 各种原因引起
呼吸衰竭的病人,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后,由于湿化不够,气道干燥,气道分泌物粘稠,引流不畅阻塞气道,使
气道阻力加大,人工通气效果不好,这时要定期用纤支镜吸痰,加强气道湿化管理等。
2.3 肺部手术后病人由于渗血、出血与气道内分泌物集聚阻塞患侧或健侧气道,可造成肺不张,如不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可使病情加重,直接威胁病者生命,这时要立即用
纤支镜清除气道分泌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加强气道管理。
3. 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治疗
3.1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
呼吸衰竭 在国内已有多家医院用BAL对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在常规方法治疗不能奏效时采用此法治疗,病情可得到改善。灌洗用的液体通常用灭菌消毒的生理盐水加入对气道无刺激的抗生素或
皮质激素,每次30~50ml,注入后再以13.3~26.6kPa压力抽吸,重复数次,左右侧交替灌洗、抽吸,然后注入抗生素。多数医院通过此BAL治疗后患者PaCO2下降,神志清醒。
3.2 BAL治疗肺部感染性疾患 严重肺部感染如
支气管扩张症、肺化脓症、
肺炎等由于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及脓性分泌物增加,引流支气管被阻塞,全身用药局部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感染往往难以控制,用BAL治疗使传统方法难以治疗的患者经治疗后大多数病例获得满意效果,严重感染者慎用。在抗生素方面,根据细菌培养的药敏检查报告,选用青霉素、先锋V、西力欣、复达欣及妥布霉素等,此外加入适量地塞米松。BAL治疗频度,每周予以2~3次为宜。
3.3 BAL治疗
肺结核 国内有学者对
痰中找到结核菌确诊的各型活动肺结核,对其中初治病例和复治病例进行全身
抗痨治疗局部BAL治疗(每周1次,共4次),1个月后,X线显著吸收为60%以上,比口服化疗药治疗3个月、6个月的疗效要好,而痰菌阴转率达到了口服化疗药治疗的效果,其中复治病例的病灶吸收显效率明显高于文献中口服半年
化疗药物的复治病例组。
3.4 BAL治疗
支气管哮喘 有人对
哮喘持续状态1个月以上者,以大量肝素行BAL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有人用生理盐水进行BAL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少学者认为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由于粘液栓和大范围通气不足易引起严重的
低氧血症,此种粘液栓可通过盐水经支气管吸出。有人认为此法有一定危险性,对治疗的病人要有条件地进行选择,通常在监护病房内,由训练有素的医生进行操作。
3.5 BAL治疗
肺不张 肺不张多发生在右中叶及左舌叶,也有发生在其它
肺叶。对于右中叶炎性引起肺不张,时间在2个月以内者用BAL方法治疗多可奏效(包括儿童)。时间超过2个月以上者仅部分有效。抽吸之后向局部注入抗生素(如
丁胺卡那霉素0.2g或西力欣0.75g。右中叶因炎性肺不张者,时间在2个月之内者,每周进行BAL治疗2~3次,6~8次多可治愈。
3.6 BAL治疗
尘肺 通过BAL中的全肺灌洗(WLL)来对尘肺急性期进行治疗,国内已有数家医院在进行此项治疗研究,有很好的成功经验。
3.7 BAL治疗
肺泡蛋白沉着症 早在1963年Ramirez首次给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用大量液体进行WLL,这是在
全麻下进行,灌入液体量大,但尚未制定出统一标准。经WLL治疗后能改善患者症状。
3.8 BAL治疗吸入放射性微粒及其它疾病 应用BAL中的WLL进行清除肺内放射性物质,在进行狗和狒的研究中,确定了WLL的清除效果。
4. 经纤支镜注射药物治疗肿瘤
4.1 治疗
鼻咽癌 对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复发的病人,采用经纤支镜直视下,对鼻咽顶部复发病灶用纤支镜注射针向NPC病灶内注入5-Fu,每周注射2~3次,共注射6次,2个月后鼻咽顶部的癌性病灶完全消失。如果新病人,用此法加上放射治疗,效果较好。
4.2 治疗
中央型肺癌 对于不能手术的病者,经
纤支镜直视下,向肿瘤组织中注射5-Fu,每周2~3次并加用放射治疗,可使肿瘤缩小,使气道阻塞改善,可改善通气功能。
4.3 治疗
肺泡细胞癌 对于肺泡细胞癌患者,特别是双肺罹患此症者,除施用全身化疗外,局部使用大剂量5-Fu或DDP(顺铂)灌注治疗,尤其当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身化疗者可用此方法治疗。常规纤支镜检查,如气道内有多量分泌物时,可抽吸,必要时用类似BAL方法灌洗抽吸后,向一侧肺各叶支气管注入抗癌药物,每周2~3次(两肺轮流注药),每次注入药物剂量约为全身化疗每次用量的1~2倍,注药后应用止呕剂及镇静剂。
5. 用纤支镜替代胸腔镜
用气管导管插入胸壁之切口到胸腔内,进行引导。
纤支镜沿导管进入胸腔内,在所检查的范围内,如见到
自发性气胸,脏层胸膜有小的破裂孔,有气泡溢出时,可向裂孔处注入粘合胶或50%葡萄糖液,可使裂孔粘合。如因在脏层和
壁层胸膜之间有纤维条索粘连,使裂孔不能闭合时,可用
活检钳或微型电刀把纤维条索切断使裂孔处能闭合,起到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作用。如发现胸腔内有出血时,可用电烧灼止血。
6. 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及气管食管瘘
瘘孔非肿瘤引起,孔洞约0.3cm以下多可“修补”成功。有人用过的药物有:10%硝酸银、粘合剂、速
高捷(Solcoseryl)、纤维蛋白胶等。
7. 咯血的治疗
有人曾用无水酒精注射至出血部位。常用药物如立止血(Reptilase)可注射到出血部位,也可
静脉推注,止血效果肯定。再有可用高频电刀通过
纤支镜止血,也可用导管气囊止血,也可用气管插管插入气管打胀气囊起到止血作用。
8. 高频电刀治疗气管支气管良恶性病变
对外伤
瘢痕引起支气管狭窄,手术后支气管内生长的
肉芽肿,异物引起的肉芽肿,以及气管支气管内良性肿瘤和其它良性病变(如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气道内原发性
恶性肿瘤均可治疗。
9. 激光治疗气道阻塞
现常用YAG(钇铝石榴石)激光和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肺癌,也可以治疗
良性肿瘤及
炎性肉芽肿等。
10. 微波治疗肺癌
有人对
中心型肺癌有气道阻塞症状又不适于手术者或手术后复发者,用微波治疗机加温同时加用放射治疗,增强了疗效,另有通过
纤支镜进入气道,可对中心型肺癌、良性疾患进行切割治疗类似高频电刀作用,切割面碳化程度比微型电刀小。
11. 冷冻治疗肺癌
多通过金属气管镜治疗气管或左右主支气管的
恶性肿瘤同时加用放射治疗,降温是用CO2气体,低温的气体连接探头可伸入气管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
12. 治疗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
在应用全身的化疗治疗外,局部应用在病灶处注药(异烟肼)、微型电刀切割治疗,以及“支架置放”多种方法(视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13. 通过纤支镜进行气管插管
常用于协助麻醉插管,呼衰病人的人工通气以及对
支气管哮喘的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14. 纤支镜对危重病人置放胃管
常用于神志不清患者,全身及较大面积烧伤病人,许多内、外科危重病人,不能进食而需胃肠道补给营养者,常规方法置放胃管失败者而采用此法可奏效。笔者创此法从1986年以来共对50余例病人应用,全部获成功。
15 “支架”的应用
支架(Stent)主要应用于气管及支气管病变,应用在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处并避免进一步狭窄,起着支撑及扩张作用。也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管壁薄弱、失去支撑作用造成的气管萎陷。也有人用于难修复的气管
食道瘘。支架的材料有选用塑料、硅胶、金属。金属中多选用镍钛记忆合金。用特制的钳夹持,在X线引导下进入气道病变位置中,起支撑作用。如要拔出时,注入冰水,可以将其钳出体外,由于金属支架对局部粘膜、软组织刺激性大,可使局部溃疡感染等,局部可生长炎性
肉芽组织从金属缝隙穿过进入腔内,可造成
气道梗阻。现德国已制成金属及硅胶合制的支架,有气管的形状(后壁与食道接触的部位呈半圆形,凹陷下去),又有左主及右主支气管的分支,支架中间是金属支撑,外边是透明质软的硅胶,且有不同型号,减少了对局部粘膜软组织的压迫与刺激,减少损伤。国内外有人应用在肺和
心肺移植后气道狭窄的治疗中,应用支架后,病人气道分泌物的引流常出现不畅,局部摩擦,易形成慢性细菌感染,可造成血管糜烂出血,甚至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有待深入研究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