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肌腱裂孔是指大收肌有一个腱止于股骨内上髁上方的收肌结节,与股骨之间形成裂孔称收肌腱裂孔,是股动静脉和腘动静脉的分界。 有股动脉和股静脉通过此处孔延续为腘动脉和腘静脉。
解剖要求
2.掌握
肌腔隙、
血管腔隙的境界和内容。掌握
股鞘、
股管与
股环。
5.了解闭孔血管与神经。
6.掌握
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属支、瓣膜及临床意义。
7.了解起止于股骨上的肌的名称、起止点和作用。
9.了解股前内侧区的浅血管和皮神经的分布。
解剖步骤
(二)扪认
体表标志结合活体,逐一扪认上述各体表标志。
(三)皮肤切口及剥皮
1.上切口 自
髂前上棘沿
腹股沟切至耻骨结节,自
耻骨结节绕外阴部向后下切至
股沟。
2.下切口 于胫骨粗隆水平从小腿上端内侧横行向外切至
腓骨头上端处。
3.由上切口中点向下沿大腿前面作纵切口直达下切口。
4.将皮片按剥皮技术操作要求剥离并翻向大腿两侧,显露
浅筋膜。注意切剥皮肤要浅,尤其是在腹股沟和膝部,勿伤及深方的神经、血管。
(四)浅筋膜的解剖
1.浅筋膜深层(Scanpen筋膜)与
股部深筋膜融合处的解剖沿
腹股沟切开浅筋膜,分清浅筋膜的浅层和深层,用
镊子提起切口下缘的浅筋膜,将手指插入浅筋膜深层与深筋膜之间,查证在
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手指被阻,此处即为浅筋膜深层与股部深筋膜的
融合线。
2.
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 于
髌骨内侧缘后方约lcm处的
浅筋膜内剥离寻认大隐静脉,向上追踪大隐静脉至耻骨结节下外方约3cm处,可见该静脉穿股部深筋膜注入
股静脉,沿途收纳一些属支,注意保留沿该静脉
末段排列的
淋巴结。仔细观察大隐静脉末段与股静脉之间是否有
阴部外动脉通过,该动脉在临床常作为寻找大隐静脉根部的标志。查寻
大隐静脉末段的五条属支:①
旋髂浅静脉,起自髂前上棘附近浅层的
小静脉;②
腹壁浅静脉,起自脐以下腹壁浅层的小静脉;③阴部外静脉,起自外
生殖器浅层的小静脉,上述三条浅静脉均有同名浅动脉伴行,可一并修洁追踪至穿深筋膜处;待解剖出股动脉时,便可看清
旋髂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阴部外动脉的起点。这三支动脉细小,可单独起自股动脉或共干起于
股动脉。④股内侧
浅静脉;⑤股外侧浅静脉,
分别起自股内、外侧份浅层的静脉。
3.
腹股沟浅
淋巴结的解剖清理观察沿大隐静脉末段纵行排列的腹股沟下
浅淋巴结群和沿
腹股沟韧带下方
斜行排列的腹股沟上浅淋巴结群。
4.皮神经的解剖从股上部
浅筋膜切口处向下逐渐钝性剥离和清除浅筋膜,显露深方的深筋膜(保留已解剖出的浅血管主干及
大隐静脉末端穿
筛筋膜处的浅筋膜);在
髂前上棘内侧1~2cm处纵行分离深筋膜,寻找
股外侧皮神经,可见其行于腹股沟韧带深面,跨过
缝匠肌起始端的两旁,下行于一筋膜管内,于股外侧上部,距髂前上棘5~10cm处分为前、后支穿深筋膜至股外侧区浅层。在缝匠肌走行线上自外上向内下约有3~4条
股神经前皮支穿深筋膜至
股前区浅层。在股内侧中、下1/3交界处附近,有
闭孔神经皮支穿深筋膜至浅层。
上述皮神经查到即可,不必过分费时追踪观察。
(五)
阔筋膜和
隐静脉裂孔的解剖清除残留的
浅筋膜,修洁并观察其深方的
股部深筋膜(阔筋膜),可见其
内侧部较外侧部薄弱,外侧部明显增厚附于髂嵴前部与胫骨外侧髁之间的部分,称为
髂胫束,其上份分裂为两层,包裹
阔筋膜张肌并供肌附着。清理并观察在耻骨结节外下方,
大隐静脉穿入深筋膜的部位,由阔筋膜形成的一卵圆形浅窝即隐静脉
裂孔。该裂孔表面覆盖有多孔的薄层
疏松结缔组织膜,称
筛筋膜。细心修洁观察大隐静脉、浅动脉和
淋巴管穿行筛筋膜的情况,然后剥去筛筋膜,用镊子提起大隐静脉末端,清理查证
隐静脉裂孔的外缘锐利,呈较明显的镰状边缘,故又称镰缘,其上、下端弓状弯向内侧,形成上、
下角。用刀柄插入隐静脉裂孔,松解深方的
股鞘,然后沿
腹股沟韧带下方横行切开
阔筋膜,注意勿损伤深面的神经血管和浅面保留的神经血管干,再自
髂前上棘稍下方向下沿
髂胫束前缘纵行切开阔筋膜至髌骨外侧缘,自此沿髌骨上缘向内侧横行切开阔筋膜至股内侧;将髂胫束向外牵开,用手指或刀柄伸入至
股外侧肌后方,查证股前、后肌群间有
股外侧肌间隔;将阔筋膜从外上方翻向内下方,显露深层结构,注意勿损伤深面的结构。
1.股三角及
股鞘的解剖 修洁查证构成股三角外侧界的
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的
长收肌内侧缘,以及上界的
腹股沟韧带;查证位于股三角内侧部的股鞘,它是
腹横筋膜与
髂筋膜向下延伸包绕股血管和
股管的筋膜鞘,呈漏斗状,下部与股
血管壁紧贴;自大隐静脉汇入
股静脉处,向上做一纵行切口,沿浅动脉穿出处同样也向上做一纵向切口;查证股鞘被两个
筋膜隔分成内侧、中间和外侧三个腔隙,分别容纳股动、静脉和股管。
2.股血管和
股神经的解剖 清除股鞘周围的
结缔组织,修洁
股动脉、股静脉。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5cm处找出自股动脉后外侧壁发出的粗大的
股深动脉,追踪它伴行的同名静脉。在股深动脉起点附近,找出发自股深动脉或股动脉主干的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查证前者在股血管的后面,经
髂腰肌与
耻骨肌之间行向后内侧至股后部,后者行向外侧在
缝匠肌和
股直肌深面分为升、降、横三支营养邻近肌肉。修洁查证
股静脉伴行于股动脉内侧,经
腹股沟韧带深面上行,其属支与股动脉分支伴行并在隐静脉裂孔处接受
大隐静脉的注入。在股静脉上部及
股管周围,可见有3~4个
腹股沟深淋巴结,观察后可去除。在
股鞘外侧切开覆于髂腰肌表面的髂筋膜,显露修洁髂腰肌和股神经,向下修洁
追踪股神经,可见其分成许多细支分布到耻骨肌、缝匠肌和
股四头肌,
股神经前皮支在不同高度穿缝匠肌和深筋膜到股前区浅层,至
股内侧肌的肌支和
隐神经随
股动脉下行入
收肌管。
3.股管的解剖 在
股静脉的内侧,为一
潜在性的腔隙,长约1.5cm,远侧端为
盲端,又称
股管下角,正对
卵圆窝的内上份。内有l~2个
腹股沟深淋巴结和
脂肪组织。股管的外侧壁是将股静脉与其分隔开的纤维隔,
前壁为
阔筋膜,后壁为
耻骨肌筋膜。纵行切开股管前壁,清除管内的
疏松结缔组织和小
淋巴结,用小指尖向上伸入股管,探查其
上口(
股环),辨认股环各界,即前界为
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
腔隙韧带,外侧界为与股静脉分隔的纤维隔。(股环,如不方便可于解剖腹部时再观察)。
4.
股三角的底与
血管腔隙、
肌腔隙的解剖查证股三角中央凹陷,被
股鞘和股血管
等结构占据,将股鞘、股血管翻向外侧,查证股三角底的内侧部由
耻骨肌及其筋膜构成,修洁该肌的内、外侧缘,观察其纤维走行;将股血管拉向内侧,查证股三角底的外侧部有
髂腰肌及其筋膜构成,用手指沿
髂肌和
腰大肌汇合成的腱向下后探查,查证其
肌腱止于股骨
小转子。用示指和拇指分别插入
股动脉外侧和
股神经内侧,二指所夹持的筋膜即为
髂耻弓,是连于
腹股沟韧带与
髂耻隆起之间的筋膜结构,它的内、外侧即分别为
血管腔隙与
肌腔隙;查证前者内有包被股血管和
股管的
股鞘,后者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
1.股前群肌的解剖游离
缝匠肌并于中部横断翻向起、
止端,注意保护穿经该肌的股神经前皮支和至该肌的肌支;修洁
股四头肌,将股直肌游离并于中部横断,翻向上、下方;观察位于股直肌深面的
股中间肌及位于其内、外侧的股内、外侧肌,沿股外侧肌内侧缘用刀柄探入其深面,纵行分离连于股内、外侧肌之间覆盖于股中间肌浅面的薄层
腱膜,分离并观察各肌,可见股中间肌,股内、外侧肌和股直肌向下形成一腱,即股四头
肌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
后下延为
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2.
收肌管的解剖在股前区中1/3段
缝匠肌的深面,查证大收肌腱板连于股内侧肌与
大收肌之间,缝匠肌和大收肌腱板即组成了收肌管的前壁,将镊尖自
股三角尖插入腱板的深方,沿镊尖逐渐向下切开腱板,显露收肌管内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
隐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股动脉在收肌管内逐渐跨向股静脉的前内侧,隐神经从外侧跨过股动脉前方至内侧并在收肌管内发出
髌下支与股动脉在收肌管内发出的膝降动脉(或膝最上动脉)一起穿大收
肌腱板的下部,经
股薄肌与缝匠肌之间至
膝关节后内侧部。查证收肌管前内侧壁为缝匠肌和大收肌腱板,后壁为
长收肌和大收肌,外侧壁为股内侧肌,管的上口为股三角的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追踪修洁
股动脉、
股静脉至收肌腱裂孔处。
(八)股内侧肌群、股深血管和
闭孔神经的解剖用刀柄向前方推起股内侧肌,观察位于股内侧肌与长收肌之间的薄弱的
股内侧肌间隔;复认
耻骨肌和长收肌,修洁位于长收肌内侧的股薄肌;用刀柄将长收肌及其深面的
短收肌分离,在肌上部横断长收肌,将肌翻向上方,显露其深面的短收肌和闭孔神经前支;修洁追踪短收肌浅面的闭孔神经前支,查找其至
长收肌、短收肌、
股薄肌的分支;清理短收肌的边界,将其与深面的
大收肌分离,在长收肌断缘稍下方横断短收肌,将该肌翻向上方即可显露其深面的闭孔神经后支及后方的大收肌,寻找其至短收肌和大收肌的分支;查看大收
肌腱止于
收肌结节与股骨下端内侧面围成的收肌腱裂孔。追踪
收肌管内的股血管经此裂孔进出
腘窝,改名为腘动、静脉。
在长收肌深面,追寻
股深动脉沿大收肌前面近股骨附着部下行,沿途发出3~4条
穿动脉,其紧贴股骨内面,穿大收肌
止点至
股后区。第1穿动脉在
耻骨肌下缘发出,穿大收肌向后,第2穿动脉穿过短收肌和大收肌向后,第3穿动脉在长收肌的下缘穿
大收肌向后,股深动脉终支有时称第4穿动脉,穿大收肌向后与
腘动脉分支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