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是指为了促使新员工更快融入工作而做的培训。通过岗位要求的培训,新员工能够很快胜任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训简介
新员工培训是指给企业的新雇员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使员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向他们初步灌输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
行为模式等等,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
企业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培训内容
一、介绍企业的经营历史、宗旨、规模和发展前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为企业的繁荣作贡献;
二、介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
岗位职责,使员工们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公司的规章,一切工作按公司制定出来的规则、标准、程序、制度办理。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保险、休假、医疗、晋升与调动、交通、事故、申诉等人事规定;福利方案、
工作描述、职务说明、
劳动条件、作业规范、绩效标准、工作考评机制、
劳动秩序等工作要求。
三、介绍企业内部的
组织结构、权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服务协调网络及流程,有关部门的处理
反馈机制。使新员工明确在企业中进行信息沟通、提交建议的渠道、使新员工们了解和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能,以便在今后工作
中能准确地与各个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并随时能够就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或申诉;
四、
业务培训,使新员工熟悉并掌握完成各自本职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和相关信息,从而迅速胜任工作;
五、介绍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产品、
市场定位、目标顾客、
竞争环境等等,增强新员工的
市场意识;
六、 介绍企业的
安全措施,让员工了解安全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发现和处理安全工作中发生的一般问题,提高他们的
安全意识;
七、 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目标的传达。让新员工知道企业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追求什么;
八、 介绍企业以员工行为和举止的规范。如关于
职业道德、环境秩序、
作息制度、开支规定、接洽和服务用语、仪表仪容、
精神面貌、谈吐、着装等的要求。
培训意义
企业意义
新员工培训对企业的意义:如果说招聘是对新员工管理的开始,那么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新员工管理的继续。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将企业的发展历史、
发展战略、经营特点及
企业文化和
管理制度介绍给新员工时,对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新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各项
规章制度后,员工可以实现
自我管理,节约
管理成本。
个人意义
新员工培训对个人的意义:新员工培训对于个人来说是对企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通过对企业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一方面可以缓解新员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由此产生的
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员工对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正确看待企业的
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待遇,顺利通过
磨合期,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
新员工培训是新
员工职业生涯的新起点,适应新组织的
行为目标和工作方式。
培训误区
总结发现,很多企业在针对新员工培训方面做的并不成功,究其原因,是企业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企业仅仅把新员工培训当作一种例行行为,正是很多企业有这种想法才导致新员工无法快速融入企业,甚至使新员工在入职不久后就会离职。
1、没有对新员工进行明确的区分。
要知道,校招新员工和社招新员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况:校招新员工就像是一张白纸,无经验、无能力,同时还缺少实际的心态,而社招新员工则正好相反,可以说,校招新员工和社招新员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培训时要将两者区别对待。
2、很多企业忽略了新员工直属主管的重要作用。
企业招募新员工都希望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并长期为
企业服务,但人才成长是一个
长期培训的过程,任何企业都无法通过新员工培训就帮助其快速成长,其中更多还要依靠新员工主管长期的培训才能达成。只是很多企业的主管在这方面没有较明确的认知。
3、培训方式的缺失。
无论是选择
内部培训还是外部培训,很重要是考虑培训的对象和背景。恰恰这正是很多企业忽略的问题,甚至很多专业的培训机构都将其忽略。要知道,校招新员工和社招新员工由于其背景经历的不同,新员工面对培训的心态、讲师培训手法的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都不相同,因此培训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培训,必然会导致其中一方
培训效果低下。
培训问题
90后培训
8090后”这支大军,乘着21世纪的快车,已纷纷涌入企业,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他们有着与企业以往员工不同的气质与特点,面对这一群体,企业应如何开展培训,才能将步入职场的“8090后”塑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成为关注的焦点。
对多数企业来说,
80后、
90后已经成为企业的
中坚力量,也是校招新员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时代不可逆的潮流。但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这些
新时代主人翁的思想和行为与70年代出生以前的人有着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对他们来说,工作除了能够赚取与其能力相符的金钱之外,同时还要是展现自我的舞台,并体现
自我价值。
但问题依然存在,首先是能力。做为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说,能力较低、经验较少是阻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环境的变化,和近乎毫无规律的校园生活相比,职场生活则是被众多规矩所束缚,而且交流、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也与校园生活有本质的不同;最后是心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容易让这些校招新员工在初入职场时就有一种强烈的落差。
可以发现,这些是初入职场的新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仅仅依靠企业文化、制度这些内容根本无法帮助校招新员工获得成长,相反这些内容更像是为了约束其行为而存在的。对这些80后、90后的人来说,他们在初入职场面临的难题很多,如果企业无法帮助其解决这些难题,那么很容易造成人员的流失,也让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员工培训
很多企业认为社招新员工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能够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很少对社招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甚至不对其进行培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这种错误造成的后果往往也是最严重的。
工作时间的长短能够成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吗?相信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但恰恰这是很多企业忽略的问题。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不代表其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社招新员工加入企业之后,对新员工能力的衡量很重要,如果在能力方面有不足,那么企业就要承担培育的责任。
企业还忽视的一点是,大多数社招新员工身上都有前一家企业的影子存在,无论是
思维方式还是行为上,都不可避免的无法摆脱之前企业的影响。如果将这些内容忽视,那么很可能对团队带来极大的影响。
主管也要培训
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要想达到企业的要求并能长期为企业服务,就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培育,除了提升
个人能力外同时能够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很多企业的主管认为领导、管理是自己的主要职责,新员工培养是企业和人资部门的事。
能够创造价值的“千里马”自然重要,但千里马并非天生就能日行千里,这其中还需要伯乐的不断培养,企业中的主管就承担着这样的职责。但主管是否具有培养千里马的能力是很多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新员工
成长需要自身的努力不假,但仅仅依靠自我努力是无法快速成长的。此时就需要主管承担起相关的职责: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与新同事沟通的技巧、
工作方法和能力提升等等,这些都是主管必须承担的职责。
“新”在哪里
总结发现,很多企业在进行新员工培训时并没有针对性。员工在加入企业自然要满足多个条件,但企业首先应该了解哪些条件是员工已经具备的,哪些是不具备的?很多企业在培训时面临的状况是,员工已经具备的条件反复讲,员工不具备的能力,反而忽略掉。而有些企业的问题是,既然是新员工,那就将所有内容都拿来培训,结果造成不必要的
资源浪费。因此在新员工培训时,要知道其“新”在哪里,哪里是要针对性培育的地方。
培训流程
1、新员工的
职业心理从新员工的
工作动机到员工的职业
心理特征以及
金融危机下的职业化心理来了解新员工进入公司后的种种可能表现。
2、树立新员工职业化目标来促进新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希望,为其建造良好的工作目标,更快的进入工作者角色。
3、调整好新员工心态,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思想转变,以
乐观积极地态度融入企业融入社会。
4、学习
团队合作,从个人到集体的转变,勇于奉献甘当配角,使
利益最大化,认同他人价值,
协调发展。
5、良好
沟通能力是新员工必须掌握的,关系融洽,对外拥有亲和力,才能让该企业蓬勃发展。
培训理念
例如“PCS新人训”这种新员工培训理念。就从新员工、企业及与新员工的成长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周边
影响者三个角度来达成新员工培训的效益。
P:Persons—主导参与者,新员工培训的终极载体,直接关系到新员工培训的成败;
C:Company—平台支持者,新员工培训难以与企业相脱离,是
企业培训及人才战略发展的一部分;
S:Stakeholders—周边影响者,与新员工的成长有直接、间接关系,其
能力水平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