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镇河东新村位于靳江河东岸,扼守道林东大门,因而得名“河东新村”。该村由原来的清水、荷花、林塘、狮子山、河清等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近年来,河东新村以“党建+法治”为引领、以村民生活富裕为重点,坚持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荣获司法部、民政部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简介
河东新村隶属于
宁乡市道林镇,位于
道林镇东南端。东临
湘潭市雨湖区
鹤岭镇金侨村、云龙村,南接
金华村,西与
靳水村、
道林社区交界,北与
龙泉湖村毗连。
河东新村地处
靳江河东岸,扼守
道林东大门,因而得名“河东新村”。该村由原来的清水、荷花、林塘、狮子山、河清等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河东新村清属宁乡下四都四区安吉团;民国时期隶属麟峰乡十六保、十七保;公社时期隶属
道林区道林公社。2005年清水与荷花合并为富豪村;狮子山、林塘、河清合并为河清村。2015年底区划调整时,由原富豪村与河清村合并而来,更名为河东新村。
河东新村地理位置优越,产业优势明显。该村与湘潭市
雨湖区鹤岭镇毗邻,距湘潭市区仅27.8公里。G0421许广高速道林服务区坐落在本村。道善公路与道仙公路贯穿本村,其中道仙公路在本村长4.5公里。村级公路总长68公里,已完成水泥路面硬化23公里,
沥青路面5.5公里,交通网络格局已基本成型。境内有道林镇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各一所。
村民小组
河清片:
黄泥塘组、黄家湾组、老屋冲组、吕家组、大坳组、谢家冲组、蔡家塘组、龙王庙组、毛茨山组、专凼坳组、青山湾组、杨木塘组、枫树塘组、便河组、易工(公)塘组、上朱公塘组、下朱公塘组、许家塘组、栈板塘组、贯州园组、董家塘组、麻滩组、黄新组
狮子山片:
双公塘组、杨家湾组、狮子山组、戴家湾组、麻园组、下湖塘组、麻子塘组、大林冲组
林塘片:
木林组、黄金组、林塘组、谢家塘组、中间组、建新组、望冲塘组、董家冲组
荷花片:
莲花组、新屋组、齐家组、大坝塘组、大坪组、石竹塘组、大王山组、山塘冲组、新塘湾组、浅塘组
清水片:
荷家组、上杨组、下杨组、横塘组、世和组、檀树组、果叶组、陈家(坎)组、聂家组、黄瓜组、麻子坨组、大力坪组、新塘冲组、上李组、下李组、谭(檀)家组、半边组、老屋组、石夹组、毛屋组、曲水组、陶家组、清水塘组、谢家冲组
民生专栏
1、道林镇河东新村7旬党员张桃珍带头捐资支持村道拓宽硬化
2019年11月1日,记者走在道林镇河东新村木林组新拓宽硬化的兴旺路上,路面干净整洁。在路口显眼的位置,竖立着一块村民捐款公示牌,上面详细公示了村民捐资修路的情况。该村会计徐建平指着路边的一栋土砖房,对记者说:“带头组织修通这条路的是住在这里的一名老党员,71岁了。能修好这条路非常不容易,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徐建平口中的老党员叫张桃珍,1976年入党,已有43年党龄。记者看到,张桃珍现在仍居住在几间旧土砖房内,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家里仅有冰箱、电饭煲、电视机等几样家电。她曾担任村妇女主任、村会计等职,多次荣获“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村上的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后,她不忘初心,坚持发挥余热,对村上工作总是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为了修这条路,张桃珍家家户户做思想工作,甚至被不配合的村民气哭过,多亏她的付出与坚持,这条路今年终于拉通拓宽硬化,现在出行方便多了,我们很感动,非常感谢她。”村民杜建中住在兴旺路旁,他告诉记者,之前兴旺路是一条破烂的机耕道,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给村民居住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早在1994年,村上就有拉通这条公路的想法,但由于一些原因被迫放弃。
25年来,拉通这条路成为了当地许多村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张桃珍心头放不下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老党员、老村干部,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广大村民,就算有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压力,我也要咬牙坚持。”今年9月1日,张桃珍再次组织村民开会,了解村民修路的想法,虽然大部分村民同意,但是仍有少数村民提出反对意见,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一户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对于资金缺口,生活条件艰苦的张桃珍带头捐资2000元。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的行为是村民看齐的标杆,党员带头出资,村民也纷纷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共筹集资金5万多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主动加入道路建设中,使这条路在今年9月25日顺利竣工通车。竣工通车后,为保证施工质量,张桃珍组织村民进行了半个月的维护,甚至晚上11时、12时还在浇水,防止路面烧坏。
采访当天,张桃珍激动地向记者说道:“大家25年的愿望,在25天内实现了。竣工那天我还放了个烟花庆祝通车呢。”
据徐建平介绍,修建后的兴旺路全长1.13公里,宽4.5米,惠及30多户近200名村民。道路的修建拉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通往许广高速的交通要道。下一步,河东新村党总支将继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村掀起热爱公益事、做好公益建设的高潮,让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实践,发扬风格,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2、栉风沐雨扶贫路 砥砺奋进奔小康
2020年5月12日,市国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辉专程来到河东新村,就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当地镇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一起分析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20天过去,6月1日,看着新房即将粉刷完毕,河东新村贫困户黄新年开心地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变化,离不开市国资集团的强力支持。
黄新年患有精神二级残疾,女儿正在读书。由于房子破旧,刮风下雨总担心会出问题。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太差,就算按照相关政策获得相应补助,他还是觉得自己无力建好新房。
2020年春节一过,市国资集团工作队员再次上门,动员黄新年通过建新房的方式彻底破解住房不安全的问题,并和他一起算了建新房的账。黄新年表示,原先他家曾被村上定为危改对象,除去财政补贴,建新房自己只要花费2万多元,但仅靠种植水稻、低保和残补为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解决这笔资金比登天还难。
就这个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市国资集团进行了具体研究,为其制定了一个新建房屋方案。除去黄新年自己要求地面架空,花了2000多元水泥预制板材料钱,其余6万元建房资金全部由市国资集团承担。
5、助力乡村振兴 彰显国企担当 陈守义率队调研河东新村乡村振兴工作
2021年11月26日,市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守义带队调研宁乡河东新村乡村振兴工作。集团董事、总经理罗超纲,集团领导刘永革、刘明、刘长学及相关部室负责人参加,道林镇相关领导陪同。
河东新村是市产业投资集团乡村振兴联点帮扶单位。自5月7日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通过资源整合,积极争取帮扶政策,认真谋划河东新村的振兴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加快了河东新村部开工建设进度;稳步推进防返贫监测,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9户17人,严密监测收入达标动向;积极推动示范产业发展,种植晚稻4200多亩,与去年同比增长10.8%;依托古镇盘搞活村级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风文化建设。
陈守义一行听取了镇村两级情况介绍以及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河东新村产业发展、防返贫监测、乡村振兴等工作推进情况,实地调研河东新村产业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监测户近期生活生产情况、收入、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解,并送去慰问。
陈守义对集团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推动河东新村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一是要扛牢国企政治责任,贯彻落实战略部署。以“五个振兴”为目标,结合河东新村实际,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全力助推工作目标的达成;二是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积极支持村支两委。要建立驻村队伍、村支两委与群众三方协同联动机制,最大限度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探讨优化产业布局、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防返贫监测举措,调优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以优化农业、创新文旅等途径推动村集体高质量发展;三是要聚焦问题突出重点,靶向施策精准发力。针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返贫监测任务艰巨等痛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寻求最优产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国企资源优势,为河东新村乡村振兴赋能提效。
法制乡村示范点
宁乡市道林镇河东新村组建了一支大学生法治联盟宣传志愿者队伍,该举措是河东新村依法治村工作的创新实践,对有效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夯实法治乡村建设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该村通过常态化组织“送戏下乡”“小手牵大手”“青少年法治课堂”“法治骨干培训”“四议两公开”等多项实践,不断强化民主管理、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实现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打造了“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共建和谐河东新村”的法治乡村建设主题。
近年来,河东新村“两委”班子在道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党建+法治”为引领、以村民生活富裕为重点,坚持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手抓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手抓大户承包制度,用现代设施和技术手段武装农业,引进农业合作伙伴,外租闲置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先后建立了双季稻种植示范区、秋葵种植基地、苦草养殖基地等多种新型农业项目;引进嘉树农场,扩大烟叶种植面积至600亩,税收返成11.5万余元。通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河东新村从合村时的负债160多万元,如今有望实现盈余。
古树保护
2021年12月底,宁乡市林业局接市民电话诉求,道林镇河东新村毛茨山组一棵古樟树长势衰弱,要求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经林业局野保科人员现场核实,该古樟树挂牌保护编号为43012405052,树龄850年,古树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枝桠枯死,叶片稀薄现象,长势衰弱少生机,整体处于濒危状,当地群众关注度非常高。
为进一步做好该株古树保护工作,宁乡市林业局高度重视,特聘请湖南省林科院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前往道林镇实地察看,经过走访当地群众,在了解古树近年生长态势的基础上,结合古树当前状况,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抢救复壮实施方案,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团队,在省林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就古树营养液滴注,枯死枝桠清理、伤口俞合剂涂沬、病虫害治理、水系改道、腐根清理消毒、置换新土、施放有机肥等系列措施有序开展作业,至3月已全面完成相关保护工作。
美丽屋场
狮子山屋场:百人巧手创神话 狮子山下美如画
来到位于道林镇河东新村的狮子山屋场,没有看到大改大建的场面,这里的景致大多依据地势或现有的景观,进行改建或者改造而成。在这个依水而建的美丽屋场,沿路而行,可以找到诸多独属于道林的文化元素,比如龙舟,比如酸枣糕。
狮子山屋场有30户人口111人,紧靠道林古镇,今年(2019年)7月份开始着手美丽屋场建设。“我们依托于农村‘五治’工作,依据现有的地形地貌和资源,小投入开始对狮子山屋场进行改造和建设,目前还在建设当中。”道林镇副镇长姜晓说,在屋场建设中,会更加注重于对环境卫生的整治以及文化元素的挖掘,力争打造出一个文明、和谐、美观的狮子山屋场。
现在的狮子山屋场,有4个100% 指标:改厕率100%、垃圾分类到户100%、禁养区退养100%、“空心房”拆除100%。对于狮子山屋场来说,要做到这4个100%,镇村两级下了很多苦功夫,在他们的努力下,村民由不配合到配合到主动加入,这一路,村民的变化看得见,而狮子山屋场的变化也看得见。据悉,为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今年河东新村投入环境治理经费约30万元,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1个、配备环卫三轮车10台、购置3200个垃圾桶发放到户、拆除原有敞口垃圾池72座。
山川河流
狮子山
狮子山处于靳江河东南岸,与道林社区
麒麟山隔河相望,山势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50多米,最高海拔61.78米。山上树木苍翠,四季常青;山下靳江河蜿蜒曲折,山体倒映在河中,素有旧
道林八景中的“曲江迎月映前川”之意。关于狮子山:一说其山状若狮子,因而称为狮子山;另一说因山下河中有潭,潭中有一巨石如狮子昂首向上,因而其潭成为狮子潭,其山亦称为狮子山。
同治《宁乡县志》:“狮子山在县南七十里,与石壁田麒麟山对峙。”民国《宁乡县志》:“狮山、麒麟相对,为道林水口山,是为狮子山、豹子岭间之山脉。南起石湖塘,北与西抵靳江,西南滨竹山坝水。东西八里,南北略同。”
麻滩渡
《访册》:“麻滩渡,在道林下二里许。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里人黄境创建,有田两亩五分,船屋一所。光绪二十五年(1899),境玄孙黄耀勋添置一船。”
靳江河
靳江河,简称靳江或靳水,为湘江下游一级支流,河道以水急滩多著称,相传因河道流经楚大夫
靳尚墓前而得名 。靳江河在河东新村境内全长9300米,起于道林桥与靳水村交界处,止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金侨村交界处。
历史人物
陶森甲
陶森甲,名忠祺,字矩林,亦字森甲,晚号而石老人,咸丰三年(1853)八月二十日出生于宁乡道林便河里,世代为耕读为本的传统农民家庭。陶森甲18岁时入湘军,协助
周达武平定叛乱。25岁参加乡试正副榜,为副贡生。光绪五年(1879),到阁行走。光绪七年(1881),
新疆军务大臣刘锦棠聘陶森甲为书记。他
仗剑出关,办理营务,为平定新疆作出了贡献。光绪十年(1884),经
刘锦棠保奏,奉旨着以同知归部即选,并赏戴花翎。
光绪十三年(1887),陶森甲受朝廷之命,随
洪钧出使德、俄,奥、荷兰国,任柏林公使参赞。光绪九年(1883)曾纪泽再次出使欧洲,为驻法英俄公使。光绪十五年(1889)十二月,因前陶森甲在
福建、
台湾剿办番社出力,经福建、台湾巡抚
刘铭传保奏,请以知府选用,奉旨允准。光绪十六年(1890),随洪钧考察英法。光绪十七年(1891),经出使大臣洪钧保奏,请以道员即选并加二品衔,奉旨允准,后以道员身分赴
陕西试用,后改捐为尽选补用道,暑理常镇通海兵备塈寿春镇总兵。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初八日,陶森甲受
刘坤一委派,出使日本,考察军校建设。辛亥革命胜利后,在
周震鳞等民国元老的推举下,任辰、沅、永、靖道观察史,他称病推辞。民国二年(1913)二月十八日,在道林便河里老家病世,葬四都四区坦塘后山。
历史遗迹
谢处士祠
《访册》:“谢处士祠,祀宋谢英,在四都四区安吉团清水塘。道光十一年(1831),黄懋梓、黄懋劼倡建。其地古之秀士乡。”民国《宁乡县志》:“谢处士祠在清水塘,故四都四区安吉团。道光初,黄氏建宗祠于此。见有破神祠在侧,神像方袍,岸巾露坐颓垣瓦砾中,乃为重修神像。开其藏,见旧红笺,题曰‘宋谢处士之藏’,顺治四年(1647)三月日修。遂书祠颜曰‘宋谢处士祠’。”
赤杨桥
赤杨桥位于道林镇河东新村麻园组附近。赤杨桥为单拱石桥,桥身麻石上雕刻犀牛望月、凤凰追阳、菊花等造型图案。同治《宁乡县志》:“赤杨桥,在县南八十五里建江竹山坝,黄懋恭兄弟、黄建准兄弟合修。上有赤杨一株,露根斗大,从桥东横过桥西,故名。”
所获荣誉
2022年12月28日,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